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于:紅樓藝苑 作者:金雨雨
我在前面的文章中,已經論證了《紅樓夢》的大致成書過程。空空道人與吳玉峰寫了《風月寶鑒》,將《風月寶鑒》手稿給了曹寅,曹寅寫了《金陵十二釵》,將《風月寶鑒》包含其中,但沒有完成,稿子傳到孫子曹芹圃手中,曹芹圃最后增補、改寫成《紅樓夢》。曹雪芹是一個筆名,曹雪芹=曹雪樵(曹寅)+曹芹圃(曹霑)。空空道人與吳玉峰是明末宗室,我認為空空道人是著名畫僧石濤,吳玉峰為曹寅的幕僚朱赤霞。
大荒山被遺棄的補天石神話是《石頭記》(也就是《風月寶鑒》)中的寓言,石濤用被遺棄的補天石來隱射自己這個無法補天的靖江王王子。《石頭記》與《風月寶鑒》是同一個稿子的兩個不同名字,《石頭記》著眼于點明隱藏的真事,《風月寶鑒》著眼于掩蓋真事的表面的假語村言。
在《應嘆息(迎、探、惜),嘆息什么?》一文中,我已經闡明惜春實際上是影射石濤自己以及與他有同樣命運的朱耷(八大山人)。石濤曾經要求八大山人畫《大滌子大滌草堂圖》,收到八大山人寄來的圖后,在圖上寫了一首長詩,其中有兩句為:
公皆與我同日病,剛出世時天地震。
說明兩人同病相憐,天地震是指1644年的甲申事變。甲申事變后,他們這兩個王子不得不埋名隱姓,成為賣畫為生的畫僧。他們對南明的同室操戈,斷送南明半壁江山有著非常痛恨的情緒。石濤不用說,父親靖江王就是被唐王朱聿鍵所殺。八大山人有一首詩:
題飛鳥圖
翩翩一雙鳥,折留采薪木。
銜木向南飛,辛勤構巢窖。
豈知巢末暖,兩烏竟相啄。
巢覆卵亦傾,悲嗚向誰屋?
說明兩只鳥采了薪木,辛勤地到南方去想筑構一個巢窖,但是巢未暖就相互啄打,使得'巢覆卵亦傾',這是多么令人痛心。我沒能找到該圖,但八大山人的另外一幅鳥的圖如右所示:圖中一只鳥孤單地仰看著一片空虛的湖水,面前一對活潑的游魚,魚有歡樂的家,襯托出鳥無家可歸的無窮的悲哀。這種因'天地震'而流落江湖的悲哀遭遇就是使石濤要以補天不成的大荒山石頭自喻寫《石頭記》的動力。
另一個神話是神瑛侍者的下凡,他的下凡是與絳珠仙草一起到人間了卻一段情緣的。我認為這個神話是曹寅寫的《金陵十二釵》的開頭。
神瑛侍者下凡成為賈寶玉。賈寶玉誕生時嘴里含了一塊晶瑩剔透而且有字的玉,這,誰都知道是一個神話,真的嬰兒不可能會嘴含一塊玉石出娘胎。但作者為什么要這樣寫,有各種不同的理解與猜測。按賈府中的老封君賈母認為,那塊玉就是她寶貝孫子的命根子,有了玉,賈寶玉就有了靈魂,失去了玉,賈寶玉就成了傻瓜;我想這是曹寅的孫子曹芹圃的杰作,他并不知道為什么他祖父要讓賈寶玉嘴含一塊玉誕生?他為了要寫出"金玉姻緣"戰勝"木石前盟",不得不從這塊玉上來做文章,因為賈寶玉不變傻不可能實行同房花燭的調包計。
很多研究紅樓夢的人也對這塊玉與賈寶玉的關系有截然不同的看法。有的人認為:大荒山的石頭(幻化成玉)變成神瑛侍者,又下凡成賈寶玉,三者合一。這顯然是不對的,第一回中,神瑛與一些風流冤家已經要下凡時,那塊玉石還在一僧一道手中,甄士隱在夢里還看到這個蠢物了呢!顯然玉石決不是神瑛。
有人認為:賈寶玉是神瑛侍者投的胎。補天不成的大荒山的石頭既不是神瑛也不是賈寶玉,是跟著賈寶玉的一個'記錄者',等于現在的高級'錄像機',把賈寶玉的一生及其周圍都錄下來,寫成《紅樓夢》。這也說不通,空空道人抄錄《石頭記》時,與石頭的對話,明明說的是石頭'投胎'后的自己的經歷,沒有說是神瑛侍者投胎后的紀錄。
老紅學家周汝昌先生有一種新說法:神瑛侍者投胎的是甄寶玉;大荒山中的補天石投胎的是賈寶玉。玉石沒有人形,模仿了神瑛的人形,因而兩人很像。那就是說,甄寶玉把賈寶玉含在嘴里來到了人世?但甄寶玉又把賈寶玉留在了賈府,自己走了,真亂套了!
