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精选,精品九九视频,www久久只有这里有精品,亚洲熟女乱色综合一区
    分享

    禮器第十

     元復 2011-12-06

    禮器第十

    【題解】

    方惠說:“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道運而無名,器運而有跡。《禮運》言道之運,《禮器》言器之用。”意謂本篇與《禮運》篇互為表里。哪些東西是禮之器呢?《樂記》說:“重篡姐豆,制度文章,禮之器也。”禮作為器在使用時,要因人、因地、因時制宜,這是表現在外表的。而人作為禮的施行者,又必須具備忠信的美德,否則禮作為器的作用也要受到影響。這是反映在內心的。本篇大意如此。篇內有引用《禮運》的文字,據此,本篇的出現當在《禮運》之后。

    【原文】

    禮器,是故大備①。大備,圣德也。禮,釋回②,增美質,措則正,施則行。其在人也,如竹箭之有篤也③,如松柏之有心也,二者居天下之大端矣,故貫四時而不改柯易葉④。故君子有禮,則外諧而內無怨。故物無不懷仁⑤,鬼神饗德。

    【注釋】

    ①大備:即《禮運》之“大順”治國、平天下。”

    ②釋回:消除邪惡。

    ③箭:小竹。鎢(y。n云):

    ④柯:草木之莖。

    ⑤物:人。懷:歸。也可以說是《中庸》篇的“修身、齊家、竹子外部的青皮

    【譯文】

    以禮為器,就可導致“大順”的局面。而這種局面乃是盛德的表現。禮能夠消除邪惡,增進本質之美,用到人身上則無所不正,用到做事上則無所不成。禮對于人來說,就好比竹箭的外表青皮,又好比松柏的內部實心。普天之下,只有竹箭和松柏有此大節,所以才一年四季從頭到尾總是郁郁蔥蔥,枝葉永不凋落。君子有禮,也恰是如此,他不僅能與外部的人和諧相處,而且能與內部的人相親相愛。所以人們無不歸心于他的仁慈,連鬼神也樂于消受他的祭品。

    【原文】

    先王之立禮也,有本有文。忠信,禮之本也。義理,禮之文也。無本不立,無文不行。禮也者,合于天時,設于地財氣順于鬼神,合于人心,理萬物者也②。是故天時有生也,地理有宜也,人官有能也,物曲有利也③。故天不生,地不養④,君子不以為禮,鬼神弗饗也。居山以魚鱉為禮,居澤以鹿永為禮,君子謂之不知禮。故必舉其定國之數⑤,以為禮之大經。禮之大倫,以地廣狹;禮之薄厚,與年之上下⑥。是故年雖大殺⑦,眾不匡懼⑧,則上之制豐七也節矣。

    【注釋】

    ①設:合也。

    ②理:也是順的意思。

    ③曲:孔穎達解為“委曲”,孫希旦釋為“偏”。今按:二義實亦相通。④故天不生二句:鄭玄說:“天不生,謂非其時物也。地不養,謂非此地所生。”

    ⑤定國之數:定國,猶言立國。數,指物產之多寡。

    ⑥與:以也。

    ⑦大殺(Sh創曬):大幅度減產。殺,減少。

    ⑧匡:通“框”,恐也。

    【譯文】

    先王制定的禮,既有內在的實質,又有外在的形式。忠信是禮的內在實質,得理合宜是禮的外在形式。沒有內在的實質,禮就不能成立;沒有外在的形式,禮就無法施行。禮應該是上合天時,下合地利,順于鬼神,合于人心,順于萬物的一種東西。四時各有不同的生物,土地各有不同的出產,五官各有不同的功能,萬物各有不同的用途。所以,不到節令的動植物,不是當地的土特產,君子是木拿來作為祭品的,即令拿來,鬼神也是拒絕享用的。住在山里,卻以水里產的魚鱉作為禮品;住在水邊,卻以山里產的鹿永作為禮品。這樣的作法,君子認為是不懂禮。所以,一定要按照本國物產的多少,來確定其行禮用財的基本原則。禮品的多少,要看國土的大小;禮品的厚薄,要看年成的好壞。所以即令遇到災荒之年,民眾也不恐懼,究其原因,就是由于君上在制豐時是很有分寸的。

    【原文】

    禮,時為大,順次之,體次之,宜次之,稱次之。堯授舜,舜授禹,湯放果,武王伐封,時也。《詩》云:“匪革其猶,幸追來孝①。”天地之祭,宗廟之事②,父子之道,君臣之義,倫也。社櫻山川之事,鬼神之祭,體也。喪祭之用,賓客之交,義也③。羔豚而祭,百官皆足④;大牢而祭,不必有徐:此之謂稱也。諸侯以龜為寶,以圭為瑞禮家不寶龜⑥,不藏圭,不臺門⑦:言有稱也。

    【注釋】

    ①《詩》云二句:見《詩?大雅?文王有聲》。今本作“匪棘其欲,通追來孝。”匪,通“非”。革與棘,字異義同,都是“急”的意思。幸與通,皆讀作y。,語首助詞,無義。來,介詞,“于”的意思。②事:指祭祀。

    ③喪祭之用三句:孔穎達說:“宜,義也。主人有喪祭之事,應須費用,而賓客有膊賜之交,是人道之宜也。”

    ④羔豚而祭二句:此指大夫、士舉行的小規模祭祀。百官:指助祭者。皆足:指每個助祭者在祭禮完畢之后都能夠得到一份祭肉。⑤諸侯以龜為寶二句:陳潞說:“諸侯有國,宜知占詳吉兇,故以龜為寶也。五等諸侯,各有圭璧以為瑞信。又以夭子所賜,如祥瑞之降于天,故以為瑞。”按:圭是一種玉制禮器,其形制、大小、用途,詳《周禮?春官?典瑞》。

    ⑥家:指大夫。

    ⑦臺門:在門的兩旁筑土為臺察天氣之所。也口“觀”,高出于門,是天子、諸侯布告法律、觀“閡”,口“象魏”。參((禮運》首節注。

    【譯文】

    先王在制禮的時候,首先考慮的是要合乎時代環境,其次是合乎倫理,再其次是區別對象而不同對待,再其次是合乎人情,最后是要與身份相稱。舉例來說,堯傳位給舜,舜傳位給禹,那是禪讓的時代;而商湯放逐夏柴,周武王討伐殷封王,那是革命的時代。這就是時代環境問題。《詩經》上說:“周文王興建豐邑,并非急于實現自己的愿望,而是追念祖先的功業,顯示自己的孝心。”意思是說,迫于形勢,不得不這樣做。對天神地祗的祭祀,對列祖列宗的祭祀,其中體現有父父子子之道和君君臣臣之義。這就是個順的問題。’社櫻之祭,山川之祭,鬼神之祭,祭的對象不同,禮數也隨之不同。這就是個體的問題。某家有了喪祭之事,理應有一筆相當的開銷,而作為親朋好友也應該對喪家有所蹲贈,這便是個宜的間題。大夫、士的祭祀,雖然只用一只羊羔或一頭小豬作供品,但到末了,每個助祭的人都可得到一份祭肉;而天子、諸侯的祭祀,盡管是以牛、羊、泵三牲作為供品,但到末了,也還是每人一份祭肉,不會有什么剩余。這就叫做與身份相稱。諸侯可以擁有龜,并以為珍寶;可以擁有圭,并以為祥瑞。而大夫之家就不得這樣,不得把大門建成宮閥形式。這也是講的合乎身份問題。

