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精选,精品九九视频,www久久只有这里有精品,亚洲熟女乱色综合一区
    分享

    水氏家傳心意六合拳

     昵稱9425660 2012-03-27

    水氏家傳心意六合拳
    水氏家傳心意六合拳法含有李禎的心意六合拳法,又有洛陽劉萬儀的心意六合拳法,而且融入了唐大用傳唐氏家傳槍法。每一動以六藝(雞腿、龍身、熊膀、鷹捉、虎抱頭、雷聲)作身法,以槍法化拳法,以丹田內勁為基礎,以內催外,以身法帶動肢體,以大關節帶動小關節,發出丹田整體內勁。每一出手必含(雞、熊、鷹、龍、虎、蛇、馬、燕、鷂、猴)十大真形及扎槍的底蘊,螺旋劃圓,圓中求直、求靈、求變的三角發力,以變勁為其真諦。其拳法內容有:六藝、十大真形、單把、三拳、七膀、七炮、八身、十二大勢、四把錘、蝴蝶手等盤法,及洛陽劉萬儀傳百花將、撩桿腿等陳中盤法?,F據恩師水普慈老師傳授及本人三十年練功淺見整理出水氏家傳心意六合拳的八身、十二大勢、十大真形、蝴蝶手、單把、四把錘盤法。不到之處望心意六合拳前輩及武林同仁指正。
      心意六合拳的八樣身法必須以六藝:雞腿、龍身、熊膀、鷹捉、虎抱頭、雷聲以作身法,盤出內外六合相合及上下、前后、左右渾身六面整體內勁的基礎上,方可盤練變化的八樣中節身法的盤練方法。八樣身法不是定形的八樣身形,身形是靜止的而身法是變化的,如手“形”、步“形”是定型的外形,而手法、步法是變化的方法,千萬不可把“形”與“法”混為一談,如此心意六合拳的丹田中節勁的變化也就全失。正如《水氏家傳武術譜》曰:“八身:束身、長身、定身、擰身、硪身、回身、躥剪身、跳躍身。上節不明恐中人之擒拿,中節不明渾身是空,根節不明恐中人之盤跌?!?
      
      第一身:束身
      
      一、十字手
      1、盤法:
      口誦:臺斯迷(注:伊斯蘭教的阿文,意思是奉普慈太慈安拉之命起,奉真主的命令行使。)每盤一把藝前必須先口誦臺斯迷方可開始盤練,以后不再重復。
      雙足分開,與肩同寬,雙腳尖向前平行站立,身體左右重心應于兩腳之間,前后重心則至于腳掌與腳跟之間,雙膝微屈,小腹松園,尾閭中正,頭頂頸豎(熊有豎頂之能),臀部似夾非夾,背部似靠非靠,面部表情似笑非笑,神態自然,平心靜氣,胸空腹實,沉肩垂肘,舌頂上腭,下頜內收,唇齒輕合,谷道上提,含胸拔背,塌腰松胯,呼吸順其自然。兩腳心要懸,雙目似閉非閉,如垂簾狀,雙耳似聽非聽,做到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即所謂不動 ,視自身與草木萬物齊同,對外界干擾漠然處之,又如古樹生根,雖有風吹雨打,我自靜默而立,外形雖然不動,內部卻生機益然,生生不已,如是則神光內斂,意不外馳。雜念不生,雙目亦可平視,平視前方,但不可執于具體目標,應漠然之,尤不可野視,野視則神疲,且易生雜念,當由雜念不生而心能入靜,靜到極處,心與虛空大氣合為一體,超然物外,物我不分,萬物齊同,從而進入天人合一之境,口誦臺斯迷,有以一念代萬念,認主獨主一之意。
