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挖掘癌癥根基 |
挖掘癌癥根基是指沿著癌癥演變的線索深入各臟腑內(nèi),一直挖到問題初始發(fā)生變化的源頭,予以清除。這個源頭就是污染。 潤通拆火程序拆散了火的能量結(jié)構(gòu),但問題遠未徹底解決,需要進一步追蹤癌癥根基。清除癌癥根基這一程序范圍廣、難度大,花費心血也大。這一程序不僅需要有科學(xué)的思維,還要富于創(chuàng)造性。 在實施挖掘癌癥根基程序中,會從各臟腑排泄出毒素來,最終暴露出來這些毒素的源頭是各種污染,這些污染是自降生以來數(shù)十年間積累所致。 即使采用傳統(tǒng)手段,打開了任督二脈,從36門脈排毒或采用誘導(dǎo)、崩解等項目排除了病毒,但根基問題始終隱藏在背后,絲毫未受觸及,解決根基問題是現(xiàn)代各種絕癥、疑難病患者生死去留的關(guān)鍵。 污染幅射,沒有引起現(xiàn)代人的足夠重視,因為問題太隱蔽了。《太乙針經(jīng)》的這項研究并非是到了盡頭,因為污染永遠難以徹底解決,今天,這項研究依然還在進行中。 有關(guān)癌癥根基問題牽扯到方方面面,情況十分復(fù)雜,不是哪種特效藥所能解決的,只有了解根基的內(nèi)容,洞曉其內(nèi)涵,才能有助于治療。同時,必須兼顧眼前與長遠目標(biāo)、權(quán)衡利與弊的關(guān)系。 為了便于敘述,下面以我自身治療為例,對根基的治療程序直接采用醫(yī)古文加以簡單解釋。 1、 肝木有火 肝木有火,郁而不宣,因內(nèi)無水以潤之,則木郁更甚,郁深則煩悶于心,火盛則躁急于腹。 服藥后排泄三次,舒其肝以解火,再補其腎以濟水,自然郁結(jié)伸,感覺輕快。 2、 肺氣之干燥 上焦之氣不化,由于肺氣之熱,肺熱則金燥而不能生水。 3、 熱郁于內(nèi),而不能外發(fā) 宜補水之中,行散火之法,火無干燥之虞才能發(fā)越。 睡前服藥,感到藥氣升到頭部,有點暈,臉熱,心口微熱,天剛亮?xí)r心熱,早晨至中午排泄了三次,第二天又泄三次。 4、 腎寒 腎火衰而水積,水積少則成癉,水積多則成臌。 5、 腎火旺 龍雷之火由地沖于天,腎火由下升于上,火無定位,隨火之所至之處病乃生,四處皆病, 乃腎火大熾。 服藥后一天內(nèi)排了三次,心窩處發(fā)熱,頭暈乎乎的,胸以上唿地感覺熱上來時,臉發(fā)燒,發(fā)紅,頭冒汗皆消失。 6、 大腸閉結(jié) 肝火動,心包之火沸騰,陽明之火震動,火多水有不涸乎? 7、水火兩衰 心火畏腎水之克,而又最喜腎水之生,火非水不養(yǎng);腎水又最喜心火之生,最惡心火之燃,水非不干,心腎相惡則相背。 補其心中之液,以下降于腎,補其腎中之精,上滋于心,并調(diào)其肝氣,以相引于心腎之間。 晚19:45分服藥,20:20分已經(jīng)感覺藥氣到了頭部,已有涼意。第二天上午泄一次,心臟涌動一次約45秒時間,頭部后腦處還有微微暈感。 8、命門火塞 命門之火必得腎水以相養(yǎng),腎水衰火乃旺,火雖旺而實衰,無火之水,水欲通而反塞。 9、心包膻中火熾 心包之火相火,虛火,然泄心包之火,必有損于心。心虛而心包之氣更虛,必至心包之火更盛。補其心,心氣足,而心包之火自安其位。 