    【原文】

    禮有以多為貴者。天子七廟,諸侯五,大夫三,士一①。天子之豆二十有六②,諸公十有六,諸侯十有二,上大夫八,下大夫六。諸侯七介七牢,大夫五介五牢③。天子之席五重,諸侯之席三重,大夫再重。天子崩,七月而葬,五重八嬰④;諸侯五月而葬,三重六嬰;大夫三月而葬,再重四霎。此以多為貴也。

    【注釋】

    ①天子七廟四句:詳見《王制》。

    ②天子之豆二十有六:王引之認為“有六”二字衍。豆是盛放菜肴的食器。據鄭玄注,這里說的豆數,是天子每月朔食之數,諸侯相聘及招待大夫時之豆數。

    ③介:副使,隨從。古代出使,正使為賓,副使為上介,其余隨從為眾介。牢:指太牢,即牛、羊、泵三牲各一。此指行過朝聘禮后,主人一方送給來聘者的奢汽之牢數。妻是已殺之牲,汽是未殺之牲。又,據《周禮?秋官?大行人》,諸侯中的上公九介九牢,侯伯七介七牢,子男五介五牢,這里說的“諸侯”即指侯伯,這是舉中間而言。這里說的“大夫”是指侯伯之卿,侯伯之卿出使,主國用低于其君二等的規格相待,所以是五介五牢。

    ④重(Ch6ng蟲):層也。指下葬時的茵與抗木的層數。茵是用雙層粗布縫制的袋子,內著茅草穗和香草,用以墊棺,避免棺底與泥土直接接觸。茵,三條橫放,兩條豎放為一重。抗木是架在棺材之上用來承受泥土的木條,也是三條橫放兩條豎放為一重。霎(sh己霎):形如扇,以木為框架,有較長的柄,外表套以白布,布上畫有圖案。下葬那天,在路上用以遮蔽柩車,下棺時,入墳以障樞。

    【譯文】

    禮節有時是以多為貴。例如,天子的宗廟是七所,諸侯則是五所,大夫則是三所,士則是一所。又如,天子的飯食可以有二十六道菜,公爵則只有十六道,諸侯則只有十二道,上大夫八道,下大夫六道。又如,諸侯親自出訪,可以帶七個隨從,主國饋贈的奢汽多達七牢;而諸侯的卿出訪,只可以帶五個隨從,主國饋贈的警汽只有五牢。又如,天子的坐墊是五層,而諸侯只是三層,大夫只是兩層。又如,天子去世,七個月以后才下葬,葬時,茵和抗木各用五重,霎用八個;而諸侯則五個月以后即下葬,葬時,茵和抗木各用三重,嬰用六個;大夫則三月而葬,茵和抗木各用兩重,嬰用四個。這都是以多為貴的例子。

    【原文】

    有以少為貴者。天子無介①,祭天特牲②。天子適諸侯,諸侯膳以犢③。諸侯相朝,灌用郁巴④,無篷豆之薦⑤。大夫聘禮以脯釀。天子一食⑥,諸侯再,大夫、士三,食力無數。大路繁纓一就⑦,次路繁纓七就⑧。圭璋特⑨,唬磺爵⑩。鬼神之祭單席。諸侯視朝,大夫特,士旅之氣此以少為貴也。

    【注釋】

    ①天子無介:介是賓的隨員,而天子以天下為家,所到之處皆是主人,既不為賓,所以無介。

    ②特牲:一條牛。特,一也。

    ③天子適諸侯二句:孔穎達說:“諸侯事天子,如天子事天。天子事天既用一牛,故諸侯奉膳亦止一牛而已。”

    ④灌:奉筋獻酒。郁粵(Ch。ng唱):古代的一種香酒。”巴是以黑黍酸成的酒,再加入郁金香的汁,即為郁粵。

    ⑤無篷豆之薦:等于說沒有菜肴。篷豆,盛放脯釀的器皿。以上兩句意為,主國之君僅以郁色敬賓,但無菜肴,以表示看重賓的芬芳之德,不在乎有無下酒的菜。

    ⑥天子一食:天子吃一口飯即告飽,須勸俏方再食。

    ⑦大路:殷代天子祭天所乘之車。繁(p。n盤):馬腹帶。纓:馬頸上的革帶。一就:一圈。

    ⑧次路:殷之第三等車,供普通雜事所用。七就:鄭玄注《郊特牲》以為當作“五就”。

    ⑨圭璋特:圭和璋可以單獨作為禮物,不用附加別物。特,獨也。圭、璋是兩種最貴重的玉,諸侯朝天子以圭為禮,朝王后以璋為禮。如諸侯相聘,則聘國君以圭,聘國君夫人以璋。

    ⑩唬磺(hu。ng黃):兩種次于圭璋的玉。唬瑛賤,不能單獨用作禮物,須要在以酒酬賓時,作為附帶的禮物致送。爵:酒器。指以酒酬賓。

    ⑩旅:眾也。

    【譯文】

    禮在有的時候是以少為貴。例如,天子出巡,沒有副手。天子祭天,僅用一頭牛。天子駕臨諸侯,諸侯也僅用一頭牛犢款待。又如,諸侯互相朝聘,只用郁笆獻賓,不設大盤小碗的菜肴;而大夫來聘,主國在招待時,不僅要有酒,而且要備菜肴。又如,天子進食,吃一口就說飽了,須勸惰才繼續進食;而諸侯進食,吃兩口說飽了;大夫和士進食,吃三口說飽了;至于體力勞動者進食就沒有這般斯文,啥時候吃飽,啥時候算數。又如,天子祭天所用的大格,只用一圈繁纓作為馬飾,而干一般事的次格,就用五圈繁纓作為馬飾。又如,圭璋是最貴重的玉,可以單獨作為禮品進獻;而唬橫是次于圭璋的玉,不可以單獨作為禮品進獻,而必須在以酒酬賓時附帶進獻。鬼神比人尊貴,但祭祀時卻只使用一層席子。又如諸侯臨朝,大夫人數少,國君就逐個地與之行禮作揖,而士的人數眾多,國君就對他們集體作一個揖就算了事。這都是以少為貴的例子。

