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戶外怎樣緊急避震
(1)特別提醒 •迅速離開各種高大的危險物 •就地選擇開闊地避震 ——蹲下或趴下,以免摔倒; ——不要亂跑,避開人多的地方。 •不要隨便返回室內 在戶外避震 (2)注意避開危險物 •避開高大建筑物或構筑物 ——樓房,特別是有玻璃幕墻的建筑; ——過街橋、立交橋上下; ——高煙囪、水塔等。 避開高大建筑物 迅速離開立交橋 及時避開高煙囪 •避開危險物、高聳或懸掛物 ——變壓器、電線桿、路燈等; ——廣告牌、吊車等。 迅速遠離危險物 高聳物下不停留 •避開其他危險場所 ——狹窄的街道; ——危舊房屋、危墻; ——女兒墻、高門臉、雨棚下; ——磚瓦、木料等物的堆放處。
在野外怎樣緊急避震
(1)特別提醒 假如,地震時你正在野外郊游;或者,你家住農村,正在野外游玩、拾柴或放牛,這時你該怎么辦呢? •迅速離開山邊、水邊等危險環境 •選擇開闊、穩定的地方就地避震 ——蹲下或趴下,以防摔倒; ——避風,背朝風向,以免吸進有毒氣體(如果附近有化工廠等)。 •震后不要獨自在野外停留 (2)注意避開危險環境 •避開水邊的危險環境 ——河邊、湖邊、海邊,以防河岸坍塌而落水,或上游水庫坍塌下游漲水,或出現海嘯; ——水壩、堤壩上,以防垮壩或發生洪水; ——橋面或橋下,以防橋梁坍塌時受傷。 迅速離開橋面 不要在水壩上停留 •避開山邊的危險環境 ——山腳下、陡崖邊,以防山崩、滾石、泥石流等; ——陡峭的山坡、山崖上,以防地裂、滑坡等。 山腳下易被砸山崖上易坍塌 •避開其他危險場所 ——變壓器、高壓線下,以防觸電; ——生產危險品的工廠; ——危險品,易燃、易爆品倉庫等; 以防發生意外事故時受到傷害。 危險場所別停留
遇到次生災害怎么辦
(1)在室內遇到次生災害怎么辦 •火災 ——趴在地上,用濕毛巾捂住口、鼻; ——地震停止后向安全地方轉移,必要時要匍匐前行; ——設法隔斷火源。 遇火災時用濕毛巾捂住口、鼻 •毒氣泄漏 ——用濕毛巾捂住口、鼻; ——千萬不要使用明火; ——不要慌亂擁擠; ——待地震停止后再設法轉移。 遇毒氣泄漏勿點明火 (2)在野外遇到次生災害怎么辦 •水災 ——如果江河湖海漲水,要向高處跑; ——迅速離開橋面。 •毒氣泄漏 ——遇到化工廠等著火,并有毒氣泄漏,不要朝順風的方向跑,要盡量繞到上風方向去; ——用濕毛巾捂住口、鼻。 遇火和毒氣泄漏時要往上風處跑 •山崩、滑坡、泥石流等 ——遇到山崩、滑坡,要向垂直于滾石前進的方向跑,切不可順著滾石方向往山下跑; ——也可躲在結實的障礙物下,或蹲在溝坎下;要特別注意保護好頭部。 不要順泥石流前進方向撤離 遇山崩可躲在堅實的大石下
自行脫險后應怎樣做
(1)盡快撤離險境 •盡快從家中的危房撤出 ——盡快到外面開闊的地方去; ——臨走前滅掉明火,關閉煤氣開關,切斷電源、水源。 •盡快離開室外的危險環境 撤離險處要迅速 (2)盡快救人 震后救人,首先要做到快捷,使救人的隊伍迅速壯大,讓更多的人獲救。因此,在救人時應遵循以下原則: •先救近處的人,不論是家人、鄰居,還是萍水相逢的路人,只要近處有人被埋壓,就要先救他們。相反,舍近求遠,往往會錯過救人良機,造成不應有的損失。 •先救容易救的人。這樣可加快救人速度,盡快擴大救人隊伍。 •先救青壯年和醫務人員。這樣可使他們迅速在救災中發揮作用。 •先救“生”,后救“人”。在一次大地震中,有一個農村婦女,她為了使更多的人獲救,采取了這樣的做法:每救一個人,只把其頭部露出,使之可以呼吸,然后馬上去救別人;結果,她一個人在很短的時間內救了好幾十人。 (3)震后救人的方法 震后救人,環境、條件十分復雜,要因地制宜地采取相應的辦法,這里僅給出一般的程序、步驟和方法,以及應注意的事項。 •定位。首先尋找被埋壓人員,并判定其位置。 ——先仔細傾聽有無呼救信號,也可用喊話、敲擊等方法詢問埋壓物中是否有待救者; ——如果聽不到聲音,可請其家屬或鄰居提供情況; ——根據現場情況分析被埋壓人員可能的位置。 •扒挖。 ——使用工具扒挖埋壓物時,一定要注意安全,當接近被埋壓人時,不可用利器刨挖; ——扒挖時要特別注意分清哪些是支撐物,哪些是一般的埋壓物,不可破壞原有的支撐條件,對人員造成新的傷害; ——扒挖過程中應盡早使封閉空間與外界溝通,以便新鮮空氣注入; ——扒挖過程中灰塵太大時,可噴水降塵,以免被救者和救人者窒息; ——扒挖過程中可先將水、食品或藥物等遞給被埋壓者使用,以增強其生命力。 •施救。 ——先將被埋壓者頭部暴露出來,清除口、鼻內的塵土,再使其胸腹部和身體其他部分露出; ——對于不能自行出來者,應使其盡量充分暴露 全身再抬救出來,不可強拉硬拽。 •救出。對于在黑暗、窒息、饑渴狀態下埋壓過久的人,救出后應給予必要的護理。 ——蒙上眼睛,使其避免強光的刺激; ——不可使其突然進食、進水過多; ——要避免被救人情緒過于沖動; ——對于受傷者,要就地做相應的應急處理。 •運送。 ——對救出的重傷員,應送往醫療點救治; ——對骨折傷員、危重傷病員,運送中應有相應的護理措施。如腰椎受傷者,應讓他躺在硬板上抬送。 特別提醒。救人中一定要特別注意安全,千萬不要給傷者造成新的傷害。
如果被埋壓怎么辦
(1)保護自己不受新的傷害 大地震過后余震還會不斷發生,被埋壓者所處的環境可能進一步惡化;等待救援,需要一定時間;因此,被埋壓人員要盡可能改善自己的處境,穩定情緒,設法脫險。 •先設法把雙手從埋壓物中抽出來 •設法保持呼吸暢通 ——盡量挪開臉前、胸前的雜物; ——清除口、鼻附近的灰土; ——聞到煤氣及有毒異味或灰塵太大時,設法用濕衣物捂住口、鼻。 •改善環境,消除危險因素 ——設法避開身體上方不結實的倒塌物、懸掛物或其他危險物; ——搬開身邊可搬動的碎磚瓦等雜物,擴大活動空間;注意,搬不動時千萬不要勉強,防止周圍雜物進一步倒塌; ——設法用磚石、木棍等支撐殘垣斷壁,以防余震時造成新的危害; ——不要隨便動用室內設施,包括電源、水源等;也不要使用明火。 設法把頭部露出來 加固環境 (2)設法脫離險境 •設法與外界聯系 ——仔細聽聽周圍有沒有其他人; ——聽到人聲時用石塊敲擊鐵管、墻壁,以發出呼救信號。 •試著尋找通道 ——觀察四周有沒有通道或光亮; ——分析自己所處的位置,判斷從哪個方向有可能脫險; 聽到人聲用敲擊法呼救 ——試著排開障礙,開辟通道; ——若開辟通道需費時過長、費力過大或不安全時,應立即停止,以保存體力。 (3)保護自己,等待救援 如果暫時不能脫險,要耐心保護自己,等待救援。 •保存體力 ——不要大聲哭喊,盡量閉目休息; ——不要勉強行動,待外面有人營救時,再按營救人員的要求行動。 •維持生命 ——尋找身邊的食物和水; ——節約使用食物和水; ——無飲用水時,可用尿液解渴。 •如果受傷 ——想辦法包扎、止血;防止傷口感染; ——盡量少活動。 •被救出后 ——按醫生要求保護眼睛,長時間處在黑暗中的眼睛不能受強光刺激; ——進水進食要聽醫囑,以免腸胃受到傷害。 保存體力,不要哭喊 設法為自己包扎傷口
災后生活注意什么
(1)怎樣搭建防震棚 •防震棚要搭在安全的地方 ——把防震棚搭在空曠、干燥、地勢較高的地方; ——不要搭在高壓線下、危樓旁邊,也不要妨礙交通安全。 •住防震棚要注意安全 ——防火,教育孩子不要玩火; ——在地上睡覺要防潮; ——冬天要嚴防煤氣中毒。 千萬別讓孩子玩火 (2)怎樣保護自身安全 •不要到有危險的地方去 ——不要隨便回到危房里去,因為余震隨時可能發生; ——盡可能遠離廢墟,那里可能有碎玻璃、釘子等,很容易使人受傷; ——無事不要到處逛,因為環境惡劣,爆炸、毒氣泄漏、水災、火災等都有可能發生。 教育孩子不要到廢墟上去玩不要回到危房去 •注意個人和環境衛生 ——不要隨便喝生水,水可能已被污染; ——不吃不潔或腐爛變質的食物; ——不要隨地便溺; ——按要求接種預防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