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精选,精品九九视频,www久久只有这里有精品,亚洲熟女乱色综合一区
    分享

    答李翊書

     hdqzqb 2011-09-28

    答李翊書

     答李翊書是唐德宗貞元十七年韓愈給李翊的復信,是一篇書信體論說文。文中圍繞“無望其速成,無誘于勢利”,敘述了自己治學為文的經歷,提出了“氣盛言宜”(內容決定形式)、“務去陳言”(致力于創新)的文學主張,表現了作者排擊世俗的勇氣和頑強進取的精神。

    原文

      六月二十六日,愈白。李生足下:生之書辭甚高,而其問何下而恭也。能如是,誰不欲 告生以其道?道德之歸也有日矣,況其外之文乎?抑愈所謂望孔子之門墻而不入于其宮者,焉足以知是且非邪?雖然,不可不為生言之。
      生所謂“立言”者,是也;生所為者與所期者,甚似而幾矣。抑不知生之志:蘄勝于人而取于人邪?將蘄至于古之立言者邪?蘄勝于人而取子人,則固勝于人而可取于人矣!將蘄至于古之立言者,則無望其速成,無誘于勢利,養其根而俟其實,加其膏而希其光。根之茂者其實遂,膏之沃者其光曄。仁義之人,其言藹如也。
      抑又有難者。愈之所為,不自知其至猶未也;雖然,學之二十余年矣。始者,非三代兩漢之書不敢觀,非圣人之志不敢存。處若忘,行若遺,儼乎其若思,茫乎其若迷。當其取于心而注于手也,惟陳言之務去,戛戛乎其難哉!其觀于人,不知其非笑之為非笑也。如是者亦有年,猶不改。然后識古書之正偽,與雖正而不至焉者,昭昭然白黑分矣,而務去之,乃徐有得也。
      當其取于心而注于手也,汩汩然來矣。其觀于人也,笑之則以為喜,譽之則以為憂,以其猶有人之說者存也。如是者亦有年,然后浩乎其沛然矣。吾又懼其雜也,迎而距之,平心而察之,其皆醇也,然后肆焉。雖然,不可以不養也,行之乎仁義之途,游之乎詩書之源,無迷其途,無絕其源,終吾身而已矣。
      氣,水也;言,浮物也。水大而物之浮者大小畢浮。氣之與言猶是也,氣盛則言之短長與聲之高下者皆宜。雖如是,其敢自謂幾于成乎?雖幾于成,其用于人也奚取焉?雖然,待用于人者,其肖于器邪?用與舍屬諸人。君子則不然。處心有道,行己有方,用則施諸人,舍則傳諸其徒,垂諸文而為后世法。如是者,其亦足樂乎?其無足樂也?
      有志乎古者希矣,志乎古必遺乎今。吾誠樂而悲之。亟稱其人,所以勸之,非敢褒其可褒而貶其可貶也。問于愈者多矣,念生之言不志乎利,聊相為言之。愈白。