    【原文】

    有以大為貴者。宮室之量,器皿之度,棺撐之厚,丘封之大,此以大為貴也。有以小為貴者。宗廟之祭,貴者獻以爵,賤者獻以散,尊者舉解,卑者舉角①。五獻之尊②,門外擊,門內壺,君尊瓦抓③。此以小為貴也。

    【注釋】

    ①貴者獻以爵四句:鄭玄說,爵、散(s6n傘)、解(zhi置)角都是飲酒器。一升曰爵,二升日瓤,三升曰解,四升曰角,五升日散。其中爵的容量最小,散的容量最大。這四句講的涉及天子、諸侯祭禮,而天子、諸侯的祭禮亡失,所以我們只能從大夫、士的祭禮中窺其端倪。

    ②五獻:鄭玄說是子爵男爵的饗禮。孔穎達進一步解釋說,饗禮獻數各隨其命,子男五命,故知五獻是子男。尊:盛酒之器。字亦作“蹲”、“蹲”。

    ③門外擊三句:擊、壺、瓦輸(w。武)都是盛酒之器,也可以說都是尊名。其中擊最大;壺次之,容一石;瓦瓶最小,容五斗。君尊:子男所用之尊,陳于堂上。

    【譯文】

    禮在有的時候是以大為貴。例如宮室的規模,器皿的尺寸,棺撐的厚薄,墳頭的大小,這些都是大者為貴。但是,禮在某些時候又是以小為貴。例如宗廟之祭,尊者獻尸用較小的爵,賤者獻尸用較大的散;尸入之后,尸尊,舉起奠解;主人卑,舉起角杯而飲。諸侯中的子爵男爵在宴飲賓客時,擊是最大的酒器卻放在門外,壺是較大的酒器就放在門內,瓦儷最小,是國君和客人酬醉所用,就放在堂上。這都是以小為貴的例子。

    【原文】

    有以高為貴者。天子之堂九尺,諸侯七尺,大夫五尺,士三尺。天子、諸侯臺門①。此以高為貴也。有以下為貴者。至敬不壇②,掃地而祭。天子、諸侯之尊廢禁③,大夫、士榭禁④。此以下為貴也。

    【注釋】

    ①臺門:見本篇前注。

    ②至敬:指祭天之禮。

    ③禁:承放酒杯的有足托盤。長四尺,寬二尺四寸,有足,足高三寸。

    ④大夫、士橄禁:當讀作“大夫撇,大禁。”柵(y。淤):也是承放酒杯的托盤,大小與禁相當,只是無足。

    【譯文】

    禮在有的時候是以高為貴。例如,天子的堂高九尺,諸侯七尺,大夫五尺,士三尺。又如,只有天子、諸侯的大門是高大的宮網,大夫、士則絕對不可。這都是以高為貴的例子。禮在有的時候又是以低為貴。例如,天子祭天,祭禮并不在高壇上舉行,而是在壇下掃地而祭。又如,天子、諸侯的酒杯不用托盤,大夫的酒杯則用托盤,士的酒杯要用高腳托盤。這是以低為貴的例子。

    【原文】

    禮有以文為貴者。天子龍衰,諸侯敞,大夫敝,士玄衣鬃裳①。天子之冕,朱綠藻②,十有二旎③;諸侯九,上大夫七,下大夫五,士三。至敬無文④素而越席⑧,父黨無容⑤,此以文為貴也。有以素為貴者。大圭不琢⑥,大羹不和⑦,大路,犧尊疏布鼎⑨,禪構⑩。此以素為貴也。

    【注釋】

    ①天子龍衰四句:據《周禮?春官?司服》鄭注,天子的祭服有六種,即大裘、衷服、瞥(bi。憋)服、靄(cui翠)服、締(ch,吃)服、玄服。此六服都是玄衣而鬢(x0n熏)裳。六服的主要區別在于上衣和下裳上面的章數(圖案花紋)多少不同。大裘十二章,即在玄色的上衣上面繪有日、月、星辰、山、龍、華蟲(有五色紋彩的蟲類)等六章,在淺絳色的裳上面繡有宗彝(虎與維。雄是一種長尾猿)、藻(水草)、火、粉米(白米)、脯(黑白相間的斧紋)、敝(黑青相間的弘紋圖案)等六章。共十二章。衰服(即龍衰)九章,一曰龍,二曰山,三曰華蟲,四日火,五曰宗彝,皆繪于衣;六曰藻,七日粉米,八曰脯”九日蔽一,皆繡于裳。瞥服七章,衣三章:華蟲、火、宗彝,裳四章與衰服同。靄服五章:宗彝、藻、粉米三章繪子衣,輔、敝二章繡于裳。締服三章,衣一章為粉米,裳二章為髓、敝。玄服一章,即上衣玄色而無圖案,只有敝一章在裳。此六服天子均可穿,但穿的場合不同。除大裘外,其余五服,諸侯和卿大夫也可以穿。上公可穿衰服,侯伯可穿瞥服,子男可穿瓤民,孤卿可穿烯服,大夫可穿玄服。這里把衰服稱作“龍衰”,是因為龍在衰服九章中居首,并非只有龍一章。這里的“諸侯敝”,是說諸侯可以穿七章的瞥服?五章的靄服、三章的烯服。總而言之,章數越多,文飾得越厲害,也就越顯得尊貴。

    ②藻:五彩絲繩。.

    ③旎:冕前縣垂的玉串。

    ④至敬無文:孫希旦說:“謂祭天襲大裘而不錫也。衣以錫為文,以襲為質。”意謂掩上加于大裘之上的外衣,不使紋彩外露。

    ⑤黨:處所。、

    ⑥大圭:天子所摺之圭。

    ⑦大(i創太)羹:未加調料的肉湯。祭品中的上品。不和:未加調料。

    ⑧越(h叻活)席:蒲席。’

    ⑨犧尊:牛形的酒尊。鼎(m了冪):有的本子作“冪”,覆蓋。⑩禪(s陌n善〕構:禪,木名,又叫白理本,質硬紋白。構,即勺。

    【譯文】

    禮在有的時候是以文飾為貴。例如,天子穿的龍袍有九種圖案,諸侯的祭服只能有七種、五種或三種圖案,大夫只能有一種黑青相間的張形圖案,至于士穿的衣服,沒有任何圖案,只是上身玄衣,下身淺絳色之裳而已。又如,天子頭戴的冕,有用朱、綠二色編織的絲繩用來穿玉,垂旎十二條,而諸侯之冕僅垂旎九條,上大夫七條,下大夫五條,士三條。這是以文飾為貴的例子。禮在有的時候又是以樸素為貴。例如,祭天時天子所穿的大裘不叫露出來,在父親的面前不須裝模作樣,天子所用的大圭不加任何雕琢,作為上等祭品的肉汁不加任何調料,祭天用的大格樸素無華,上面只鋪一層蒲席,牛形的酒尊是用粗布覆蓋,勺子也只用本色的木頭來做。這是以樸素為貴的例子。

