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本華<論宗教>
著者:叔本華(1788-1860),德國哲學家,著作有《意志與表象的世界》
一 [信仰與智識]
就作為一門學問而論,哲學與應該相信的或可能相信的東西,沒有任何關系,哲學只與可知的東西有關。如果這種情形與我們相信的事實完全不同,那么,即對信仰也沒有好處,因為,信仰的本質就是宣示不可知的東西。如果這種東西被認知,那么,信仰便是可笑而無用的,這就像在數學范圍內提出一種以信仰加以證明的理論一樣可笑而無用。
可是,在另一方面,我們可以說,信仰教給我們的,可比哲學教給我們的為多,可以多得多;然而,信仰教給我們的,不能與哲學的結連在一起,因為,智識比信仰較為堅實,因此,當兩者碰在一起時后者會被碰得粉碎。
總而言之信仰與智識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東西,為了兩者相互的便利起見,兩者必須嚴格地分開,因此,兩者各行其是彼此不相注意。
二 [啟示]
生命短促的人類,川流不息地,一代一代相繼來到這世界,又相繼離開這世界;每人都肩負著恐懼、匱乏和憂慮,躍進死亡的懷抱。當人類如此地生死相繼時,他們從來不厭其煩地問什么東西使自己煩惱,這個悲喜劇的意義是什么。他們向天呼求,但天道無言。天沒有給我們回答,卻來了一批帶著啟示的教士。
但是,如果一個人還認為那些超人類的存在者曾經替人類帶來信息告訴我們有關自己或世界存在的目的,那么,這個人便仍然停留在童稚時候。即使各種啟示一定有錯誤,就像所有有關人類的事物一樣;往往包含在奇怪的寓言和神話中并因而稱為宗教,然而,除了智者的思想以外,根本沒有其他的啟示。因此,在這個范圍以內,不論你相信自己的思想或他人的思想都是一樣的, 因為,你相信的都是人類的思想和意見,而不是別的東西。然而,人類往往有一種缺點,總喜歡相信那些自稱其智識來自超自然力量的人,卻不愿相信那些自己頭腦有思想的人;可是,如果你記得人與人之間智力上的巨大不平等,那么,便可以知道,某一個人的思想,在另一個人看來,很可以作為啟示。
無論什么地方,無論什么時候,波羅門教也好,回教也好,佛教也好,基督教也好,所有教士僧侶的基本秘密和狡猾的地方,都像下面所說的。他們認識并抓住了人類形而上需要的巨大力量和牢不可破性,于是,便先稱具有滿足這種需要的方法,他們說,用這種需要,可以把解決人生大疑問的答案直接帶給人類。一旦他們使人們相信了這種說法,就可以隨心所欲地引導和支配他們。
比較慎重的統治者便與他們聯合起來,其他統治者本身就為他們所統治。可是,如果能絕無僅有地讓哲學家做國王,那么,整個笑劇便在最不適宜的方式下結束
三 [論基督教]
要對基督教作一公正判斷,必須考慮到基督教之前是什么,基督教所取代又是什么,最初是希臘羅馬的泛神論,這種泛神論被視為大眾的形而上學沒有任何真正明顯的教條沒有任何規范行為的法則,沒有任務道德的傾向,也沒有經典。因此,根本不應稱為宗教---母寧說,是一種幻想,是詩人們從民間拼湊而成的產品,大部份是自然勢力的明顯人格化。我很難想像成人們會重視這種幼稚的宗教。然而,古代作家中卻有許多記載表示他們確實重視這種宗教,尢其是馬克斯穆斯的第一部作品中,特別有這種記載,但是西方史學之父希羅多德的著作中,這種記載更多。 后來,由于哲學的進步,這種嚴肅的信仰便不見了,這使基督教得以取代這種宗教,盡管這種宗教有著外來的助力。基督教必須取代的東西是猶太教,猶太教粗陋的教義在基督教中被升華了,也在無形中被寓言化了。 一般說來,基督教的確是屬于寓言性質的,因為世俗所謂的寓言,在宗教中稱為神秘。我們必須承認,無論在道德方面或教義方面,基督教都遠優于先前的兩種宗教,從道德方面說只有基督教(就東方人而言)宣揚和好,愛你的敵人,忍受和否定意志,不過,由于一般大眾不能直接把握真理,所以,最好用寓言方式把這個傳播給他們,這種寓言足以作為他們實際生活的指針及使他們獲得安慰和希望。可是,在這種寓言中,加上一點點不合法的東西,是不可缺少的成分,這更可以表示它的寓言性質。如果你從實質上去了解基督教教義,那么,伏爾泰便是對的??墒牵绻銖脑⒀陨先チ私饣浇?, 那么,基督教便是一種神圣的神話,便是一種使人們獲得真理的工具;如果沒有這個工具,人們就根本無法接近這些真理。即使教會所謂的“在宗教教義方面,理性根本沒有用,也是盲目的,因而應該加以排除”,從根據上看,也是表示這些教條屬于寓言性質,因此不應以理性的標準來衡量它們,因為理性是從實質意義了解一切事物的。 教義中荒誕不合理的地方,正是寓言和神話的表征,即使這里討論的例子中,也是源于像《舊約》和《新約》兩個相同教義連在一起的需要。這個偉大的寓言最初是在沒有明白自覺的深藏真理暗中影響之下對外在和偶然環境的解釋漸漸出現的,一直到最后,才為奧古斯丁所完成,奧古斯丁深深了解這個寓言的意義,因此,把它作為系統的整體,并能補充其中缺少的東西。因此,奧古斯丁的學說是完美的基督教教義,后來馬丁路德也采取這個看法,今天的新教徒是從實質意義上了解“啟示”,因此,他們把它限于某一個人而認為最完美的基督教教義是原始基督教,可是馬丁路德卻不這樣看---(正如它不是種子而是可食的果實)。 ---所有宗教的弱點仍是:它們決不敢承認本身是寓言性的,因此,它們必需鄭重地表現自己的教義在實質上是真實的;由于荒誕不合理的東西是寓言的本質,所以,這個弱點導致永久的欺騙以及對宗教大大的不利。 其實,更壞的是,到時候我們會知道,因為它們在根本上并非真實上的真實,所以,便消滅了。這樣說來,最好是直接承認本身的寓言性質。只是,這里的困難是如何讓人們了解一件東西同意是真實的又是不真實的。但是,由于我們發現所有宗教多少是以這種方式形成的,所以,我們必須承認,在某種程度以內,荒誕不合理是合于人性的,其實是人類生活中的一部份,并要承認,欺騙是宗教中無可避免的---其他許多方面也證明了這個事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