晚間23:30分服藥,晨1:45分瀉一次,排泄量大,以后晨6:40分又瀉一次排泄量大。 10、 脾中陽氣盡行消亡 脾畏濕,脾中陽氣消亡,無陽則陰不能化,何能制水,水存于脾中。寒極宜見水象,水寒見黑色,變黃者,仍水居于土之中。 11、腎中水火兩損 腎中相火藏于命門中,乃水中之火,腎中水火不可離,火在水中生,水去火也去。水涸之時,火且炎上,足以為害。 培補命門真火,于水中補火,補陽兼補陰,則水火即濟。 服藥之后,在頭部腦戶穴內(nèi)有明顯藥氣升竄的感覺,晚20:30分瀉一次,21:40分又排泄一次,瀉后精神頭足,沒有睡意。事后大便正常。 12、 膀胱火旺 膀胱得正火,則水易分消,得邪火而水難通利。太陽經(jīng)最易入邪,一入邪而寒變?yōu)闊幔瑹峤Y(jié)瘀膀胱,屯于膀胱。 13、肝氣之燥 肝中無血,肝燥而氣郁,則伏而不宣,必下克脾胃,土氣不能運,何能化精生肺氣,傷于中則脹滿。 昨天下午排泄時,排泄量是上次的三倍,象稀飯一樣,屁極多,這次瀉后精神頭足,一直到半夜時才睡。胃口好轉(zhuǎn)。昨晚睡覺時做了二次夢,醒后大腦已完全清醒。 14、 肝氣之郁 濕熱團結(jié)不散,邪水克木而發(fā)癉。 15、肺燥 因傷熱以耗肺金,不必去補腎水,潤脾而肺燥自解。 排泄二次,且屁多,昨晚睡眠時做夢,有明顯的離奇情節(jié)。第二天又瀉了一次,二天后,頭微微疼,躺下之后頭就不疼了。感覺到服藥后有輕微的活血化瘀樣感受,飯量不多。 16、 胃中虛熱 七情傷損于內(nèi),則陰陽不相和合,胃無陰以和陽,則熱聚而消谷,脾無陽以和陰,則寒聚而積水,兩相搏激。 17、肺金自損 肺氣自損,自衛(wèi)不足,何能給予各臟腑,腎水非肺金之氣不生,腎無肺氣而水涸,肺又分其氣以救子而不足,子母之氣也盡。 上午、中午各服藥一次,下午5時頭部清晰,晚又服藥一次。第二天清晨服藥一次,頭部略感左側(cè)有物的感覺,9時肚子陰森森的疼,排泄一次量較大,事后頭部略有物的感覺皆消失。 18、心火亢極 心火亢熱,清氣不交瘀小腸,唯烈火相迫小腸有陽無陰,何能傳化。 19、陰氣素虛 陰氣素虛之故,徒滋其陰而肝氣未平,則木來侮金。解肝之郁,肝經(jīng)郁解。肺經(jīng)之邪不必去而自散。 前一天晚上服藥。第二天醒后肚子痛,上廁所瀉了一次,排泄量比較大。午后瀉了一次,量不大,13:20分兩腰眼痛,5分鐘之后又瀉了一次,15:00時又瀉了一次。 這次雖然排泄頻繁,可是步行時輕快有力,胸自然挺起又向外擴張,全身心愉快,沒想到竟會對心腦產(chǎn)生這樣明顯的影響。 20、 肺火旺 肺因生火,自爍其津,肺津涸,大腸之液亦竭。 21、心熱之極,火刑肺金 心火太盛移熱于肺,肺受火刑,必求救于腎,腎惡心火之克母,全力制心,而心已移熱于肺,腎隨火奔于肺,怒心火之惡,全力以相戰(zhàn),肺無可藏身之地。 下午15:15分服藥,晚20:45分瀉一次,量很大,22:05分又瀉一次,量大。第二天零晨2:30分瀉一次,清晨7時又瀉一次,8時又瀉一次,中午12:05分又瀉一次,只有此次排泄量很少。 22、 心中虛熱 水停心下作響,膻中乃心之相臣,見水邪犯心,出其火以相救,爭戰(zhàn)于胸間。 23、腎中火動 腎中之火,相火,君火寧靜,則相火不敢上越。 唯君火既衰,則相火即挾君主之令。 肝中有火,亦相火,與腎中命門之相火,心中包絡(luò)之相火,正同類。 同氣相助而沸騰,真走心肝之竅系。 