    【原文】

    孔子曰:“禮不可不省也①、禮不同只,不豐,不殺③。”此之謂也。蓋言稱也。禮之以多為貴者④,以其外心者也。德發揚,詡萬物⑤,大理物博,如此則得不以多為貴乎?故君子樂其發也。禮之以少為貴者⑥,以其內心者也。德產之致也精微,觀天下之物,無可以稱其德者,如此則得不以少為貴乎?是故君子慎其獨也。古之圣人,內之為尊,外之為樂,少之為貴,多之為美,是故先王之制禮也,不可多也,不可寡也,唯其稱也。是故君子大牢而祭謂之禮⑦,匹士大牢而祭謂之攘⑧。管仲鏤篡、朱絨、山節、藻稅今君子以為濫矣。晏平仲祀其先人,豚肩不掩豆⑩,洗衣灌冠以朝,君子以為隘矣。是故君子之行橙也,不可不慎也。眾之紀也,紀散而眾亂。孔子曰:"‘我戰則克,祭則受福⑩。’蓋得其道矣。”

    【注釋】

    ①省(xing醒):察也。

    ②不同:指上文禮有高下、

    多少、大小、文素之異。

    ③殺(sh創曬):減少。

    ④多:此一“多”字包括了上述的大、高、文。

    ⑤詡(x。許):普及,遍及。

    ⑥少:此一“少”字包括了上述的小、下、素。

    ⑦君子:此處指大夫以上。

    ⑧匹士:即士。匹,“匹夫”之匹。

    ⑨管仲:名夷吾,字仲,穎上(穎水之濱)人。春秋初期政治家,相齊桓公,助成霸業。《漢志》著錄有《管子》八十六篇。《史記》有傳。鏤篡:刻有花紋并且用玉作裝飾的篡。‘篡是盛黍稠之器。朱絨(h6ng宏):天子冕上的紅色系帶。大夫的系帶當用黑色。山節:在斗拱上雕刻山形圖案。節丫柱子上的斗拱。藻稅(zhu6卓):稅是梁上短柱。藻稅,在短柱上雕刻水莫圖案。以上四種裝飾只有天子能用,管仲是大夫,不能用。

    ⑩豚肩:豬的前腿。

    ⑩我戰則克二句:這是孔子引用的兩句古語,不是孔子本人的話。我,是一個知禮者的自稱。

    【譯文】

    孔子說:“禮,不可以不加以審察。禮有種種不同,該減少的不能增加,該增加的也不能減少。”說的就是這個意思:禮要注意相稱。禮之所以有以多、大、高、?文為貴者,原因就在于它是存心向外界炫耀的。王者的道德發揚,普及萬物,統領的事情又千頭萬緒,無所不包,像這樣,能不以多、大、高、文為貴嗎?所以君子就樂于向外界炫耀。禮之所以有以少、小、下、素為貴者,原因就在于它是存心表示內在之德的。內在之德所具有的密致精微程度,遍觀天下所有之物,沒有一件可以與之匹配的,這樣的話,能不以少、小、下、素為貴嗎?所以君子就格外注意內心的修養。古代的圣人,既注重內心的修養,也樂于對外的炫耀,有時候以少、小、下、素為貴,有時候又以多、大、高、文為貴。所以先王在制禮時,該少的不能讓多,該多的不能讓少,追求的目標就在于一個相稱。由此看來,大夫以上的貴族用太牢作為祭品,與身份相稱,這就叫合禮;士用太牢作為祭品,與身份不相稱,這就叫盜竊。管仲身為大夫,卻使用鏤花鑲玉的篡,系著朱紅的帽帶,住室斗拱上雕刻著山形圖案,梁上的短柱刻著水草,君子認為這是過分,膺用了天子諸侯之禮。齊國的晏子也是大夫,他祭祀祖先時用的豬蹄膀太小,連一平碗也不到,穿戴著洗過的舊衣帽就去朝君,君子認為這是小氣,不合乎大夫的身份。由此看來,君子行禮,不可不慎。因為禮是規范人們生活的綱紀,如果綱紀散亂,那么人們的生活也就亂套了。孔子說:‘作為一個知禮的人,打仗則必勝,祭祀則必定得到保佑。’就是因為他深刻領會了卒要相稱的道理。”

    【原文】

    君子曰:“祭祀不祈,不摩蚤①,不樂葆大②,不善嘉事③,牲不及肥大,薦不美多品④。”孔子曰:“減文仲安知禮⑤?夏父弗摹逆祀⑥,而弗止也。播柴于奧⑦。夫奧者,老婦之祭也,盛于盆,尊于瓶。”

    【注釋】

    ①不摩(hui灰)蚤:祭祀都有一定的時間,不以提前為快。靡,快活,齊人語。蚤,通“早”。

    ②葆化。包)大:高大。葆,通“褒”,高也。葆大是指器幣而言。

    ③嘉事:指冠禮、婚禮。

    ④牲不及肥大二句:因為禮有以小、以少為貴者。

    ⑤減文仲:春秋魯大夫,歷事莊、閡、禧、文四君,時人以為知禮。

    ⑥夏父弗纂逆祀:夏父弗摹,人名,魯文公時的宗伯,掌管宗廟祭祀。按照魯國君位傳承的先后順序,閡公的神主應在嘻公的神主之上,但文公是禧公之子,有心將禧公的神主置于閡公之上,夏父弗景迎合君意,就編造了一個“新鬼(指禧公)大,故鬼(指閡公)小”的理由,硬把禧主神位放到閡公之上。這實質上是顛倒了昭穆順序,所以說是“逆祀”、事見《左傳》文公二年。

    ⑦播柴于奧:播柴是祭火神的禮節,不當施之于灶神。奧,鄭玄說當作“翼”,或作“灶”,指灶神。下句“奧”字同此。

    【譯文】

    君子說:“祭祀的本意在于思親,不在于祈福;祭祀都有一定的時間,不能說提前舉行就好;祭祀用的禮器玉帛都有一定的規’格,不能一味追求高大;舉行冠禮、婚禮,察告祖先是應該的,但也不須為此而另行祭祀;祭祀所用的犧牲不可全都追求肥大,供品也不可全都追求數量。”孔子說:“減文仲怎么能說是懂禮的人呢?夏父弗纂顛倒了宗廟祭祀的順序,他作為四朝元老也不加阻止。而且在灶神面前舉行播柴之祭也是驢唇不對馬嘴。須知灶神是一位發明了炊器的老婦,在祭灶神時,只要把供品放在盆里、酒放入瓶內就行了。”

