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發展觀 ——滇池治理 摘要 由于經濟發展忽視環境污染,導致滇池污染,從中認識科學發展,并開始以科學發展為準心,理論聯系實際發展經濟。同時以科學發展觀為基礎,認識滇池污染,并且根據實際情況,堅持科學發展,治理從根本出發,從而科學的治理滇池污染。并從中獲得反思,學習和認識科學學發展觀。 關鍵字 生態環境 生態保護 滇池污染 滇池治理 科學發展觀 學習與思考探究 (一)滇池現狀 1.滇池簡介 被譽為“高原明珠”的滇池是中國西南地區最大的湖泊,地處長江、珠江、紅河三大水系分水嶺地帶,流域面積2920平方公里。南北長約40公里,東西最寬處12.5公里,平均水深4. 滇池位于昆明市南的西山腳下,是受第三紀喜馬拉雅山地殼運動的影響而構成的高原石灰巖斷層陷落湖,海拔 2.過去的滇池 據老一輩人說,在他們還年輕的時候,滇池的水還很清澈,非常適合游泳,每當夏天到來,他們總會去玩水嬉戲。當時魚的種類繁多,是釣魚者的好去處。那時:“五百里滇池,奔來眼底。披襟岸幘,喜茫茫空闊無邊。”的美景他們還可盡收眼底。 3.今天的滇池(現狀) (1)滇池污染經歷了一個長期而復雜的過程。水質污染從70年代后期開始,進入80年代,特別是90年代,富營養化日趨嚴重。近年來,滇池變成富營養型湖泊,部分呈異常營養征兆,水色暗黃綠,內湖有機有害污染嚴重,污染發展較快,外湖部分水體已受有機物污染,氮、磷、重金屬及砷大量沉積于湖底,致使底質污染嚴重,滇池已處于“老年型”湖泊狀況。 (2)據調查顯示,滇池已經全湖富營養化,污染嚴重,2005年草海水質為劣Ⅴ類,綜合營養指數76.1,屬重度富營養狀態,外海水質達到Ⅴ類地表水標準,綜合營養指數62.5,屬中度富營養化。主要入湖河道29條,水質大多為劣V類。總體可概括為:水體表面漂浮大量垃圾;水體富營養化導致水葫蘆、藍藻等的蔓生;滇池海岸面積縮減。 (3)2008年3月以來,昆明氣溫升高較快,草海溫度較往年同期偏高,光照充足,有利于藻類生長;進入雨季后,昆明雨量集中,入滇河道流量大增,將大量雨污帶入草海,給浮萍等生物生長提供了適宜的營養條件;加上草海屬于靜水環境,且水質處于重度富營養化狀況,更加劇浮萍等生物繁殖。 (4)滇池是云貴高原上的一顆明珠,是春城人民的母親湖。滇池是昆明市經濟社會賴以發展和支撐的重要水源,人均占有水資源量不足300立方,水資源極度匱乏。為滿足昆明市不斷增長的需水要求,滇池在承接了整個流域的工農業回歸水后,仍然被多次循環重復利用,水資源開發利用率高達161%,長期處于超負荷狀態。而滇池處在湖泊發育的老年末期階段,湖水自凈能力很差,同時廢水的排放也成倍增加,水污染形勢十分嚴峻。厚厚的藍藻、死去的魚和其它生物隨處可見。 這些只是滇池的冰山一角! 由于滇池的嚴重污染,滇池日益嚴重的污染趨勢,滇池已被國務院列為重點治理的“三湖三河”之一。可見滇池污染的嚴重。 (二)問題分析 1.污染原因 (1)原因歸納總結 一是滇池地處昆明城市下游,是滇池盆地最低凹地帶; 二是生活污水進入滇池; 三是工業廢水進入滇池 四是農業面源污染; 五是滇池流域城鎮化迅速發展; 六滇池屬于半封閉性湖泊,缺乏充足的潔凈水對湖泊水體更換。 七是在自然演化過程中,湖面縮小,湖盆變淺,進入老齡化階段, 內源污染物堆積,污染嚴重。 (2)具體原因分析 1.自然因素 滇池在自然成長過程中,已進入衰老期,湖盆縮小、變淺,湖泊的自凈能力較低。滇池周邊沒有大江大河注入,屬于半封閉性湖泊,加之年平均蒸發量大于降水量,水質狀況受氣象因素的影響較大。在理想狀況下,滇池水平均每四年才能置換一次。 2.人為因素 每個市民不但是滇池治理的受益者,同時也是滇池污染的責任者。現在我市每人每天平均產生生活污水約150-200升,產生垃圾約1-2公斤,是滇池的主要污染物。