      承上勢,雙手從身體兩側向上捧到胸前,掌心向上,十指平心,肘心向上,沉肩,此為伊斯蘭教的“接嘟哇”,意為真心誠意接受真主的恩賞之意。
      正如《四典要會》曰: “捧手乃祈主之準佑,以示其呈貢禮而接受恩賞之象也。又以十指對心,以示其用十德,上可以對真主,下可以對我心。”(圖1)每盤一把藝前必須先“接嘟哇”,口誦臺斯迷,方可開始盤練,以后不再重復。
      承上勢,全身放松,側身而立,心意六合拳盤藝必須側身而立,受敵面小,左肩領前,左腳在前,前腳虛點地,內扣,前膝裹勁。右腳在后,兩腳間相距一腳,重心在后腳右膝屈裹胯,兩臂從容下垂,兩肘下墜,有護肋之意,雙手小臂十字交叉在胸前,目側視前方。掌心內含,一手向內,一手向外,有陰陽合之意,或雙手,手心同時向內或向外,皆可隨心所欲,兩膀扣勁,胸微含,腰下塌,谷道上提,心寧氣沉,渾身泰然。目先從下向上觀,為熊從下向上觀天之意,頭向后領勁,有熊勁起眉心落玉枕之說。接著以意引氣從玉枕起隨目從上向下視,有鷹從上向下視地勁意,有鷹勁起玉枕落眉心之說。隨目平視前方,勁出眉心有虎視之妙用。此為心意六合拳的熊、鷹、虎三視之不傳之內勁之秘。拳經云:“熊觀天非觀天,鷹視地非視地?!比庹?六合合,含胸拔背,勢如背鍋,身如寒冷,呼吸順其自然(圖2)。
      2、呼吸之法
      呼吸順其自然。
      3、勁意
      此勢為水氏心意六合拳起勢又稱熊出洞、六合勢。要求六藝與內外三合相合,為心意六合拳之母勢。心意六合拳的千變萬化皆從此勢開始變化而來,此勢有熊的豎頸之本能,含胸拔背,沉肩墜肘,力達于肩、肘、手,有手不離腮,肘不離肋之勁意。
      此為防守之勁意,有蓄而后發,在將動未動之際,不露真意。拳經云:“靜為本體,動為作用,若言其靜,未露其機,若言其動,未見其跡,動靜是將發未發時謂之動靜?!彪p手在胸有護內外五行之勁意,拳經云:“五行本是五道關,無人把守自遮攔,兩手束拳迎面擊,五關之門關得嚴,左腮手過,右腮手去,右腮手過,左腮手來,手從心內發,捶向鼻前落。”
      4、功用
      常盤可盤出靈活多變而不露形之功用。我不動中視對方的變化,隨心所欲的變化,可擊敵于防不勝防之中。
      敵如在前起前腳擊我前膝,我前腳為虛靈上提,隨上后腳用卷地風擊敵前脛骨。后手同時從胸向前下方砸擊敵胸襠,或向上擊下頜,或用肘下斬敵胸?;蛴帽廊瓝魯城靶?此勢為我十字手在胸,可上下防的同時擊敵。
      此為十字手,雙手在胸,上下、前后、左右顧擊之神用也?!盾问衔浼紩吩?“外門入手相交,多失著者,以其有十失,故不能取勝,未交手不能聚氣於未然,空腔無物,氣發不疾不猛,其一失也。不知兩手擱胸下,以顧上、下沖擊,二失也?!?