    【原文】

    禮也者,猶體也。體不備,君子謂之不成人。設之不當,猶不備也。禮有大,有小,有顯,有微。大者不可損,小者不可益,顯者不可掩,微者不可大也。故經禮三百①,曲禮三千②,其致一也③。未有入室而不由戶者。君子之于禮也,有所竭情盡慎,致其敬而誠若④,有美而文而誠若⑤。君子之于禮也,有直而行也⑥,有曲而殺也⑦,有經而等也⑧,有順而討也⑨,有漸而播也⑩,有推而進也⑧,有放而文也⑩,有放而不致也⑩,有順而披也⑧。

    【注釋】

    ①經禮:指禮的綱要、大節。

    ②曲禮:指禮的細則、小節。三千:極言其多,并非確數。上文“三百”同此。

    ③致一:達到誠的境界。一,誠也。

    ④有所竭情盡慎二句:這是說的禮有以少、以小、以下、以素為貴的情況。若,語尾助詞。

    ⑤有美而文句:這是說的禮有以多、以大,以高、以文為貴的情況。⑥有直而行也:如親人剛死,孝子哭踴無節。

    ⑦有曲而殺(sh創曬)也:如喪禮的變服除服,及上殺、旁殺、下殺。參本書《喪服小記》。

    ⑧有經而等也:如為父母服喪三年,上至天子,下至庶人,都一樣。

    ⑨有順而討也:’謂禮數依次遞減。如本篇上文的“天子之堂九尺,諸侯七尺,大夫五尺,士三尺”等等。

    ⑩有漸(ch己n懺)而播也:漸是荃除。慚而播是取于上而播及于下,如祭之有餃,施及賤者。參《祭統》。

    ⑩推而進:如王者的后代可以用天子之禮。

    ⑩放(f6ng仿)而文:如天子的禮服有十二章,是模仿天地自然而成。見本節上文注。

    ⑩放而不致:致者,至也。諸侯和卿大夫的禮服雖然也是模仿天地自然之象,但只有七章、五章、三章,達不到天子的十二章和九章。參上文注。

    @順而披:披是拾取。如君死沐發用梁,大夫用稠,而士義用梁。士卑,不以拾取君禮而用之為嫌。參《喪大記》。

    【譯文】

    所謂禮,就好比是人的身體。身體如有缺陷,君子就把他叫做殘疾人。禮如果用得不當,就好比人體有殘疾一樣。禮有時以大、以多為貴,有時以小、以少為貴,有時以高、以文為貴,有時以素、以下為貴。以大、以多為貴者就不可隨便減少,以小、以少為貴者就不可隨便增加,以高、以文為貴者就不可隨便遮掩,以素、”以下為貴者就不可隨便裝飾和加高。所以,雖然禮的綱要有三百條,禮的細則有三千款,但它們追求的都是一個誠字。這就像人要進屋,沒有不是從門而入一樣。君子對于禮的態度,有時候是通過貴少、貴小、貴下、貴素而表達其誠,有時候是通過貴多、貴大、貴高、貴文而表達其誠。君子在具體行禮的時候,有時是放任感情毫不掩飾,有時是情感服從理智,有時是不分貴賤,上下一樣,有時是按順序遞減禮數,有時是取物于上而普施于下,有時是根據推理而提高規格,有時是效法天地而文飾至極,有時是效法天地而文飾有限,有時是卑賤者襲用高貴者之禮也不犯忌諱。

    【原文】

    三代之禮一也,民共由之。或素或青①,夏造殷因。周‘坐尸,詔惰武方②,其禮亦然,其道一也。夏立尸而卒祭,殷坐尸③,周旅酬六尸④。曾子曰:“周禮其猶醇與⑤!"

    【注釋】

    ①素:白。青:黑。按五德終始說,夏代尚黑,殷代尚白,周代則尚赤。

    ②詔:告也。謂告訴尸以應有的威儀。俏:勸尸飲食。武方:無常。武,“無”的誤字。

    ③夏立尸而卒祭,殷坐尸:孫希旦認為此二句當在“周坐尸”句上,譯文從之。

    ④旅酬:見《曾子問》注。六尸:周七廟(始祖后櫻廟、文王廟,武王廟及四親廟),當拾祭時,聚六廟之主于始祖廟中,由始祖倡議舉杯,而由其他六主依次互相勸酒。六尸代表六主。

    ⑤醒(j。聚):湊錢喝酒。

    【譯文】

    夏商周三代的禮都貫穿著一個誠字,民眾共同遵循。從形式上看,有的尚黑,有的尚白,夏代開始創立,殷代有所因循。例如,在祭祀過程中,在夏代尸始終是立著的,在殷代則始終是坐著的,周代的尸也是始終坐著,而且凡助祭者都可以告訴尸如何保持威儀和勸尸飲食,并無固定的人選,這種禮數是從殷代學來的,其至誠之道是一樣的。不過,周代有六尸依次互相勸酒的儀式,.這是殷代所沒有的。所以曾子說:“周禮的六尸互相勸酒,就好像眾人湊錢喝酒一樣。”

    【原文】

    君子曰:禮之近人情者,非其至者也①。郊血②,大饗腥③,三獻擱④,一獻孰氣是故君子之于禮也,非作而致其情也,此有由始也⑥。是故七介以相見也⑦,不然則已惠⑧;三辭三讓而至⑨,不然則已整。故魯人將有事于上帝⑩,必先有事于頻宮⑩;晉人將有事于河,必先有事于惡池⑩;齊人將有事于泰山,必先有事于配林⑩。三月系⑩,七日戒,三日宿⑩,慎之至也。故禮有擯詔⑩,樂有相步⑩,溫之至也。

    【注釋】

    ①禮之近人情者二句:鄭玄說:對于神鬼來說,近乎人情的禮算是襄讀,遠乎人情的禮才算尊敬。

    ②郊血:南郊祭天以牲血作供品。

    ③大饗:謂拾祭,即合祭先王。’腥:指生肉

    ④三獻:指祭祀社櫻之神。炯(x。n循):經沸水燙過的半生不熟的肉。

    ⑤一獻:指祭祀小的神鬼。祭祀小的神鬼只須一獻之禮,故稱。孰:通“熟”,指熟肉。

    ⑥有由始:有所取法于古代。《禮運》:“事鬼神上帝,皆從其朔。”

    ⑦七介以相見:身為侯爵、伯爵的國君相見,賓主雙方要各用七個隨從來傳話。具體作法是:賓將自己要說的話先傳給自己的上介(第一隨從),上介傳于次介,如此依次遞傳于末介(最后一名隨從);未介傳于主君之末介,主君之末介又依次向上遞傳于主君之上介,主君之上介傳于主君。主君之答辭傳法也仿此。如是公爵,用九介;子男,用五介。詳《周禮?秋官?大行人》。