    譯文

      六月二十六日,韓愈白,李生足下:
      你來信的文辭立意很高,而那提問的態度是多么謙卑和恭敬呀。能夠這樣,誰不愿把把立言之道告訴你呢?儒家的仁義道德歸屬于你指日可待,何況乎表述道德的文呢?不過我只是所謂望見孔子的門墻而并未登堂入室的人,怎么足以能辨別是或非呢?雖然如此,還是不能不跟你談談自己對這個問題的看法:
      你所說的要著書立說的看法,是正確的,你所做的和你所期望的,很相似并很接近了。只是不知道你的“立言”之志,是希望勝過別人而被人所取用呢,還是希望達到古代立言的人的境界呢?希望勝過別人而被人取用,那你本已勝過別人并且可以被人取用了。如果期望達到古代立言的人的境界,那就不要希望它能夠很快實現,不要被勢利所引誘,(要像)培養樹木的根而等待它的果實,(像)給燈加油而等它放出光芒。根長得旺盛果實就能預期成熟,燈油充足燈光就明亮,仁義之人,他的文辭必然和氣可親。
      不過還是有困難之處,我所做到的,自己也不知道達到(古代立言者的境界)還是沒有?雖然如此,我學習古文已有二十多年了。開始的時候,不是夏商周三代西東兩漢的書就不敢看,不合乎圣人志意的就不敢存留心中,靜處的時候像忘掉了什么,行走時好像遺失了什么,矜持的樣子像在思考,茫茫然像是著了迷。當把心里所想的用手寫出的時候,想要把那些陳舊的言詞去掉,這是很艱難的呀!把文章拿給別人看時,不把別人的非難和譏笑放在心上。像這種情況也有不少年,我還是不改(自己的主張)。這樣之后才能識別古書(中道理)的真與假,以及那些雖然正確但還不夠完善的內容,清清楚楚黑白分明了,務必去除那些不正確和不完善的,這才慢慢有了心得。
      當把心里所想的用手寫出來的時候,文思就像泉水一樣涌流出來了。再拿這些文章給別人看時,非笑它我就高興,稱贊它我就擔憂,因為文章里還存有時人的意思和看法。象這樣又有些年,然后才真是象大水浩蕩一樣(文思奔涌)了。我又擔心文章中還有雜而不純的地方,于是從相反方向對文章提出詰難、挑剔,平心靜氣地考察它,直到辭義都純正了,然后才放手去寫。雖然如此,還是不能不加深自己的修養。在仁義的道路上行進,在《詩》《書》的源泉里游弋,不要迷失道路,不要斷絕源頭,終我一生都這樣做而已。
      道德,就像水;語言,就像浮在水上的東西;水勢大,那么凡是能漂浮的東西大小都能浮起來。道德和語言的關系也是這樣,道德充足,那么語言的短長與聲音的揚抑就都會適當。雖然這樣,難道就敢說自己的文章接近成功了嗎!即使接近成功了,被人用時,別人能得到什么呢?盡管如此,等待被被人任用的人,大概就像器物(被用與否)吧?用或不用都屬于別人。君子就不這樣,思考問題本著仁義原則,自己行事有一定規范,被任用就在人們中推行道,不被用就把道傳給弟子,把道借文章流傳下去為后世效法。象這樣,是值得高興呢,還是不值得高興呢?
      有志于學習古代立言者的人很少了。有志學習古人的人,必為今人所棄,我實在為有志于古的人高興,也為他悲傷,我一再稱贊那些有志學習古人的人,只是為了勉勵他們,并非敢(隨意)表揚那些可以表揚、批評那些可以批評的人。向我問道人有很多了,想到你的意圖不在于功利,所以姑且對你講這些話。韓愈語。

    作者生平

      韓愈(768--824)唐代文學家、哲學家。字退之。河南河陽(今河南孟縣)人。郡望昌黎,世稱韓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稱韓吏部。謚號“文”,又稱韓文公。他三歲而孤,受兄嫂撫育,早年流離困頓,有讀書經世之志。20歲赴長安考進士,三試不第。德宗貞元八年(792)登進士第,任節度推官,其后任監察御史、陽山令等職。憲宗即位,為國子博士。后又歷官至太子右庶子。元和十二年(817),從裴度征討淮西吳元濟叛亂有功,升任刑部侍郎。元和十四年(819),憲宗迎佛骨入大內,他上表力諫,為此被貶為潮洲刺史。移袁州。不久回朝,歷官國子祭酒、吏部侍郎等顯職。卒于長安,韓愈在政治上力主加強統一,反對藩鎮割據。思想上尊儒排佛,以孔孟道統的繼承者自居。他反對六朝以來的形式主義的駢偶文風,大力提倡古文,和柳宗元共同領導了中唐古文運動。韓愈是唐代著名散文家蘇軾稱他“文起八代之衰”(《潮洲韓文公廟碑》)。韓愈的議論文內容廣博,體裁不拘一格,如《原道》、《論佛骨表》、《師說》、《進學解》等,立意新穎,觀點鮮明,大膽坦率,戰斗性強。他的碑志文“隨事賦形,各肖其人”(《韓愈志》),創造性地把《左傳》、《史記》的傳記手法運用于碑志,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使碑志這種歷來枯燥無味的文體增輝生色,其中有的作品已成為優秀的傳記文學,如《柳子厚墓志銘》等。《送孟東野序》、《送董邵南序》等贈序,手法多樣,使贈序發展成為一種富有文學性的實用性的文體。《答崔立之書》等書啟,因人陳詞,情真意切。韓文雄奇奔放,汪洋恣肆,“如長江大河,渾浩流轉”(蘇洵《上歐陽內翰書》)。深于立意,巧于構思,語言精練,富有創造性。其詩亦別開生面,勇于創新,工于長篇古風,采用散文辭賦的章法筆調,氣勢雄渾,才力充沛,想象奇特,形成奇崛宏偉的獨特風格,開創了李、杜之后的一個重要流派,糾正了大歷以來的平庸詩風。代表作有《山石》、《八月十五夜贈張功曹》等。七律《左遷藍關示侄孫湘》、七絕《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助教》,也是膾炙人口的名篇。但他過于追求新奇,不免流于險怪,強調“以文為詩”,又不免使詩變成“押韻之文”。有門人李漢所編《昌黎先生集》傳世。宋魏仲舉所輯《五百家注音辨昌黎先生文集》40卷、《外集》10卷較完善。詩注以方世舉《韓昌黎詩集編年箋注》、今人錢仲聯《韓昌黎詩系年集釋》較好。事跡見新、舊《唐書》本傳。
      補充韓愈個人社會評價

