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極愛菊花,從宋朝起民間就有一年一度的菊花盛會。古神話傳說中菊花又被賦予了吉祥、長壽的含義。中國歷代詩人畫家,以菊花為題材吟詩作畫眾多,因而歷代歌頌菊花的大量文學藝術作品和藝菊經驗,給人們留下了許多名譜佳作,并將流傳久遠。下面就來幾首詠菊的古詩名句過過癮吧! 《和郭主簿》 《賦得殘菊》 唐·李世民 階蘭凝暑霜,岸菊照晨光。 露濃希曉笑,風勁淺殘香。 細葉抽輕翠,圓花簇嫩黃。 還持今歲色,復結后年芳。 《云安九日》 舊摘人頻異,輕香酒暫隨。
《詠菊》: 耐寒唯有東籬菊,金粟初開曉更清。 《菊花》 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
極知時好異,似與歲寒俱。 《菊花》 唐·劉禹錫 家家菊盡黃,梁園獨如霜。 瑩靜真琪樹,分明對玉堂。 仙人披雪氅,素女不紅裝。 粉蝶來難見,麻衣拂更香。 向風搖羽扇,含露滴瓊漿。 高艷遮銀井,繁枝覆象床。 桂叢慚并發,梅蕊妒先芳。 一人瑤華詠,從此播樂章。 《菊花》 陶令籬邊色,羅含宅里香。 愿泛金鸚鵡,升君白玉堂。 《憶白菊》 唐·陸龜蒙 《不第后賦菊》 [size=+0]唐·黃巢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后百花殺。 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菊》 宋·歐陽修 共坐欄邊日欲斜,更將金蕊泛流霞。 欲知卻老延齡藥,百草摧時始起花。 《重陽后菊花》 世情幾女無高韻,只看重陽一日花。 《殘菊》 深叢隱孤芳,猶得車清觴。 《菊花》 寧可抱香枝頭老,不隨黃葉舞秋風。 《九月十二日折菊》 黃菊芬芳絕世奇,重陽錯把配萸枝。 開遲愈見凌霜操,堪笑兒童道過時。
秋香舊入騷人賦,晚節今傳好事家。 不是西風若留客,衰遲久已退梅花。 《菊》 明·沈周 秋滿籬根始見花,卻從冷淡遇繁華。 《菊花》 明·唐寅(唐伯虎) 故園三徑吐幽叢,一夜玄霜墜碧空。 《詠菊》 明·文征明 菊裳茬苒紫羅衷,秋日融融小院東。 零落萬紅炎是盡,獨垂舞袖向西風。 《題菊》 清?劉大槐 翠葉丹苞斗晚霞,眼明真見故園花。 依稀白雁江天幕,得眼籬邊箬帽斜。 《題畫菊》 清·陳鶴年 離離豐骨傲霜寒,晚節誰知事更難。 最愛東籬閑把酒,此中容得澹人看。 憶菊-蘅蕪君 空籬舊圃秋無跡,瘦月清霜夢有知。 念念心隨歸雁遠,寥寥坐聽晚砧癡。 誰憐我為黃花病,慰語重陽會有期。 菊夢-瀟湘妃子 登仙非慕莊生蝶,憶舊還尋陶令盟。 醒時幽怨同誰訴,衰草寒煙無限情。 種菊-怡紅公子 昨夜不期經雨活,今朝猶喜帶霜開。 泉溉泥封勤護惜,好知井徑絕塵埃。 對菊-枕霞舊友 蕭疏籬畔科頭坐,清冷香中抱膝吟。 秋光荏苒休辜負,相對原宜惜寸陰。 殘菊-蕉下客 蒂有余香金淡泊,枝無全葉翠離披。 明歲秋風知再會,暫時分手莫相思。 《賞菊》 當代·朱德 奇花獨立樹枝頭,玉骨冰肌眼底收。 且聆和平共處日,愿將菊酒解前仇。 《紫菊》 當代·齊白石 九月西風霜氣清,舍南園圃紫云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