    ⑧已:太。

    ⑨三辭:塔在主君大門外讓自己的隨從三次傳達自己的話,表示對主國的盛禮招待不敢當。三讓:進大門、進廟門、登階上堂,主人都要讓客人先入。

    ⑩有事:指祭祀。

    ⑩頰(p己n畔)宮:一本作“郊宮”,魯國的宗廟。

    ⑩惡池(h。iU6乎沱):即淖沱河。發源于山西繁峙縣東之泰戲山。

    ⑩配林:泰山附近的一個小山名。

    @三月系:指祭天所用的牛要先在滌宮飼養三個月。詳《郊特牲》。

    ⑩七日戒二句:七日戒是指祭祀前十日開始的連續七天的初步齋戒,、又叫散齋。三日宿是指祭祀前三天的嚴格齋戒,又叫致齋。并詳《祭義》。

    ⑩擯:擯相,司儀。詔:告訴,指點。

    ⑩相步:扶助和引導樂工走路的人。因為古代的樂工多為盲人。

    【譯文】

    古代的哲人講過:用接近現代人情的東西作祭品,并非最高貴的祭品。例如祭祀至高無上的天是用牲血為祭品,合祭列祖列宗是用生肉,祭祀社櫻是用半生不熟的肉,祭祀小的神鬼是用熟肉。熟肉是接近現代人情的祭品,但并不高貴’。最高貴的倒是牲血。所以君子對于禮,并非一時沖動來表達自己的敬意,而是有所效法于古人。所以兩國國君相見,賓主都要各自安排七個隨從傳話,不然的話就顯得太簡單了;客人要三次向主人表示不敢當,主人要三次禮讓客人先入,然后才登堂,不然的話就顯得太急促了。所以,魯國人將要祭上帝,就一定先告祭于宗廟;晉國人將要祭河,就一定先祭祀淖沱河;齊國人將要祭泰山,就一定要先祭配林。祭天祭祖,祭前的三個月就要精心飼養犧牲,祭前的十日,要先進行七天的初步齋戒,接著再進行三天嚴格的齋戒,然后才舉行祭祀,真是謹慎到頂點了。所以,行禮時必有司儀指導,樂師必有扶持引路的人,這才顯得十二分的溫文爾雅和從容不迫。

    【原文】

    禮也者,反本修古①、,不忘其初者也。故兇事不詔,朝事以樂②,醛酒之用,玄酒之尚,割刀之用,鶯刀之貴,莞章之安,而稿穌之設③。是故先王之制禮也,必有主也④,故可述而多學也。君子曰:“無節于內者⑤,觀物弗之察矣。欲察物而不由禮,弗之得矣。”故作事不以禮,弗之敬矣;出言不以禮,弗之信矣。故曰:禮也者,物之致也。

    【注釋】

    ①修:王念孫說當作“循”,是。

    ②故兇事不詔二句:這兩句是解釋“反本”的。

    ③醛酒之用六句:這六句含三層意思,都是說明“循古”的。玄酒:即水。見拼】運》注。割刀:今人使用的快刀。鶯刀:古人所用的鈍刀。鶯是刀把上的鈴。祭祀時分割牲體不用割刀而用鶯刀。莞覃(gu。ndi己n官甸):今人所用的蒲席和竹席。今人坐臥之席,蒲席在下,竹席在上。《詩?小雅?斯干》:“下莞上覃,乃安斯寢。”稿穌:把農作物的穗割下后剩下的莖。穌,同,秸”。

    ④主:指上文的“本”與“古”。⑤節:鄭玄說是“體驗”。

    【譯文】

    禮的種種規定,有時候是表現了人的回歸天性,有時候是表現了人的遵守傳統,總而言之,就是不忘其根本。例如,兇喪之事,用不著誰來教導,人們悲從中來,自然會號眺大哭;朝廷宴饗群臣,鐘鳴鼎食,參加者自然無不快樂。這是回歸天性的例子。又如,現在的人們都把飲用甜酒作為美妙的享受,但在祭神時卻以清水一杯為貴;今人使用的快刀非常適用,但在分割牲體時偏要用遲鈍的鶯刀;今人的坐墊,下面一層蒲席,上面再加一層竹席,坐著多么舒服,而祭天時卻僅僅鋪上一層莊稼稈就當席子。這是遵守傳統、以原始為貴的例子。所以先王在制禮的時候,一定是考慮到了人的回歸本性和遵循傳統這兩個因素,所以后人才可以效法和便于學習。君子說:“如果內心沒有體驗,觀察事物就不會明白。要想把事物觀察明白而不借助于禮,就不可能達到目的。”所以,不按禮來辦事,就不能贏得人們的尊敬;不按禮來說話,就不能取得人們的信任。一所以有這么一句老話:禮是一切事物的準則。

    【原文】

    是故昔先王之制禮也,因其財物而致其義焉爾①。故作大事必順天時②,為朝夕必放于日月③,為高必因丘陵,為下必因川澤。是故天時雨澤,君子達疊疊焉④。是故昔先王尚有德,尊有道,任有能,舉賢而置之,聚眾而誓之一。是故因天事天⑤,因地事地,因名山升中于天⑥,因吉土以饗帝于郊⑦。升中于天,而鳳皇降,龜龍假⑧;饗帝于郊,而風雨節⑨,寒暑時。是故圣人南面而立,而天下大治。

    【注釋】

    ①財物:孔穎達說:“財物,猶云才性也。”

    ②大事:指祭祀。必順天時:如孟春迎春于東郊,仲春祠高媒,季秋大饗帝等等。參見《月令》。

    ③朝夕:祭名。天子在春分那天的早晨朝日于東門之外叫做朝,在秋分那天的夜晚祀月于西門之外叫做夕。放:通“仿”。

    ④達:猶言“皆”。疊(w創娓)疊:勤勉不倦的樣子。

    ⑤因天事天:即上文“為高必因丘陵”。

    ⑥升中于天:謂天子巡守至于方岳之下,登山播柴告天以太平之功已成。中,成功。

    ⑦吉土:通過占卜而選擇的風水寶地。饗帝于郊:指祭天于南郊。

    ⑧假(g色格):至,到。

    ⑨風雨節:《唐石經》無“節”字,諸家校勘皆以為衍字,此“風雨”二字當與下句連讀。

    【譯文】

    所以從前的先王在制禮時,就依據事物固有的特性而賦以意義。所以舉行祭祀一定順著天時,啥時候祭啥神絕不錯亂;舉行朝日、夕月之祭,一定仿照日出于東和月升于西;祭天是至高無上之祭,那就必定憑借本來就高的圓丘;祭地是至卑無二之祭,那就必定憑借本來就低的方澤。所以就風調雨順,君子都勤勉不倦的報答神功。所以古昔先王在將要舉行祭祀時,崇尚有道德的人,尊重有道藝的人,任用有才能的人,選拔這些賢人放到助祭的位置上,齋戒之前還要聚眾宣誓,以誡不恭。然后才在圓丘上祭天,在方澤中祭地,登上泰山播柴向天報告成功,在南郊選擇吉地祭祀天帝。因為播柴向天報告成功,所以鳳凰來儀,龜龍畢至;因為祭天帝于南郊,所以風調雨順,冷熱按時。這樣,圣人只要在臨朝時南面而立,不須操心,天下也就太平了。

