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所有的科學研究都意味著分類并尋找關系。在所有的關系中,最重要的是因果關系。因果關系是某一個因子對另外一個因子構成的影響。 2.于是,研究論文的標題一般顯示為“什么對什么的影響”。 3.在公共場合中評論某人時,不要出現真名,用化名。 4.一個有名氣的學者就是一個詞語的牧羊者。用詞要有個性,要有感染力。一個有能力的人可以把一個貶義詞變成一個褒義詞。 5.獨立是一種品格,是“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6.真正的人生,在于知道自己生命的極限。所謂“人之將死,其言也善”。 7.科學研究要價值中立,但要有自己的價值關懷(價值傾向)。 8.說話有兩種判斷:事實判斷和價值判斷。科學研究只做事實判斷,盡量避免價值判斷。 9.任何事實判斷的背后都隱含了某種價值關懷(價值傾向)。 10.“偏見”是讓你選擇一個角度,而不是主觀隨意。偏見意味著某種視角。偏見是一個中性詞,相當于“perspectives”. 11.偏見的來源:(1)多讀有思想的書籍;(2)生活的經驗;(3)個人有批判性思維。 12.性格好可以分解為兩組詞語:有活力有禮貌,又勇敢又善良。 13.哲學直接談人性的,文學以虛構的故事說明什么是好人什么是壞人,歷史以真實的故事說明什么是好人什么是壞人。 14.傳統哲學往往以為邏輯思維是智慧的頂端,其實,真正的智慧乃是直覺。 15.學者在日常生活中是正常、從容的,但思想激烈。 16.一個地方你若對它太熟悉,便不再有風景。任何的約束都會使人麻木,使人的感官退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