    閎中肆外

      韓愈認為有較高的道德修養是為文的前提。他在《答李翊書》的開頭說:“生之書辭甚高,而其問何下而恭也!能如是,誰不欲告生以其道?道德之歸有日矣,況其外文乎?”由此可見,他認為德是文章的內核,文是德之載體,或者說是外在的表現形式。這和他所一貫倡導的“文以載道”說是相一致的。如,他在《爭臣論》一文中說:“君子居其位,則思死其官;未得位,則思修其辭以明其道。我將以明道也,非以為直而加人也。”在《答李秀才書》中說:“愈之所志于古者,不惟其辭之好,好其道焉耳。”
      那么,“道”和“文”怎樣能相促相長,達到較高的水準呢?他在《答李翊書》的第二段形象的論述了這個問題,他說:“將蘄至于古之立言者,則無望其速成,無誘于勢利,養其根而竢其食,加其膏而希其光。根之茂者其實遂,膏之沃者其光曄,仁義之人,其言藹如也。”要寫好文章,不要只是想去尋找一盒能讓東施變西施的外用美麗霜,不要被狹隘的功利所驅譴,而要像為樹養根,給燈加油那樣,去加強道德修養,有了教高的道德水準,詩之樹、文之燈才根深葉茂、光焰萬丈!有了較高的道德修養,就有了經濟蒼生的使命感,就有了憫難憐弱的同情心,就有了正道直言的方正人格,遇不平則鳴,有憤激則書,敢于為民請命,敢于為一切正義和真理搖旗吶喊、奔走呼號。金銀財色不能動其心,酷刑利刃不能鉗其口。想不說話是多么難的一件事呀,何需挖空心思、搜腸刮肚、冥搜虛飾以敷綴其文呢?