      
      二、束身
      1、盤法
      承上勢十字手,側身而立,重心在右,右膝屈,左膝裹,左腳尖內扣,雙手小臂十字交叉在胸,目視前方。移動重心向前,左腳向前上半步,隨上右腳半步成彎套彎步,同時身向下蹲,雙手同時翻擰,左手摩右手臂外側向上到右腮,掌心向內或向外,右手摩左手臂外側到前膝外側,掌心向內,三尖照、六合合,目前視(圖3)。
      承上勢,移動重心向前,利于右腳向前上步,以身帶步上右腳過左腳向前踩出,隨蹬右腳步成彎套彎,右手從下向上到左腮,左手從上向上到左膝,身在一束、一展中以身帶步,以身催手的變化,三尖照、六合合,目視前方。以上盤法可走直角、三角、S形、圓形、四方、八方成不定法的一束一展來回盤練(圖4)。
      2、呼吸之法
      恩師水普慈在傳藝時講:“呼吸之法為心意六合拳不傳之秘,盤心意六合拳者,必須要明每一把藝的呼吸之法,如不明白,盤一生也不可能盤出心拳內勁來?!比浽?“嘗有世之論捶者,而兼論氣者矣。夫氣主于一,何分為二。所謂二者,即呼吸也,呼吸即陰陽也。捶不能無動靜,氣不能無呼吸。吸則為陰,呼則為陽。主乎靜者為陰,主乎動者為陽。上升為陽,下降為陰。陽氣上行而為陽,陽氣下行即為陰;陰氣下行而為陰,陰氣上行即為陽,此陰陽之分也。何謂清濁?升而上者為清,降而下者為濁。清氣上升,濁氣下降。清者為陽,濁者為陰。而要之陽以滋陰。渾而言之統為氣,分而言之為陰陽。氣不能無陰陽,即所謂人不能無動靜,口不能無呼吸,鼻不能無出入。而所謂對待循環,不易之理也。然則氣分為二,而實在于一。有志于斯途者,慎勿以是為拘拘焉。”
      束身時吸氣,以意引氣,從下丹田,會陰,長強--->命門--->夾脊--->玉枕--->百會,同時百會上提,目視上方,提肛收腹,舌抵上腭,下頷內收。移動重心向前時呼氣,以意引氣從百會經印堂--->人中--->承槳--->膻中--->至氣沉下丹田,吸為虛,呼為實,盤時動作、呼吸、意念三者合一進行,不可散亂。拳經云:“抱六合,無散亂,氣行全身得自然?!薄端霞覀魑湫g譜》云:“吸在海底呼在天,呼吸二字緊相連,有人解開呼吸理,打遍天下是真拳?!币布词恰冻帏P髓》中所說:“一吸便提,氣氣歸臍,一提便咽,水火相見?!?
    醫學之氣,為任脈升,督脈降,而武術之氣,是督脈升,任脈降。此即《無根樹》曰:“順為凡,逆為仙,只在中間顛倒顛?!薄度O氏武技陰陽入扶論》曰:“練形不外陰陽,陰陽不明,從何練起,仙經之督脈,行于背之當中,統領諸陽經,任脈行于腹之當中,統領諸陰經,故背為陽,腹為陰,二經下交會陰,上會齦交,一南一北,如子午相對,又如坎卦居北之正中,離卦居南之正中,一定不易也,俯勢為陰勢,卻是入陽氣益督脈,領諸陽經之氣,盡歸于上之前也,俯勢為陰勢,卻是入陰氣,益任脈,領諸陰經之氣,盡歸于上之后也?!?
      《萇氏武技 聚精會神氣力淵源論》曰:“聚之之法,惟將谷道一撮,玉莖一收,使在下之氣盡提于上,而不下走,采天地之氣,盡力一吸,使在上之氣,盡歸于下,而不上散,下上凝合,團聚中宮,則氣聚而精凝,精凝而神會,自然由內達外,無處不堅硬矣。即南林處女氣謂內實精神之說也。但須練之于平時,早成根蒂,方能用之當前,無不堅實。不然,如炮中無硝磺,駑弓無弦箭,滿腔空洞,無物可發,欲求勇猛疾快,如海傾山倒,勢不可遏,必不能也。此練形練氣之最緊要者?!?
      《增益易筋洗髓內功圖說·通關決》曰:“通關一法,非駕陰陽二蹺不行。陰陽二蹺,乃水之河車,火之輪車,一身氣道之樞紐。陰蹺起,則后三關可直沖頂;陽蹺駕,則前三關可直貫注底。翻陰蹺、翻陽蹺時,氣又可翻下逆上。分而言之,陰蹺起于根,舉于足。陽蹺起于肩,駕于手。合而言之,陰陽蹺皆起于足,應于手。陰蹺起則任督通,陽蹺駕則鵲橋、尾閭應。陰陽蹺上下交應,則吸可到底,呼可至巔。上下順逆,錯綜變幻,如意運行,轆轤轉而玉環活,氣通關竅無阻滯,亦無障蔽?!?