生活污水中包含有糞便污水、洗滌污水和廢棄食物,這些生活污水包括高錳酸鹽、氨氮、總磷等含量,并經過入湖河道流入滇池。據統計僅以糞便計算,每人每天排出的糞便中含氮18.6克、磷1.74克,可以污染10噸水體。 昆明污水產生量為74.7 萬立方/ 日,現有的8 個污水處理廠日處理能力為48.3 萬立方, 還有近1/3 的污水得不到處理直接排入了滇池; 污水處理廠不足, 以及現有污水處理廠出力不夠, 加之城鎮下水管道建設陳舊落后,雨水和污水不能實現分流,使未經凈化的污水排入了滇池, 加劇了滇池的污染。 (三)問題的解決 1.對以往治理的認識和改革 (1)對以往治理的認識。由于經濟的快速發展,政府忽視了理論聯系實際,科學發展經濟,從實現人與自然,人與社會和諧發展的科學發展觀,從而造成了今天嚴重的后果。不過還好,政府慢慢的察覺了滇池的不滿。在還未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之前,有了根本性的認識。并從污染的教訓中開始認識到發展要科學,同時還要以科學發展的戰略決策來治理滇池。但是戰略和經驗上的不足,導致治理慢,投資大,而且污染仍然在延續。 在以往的治理中,主要是打撈水葫蘆、藍藻;清理表面漂浮物;宣傳教育等。治標不治本。 (2)對以往治理的改革。對以往的治理方法,我們必須的改革,不然滇池絕污染絕對不能改善。為此我們需要有正確的方案,投入到位, 工作扎實, 堅持不懈,結合實際,并堅持科學發展觀,這樣才能成功。如果在滇池的治理過程中,不能看到或不愿解決滇池治污的主要問題, 導致滇池治污的方略不夠科學, 不符合湖泊治污的客觀規律, 雖然也下一定決心, 也在努力抓, 成效也有, 但錢花了不少, 效果不好, 難以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難以治本), 最終坐失滇池治污的良機。所以,只有聯系實際,結合當時的情況,用科學的方法定位準確——正視問題, 方略正確, 并下最大的決心, 采取最堅決的措施, 動員和組織最廣泛最強大的力量, 抓住有利時機, 對滇池進行堅決有效的徹底治理,滇池的治理才能獲得圓滿成功, 實現預期目標。 2.治理要有目標 滇池治理不可能一蹴而就, 但也不能慢慢來, 錯過徹底治理的寶貴時機。滇池治理, 戰略規劃為要。戰略規劃應當與全市、全省、全國經濟社會發展合拍, 放在云南和昆明經濟發展與社會建設的大盤子中統一謀劃, 并將戰略規劃量化為工作目標, 做到實事求是、因地制宜、科學規劃、統籌兼顧、突出重點、分步實施、任務量化、層層負責、責任到人、逐年考核、依法保障、如期完成。戰略規劃要通過量化工作目標來實現。 同時還要有治理目標,我們在治理的過程中,不僅要有科學和系統的治理方法,同時還要有治理的目標,這樣才能使得治理有計劃,有方向,有條理的進行,才能使得治理更加有效和快速。 (1) 近期目標: 一年內完成滇池治理的戰略定位、戰略規劃和工作目標責任制, 并通過人大批準和立法保障; 完成全民動員和教育,使全體昆明市民都清楚滇池治污的重要性、緊迫性和個人應盡的義務及工作任務; 實現滇池治污工作目標責任制的年度嚴格考核與工作目標的年內如期完成; 啟動“滇池污染底泥清除工程”; 啟動“引金入滇”大型引水工程立項; 啟動滇池沿岸污染企業摸底調查和異地搬遷方案立項。兩年內管住垃圾; 啟動“引金入滇”大型引水工程;啟動滇池沿岸污染企業異地搬遷。三年內管住污水( 泄入滇池的全部污水和滇池外泄的全部污水都得到達標凈化處理) 。四年內實現滇池沿岸和滇池匯水區化肥、化學農藥等有毒有害物質的全面禁用以及農業耕地和山林農家肥、生物農藥的普遍使用; 初步實現滇池沿岸和流域的荒山、荒坡的全面綠化; 基本遏制住滇池水質惡化的趨勢, 滇池水質由劣五類提升至五類、四類。 (2) 中期目標: 四至八年內實現滇池沿岸污染企業的全部異地搬遷和排污達標升級改造; 十年內完成80% 左右的滇池污染底泥清除工程; 滇池水質由五類、四類提升至三類、二類;遠期目標:十至十五年內,“引金入滇”大型引水工程竣工;滇池治污的方略( 包括戰略規劃、戰術措施等) 得到全部有效實施; 滇池治污的各項工作目標如期全部完成; 滇池水質由三類二類提升至一類, 實現了滇池治理的預設目標和良性發展。 總之,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 解放思想, 與時俱進, 實事求是, 從實際出發;統籌兼顧, 長短結合, 通盤謀劃( 有機融入昆明和云南發展建設的戰略全局) , 突出重點, 科學易行;繼承借鑒, 務實創新(繼承借鑒國內外成功經驗,真抓實干, 敢闖新路), 責任量化, 完成進度, 依法保障;加大投入, 加強力度, 優化整合, 全民參與, 建設生態文明, 實現經濟與社會、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符合現代化城市建設、管理和湖泊污染治理的客觀規律。科學治理滇池污染, 在遵循上述五條基本原則、解決好滇池治污戰略問題的基礎上, 還必須在堅持以往正確做法的同時, 學習借鑒國內外治理湖泊污染的先進理念和成功經驗, 創造性地解決好滇池治污的戰術問題。 3.滇池的具體方案 (1)截污 滇池污染, 一是污水;二是垃圾。所以要從這兩方面著手,狠抓落實工作。 污水。要采取堅決措施, 治住滇池入口和出口兩頭的污水, 實現污水的全部達標排放。入口。要在加快新建昆明污水廠的基礎上, 做到兩點: 其一,全市排放的污水全部都得到污水處理廠的凈化, 實現達標排放。其二, 污水經過凈化之后, 成為“中水”, 用于工農業生產用水和市內綠化、清潔用水, 一滴都不得進入滇池;出口。滇池在引入活水之后, 外泄的所有污水必須在得到凈化之后, 才得排入下游河流。這樣, 必須在滇池水下泄處的合適地點, 建設配套的污水處理廠。 垃圾。借鑒發達國家在垃圾管理方面的成功經驗, 對昆明的城鎮垃圾進行科學的管理。抓住兩個關鍵環節: 一是垃圾分類。通過嚴格的立法和執法的保證, 使機關、企事業單位和城鎮居民能夠自覺地將每天產生的金屬、玻璃、塑料、紙張、有機廢物等垃圾進行嚴格的分類;二是在分類的基礎上, 實施金屬、玻璃、塑料、紙張等有用垃圾的回收利用和有機廢物的火力發電或無害化堆埋———從而實現垃圾的分類處理、變廢為寶和綠色環保。 (2)搬遷 滇池沿岸工廠排出的工業污水和工業廢棄物是污染滇池的主要源頭之一, 必須“釜底抽薪”, 才能從根本上鏟除這一污染源———這就需要下最大決心, 采取最有力措施, 將滇池沿岸凡有排污的工廠分期分批全部搬遷。搬遷一是要選好新址; 二是新企業的治污設施必須達標才能允許開工生產, 真正實現無污染零排放; 三是以搬遷污染企業為契機, 在科學發展觀指引下, 統盤謀劃昆明經濟社會布局, 優化整合昆明工業企業, 提升昆明經濟競爭實力, 加快現代新昆明建設。 (3)引水 “問渠哪得清如許, 為有源頭活水來”。滇池如無活水來, 則再治理也是死水一塘。滇池的活水來自兩個方面, 其一是科學規劃和項目施工后, 實現了雨污分流, 整個滇池流域和昆明城鄉匯水區收集的天然降水及山泉、河流來水; 其二是實施“引金入滇”工程。只要從麗江虎跳峽或昭通烏東德電站大壩引來滾滾金沙江之活水, 滇池水體能得到常態的適時置換, 再加上其它治污措施, 滇池的春天就來臨了。此外, 滇中是云南經濟社會發展的核心區, 國土面積占全省的1/4,人口占2/5,GDP 占2/3, 工業總產值占4/5, 糧食占2/5, 但滇中地區水資源量僅占全省的12% , 人均水資源量為1500 多立方米, 僅為全省水資源平均水平的30% 、全國的70%, 遠低于國際通行的用水緊張標準。水資源緊缺問題已成為嚴重制約滇中和昆明地區經濟可持續發展的“瓶頸”。因而,“引金入滇”工程的實施, 既可解決滇池活水置換問題, 又可解決滇中和昆明地區水資源緊缺的問題。 (4)掘底 滇池屬于淺水性高原湖泊, 多年的污染, 造成湖底污染物淤積, 沉積十分嚴重。因此, 要制定嚴格的規劃, 分期分批分地域實施好滇池污染底泥清除工程———“水盆干凈了, 盆里的水才會干凈”。 (5)禁“毒” 這個“毒”指的是污染滇池湖水的工業污水、工業廢棄物, 城鄉生活污水中的化學物質和農業生產中的化肥、農藥。因此, 在抓好“截污”的同時, 要抓好兩個關鍵環節: 一是工業廢棄物的變廢為寶、科學利用或無害化處理; 二是要大力提倡和采取有力措施推行使用農家肥、生物農藥和無磷洗衣粉, 嚴格禁止在滇池流域和滇池匯水區使用化肥、化學農藥等有毒有害物質。 (6)綠化 對滇池沿岸和流域的陡坡耕地、荒山、荒坡實行堅決的退耕還林和全面綠化, 保護和涵養水源。嚴禁亂倒垃圾、濫砍濫伐和違法采礦取土。 (7)“嚴管” 滇池是昆明人民的滇池, 滇池治理, 昆明市民人人有責。要動員和組織全社會的力量投入滇池治理, 必須抓好三個關鍵環節: 一是規劃和立法。滇池治理規劃出來后, 要通過立法給予法制上的有力保障; 二是扎扎實實實施這一規劃———滇池治理實行嚴格的治污工作目標責任制和“一票否決”, 任務分解到各地各單位, 落實到主管領導和相關責任人, 進行嚴格的工作目標責任考核與獎懲———干得好的, 重獎、重用; 完不成任務的, 就地免職; 三是嚴格管理和有效監督, 確保昆明城鎮和農村的所有居民都能自覺依法盡義務、守職責; 確保滇池治污的每一分錢都花在治污項目上; 確保滇池治理每一個工作目標都能夠如期實現。做到滇池治污“不因領導人的變化而變化, 不因執政者注意力的變化而變化”, 一屆又一屆班子抓下來, 一代又一代昆明人干下去, 一定能抓出滇池碧波蕩漾、水清魚躍的預想效果來。 (8)“教育” 滇池治理事關春城榮辱興衰, 因此, 要動員全社會力量和所有宣傳機器進行全方位的、立體的、入耳入腦入心的宣傳教育, 使滇池治理成為全社會的共同愿望、共同行動和共同利益所在, 自覺地投入到治理工作中, 盡職盡力, 完成任務; 使全社會都能做到像愛護眼睛一樣, 愛護和保護滇池, 自覺地從我做起, 從每一件保護滇池的小事做起。 (四)從中的思考 (1)從滇池的污染到治理的事件中,我們可以充分認識到科學發展觀的重要性。 (2)我們發展的同時,必須得堅持以科學為基礎,使得發展更加有效,同時實現人與社會,人與自然達到和諧共進,和諧發展的境界。 (3)在治理的過程中,我們還必須得,堅持科學發展觀,并且解放思想, 與時俱進, 實事求是, 從實際出發;統籌兼顧, 長短結合, 通盤謀劃( 有機融入昆明和云南發展建設的戰略全局) , 突出重點, 科學易行;繼承借鑒, 務實創新(繼承借鑒國內外成功經驗,真抓實干, 敢闖新路), 責任量化, 完成進度, 依法保障;加大投入, 加強力度, 優化整合, 全民參與, 建設生態文明, 實現經濟與社會、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符合現代化城市建設、管理和湖泊污染治理的客觀規律。這樣才能解決問題。 (4)在此次實踐中,我們不僅有了以上認識,我們還學會了現象,分析現象,調查研究現象,以及解決現象中存在的問題的實踐問題解決思想,更重要的是從中認識了論文的寫作標準格式。 參考文獻 [1] 段斌 . 滇池治理的原則、戰略和戰術問題研究,2008.01.02 [2] 楊健強. 滇池污染的治理和生態保護,2000.04.04 [3] 云南日報. 昆明齊心協力治理滇池, 2006.10.17 [4] 趙世民 李發榮. 昆明城市污水處理現狀及對治理滇池的影響分析, 2008.06.03 [5] 胡開林.滇池水治理建議---在云南省“滇池水治理專家座談會"上的發言,2007.07.11(昆明理工大學環境工程學院)
|
|
來自: qiuzhi@wang > 《思想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