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菊花》 唐·元稹 秋從繞舍似陶家,遍繞籬邊日漸斜。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

《詠菊》 唐 ·白居易 一夜新霜著瓦輕,芭蕉新折敗荷傾。耐寒唯有東籬菊,金粟初開曉更清。

《詠菊》 明 ·文征明 菊裳茬苒紫羅衷,秋日融融小院東。零落萬紅炎是盡,獨垂舞袖向西風。

宋·朱淑貞《菊花》 土花能白又能紅,晚節猶能愛此工。寧可抱香枝頭老,不隨黃葉舞秋風。

明·唐寅《菊花》 故園三徑吐幽叢,一夜玄霜墜碧空。多少天涯未歸客,盡借籬落看秋風。

明·沈周《菊》 秋滿籬根始見花,卻從冷淡遇繁華。西風門徑含香在,除卻陶家到我家。

宋·楊萬里《詠菊》 物性從來各一家,誰貪寒瘦厭年華?菊花白擇風霜國,不是春光外菊花。

宋·范成大《重陽后菊花》 寂寞東籬濕露華,依前金屋照泥沙。世情兒女無高韻,只看重陽一日花。

宋·蘇軾《趙昌寒菊》 輕肌弱骨散幽葩,更將金蕊泛流霞。欲知卻老延齡藥,百草摧時始起花。

唐·李商隱《菊花》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黃。陶令籬邊色,羅含宅里香。 幾時禁重露,實是怯殘陽。愿泛金鸚鵡,升君白玉堂。

《畫菊與某宦留別》 清 鄭板橋
進又無能退又難,宦途踞蹐不堪看。
吾家頗有東籬菊,歸去秋風耐歲寒。

《菊》 晉 陶淵明
芳菊開林耀,青松冠巖列。
懷此貞秀姿,卓為霜下杰。

訪菊
閑趁霜晴試一游,酒杯藥盞莫淹留。
霜前月下誰家種?檻外籬邊何處秋?
蠟屐遠來情得得,冷吟不盡興悠悠。
黃花若解憐詩客,休負今朝拄仗頭。
——曹雪芹

《菊》 清 劉灝
泣露光偏亂,含風影自斜。
俗人那解此,看葉勝看花。

《畫菊》 明 戴進
黃花開滿院前坡,醉殺西江計汝和。
忽見前塘著色畫,不知秋色較誰多?

《詠菊》 明 文征明
菊裳荏苒紫羅衷,秋日融融小院東。
零落萬紅炎是盡,獨垂舞袖向西風。

《菊》 明 李夢陽
萬里游燕客,十年歸此臺。
只今秋色里,忍為菊花來。

《菊》 明 李夢陽
不隨群草出,能后百花榮。
氣為凌我健,香緣飲露清。
細開宜避世,獨立每含情。
可道蓬蒿地,東籬萬代名。

《題畫菊》 清 陳鶴年
離離風骨傲霜寒,晚節誰知事更難。
最愛東籬閑把酒,此中容得澹人看。

《題菊》 清 劉大槐
翠葉丹苞斗晚霞,眼明真見故園花。
依稀白雁江天幕,得眼籬邊箬帽斜。

《菊花》 明 唐寅
故國三經吐幽叢,一夜玄霜墜碧空。
多少天涯未歸客,盡借籬落看秋風。

《賦十月菊》 金 元好問
秋香舊入騷人賦,晚節今傳好事家。
不是西風若留客,衰退久已退梅花。

《野菊》 宋 張滋
野菊亭亭爭秀,閑伴露荷風柳。
淺碧小開花,誰摘誰看誰嗅!
知否?知否?不入東籬杯酒。

菊花珍品___綠菊

《醉花陰》 宋 李清照
薄霧濃云愁永晝,瑞腦消金獸。
佳節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
東籬把酒黃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菊》 宋 歐陽修
共坐欄邊日欲斜,更將金蕊泛流霞。
欲知卻老延齡藥,百草摧時始起花。

《菊》 宋 劉克莊
羞與春花艷冶同,殷勤培溉待秋風。
不須牽引淵明比,隨分籬邊要幾叢。

《和崔象之紫菊》 宋 韓椅
紫菊披風散晚霞,年年霜晚賞奇葩。
嘉名自合開仙府,麗色何妨奪錦紗。

《畫菊》 宋 鄭思肖
花開不并百花叢,獨立疏籬趣無窮。
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

菊園中的向白葵

《云安九日》 唐 杜甫
寒花開已盡,菊蕊獨盈枝。
舊摘人頻異,清香酒暫隨。

鷓鴣天 《菊》 宋 張孝祥
一種濃華別樣妝,留連春色到秋光。
能將天上千年艷,翻作人間九月黃。
凝薄霧,傲繁霜,東籬恰似武陵鄉。
有時醉眼偷相顧,錯認陶潛作阮郎。

《詠翻集句》 宋 史鑄
東籬黃菊為誰香,不學群葩附艷陽。
直待索秋霜色裹,自甘孤處作孤芳。

《憶白菊》 唐 陸龜蒙
稚子書傳白菊開,西城湘滯未容回。
月明階下窗紗薄,多少清香透入來。

《菊》 唐 李白
孤蘭生幽園,眾草共蕪沒。
雖照陽春輝,復想高秋月。
飛霜早淅瀝,綠艷恐休歇。
若無清風吹,香氣為誰發。

《賦得殘菊》 唐 太宗
階至凝暑霜,岸菊照晨光。
露濃希曉笑,風勁淺殘香。
細葉秀清翠,圓花蔟嫩黃。
還持今歲色,復結后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