      以后呼吸運行路線相同不再重復。
      3、勁意
      重在盤練出我渾身的束、蹲、裹勁,只有束的很,蹲的低,裹的緊,方可發出整體內勁。如射箭只有把弓拉的滿,方發出的箭射的遠,正如拳經云:“就如旦,去如箭,打倒人還嫌慢,熊出洞,虎離窩,勇似穿山過大江?!薄端霞覀魑湫g譜》曰:“何為束勁,忽大忽小,高低無定形,如前后稍拳,望眉斬,七星拳等,即是用束勁的功夫。何為裹勁,如包袱裹物,四下密不露出,如反背裹邊炮,十字橫,左右裹等?!贝藙葜卦谌砩稀⒅?、下在動中變,渾身裹為一體,敵無外可擊之勁之勁意。此勁重在一束、一展中練出上下、左右、前后六面勁的整體,不發則合,一發不可收勢。正如拳經云:“束展二字一命亡?!?
      4、功用
      常盤可盤出六合合,三尖照,渾身六面勁整體勁合二為一,束為一團,在擊敵時一發而無不發之妙用。
      敵如用拳擊我,我移動重心向前,左肩變右肩化敵之擊,同時上右腳、右手擊敵前胸,在一束、一展中擊敵于無還手之力。
      
      三、按把
      1、盤法
      承上勢雞腿,重心在右,右膝屈,左腳虛靈,左膝裹勁,左手平胸,五指揸開,掌心內含,除拇指外其余四指端微內扣,虎口撐圓,此掌可使全手貫氣,形成氣貫四梢。重心前移,以身帶步,利于右腳向前上步。左腳向前半步,隨上右腳向前過左腳,摩脛踩出,內扣,左膝弓,右膝蹬直。右手從后向前起時鉆擰為橫起疊到左手上時,雙手同時下按、捋、帶、拽肘心必須向上,起手半圓,落手半圓,在上右腳時吸氣,目從下向上視,雙手向下按時目從上向下視,步成前膝弓,腳趾抓地,兩腿在一條直線上,左膝內裹,腳內扣,右腳在后為支撐向前蹬,足跟落地,足掌全部來貼地面,從左到右腳跟為一筆挺直的傾斜直線,左腳有腳打踩意不落空,右腳有消息全在后腳蹬。此為心意六合拳的強有力進攻性步法。有如墻壁快倒時用一長木頭斜著支撐墻壁,心意六合拳稱牮柱步。
      雙手從上向下按、拽、捋、帶到襠前,步可成牮式,上右腳半步,彎套彎也可,雙手下按到襠前,目前視,在雙手下按時,頭領身,而形成含胸拔背,沉肩墜肘,以胯催身,肩催肘,肘催手而按下,按下時雙手可相疊成一前、一后,手不過膝,三尖照,六合合,目視前方(圖5)。
      2、呼吸之法:
      手向上時吸氣,雙手向下按時呼氣。
      3、勁意
      起右手時以意引氣從下丹田到中丹田至上丹田,這樣動身時意到、氣到、力到,內氣在身鼓蕩,內氣可從身而達肩,以意引氣從肩井穴到肘曲池穴達手勞宮穴,這樣意到、氣到、力到,內勁在上肢鼓蕩方可發出整體內勁,從身中節達手的梢節,此為心意六合拳的中節達梢節,加上下節的上、下貫為一氣,此為中上節的六竅開啟不傳之秘。這樣可打開肩、肘、手關節縫,也可拔拉長筋膜肌腱的伸筋拔骨,使氣血順達至梢節,掌指有力,運用兩膀臂時靈敏快速有力,應敵時屈伸靈活自如。盤練時必須肩松,肘墜裹,含胸拔背,意氣合一,三尖照,六合合,雙手有按、撕、捉、拿之勁。
      雙肘在肋有按摩內五臟六腑之勁意,雙手在向下按時有恨天無把之勁意?!端霞覀魑湫g譜》曰:“起於鷹爪,落于虎爪,鷹捉起抽按絕,批山影背守山,上打按絕,下打起蹦,高來低迎,低來攢勁裹胯。”
      4、功用
      常盤可盤出中、上節勁的貫為一氣,及出手如銼,回手如鉤的心意六合拳技擊精髓,出手如銼,回手如鉤重在內勁的變化而不在外形。
      敵如擊我中盤,我左手可從下向上起橫鉆化敵之擊,同時向上用手起鉆勁擊敵下頷,在動中發力,擊敵于無防備之中。
      此手如對方擊我上盤,我可左手向后下按、捋、帶、拽敵之擊,同時身向后坐,為蓄勁,為束,接著長身而起,如箭之發,在一束、一展之中把敵放出,有“束展二字一命亡”之神用。
      敵如雙手同時擊我,我雙手下按敵之擊,同時束身,隨起身,渾身齊到,用雙推把從下向上把敵放出,正如拳經云:“打法定要先上身,手腳齊到方為真?!?