    學養修文

      但“德”是不是天生可致,文是不是因道生可不學而能?不是,韓愈在《原性》一文中雖然提出了“性三品”說,在此說中,他認為人性是秉天命而成的,人性有上、中、下三品,教育只能在等級差別之內發生作用,但并不是說因此就不需要教育和學習。教育和學習的作用是:對于上品的人,教育能使其先天具有的仁義善性得到發揚光大,使君為圣明之君,臣為忠孝之臣;對于中品的人,可引導他向上品靠攏,也可引導他向下品靠攏,這部分人存在著被改造的可能性,教育和學習對這部分人的改造起著重要作用,這部分人占社會的大多數。但具體如何學養以修文呢?在《答李翊書》書中,作者著重從以下幾個方面說明這個問題:
      (一)源正流清
      韓愈自述他為文之初,在積累的過程中,“非三代兩漢之書不敢觀,非圣人之志不敢存”。這就是說要寫好文章,不僅要積累,而且積累要純正,源正才能流清。這里,他所說的“三代兩漢之書”,是指什么樣的書?為什么只把“三代兩漢之書”視為正源,這要結合其人生經歷和一貫的文學主張來加以理解。他生活在“安史之亂”后的中唐時期,那時佛教泛濫,道教盛行,作為封建社會精神支柱的儒家思想反而削弱了。從政治、經濟、思想等各方面來說,唐王朝的統治開始動搖了。國家的多難,人生的不幸(指其因直諫先后兩次被貶),并沒有使他意志消沉,反而造就了他敢于進取、勇于奮斗的良好品格。在儒家文化熏陶下成長起來的韓愈,站在維護皇權的立場上,猛烈抨擊佛老,極力維護儒家的道統及其獨尊地位。力圖改革齊梁以來那種只重形式不重內容的文風,發起了“古文運動”,提出“文以載道”的文學主張,即文章的內容和形式要統一起來,寫作的目的要體現和宣揚儒家的仁義之道。因此,他這里所指的“三代兩漢之書”也應該是指儒家的經典著作。這,他在《原道》中說的很明白:“夫所謂先王之教者,何也?博愛之謂仁,行而宜之之謂義,由是而之焉之謂道,足乎己無待于外之謂德。其文《詩》、《書》、《易》、《春秋》;其法……”
      (二)入境浸思
      怎樣從儒家的經典著作中汲取清流作為自己的創作之源呢?在《答李翊書》書中,韓愈說了這樣幾句話:“處若忘,行若遺,儼乎其若思,茫乎其若迷。”這里,他強調一個“入境浸思”以“內化察省”的過程。學習,要品味咀嚼,時時思考體會,要入乎其境,進入廬山之中,才能感受廬山的氤氳之氣。“入”是以“勤”字為前提,“處若忘,行若遺”不管是“處”是“行”,都要不輟其思。在他的多篇文章中,都闡述了這個“勤”字的重要。他在《進學解》中說:“業精于勤,荒于戲;形成于思,毀于隨。”要想取得學業的長進,靠近“古之立言”者,就必須經過這個艱苦的涅盤過程。《符讀書城南》他說:“詩書勤乃有,不勤腹中空。”另外,“儼乎其若思,茫乎其若迷”,“入”還必須有一個“收視反聽”的過程。在《送高閑上人序》中,他說了這樣一句話可作為上面一句話的很好的詮釋:“雖外物至,不膠于心”。即學道學文要專心一致,入定省察,不為外物干擾。
      (三)入境去蕪
      入乎其境,還要能出乎其外。跳出廬山,跳上云端,才能清晰的俯視廬山的峰峰嶺嶺。在《答李翊書》書中,韓愈說了這樣一段話:“當其取于心而注于手也,惟陳言之務去,戛戛乎其難哉!其觀于人,不知其非笑之為非笑也。如是者亦有年,猶不改,然后識古書之正偽,與雖正而不至焉者,昭昭然黑白分矣。而務去之,乃徐有得也。當取于心而注于手也,汩汩然來矣。其觀于人,笑之則以為喜,譽之則以為憂,以其猶有人之說存也。”在這里,韓愈談到了出乎其境的幾個方面:

    去陳言

      韓愈強調文章的“復古”,強調觀“三代兩漢之書”但并不是要求不加選擇,生吞活剝。相反,在《答李翊書》書中,他提出“陳言務去”的寫做準則——“當其取于心而注于手也,惟陳言之務去”。在《答劉正夫書》中他也強調了這一點:“師其意不師其辭”。強調學古不必拘泥于章句文辭,要學習文中的思想以及為文的方法。反之,一味地模仿古人,只能成為別人的奴隸。“手披目視,口詠其言,心惟其義”(《上襄陽于相公書》)在深入思考的基礎上,形成自己的觀點,尤其是為文“抒立其言,自成一家新語”(同上),要立意新穎,內容豐富,文辭要揮灑自如,不能“踵常途之促促,窺陳編以盜竊”(同上),跟在別人的后面跑。他在文學創作上的輝煌的成就正是他一面學習古人,一面又能推陳出新,踐行自己的文學主張的結果。