治法宣補心君之弱,制腎火之動,然心火既虛,補心而心不易旺,必須補腎以生心,則心火不動,而腎火亦靜。 服藥后約一小時肚子響,欲排泄卻沒有排泄。第二天,早上有短小的排泄,右肋相對的后腰背處脹痛,脖子發(fā)硬,頭昏沉。 事后隔了一段時間再服此藥,接連大瀉三次。 24、肺氣虛 肺氣先虛,濕熱郁蒸于胸膈之間,肺燥失其清肅之令,水氣遂乘其燥而相入,燥與濕合而成熱。濕熱相留,欲分入膀胱,膀胱不受,走于皮毛之竅,腠望未疏,不能越行于外。 25、胃火太盛 胃火上騰而不下降,直下于大腸而作瀉。腎虛者,水虛則火無所制,而命門龍雷之火,下無可藏身之地,直沖于胃。胃火也盛,亦共相附會,不上騰而下瀉。 宜先治腎,健其土,分利其水,則水清而土可健,火可安,而龍雷之火亦易于收藏。 晚間服藥,第二天早8時至11時瀉三次。 26、 心火之焚燒 心火之盛刑肺,即刑大腸,大腸最畏心火,火盛爍金。 27、肝郁 肝氣不伸,木克胃土,胃土受肝木之克,則胃氣大燥,無血以資大腸,因熱以生風(fēng),腸中秘結(jié),益失其傳導(dǎo)之職。 肝之郁解,而胃之氣自旺,而轉(zhuǎn)輸自暢。 服藥后排泄幾次,腦戶穴內(nèi)有物(火)向上竄,才明顯感到胃口滿悶在漸漸松動。 28、 腎氣虛損 相火衰水衰退則不能制火,而火易動,火衰則不能利水,水易留, 然所留之水乃外水,內(nèi)水可以制火而成液,外水不能消滅而成癉。 29、心中火熱如焚 心與心包二火作崇,心包之火代君司化,君火盛而相火寧,君火衰而相火動。君火盛而相火亦動,君相二火不可齊動,齊動君、相不兩立。 服藥之后無事,第二天早晨排泄一次,上午時又排泄二次。頭腦清晰,精神愉快,眼球不脹了。晚上睡眠深沉。 30、脾火作崇 脾陰之焰下逼,命門之火上炎,二火合收,脾之津液涸矣。 31、未濟之火 燥在于心,心火無水,則火為未濟之火,則火郁于心內(nèi),火郁不宣,各臟腑之氣不敢相通,而津液少不能養(yǎng)心而心益燥。 服藥后,上午排泄一次,火也下去了。胸自然挺起,現(xiàn)在已經(jīng)能吃水果了。晚上起夜現(xiàn)象消失。 32、膽氣衰 內(nèi)傷饑飽勞役,五臟受損,臟損腑亦損。 33、火郁臟腑 內(nèi)火既盛,陽氣又旺,火本郁而又拂其意,遂鼓其勇往之氣,外攻其皮膚,妄奪門而出,而毛竅不開,火不得已仍返于臟腑之內(nèi),而作痛。 頭部右側(cè)痛,耳內(nèi)嗡嗡響,一股火炎竄至頭部左側(cè),胃內(nèi)火灼,,有空空饑餓之感,睡至下半夜時,內(nèi)心熱。 服藥后一小時零十分,瀉一次,晚上又瀉一次。前半夜瀉一次,到了后半夜又瀉一次。第二天清晨又瀉一次,排泄量很大。經(jīng)歷五天之后睡眠正常,身體耐寒了。昨晚回家時,頭暈暈忽忽的,又瀉一次,上述癥狀皆消失,飯量增加,掉頭發(fā)現(xiàn)象停止。 1月28日瀉了三次,1月29日又瀉了五次,此次比以前瀉的總量還多。瀉后精神頭十足,家中來客時與之談了二小時。 34、腎火上沖 龍雷之火下安于腎宮,唯其下寒之甚,水又無多,于是上沖。 35、心先自損 心過勞而火動,以致心火沸騰,是心血之虧。心宜靜不宜動,靜則火不自炎,腎水自然來濟,若動則心腎不相交。 腎得烈火水易竭,心過勞而火動,正烈火而非溫火,腎畏避之不暇,敢來上升,以受火之威逼。水不上升,心愈干燥,必且自焚,心先自損而為不治之癥。 