      對方如用腳擊我上、中盤,我一束身,雙手或單手按、捋、敵腳,束身,接著起身用沖天炮,擊敵下頷,同時上右腳踩敵中門,落腳,雙手下斬敵襠。
      
      四、虎撲
      1、盤法
      承上勢按把,重心在左,牮柱步,右腳退半步,隨左腳后退半步,重心后移,吸氣、束身,目前視。接著右腳蹬,頭領身而身催肩,肩催肘而含胸拔背,沉肩墜肘,雙手從下向斜上方一抖而出,重在以身催手,千萬不可成手帶身,虎撲是從下向前上斜方撲出而非從上向下的撲出,望習者千萬要明白這一點,否則就失去心意六合拳虎撲之真諦。撲出時勁出眉心向前視,同時口發“噫”聲,三尖照、六合合(圖6)。
      2、呼吸之法
      后退束身時吸氣,向前撲出時呼氣。
      3、勁意
      先束身蓄勁,而后展身而起向前上方撲出,有如洪水決堤,勢不可擋,拳經云:“把把不離鷹捉,勢勢不離虎撲?!敝挥惺暮?方能發出虎撲勇猛。雙腿屈有利于下肢的蓄勁,身屈利于中節的蓄勁,上肢肘屈利于上肢的蓄勁,此為心意六合拳的彎套彎之上、中、下三節之套彎的屈,在屈中求直,三角發力方可發出虎撲之整體內勁。如認為單一的雙手撲出就差遠了,那只是外形的虎撲,習者千萬要區分開,心意六合拳是以找勁為宗旨,萬不可在形中求而失去勁之妙。
      4、功用
      常盤可使渾身齊到之整勁,敵如用拳擊我上盤,我可雙手下按、捋對方之手,重心后移,接著展身而起,渾身齊到,雙手從下向上撲擊敵胸下頷,腳踩中門,有起根拔節的功用擊敵于防不勝防之中。
      敵如用拳擊我中盤,我雙手一帶,捋化敵之擊,同時束身蓄勁接著展身而起,雙手從下向斜上方擊敵,下用刮地風擊敵脛骨,敵一驚先失去平衡,我踩中門雙手,下斬敵襠,敵無還手之力,一擊必中。
      敵如用腳擊我中部,我雙手從上向下按敵之擊,同時束身蓄勁,接著展身而起用橫拳擊敵胸,或用手擊敵大腿根部,使敵擊出的腳無力而我制其根節,因為起腳發力點在腳而根在大腿根。
    五、雷聲
      1、盤法
      承上勢虎撲,同時左腳前踩,有腳打踩意不落空,右腳隨追蹬半步,成牮柱步或彎套彎,三尖照,六合合,雙手從上向上按,以丹田的一起一落催動肢體打出虎撲,同時口發“噫”聲,此與按把、虎撲、雷聲為心意六合拳的三盤落地,一般收勢時皆用上此勢。
      盤習時必須按把、虎撲、雷聲合一進行,中間不可間斷,要一氣呵成,整理時為了讓讀者明白手、足、身的配合故分段注釋。六藝可一藝一藝的盤練,或六藝合為一藝盤練,如雞腿有十字手、雞腿、按把、虎撲、雷聲、收勢。而且任何一藝可組成單把、套路來盤練,如雞腿可配合龍身、為十字手、雞腿、龍身、按把、虎撲、雷聲收勢。另外,五藝可以此類同不再重復,而且可任何一藝可走四面八方圓、三角、S形等,重在習者在定法中體悟出六藝的不定法內涵??呻S心所欲,得心就手,三翻九轉成一體,以一藝化六藝,六藝合為一藝,達到每一動必含六藝之內涵。
      2、呼吸之法
      身向前時吸氣,向下時呼氣。
      3、勁意
      此為習拳收勢,同時發“噫”聲,重在丹田的滾動方可發出雷聲,而不是故意所發,故意所發的聲為散氣,而丹田氣足所發的為氣聚所發,短粗宏亮,此雷聲源于丹田,鼓蕩于肺,震之于喉,出之于口,攝敵之心。拳譜云:“震萬物者莫過于速雷。奇人千古仗先聲,聲里威風退萬兵,就是癡情神不怕,速雷震蕩亦應驚?!?