    去偽言

      他在強調觀古書時“入定”、“茫乎其若迷”,并不是要求人們“盡信書”,《答李翊書》書中的這句“然后識古書之正偽,與雖正而不至焉者,昭昭然黑白分矣”,告訴李翊,古書也有正偽之分,也有正而不至之文,要有一雙明亮的眼睛,要在“積累”、“浸思”以及嘗試“注于手”的基礎上加以辯識。讀古書能辨析真偽,必須有真知灼見,學道學文兩方面都有所得,然后才能做到。這是韓愈告訴學生所應達到的一種境界。他的學生李漢所撰《昌黎先生文集序》有“書禮剔其偽”一語,應該也是得之于老師的緒論。韓愈在《論荀子》中所稱“荀與楊(雄),大醇而小疵”,即是“雖正而不至焉者” 之類。

    去俗言

      《答李翊書》書中有句話:“其(指作者所寫的文章)觀于人,笑之則以為喜,譽之則以為憂,以其猶有人之說存也。”它的寓意是極其深刻的。韓愈雖然主張學古,雖然主張“文以載道”,但他并沒有抹殺“文”的根本屬性——“個性”。“學古”,正是為了反對六朝以來的千篇一律的駢儷文風;“載道”,正是為了傳達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之志。他是達到一定境界之后的“隨意婉轉”、“率性而作”。這其中的“意”與“性”,既不是人云亦云的俗說,也不是刻意反觀的奇說,而是來自于濟世救物的堅明之志與生活的不斷撞擊中發出的火光。他的“不平則鳴”說可為詮釋。他在《送孟東野序》中寫道:“大凡物不得其平則鳴。草木之無聲,風撓之鳴。水之無聲,風蕩之鳴。其躍也或激之,其趨也或炙之。金石之無聲,或擊之鳴。人之于言也亦然。有不得已者而后言,其歌也有思,其哭也有懷。凡出于口而為聲者,其皆有弗平者乎!”在這里,他一反“主文而譎諫”、“溫柔敦厚”之類的要求。繼承司馬遷《太史公自序》中所言及的“發憤著書說”——“《詩》三百篇,大抵賢圣發憤之所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結,不得通其道也,故述往事,思來著”。“柔靡”者,是遁世之音;“和順”者,多為“悅俗”之音。強調“發憤”,則是鼓勵直言不諱,大膽地抒發感情和批判現實。這才是不媚俗的“救世之音”。

    行游養正

      飽讀了圣賢之書,把握了作文技巧,是不是就完成了任務可以任意為文了呢?不是。韓愈在《答李翊書》的后半部分說:“雖然,不可以不養也。行之乎仁義之途,游之乎詩書之源,無迷其途,無絕其源,終吾身而已矣。”為文是終身之事,要有源頭活水,才會有不竭的創作之源。另外,要認準方向,源頭要正,源流要清。要做到這些,必須注重一個“養”字。如何“養正”呢?在這里,韓愈提出了兩個主要方法:一為“行”,一為“游”。“行”就是要帶著“仁義”之心,懷揣“經濟蒼生”之志,去立身行事。不僅要以“仁義”為標準,時時省察自己有無偏離方向,而且在自己的行動中去撒播“仁義”之種,推行“仁義”之道。“游”就是要反觀源頭,從源頭中尋找行事的圭臬,從源頭中尋找精神動力。讓自己時時能正道直行,刻刻能力量充盈。通過“行游養正”,就會不輟其志、不憚其苦,百折不回,九死不悔。這樣,就有了偉大的人格力量,有了高尚的道德修養。他的內在東西,就會像發光的太陽,自內而外輻照萬物,自會使川媚而山輝,輔化為道道亮麗的風景!這樣,文章就會滔然隨地而出,信手信腕皆成律度。關于這一點,他同樣以自己的生活實踐和寫作實踐詮釋了自己的主張。在行動上,他雖屢遭貶謫,仍不輟進取之志。多難的人生,反而為他創作提供了不竭的源泉。在《荊潭唱和集序》中,他提出了文學創作中的“窮言易好”的這一現象。他說:“夫和平之音淡薄,而愁思之聲要妙;歡愉之辭難工,而窮苦之言易好也。是故文章之作,恒發于羈旅草野。至若王公貴人,氣滿志得,非性能而好之,則不暇以為。”時時能“養正”之人,就不會被困難擊倒,窮且益堅,“鶴鳴九皋,聲聞于天”,在“獨善其身”之時,仍不忘“兼濟天下”。反之,“氣滿志得”的“王公貴人”,安于現狀,不事“行養”,所寫之文,只是附庸風雅、自鳴得意的淺薄之作,當然不能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氣盛言宜