周汝昌先生是一位很值得尊敬的紅學家,他收集了那么多資料的《紅樓夢新證》,給了很多人(也給我)的研究方便,年輕人都應該感謝他的。但他的這個新說法實在令人難以茍同。按周汝昌先生的新說法:絳珠仙草應該向甄寶玉還淚,可是弄錯了,去向賈寶玉還淚。賈寶玉的情人應該是史湘云。賈寶玉與史湘云才是真真的"木石姻緣"。賈寶玉是石頭投的胎,史湘云原型是李家姑娘,是樹木投的胎。老天爺!這一干人在投胎的路上吃了什么迷魂湯了?怎么這樣亂點鴛鴦譜!林黛玉迷糊了,把石頭賈寶玉錯認為神瑛侍者甄寶玉,賈寶玉怎么也迷糊了,死死戀著林黛玉,而不去追"木石前盟"史湘云?
值得尊敬的蔡元培先生認為賈寶玉隱射了康熙的皇太子胤礽,他生來就是皇太子,嘴里含的玉就是代表皇權的玉璽。這也是一個錯誤的引導,使得后來不少人研究紅樓夢都鉆到滿清內宮去出不來。
我的看法(我只是一個紅樓夢愛好者,不對,網友們盡可以批評),曹寅為什么要寫神瑛侍者?因為曹寅從青少年時代起就是康熙皇帝的侍衛。下凡,就是說要想寫小說了。下凡時要攜帶大荒山來的這塊已經幻化成美玉的石頭,這就意味著他寫的小說中要包含這塊石頭的小說《石頭記》。他很寶貴這石頭記,很寶貴寫石頭記的這塊玉,這塊玉就是石濤,因此要把下凡后的主人公名為'寶玉',這個'寶'字是動詞,是很珍愛的意思。因為珍愛,所以不是拿在手里或放在旁邊,而是含在嘴里。不是有一句通常拿來形容父母對子女過分溺愛的形象俗語:"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嗎!曹寅不但要把石濤寫的《石頭記》包含在自己的小說中,而且要把石濤這個人物寫在他的小說中,可是不能把一個和尚寫在大觀園中,那太不像話!因此只能寫一個尼姑,這個尼姑就是妙玉。"妙玉"就是一塊很美妙的玉。(關于妙玉請有興趣的看我另一篇文章,我的文章都在我的博客中,地址為:http://hongloujinyu.blog.sohu.com/。曹寅想讓這個隱射了明末王子的妙玉來大觀園念"葬花詞"。關于葬花詞我有很長一段時間鬧不明白,我不知道林黛玉為什么要念葬花詞,直到有一次網上看到張貽柱與展靜先生的文章,我才恍然大悟。原來葬花詞是紀念'揚州十日'被清軍屠殺的漢族軍民的。有的人只看到曹寅為康熙服務的一面,認為他這個包衣奴才不可能有同情被清軍屠殺的漢族軍民之心,這方面的反駁我已經說過不少,這里只重復引一下曹寅的一句詩:"傷心人醒揚州夢,落日風吹易水城。"說明曹寅是會寫葬花詞來紀念被殺的揚州軍民的。但是不好寫讓一個尼姑妙玉來念葬花詞,怎么辦呢?他只好創造另一個揚州來的姑娘,這個姑娘就是黛玉。黛玉者,代玉也,代替妙玉的人也。妙玉從小出家,不出家養不活;黛玉也說要從小出家,不出家病好不了,但黛玉沒有出家;不能出家了,出家就代替不了妙玉了。
也許有人不同意,黛玉怎么成了妙玉的替代者,黛玉不是絳珠仙草下凡來與神瑛侍者還淚的嗎?其實我認為曹寅原來寫的來還淚的絳珠仙草是他的妻子,"伴君如伴虎",曹寅只愛與詩友們唱和玩樂,不愛做官,他是一個包衣家族的家生子,他的妻子一定是為他的不羈行為擔憂而流淚,這是真正的還淚。但現在林黛玉的還淚是什么?林黛玉為擔心賈寶玉不愛她,去愛薛寶釵、去愛史湘云而哭,為擔心由于自己父母早亡而沒有人替她作主與賈寶玉訂婚而哭。這種還淚算什么呢?不是憐惜被還的人而是憐惜自己而流淚,只能給接受還淚的人難受,對這種還淚真有點受不了!我認為寶黛的婚姻悲劇不是曹寅寫的,是他的孫子曹芹圃改寫的。曹芹圃把賈寶玉的年齡改小了,把曹寅為妻子寫的判詞分給了兩個人,讓這兩個人成為情敵,寫成一個封建家庭中的戀愛悲劇。曹芹圃的這個悲劇寫得很成功,這是《紅樓夢》得以廣為流傳的原因。
曹芹圃當然不知道爺爺為什么要寫一個妙玉,他討厭妙玉,為妙玉營造了一個非常不堪的下場,這在我前面的文章中已經說過了,不再重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