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病六經辨證治療(從感冒說起)
常見病六經辨證治療(從感冒說起) 中醫認為致病原因有二:一內因,二外因。 一內因: 疾病從內而生。內傷七情五臟傷。 七情就是喜、怒、憂、思、悲、恐、驚。 喜則傷心,怒則傷肝,憂思傷脾,悲傷肺,恐傷腎,驚則氣亂,恐則氣下,憂思氣結,喜則氣消,怒則氣上。 二外感: 百病皆因風而起,風就是水火也就是寒熱而引起的外感的病, 也就是風寒暑濕燥熱六氣太過不及。 氣候的變化而人體正氣不足(水火盈虧)不能適應所產生的疾病。 風寒暑濕燥火進入人體所發生的變化, 但是這種變化是經過六經傳變。 六經:太陽、少陽、陽明、太陰、少陰、厥陰。 太陽病 首先是體表肌膚上所表現出來的癥狀和太陽經所過的地方所現出來的證狀,包括太陽傷風,太陽傷寒,以及太陽溫病等。 太陽傷風 所謂太陽傷風,是傷于風,因為吹到風而感冒, 所以叫傷風,風為陽邪,其性開泄, 癥狀是汗出、項強、 頭痛、發燒。 這時候就用桂枝湯劑來治療。 桂枝湯 桂枝10生白芍6生甘草9生姜3片大棗3枚(掰開)。小兒分三次服用。大人分一至兩次服用。 素體虛弱再值傷風就會出現汗多如雨,全身乏力,頭昏、心慌、肢節疼痛等癥,這時就要用桂枝加附子湯來治療。 桂枝加附子湯 桂枝10生白芍6生甘草9生姜3片大棗3枚(掰開)川淡附子(或黑附子)9。小兒分三至四次服用,每三小時服一次。大人分一至兩次服用。 太陽傷寒 還有一種就是太陽傷寒, 傷于寒癥, 冬春之際,天氣太冷,或者空調風扇下工作,得到感冒是因為傷于寒, 病人會全身惡寒, 怕冷, 全身沒有汗,高熱,身痛,骨節痛,咳嗽,這時候要用麻黃湯劑來治療。 麻黃湯 麻黃10桂枝10杏仁6生甘草9 小兒分三次服用,大人分一至兩次服用。 太陽傷寒少陰虛寒 病人會全身惡寒重, 怕冷, 全身沒有汗, 低熱或無熱,咳嗽、身痛,小便清長,甚至大便稀溏或大便秘結,這時候要用麻附辛合四逆湯加生姜來治療。 麻附辛合四逆湯加生姜 麻黃6川淡附子(或黑附子)7細辛3干姜9生甘草9生姜3片六付水煎服,小兒分三次服用.。大人加倍量 分兩次服用。 太陽溫病、夏天泄瀉、咽喉炎(喉嚨痛) 太陽溫病就是出汗后傷于寒,本身體內的熱氣通過皮膚排出體外,但是出汗后被寒所傷,汗毛孔閉塞,熱氣循經直攻喉嚨,出現喉嚨疼痛,咳嗽、全身疼痛,或陷于陽明胃腸出現泄瀉,這時就用葛根湯來治療。 葛根湯 葛根6 麻黃9 桂枝12 白芍6 生甘草7 生姜2片 大棗3枚,小兒分四次服用,大人分兩次服用。 如果此時再出現嘔吐的就在上方加姜半夏6 葛根湯加半夏 葛根6 麻黃9 桂枝12 白芍6 生甘草7 生姜2片 大棗3枚,姜半夏6,小兒分三至四次服用,大人分兩次服用。 太陽表癥一般在身體上停留一個周。 如果表癥超過一個周。 有兩種情形,一種是你自己的正氣(免疫系統)把感冒解掉了,一種是感冒向里傳了。 疾病傳變 里傳有兩種, 一是入少陽, 一是入陽明。 少陽病 進入少陽,也就膽經和三焦經,西醫就是淋巴系統和內分泌系統, 癥狀是往來寒熱,口苦、咽干甚至目眩。 在太陽的時候,病人只會覺得寒,怕冷怕風。 但進入少陽,病人會忽冷忽熱,兩個太陽穴會間有疼痛,間有惡心嘔吐,有這些癥狀我們就知道病人得了少陽病。有兩種湯劑可以治療,小柴胡湯及大柴胡湯。 小柴胡湯應用指征 如果是往來寒熱, 頭痛, 惡心嘔吐, 但是大便很好很正常, 則說明疾病沒有傳到陽明就則服用小柴胡湯。 小柴胡湯 柴胡 6 黨參(或者人參)6 半夏6 甘草7 黃芩4 生姜3片 大棗3枚,小兒分三至四次服用,大人分兩次服用。 大柴胡湯應用指征 除具有小柴胡湯證外,如果便秘,說明熱如陽明,也就是少陽陽明合病則服用大柴胡湯。 少陽癥再往里傳就可能傳陽明或者到陰經了。 