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站或久坐的人常會感到腿部酸脹,這是下肢血液回流不暢引起的,而經常做踮腳運動可有效地緩解上述癥狀。專家介紹說,經常做踮腳運動,可使人體內的經氣暢通,從而起到調和氣血陰陽的作用。人體內的陰陽氣血若調和暢達,精力就會變得旺盛。做踮腳運動不僅可以改善全身的血液循環,還可消除因長時間的精神高度集中或身體突然站立而導致的黑朦(即眼前發黑)、頭暈等癥狀,同時可預防風濕、類風濕及痛風等疾病的發作。在踮腳的過程中,人體內的血液會隨著腿部肌肉的一松一緊而快速流動。當腿部的肌肉放松時,上半身的血液會快速地流向腿部。當腿部的肌肉收緊時,下半身的血液又會被腿部的血管擠壓回到上半身,這樣就促進了腿部及全身的血液循環。 做踮腳運動的具體步驟時:操作者取站立位,雙腳并攏,用力踮器起腳跟,當腳跟踮到不能在踮時,讓腳跟緩慢落下。此動作可重復做20~30次。腿腳不好的老人,可扶著墻壁或欄桿做踮腳運動。人們若在做踮腳運動的同時配合做一些其他的動作,還可收到更好的保健效果: ⒈踮腳運動+收肛。即在踮起腳尖的同時上提肛門。常做此動作可以預防痔瘡的發生。 ⒉踮腳運動+行走。此動作有兩種形式,一種形式是踮起腳跟,用腳尖走一百步。做此動作可以鍛煉小腿后側的屈肌,促進足三陰經的氣血運行。另一種形式是翹起腳尖,用腳跟走一百步。做此動作可鍛煉小腿前側的伸肌,促進足三陽經的氣血運行。兩者交替進行可以去病強身。 ⒊踮腳運動+相應的呼吸。男性在小便時,將腳跟快速地抬起和落下,使身體隨之震動。在足跟抬起時吸氣,在足跟落下時呼氣。女性在小便時,用雙腳的第一腳趾和第二腳趾著地,雙腳上下抖動。在雙腳向上抖動時吸氣,向下抖動時呼氣。此動作每天可做5~6次,需連續做1~6個月。此動作有補腎利尿的作用,也可緩解因長時間站立而導致的足跟痛。男性若患有慢性前列腺炎或前列腺肥大,在小便時踮腳可使尿流變得通暢。 需注意的是,患有嚴重的骨質疏松或腦部疾病的人不宜做踮腳運動。 摘自《求醫問藥》 2010年第8期 岳西佟/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