    【原文】

    天道至教,圣人至德。廟堂之上,粵尊在昨①,犧尊在西②。廟堂之下,縣鼓在西③,應鼓在東④。君在昨⑤,夫人在房⑥。大明生于東,月生于西。此陰陽之分,夫婦之位也。君西酌犧象,夫人東酌暑尊,禮交動乎上,樂交應乎下,和之至也。

    【注釋】

    ①罄(】創雷)尊:飾有云雷狀花紋的酒尊。

    ②犧(s叻梭)尊:牛形酒尊。尊,下文作“象”,是。象是象形酒尊。在西:鄭玄說,禮樂之器以在西方者為尊。

    ③縣鼓:一種大鼓。即《儀禮?大射禮》中的建鼓。縣,即古“懸”字。④應鼓:一種小鼓。因為先擊朔鼓,后擊應鼓,是對朔鼓的回應,故名。⑤君在昨:昨是東階。人君以東為尊。

    ⑥房:古代的房在室的兩旁。天子、諸侯有東西房。此“房”指西房。

    【譯文】

    天帝垂示至高無上的教導,圣人具備獨一無二的道德。表現在宗廟之中,堂上,暈尊陳設在東階,犧尊、象尊陳設在西階;堂下,懸鼓設在兩階之間的西邊,應鼓設在東邊。國君站在昨階上,而其夫人站在西房中。這好比太陽升于東方,月亮升于西方。這象征天與地的不同,所以夫婦的位置才會這樣。國君從東階走到西階用犧尊、象尊醉酒,其夫人則從西房走到東階用罄尊醉酒。堂上的禮儀象征著陰陽交互,堂下的鼓樂也此起彼應,這是一幅多么和諧的景象啊!

    【原文】

    禮也者,反其所自生①。樂也者,樂其所自成②。是故先王之制禮也以節事,修樂以道志。故觀其禮樂而治亂可知也。蓬伯玉曰:“君子之人達③。”故觀其器而知其工之巧,觀其發而知其人之知。故曰:君子慎其所以與人者。

    【注釋】

    ①反其所自生:即上文所說的“反本修古”。

    ②樂(i色勒)其所自成:成功之后快樂的心情的表達。《樂記》:“王者功成作樂。”

    ③蓬(q。瞿)伯玉:春秋時衛國賢大夫,名緩。

    【譯文】

    禮是追溯事物本始的產物,樂則是大功告成以后人心快樂的表達。因此,先王通過制禮以體驗前事,通過作樂以陶冶情趣。由于禮樂有這等來歷,所以觀察一個國家的禮樂就可以了解到這個國家的治亂。蓬伯玉說:“君子一類的人都很明達。”他們只要觀察到了器物,就可以推知工匠的巧拙;只要觀察到了人的外部表現,就可以推知它的愚智。所以說:君子對于用來與人交往的禮樂是無不謹慎的。

    【原文】

    大廟之內敬矣①。君親牽牲,大夫贊幣而從;君親制祭②,夫人薦盎叭君親割牲④,夫人薦酒;卿大夫從君,命婦從夫人⑤。洞洞乎其敬也,屬屬乎其忠也⑥,勿勿乎其欲其饗之也。納牲詔于庭⑦,血毛詔于室⑧,羹定詔于堂⑨,三詔皆不同位,蓋道求而未之得也⑩。設祭于堂,為仿乎外@,故曰:“于彼乎?于此乎⑩?”一獻質⑩,三獻文⑩,五獻察⑩,七獻神⑩。

    【注釋】

    ①大廟:始祖廟。大,古“太”字。

    ②制祭:指殺牲后進獻血腥時,割取牲肝,在郁色中蘸一下取出敬神。③盎:指盎齊。祭祀所用五齊(ji記)之一。都是未曾過濾而較濁的酒。④割牲:指進獻煮熟的牲體。

    ⑤命婦:指卿大夫之妻。

    ⑥屬屬(zh。zh口主主)乎:專一的樣子。

    ⑦納牲句:指上文“君親牽牲,大夫贊幣而從”。

    ⑧血毛句:指上文之“制祭”。

    ⑨羹定句:指上文之“割牲”。羹定,謂肉熟。孫希旦說:肉煮熟后就不再加火讓肉湯沸滾,故名羹定。

    ⑩道:言也。

    @訪(b忌ng崩):廟門。

    ⑩故日句:見《郊特牲》。

    ⑩一獻:指祭群小祀之禮。

    ⑩三獻:指祭社櫻、五祀之禮。

    ⑩五獻:指祭四望山川之禮。

    ⑩七獻:指祭先公之禮。按:獻數越多,其神愈尊。

    【譯文】

    太廟之內的祭禮真是叫人肅敬動容。首先,國君親自把犧牲牽入太廟,大夫協助拿著殺牲告神的玉帛緊跟其后。接著,國君又親自制祭,夫人獻上盎齊之酒。接著,國君又親自饋熟,夫人再次獻酒。在這個行禮過程中,卿大夫緊跟著國君,而命婦緊跟著夫人。說到他們的神情,那是毫不攙假的恭敬,那是專心致志的忠誠,又是那樣地迫不及待地想讓祖先享用供品。牽牲入廟時,先在庭中告祭于神;進獻生血生肉時,又在室中告祭于神;進獻熟肉時,又在堂上告祭于神。三次告祭都不在同一地方,這就意味著求神而又不知神所在的確切位置。先設正祭于堂,又設祭于廟門之外,就好像是在詢問:“神是在那邊呢?還是在這邊呢?”一獻之禮是不夠講究的,三獻之禮就有點看頭了,五獻之禮就禮數更加詳備,至于七獻之禮,那真是神乎其神了。

    【原文】

    大饗其王事與①!三牲魚臘②,四海九州之美味也。篷豆之薦,四時之和氣也。內金③,示和也。束帛加璧④,\尊德也。龜為前列,先知也。金次之,見情也。丹、漆、絲、擴、竹、箭,與眾共財也。其徐無常貨,各以其國之所有,則致遠物也。其出也,《肆夏》而送之⑤,蓋重禮也。祀帝于郊,敬之至也。宗廟之祭,仁之至也。喪禮,忠之至也。備服器,仁之至也。賓客之用幣,義之至也。故君子欲觀仁義之道,禮其本也。