服半碗藥后,頭昏沉,第二天開始排泄,第三天心里略感亮堂透明,輕松。在以后的一周多的時間內(nèi),始終是連續(xù)排泄,排泄量小。 有一天心臟內(nèi)"咚"地一下通開,大腦中突然響起克萊德曼的鋼琴曲,身體突然不像以前那樣懶,心臟沒有任何不適,身心愉快,充滿了活力。額頭汗減少,心情穩(wěn)定,與人接觸時自然主動問候,去市場聽到迪斯克舞曲時已不覺得煩燥,心胸開闊,心臟左側(cè)有物的感覺已不明顯了。 36.膀胱濕熱 膀胱熱則水沸而亦不能化,熱而閉結(jié)。 37、大勞損其血 傷血,大勞損其血,耗血之臟腑損于內(nèi),補血必須補氣,養(yǎng)血宜益精,使陰陽兩資于上下,肝臟之血已損能增,未損也能固。 服藥第二天早晨輕度排瀉,中午又開始排瀉,下午2點又瀉二次,里急后重,臍中痛,下午4:30分感覺到精力恢復(fù),心情穩(wěn)定愉快,心臟左側(cè)有園形物聚的感覺消失,胸骨間微熱,痛感也消失。 38、胃火獨盛 有升無降。 39、陽火煎熬 孤陽用事又加氣閉而不伸。 宜補陽氣之虛,開郁氣之滯,去久閉之火。 下午17:00時服藥,第二天早晨輕度排瀉,中午時又排瀉,14點又瀉一次,瀉的肚臍連后腰,16點30分感覺一切又恢復(fù)正常。 40、膽怯而濕乘 水多則木泛,怎禁汪洋之侵蝕。水邪愈勝,膽不能防,水邪直入膽中。 41、陽旺火炎 心屬陽火,腎屬陰水,陰水遇陽火而爍干,陽火必得陰水灌溉。 心火非腎水相交。若不能止其炎上之性,則心中無液,心必燥。 服藥后頭微疼,不久就不疼了。排泄三次,量不是很大,隔了一天之后又排泄二次。 42.火郁之病 火性炎上,火郁則不能炎上而違其性。 43、肝氣衰 肝之所以衰旺乃腎之故,腎水生肝木,腎水足而肝氣旺,腎水虛而肝氣衰。 補其腎肝受益,肝又去生心。 今晨瀉一次,中午又瀉一次,屁特別多。昨晚睡眠好,今天頭腦清晰,精神足,愛說笑。 44、傷氣者傷肺 肺金生熱, 則清肅之令不行,膀胱之氣不化,脾胃失其運化。土虧而金益弱,金弱而水益虛,水難養(yǎng)肝而木燥,水難灌心而火炎,木強侮金,火勝克肺。 清晨睡醒時,輕微咳嗽,起床后排泄一次,上午時大腦平靜,下午時頭部左則微脹。 45、胃損 胃虛屬心冷,補其心火胃自開。 昨晚服藥,今晨排泄一次。 46、火土未濟 命門火衰,先天之火不旺,后天之土不能生,慟弱之病,益加衰微。 連續(xù)服藥四天,瀉了三次,臉色微黃消瘦,神態(tài)微衰。 47、心火閉塞 因火閉而悶其氣,志意不遂,陽氣不舒。心火抑郁而不開,腎火雖旺不能應(yīng)。宣通心中之抑郁,使志意舒泄。 服藥第二天,未見瀉下,第三天未服藥,第四天又服藥后瀉兩次,事后臉色潤澤。 48、心氣不足 心氣既衰,火旺則焚心,腎水既虧,火旺損腎,足以燒干陰血,陽旺陰消。 連續(xù)服藥排泄三次。 49、肝血之損 肝中無血,則肝氣抑郁而不舒,易動怒,肝血欲藏而不能藏,肝氣欲泄而不能泄。 昨日服藥,今日多次排泄,瀉后精神十足,能感覺到輕微疲勞。 50、心包之火衰 飽塞於上脘之間,脹悶,心包之火不足也。開始排下一些黃水,最后排下的是一些肥皂底子樣的粘東西。(夏季,用手巾擦汗,待臟了時擦上肥皂搓,然后放入水盆中,再在火上煮,這時可見水面上浮起一層粘的物質(zhì),又滑又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