      韓愈在《答李翊書》書的后半部分說:“氣,水也;言,浮物也;水大而物之浮者大小畢浮。氣之與言猶是也,氣盛則言之短長與聲之高下者皆宜。”這里的“氣”是什么呢?早在先秦時代,孟子就提出了“氣”的概念,提出了“知言養氣”說,他在《孟子·公孫丑上》中有句話:“吾知言,吾善養吾浩然之氣。”“知言”,是指對于作品的鑒別力。“養氣”,是一種內省的修養功夫。他所說的“氣”,是指自我修養達到一種較高的精神境界,同義與道相輔而行,經過義的長期積累而產生。他的“知言養氣”說基本上是講個人道德修養問題。到了魏晉時期,曹丕在《典論·論文》里,提出了“文以氣為主”的著名論斷,他說:“文以氣為主,氣之情濁有體,不可力強而致。……雖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這里,他把“氣”引入創作批評之中。但他這里的“氣”,基本上是就作品所體現的創作主體的個性而言的。到了韓愈這里,他把創作主題的人格修養和作品的創作個性有機的結合起來,發展了前人的觀點。他所說的“氣”,就創作主體而言,內蓄為氣質、性格;就創作對象而言,發而為個性、風格。他認為,氣勝則言宜,有了這股氣,就會“發之而當,成文而類”;“石韞玉而山輝,水懷珠而川媚”,有了這股氣,文章就會氣韻生動的鮮活起來,成為合于時用的“道”的載體。那些冗詞、矯詞、卑詞自會淘盡,似秋末的秋末的狂飆搖撼著樹林,將枯枝折斷而曳去;像火山口升騰的熔巖,將蒸汽送到高空,把大氣加以滌蕩。要寫好文章,就要時時刻刻注意雕塑自己的個性,立志以高其氣,修德以潔其氣,培情以養其氣;讓氤氳之氣充塞創作主體,成為發而為個體文本的最豐富的源泉和最高的范本。