    【注釋】

    ①大饗:指拾祭先王,天下諸侯皆來助祭,供品異常豐盛,貢品也異常豐盛。

    ②臘(x下昔):干肉。

    ③內:通“納”。金:指銅。

    ④束帛加璧:束帛是將五匹帛(其中三匹是玄色,二匹是淺絳色)捆作一束,用作聘問或饋贈的禮物,加璧,就是把璧加放在束帛上邊也當作禮物。璧是中間有孔的圓形玉器。古人常以玉來比喻君子之德,所以下文說“尊德也”。

    ⑤《肆夏》:鄭玄說當作《陳夏》,是。《陜夏》是送賓的樂曲。

    【譯文】

    大饗的祭品是那樣的豐盛,貢品是那樣的眾多,恐怕只有天子才能有那樣的排場吧!牛肉、羊肉、豬肉、魚肉、干肉,包羅了普天之下的美味佳肴;篷豆中盛放的祭品,山珍海味,瓜果李棗,都是四季風調雨順的產物。四方諸侯的貢金,表示他們的服從天子;諸侯給天子的見面禮,是束帛加璧,表示他們對天子美德的尊敬。諸侯貢品的排列,寶龜放在前列,因為龜能預知未來。其次是黃金,因為它能照見人情。其次是丹砂、油漆、蠶絲、棉絮、大竹、小竹這些日常用品,這表示普天之下的物產都是供給天子使用的。其余的貢品沒有固定的品種,原則上是你這個諸侯國有什么土特產你就貢獻什么,這表示再遙遠的東西天子也能得到。大饗禮畢,來賓走出廟門時,奏起送賓的樂曲《陜夏》,以顯示禮數的隆重。天子親自在南郊祭天,這是無比的尊敬。宗廟之祭,視死如生,這是無比的仁愛。喪禮,孝子哭天號地,痛不欲生,一切發自內心,這是無比的真誠。為死者準備服裝,明器,雖然明知無濟于事,但也仍然盡力準備,這也表現了莫大的愛心。聘問所用的禮品,多寡都要合乎規格,這是無比的合理。所以,君子如果要觀察什么叫仁義,只要觀察一下禮這個根本性的東西就行了。

    【原文】

    君子曰:“甘受和,白受采,忠信之人可以學禮。茍無忠信之人,則禮不虛道。是以得其人之為貴也。”孔子曰:“誦《詩》三百,不足以一獻。一獻之禮,不足以大饗①。大饗之禮,不足以大旅②。大旅具矣,不足以饗帝。毋輕議禮。”

     

    【 注釋】

    ① 大饗:指拾祭先王之禮。

    ② 大旅:因特殊情況發生而祭天之名。其禮數低于常規的冬至祭天。

    【譯文】

    君子說:“甘味是五味的根本,在此基礎上可以調和出百味。白色是五色的根本,在此基礎上可以繪出五彩。這個道理明白了,你就知道忠信是禮的根本,只有忠信之人,才可以學禮。如果不是忠信之人,禮也不會跟著你瞎跑。由此看來,禮固然重要,而得到忠信之人更重要。”孔子說:“即令把《詩經》三百篇背得滾瓜爛熟,如果沒有學過禮,就連簡單的一獻之禮也承擔不了。懂得了一獻之禮,如果不進一步學習,就未必能承擔大饗之禮。懂得了大饗之禮,如果不再繼續學習,就未必能承擔大旅之禮。懂得了大旅之禮,未必就能擔當祭天之禮。不要輕率地議論禮。”

    【原文】

    子路為季氏宰① 。季氏祭,逮曹而祭,日不足,繼之以燭。雖有強力之容、肅敬之心,皆倦怠矣。有司跋倚以臨祭,其為不敬大矣。他日祭,子路與,室事交乎戶② ,堂事交乎階③ ,質明而始行事,晏朝而退。孔子聞之,日:“誰謂由也而不知禮乎!”

    【注釋】

    ① 子路:孔子弟子,姓仲名由,字子路。詳見《 史記· 仲尼弟子列傳》 。季氏:指魯國大夫季桓子。

    ② 室事:正祭時,尸在室,故曰室事。交乎戶:室外的人取祭品至室門口,室內的人接過祭品以獻尸。

    ③ 堂事:正祭畢,邀尸至堂,在堂上行侯尸之禮,故曰堂事。正祭時是把尸當神來敬,俱尸時是把尸當賓來敬。交乎階:堂下的人把撰具送到階前,堂上的人接過撰具奉進于賓。

    【譯文】

    子路當季桓子家的總管。過去季氏舉行歲時的祭祖,總是天不亮就開始,忙活一天還沒完,天色已黑,還得點起火把繼續干。因為拖的時間太長,即令是身體強壯、敬心十足的人,也被搞得疲憊不堪。因此,許多執事的人都東倒西歪、左倚右靠地來應付差使,這實在是對祖先的大不恭敬。后來有一天,子路參與季氏祭祖,舉行室內正祭時,室內室外的人在門口交接祭品;舉行堂上侯尸時,堂上堂下的人在階前交接撰具。天亮開始祭祀,到了傍晚就行禮完畢。孔子聽說了這件事,說:“誰能說子路只是有勇而不懂得禮呢!”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啪视频免费观看视频| 国产揄拍国产精品| 狠狠五月深爱婷婷网| 精品一区二区不卡无码AV| 又粗又硬又黄a级毛片| 午夜毛片精彩毛片| 国产精品久久国产精麻豆99网站| 国产午精品午夜福利757视频播放| 50岁熟妇的呻吟声对白| 最新国产精品亚洲| 呦交小U女精品视频| 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不卡| 日本中文字幕亚洲乱码| 亚洲高清日韩专区精品| 久久亚洲中文字幕伊人久久大 | AV老司机亚洲精品天堂| 婷婷色香五月综合缴缴情香蕉| 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免费N鬼沢 午夜三级A三级三点在线观看 | 亚欧洲乱码视频一二三区| 公喝错春药让我高潮| 中文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 午夜无码大尺度福利视频| 天天做天天爱夜夜爽导航| 国产草草影院ccyycom| 国产精品青青在线观看爽香蕉| 中文字幕精品亚洲二区| 亚洲韩欧美第25集完整版| 国产成人啪精品午夜网站| 成人免费A级毛片无码网站入口 | 国产情侣激情在线对白| 国产A级作爱片无码| 精品国产一区AV天美传媒| 亚洲午夜成人精品电影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久网站| 亚洲国产五月综合网| 麻豆国产传媒精品视频| 中文字幕成人精品久久不卡| 久久久久波多野结衣高潮|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福利无码| 亚洲成色精品一二三区| 国产精品白丝喷水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