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肝者,將軍之官,謀慮出焉,膽者,中正之官,決斷出焉。" 這句話是說, 肝是個大將軍,每日運籌帷幄,制訂周密的作戰(zhàn)計劃, 膽則是一個剛直不阿的先鋒官,隨時準備采取行動。 經常生悶氣的女士就很容易發(fā)生子宮、卵巢和乳房的問題。 恐懼和憂慮會造成男子長期的性功能障礙, 脾氣急躁的人最愛患高血壓、心臟病, 精神緊張的人常會得胃潰瘍。 如何去改善肝膽的功能呢?敲膽經健身法。 因肝膽是表里相通的臟腑,肝經的濁氣毒素會排泄到膽經,以緩解其自身的壓力。膽經因為承受了大量的肝毒,很容易瘀滯堵塞,進而影響到肝臟的毒素也無路可排,所以膽經需要經常加以疏通。 敲膽經是增加了膽經的氣血流量,及時緩解了肝臟的壓力。 從情志上講,它也會大大提高人決斷的能力,讓人更加自信、更加果敢。 也有些人敲完膽經后,頭痛腦漲、失眠多夢,這多是因膽經之濁氣沒能從腸道里及時排出,而循同名經手少陽三焦經上于頭面所致。這時只要拔動膽經的陽陵泉,讓電麻的感覺傳導到腳趾,同時點支溝穴,不適癥狀都會明顯改善。 風市穴可治各種皮膚癢疹, 陽陵泉穴治兩肋疼痛, 光明穴可治老花眼, 懸鐘穴可治落枕, 足臨泣穴治眩暈。 膽經的穴位,得氣感明顯而強烈,如能善加利用,都有極為顯著的效果。 敲膽經可以疏通膽經的瘀滯,更可以調節(jié)肝經及肝臟的膽汁分泌,保持肝膽表里經絡的暢通,避免氣血在此瘀滯而引發(fā)的臟器工作不良;預防手術后膽總管發(fā)炎及結石,整體調理消化吸收營養(yǎng)(脾胃)的功能。同時通過推腹法、敲胃經等方法,可協(xié)助改善體質,擺脫再次出現結石的煩惱。 23點到凌晨1點不要敲膽經,容易導致肝火大而失眠。 "治痰先治氣,氣順痰自消", 平日少吃豬肉、肥雞、牛奶、甜食、茶飲、酒類等助濕生痰之物,不過多飲水。在吃完較多肉食后,可服用大山楂丸來避免肉食生痰。平日再喝點山藥薏米粥,。 晚上睡覺熱醒,被子蓋不住,口渴,每次醒來都是一兩點鐘,而且醒后就睡得很淺了。白天還常感覺眼睛周圍很熱,看電腦很容易疲勞,心臟部位發(fā)緊。 這是有些肝腎陰虛火旺,睡前可按摩心包經以攻大腿內到腳的肝經疼的地方,一定要仔細壓透肝經、腎經的太溪、膽經的陽陵泉和三焦經的支溝穴。 陽陵泉穴位于:側臥或仰臥,陽陵泉穴位于人體的膝蓋斜下方,小腿外側之腓骨小頭稍前凹陷中。 支溝穴位于:前臂背側,當陽穴池穴與肘尖的連線上,腕背橫紋上3寸,尺骨與橈骨之間。 風市穴位于:大腿外側部的中線上,當腘橫紋上7寸。或直立垂手時,中指尖處。 懸鐘穴位于:小腿外側,當外踝尖上3寸,腓骨前緣。 足臨泣穴位于:足背外側,第四趾、小趾跖骨夾縫中。 (足背外側,當足4趾本節(jié)(第4趾關節(jié))的后方,小趾伸肌腱的外側凹陷處。) 太溪穴位于:正坐,平放足底或仰臥的姿勢,太溪穴位于足內側,內踝后方與腳跟骨筋腱之間的凹陷處。 見下圖 其余文字,系筆者所增補。 文章內容主要來自于 “中里巴人”的 <求醫(yī)不如求己>欲知詳情,請自行按圖索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