《詩·陳風·宛丘》 子之湯1兮,宛丘2之上兮。洵3有情兮,而無望兮。 坎4其擊鼓,宛丘之下。無冬無夏,值5其鷺羽6。 坎其擊缶,宛丘之道。無冬無夏,值其鷺翿7。 【譯文】姑娘起舞飄蕩蕩,翩翩旋轉宛丘上。舞蹈確有千般情,想要追她卻無望。 洼地里面來擊鼓,翩翩旋轉宛丘下。不分冬來不分夏,潔白鷺羽手中拿。 洼地里面來擊缶,翩翩旋轉宛丘道。不分冬來不分夏,羽葆幢旗手中揚。 【說明】這是一首敘事的山歌,描寫了以跳舞為生的女郎在宛丘演出的情形。從殷商時期就有專門的舞者,在每個祭祀儀式上跳舞,當然是為帝王而跳,不是純粹的商業性演出。到了春秋戰國時期,就有專門的舞者來往于各諸侯國之間,以舞蹈換取生活資源。這逐漸也就形成了一種風俗。 —————————————————— 【注釋】1.湯:古通“蕩”。《詩·陳風·宛丘》毛傳:“湯,蕩也。”鄭玄箋:“游蕩無所不為。”清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壯部》:“湯,假借為蕩。”《正字通·水部》:“湯,與蕩通。”這里用為放蕩之意。 2.宛丘:地名,四周高中間低的土山。《詩·小雅·小宛》:“宛彼鳴鳩,翰飛戾天。”《爾雅》:“宛中宛丘。” 3.洵:(xún旬)古通“恂”。《詩·邶風·靜女》:“洵美且異。”《詩·鄭風·叔于田》:“叔于田,巷無居人。”這里用為誠然、確實之意。 4.坎:《易·坎·辭》:“習坎,有孚,維心,亨。行有尚。”《詩·魏風·伐檀》:“坎坎伐檀兮,寘之河之干兮。”《儀禮·士喪禮》:“甸人掘坎于階間少西。”《水經注·圣水》:“(桃水)出涿縣故城西南奇溝東八里大坎下,數泉同發。”《說文·土部》:“坎,陷也。”特指為“坑”,意謂著地面低陷的地方。 5.值:這里用為持、拿住之意。 6.鷺羽:舞蹈道具。 7.缶:(fou否)《易·離·九三》:“日昃之,離,不鼓缶而歌,則大耋之嗟,兇。”《說文·缶部》:“缶,秦人鼓之以節調。”本義是一種泥土燒制的瓦器,可以用來盛水。這里用指為古代一種打擊樂器,主要使用在祭祀儀式上。 8.翿:(dào到)《詩·王風·君子陽陽》:“君子陶陶,左執翿,右招我由敖,其樂只且!”古代羽舞或葬禮所用的旌旗,即羽葆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