    淺論道德與義利觀

      ——從韓愈《答李翊書》說起[1]
      毛闖宇
      韓愈在《答李翊書》中說,“氣,水也;言,浮物也。水大而物之浮者大小畢浮。氣之與言猶是也,氣盛則言之短長與聲之高下者皆宜。”
      的確,道德修養,好比是水;語言,好比水上浮的東西。修養深厚,那么語言或長或短,音韻或高或低都會相宜。說明為人與為文是不能分開的,學文應以立行為本,以立言為表,只有“行之乎仁義之途”,做“仁義之人”,才能“其言藹如也”。韓愈還認為,治學應“無望其速成”,“無誘于勢利”,君子應“處心有道,行己有方”,才能正確對待用與不用。這些深刻的見解和積極的處世態度,不僅對當年的李翊頗有教益,而且對今人也不無啟迪作用。
      在當今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社會環境中,我們應該樹立怎樣的義利觀,應該怎樣處世立身呢?何謂“義”?義,就是公正、合理而應當做的。也可理解為合乎正義或公益的舉動,或應盡的責任。與義有關的成語很多,如仗義執言、義無反顧、義形于色、忘恩負義等。而“利”容易解釋,即“好處”、“金錢”、“利益”,與利有關的成語也很多,如利出一孔、利市三倍、利令智昏、利欲熏心等。從義與利的這些成語中也可以看出與人的品性、道德密不可分。不同的人就會有不同的義利觀,有不同的處世態度和方式。一個道德高尚的人絕不會去做損人利己的事;而一個品性低劣的人也決不會有奉獻精神。我們應做一個講究信譽、講究仁義道德的君子,不要做貪利的小人。如果商人不講商德,必將成為唯利是圖的奸商,假冒偽劣商品充斥市場,損害消費者利益,遭千人罵、萬人咒。如果當官的不講官德,就必然會以權謀私、利令智昏,墮落為貪官,受法律嚴懲、遭百姓唾棄。
      當前,許多人開工廠、辦公等,當起了老板。有的老板有仁義之心,如上海普欣食品有限公司的蔣瑞康老板,在“做人”上下功夫,不貪、不搞家族制,對工人以誠相待,以信譽為準則,從不拖欠、克扣工人一分錢。蔣老板用人格魅力贏得了工人們的贊賞。但是,有的老板不講仁義道德,心狠手辣,千方百計拖欠、克扣工人的血汗錢。甚至有些煤礦老板,不去加強安全措施,不顧工人死活,硬要工人多采煤,生產事故頻頻發生,慘案一樁接一樁,真令人發指!其實,老板的義利觀、老板的人品高下,直接關系到企業的興衰。重義必興,重利必衰。
      總之,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背景下,雖然在有些人那里,除了金錢,別無所愛,除了利己,別無所求,實惠是他們的信仰,金錢是他們的寵物。但是,生活中重義輕利的人畢竟占多數,否則社會怎么能前進呢?巴金在生前說得好,“人活著不是為了白吃干飯,我們活著要給我們生活在其中的社會添一點光彩。”“我思索,我追求,我終于明白生命的意義在于奉獻,不在于享受。”這真是金子一般的語言,它像一聲春雷,使迷醉的人們驚醒;它是一股清風,蕩滌著銅臭濁氣。
      中華民族是道德之邦。司馬遷、韓愈、文天祥、岳飛、林則除、孫中山、魯迅、雷鋒、巴金……大批的仁人志士把民族利益、國家利益看得高于一切,把義看得重于泰山,而他們的生命之花,卻是常開不敗的。他們的精神并沒有死,他們的崇高美德永遠銘刻在人們的心中。當前,社會主義榮辱觀為我們樹起道德新標桿。我們應該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優良傳統,學習這些仁人志士的義利觀,學習他們的處世為人,不計較個人的利害得失,多作奉獻,努力為社會增添一點光彩。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黑人又粗又大又硬免费视频 | 日本理伦片午夜理伦片| 亚洲中文字幕国产综合| 免费无码成人AV片在线| 亚洲人成人无码网WWW电影首页| 国产亚洲精AA在线观看SEE | 免费人成在线观看| 18禁无遮挡啪啪无码网站破解版| 亚洲AV熟妇在线观看| 婷婷五月综合丁香在线| 成年女人喷潮免费视频| 中文字幕无码久久一区| 国产美女自卫慰黄网站| 欧美丰满熟妇xxxx性| 国产免费踩踏调教视频| 亚洲成人四虎在线播放| 免费无码成人AV在线播放不卡| 国产中文字幕精品喷潮| 无码欧亚熟妇人妻AV在线外遇| 国产二区三区不卡免费| 久久WWW免费人成一看片| 亚洲男人AV天堂午夜在| 久久777国产线看观看精品 | 国产福利萌白酱在线观看视频| 大地资源中文第二页日本| 亚洲夂夂婷婷色拍WW47| 精品日韩人妻中文字幕|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人人网站| 亚洲人成网线在线播放VA| 一本一道VS无码中文字幕| 欧美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 四虎永久免费精品视频| 亚洲AV天天做在线观看| 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模人人喊| 四虎国产精品永久在线| 香蕉影院在线观看| 337P日本欧洲亚洲大胆精品555588| 亚洲欧洲日韩精品在线| 色欲香天天天综合网站无码| 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四区AV | 成人免费A级毛片无码片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