大柴胡湯 柴胡6 黃芩5 半夏7 生姜3片 生大黃5 大棗3枚 枳實6 白芍4,小兒分三至四次服用,大人分一至二次服用。 陽明病 陽明病就是進入你的胃及大腸系統,病人會產生燥熱, 所以身體強壯的人陽明無寒癥, 全部是熱癥,而且會饑餓,能吃全身冒冷汗,全身熱, 且便秘,大便排不出來。 表癥如果傳入陽明的話,病毒就不會再往里走,到此為止。 分兩種情況:一雖然發熱出汗,面目通紅但是大便不干結,這時就用白虎湯。 胃內停積 在胃的下方有東西堵著的時候, 便秘, 肚子痛, 病人呈現的癥狀是朝食暮吐,說明這個東西堵在胃里面, 這時候用大黃甘草湯。 大黃甘草湯 生大黃6生甘草7 十二指腸停積 如果有東西堵在十二指腸的時候, 病人會便秘, 惡心, 排氣很多, 肚子中間的地方會痛,用調胃承氣湯。炙甘草, 大黃, 芒硝, 調胃承氣湯 炙甘草6, 大黃6, 芒硝6 小腸停積 小腸為相火之腑。飲食堵在小腸,病人小便都是黃的,因為堵在小腸,大腸里面沒有東西,所以不斷的放屁,沒有大便出來,就用小承氣湯把小腸清干凈。 小承氣湯 大黃 6 枳實 6 厚樸6 白虎湯 知母6 石膏25 甘草15 粳米一撮, 小兒分四次服用,大人分一至兩次服用。 宿便 出現陽明病,就是宿便積在大腸里面, 此時會連屁都不放出一個,因為大腸里面都是燥糞,就用厚樸、枳實、大黃 再加上芒硝,就便成了大承氣。 芒硝能夠軟堅,把干燥的大便軟化開來,大便干結難下,這時就用大承氣湯。 大承氣湯 生大黃6 芒硝6 厚樸9 枳實6,小兒分三次服用,大人分一至兩次服用。 太陰病 心腎陽虛的人胃陽脾陽不足,寒邪直中太陰如騎摩托車或吃冰塊雪糕,會出現腹瀉,這時用附子理中湯加生姜,或者生姜紅糖湯來治療。 附子理中湯 黨參12生白術12茯苓12生甘草12干姜25川附子10生姜7片,大人分一至兩次服用,小兒分四次服用。 生姜紅糖湯 生姜100克切成碎末加水適量燒開然后兌入紅糖50克,頻頻當水喝。 有的人表癥進入少陽, 少陽如果沒有治好的話, 就進入陰經。 陽是指是外面,屬于腑, 陰是里面指臟, 陰經就是進入肝心脾肺腎, 進入內臟了。 細說太陰病 先進入的就是足太陰, 足太陰就是進入脾臟,其實脾臟包含了西醫所講的胰臟, 胰臟調節血醣, 影響體重。 脾主少腹,大腹翩翩, 就是太陰寒濕太重,脾主肌肉, 營養骨節, 四肢;脾臟飲食, 胰臟管味覺。 吃東西有沒有味道是胰臟在管,脾臟管饑餓。 如果脾弱不能治水, 身體就會沉重,肚子脹, 四肢脹, 胃口不好。平時不貪涼飲冷就會有一個好的太陰系統(營養系統),人就不容易生病。 少陰病 太陰病病沒有治好, 則進入少陰。 少陰是指心臟和腎臟。 少陰病的癥狀是嗜眠,但欲寐或者病邪自心包經進入心臟, 必定是晚上失眠, 睡不好?;蛘叨闶С?, 有時下痢, 有時便秘。 胸悶, 胸痛, 手麻, 四肢麻。 少陰病脈微細但欲寐用四逆湯汁治療。 四逆湯 附子12干姜12炙甘草15。 少陰病煩躁失眠用黃連阿膠湯來治療。 黃連阿膠湯 黃連6 阿膠 6(烊化) 黃芩6 雞子黃一個 白芍7 厥陰病 到了少陰還沒治好, 就進入最后一個階段, 叫做厥陰病。 厥陰癥就進入肝臟, 還有心包經。表現的癥狀似四肢逆冷,寒熱錯雜,上熱下寒,下熱上寒,里熱外寒等。 倪海廈醫師說過太陽病直中厥陰就會出現丙肝,西醫至今對這種病無能為力,其實就是寒毒由表直接入肝臟,用麻附辛之類的藥驅邪外出的過程病人在恢復之前所出現的癥狀都是感冒癥狀。 因為從厥陰, 一路治療回去, 到了太陽癥,也就是出現發熱,尤其是高熱 病就好了。 臨床上很多都是這樣治好的, 從厥陰到少陰, 少陰到太陰, 太陰到少陽, 少陽到太陽, 癥狀是往回走的。 用樸素通俗的語言詮釋了傷寒論。雖然不算全面細致,但可以感受作者對傷寒論是下過一番功夫的。----音樂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