      4、功用
      常盤可打開人體十二經脈及奇經八脈,養五臟六腑之氣,產生丹田之氣,從而祛病延年。日久功深在實戰中我可先聲奪人,“噫”聲到而手腳齊到擊敵于無防之中。而且可把練拳時胸中橫逆之氣息全部吐出,不致氣郁結胸腔而有氣血失調,造成內傷,有損身體,故一般練心意六合拳者收勢皆發雷聲收勢。
      
      第二身、長身
      
      一、十字手起勢(同前)
      二、長身
      1、盤法
      承上勢十字手,側身而立,重心在右,右膝屈,左膝內裹,左腳尖內扣,雙手十字在胸。移動重心向前,雙手同時向下翻擰摩胸到腹,同時束身隨以身帶步,上右腳向前,過左腳踩出,追蹬右腳半步,步成牮柱步或彎套彎,左手從上向下到右腮,右手向襠下按勁,目前視,三尖照、六合合(圖7)。
      承上勢,隨移動重心向前,上右腳過左腳,步成牮柱步或彎套彎。右手從下向前上方,以身催肩,肩催肘,肘催手,向前挑出,長身而起,左手成右手向襠下按勁,兩手有如撕物一般,目前視,三尖照、六合合(圖8)。
      承上勢,移動重心向前,雙手同時向下翻擰摩胸到腹,同時束身隨以身帶步,上右腳向前,過左腳踩出,追蹬右腳半步,步成牮柱步或彎套彎,右手從上向下到左腮,左手向襠下按勁,三尖照、六合合,目前視(圖9)。
      承上勢,隨移動重心向前,接著上左腳過右腳,步成牮柱步或彎套彎,左手從下向前上方,以身催肩,肩催肘,肘催手,向前挑出,長身而起,右手向襠下按勁,目前視,三尖照、六合合(圖10)。
      2呼吸之法
      束身時吸氣,長身而起時呼氣。
      3、勁意
      長身的勁意必須以束身為基礎,無束身不可能而長身,束身為陰為熊的守勢,而長身為陽為鷹的攻勢。正如拳經云:“起前手如鷂子躦林,須束翅束身而起,催后手如燕子取水,往上翻長而落?!?
      此長身的勁意重在以身帶步,以身催手的一束、一長的身法,變化成不同方向的起、落,進、退變化。有恨地無環的勁意。此把勁意方向是由下向上長身而起,又稱起把,它的發力意象是與地心爭力,猶昔日楚霸王力量蓋世若地有環可將地一提而起,拋向天空,渾身從低的束身,突然長身而起,如同雙手緊抓大地之環猛然發力。久習應敵時對方有如突遭山崩地裂之感,但必須以丹田催身,身帶步,身催手,同時發雷聲,內動外隨,氣隨聲發,蹬腿展腰,周身齊到為其正方。
      4、功用
      常盤長身而起,可達到渾身齊到之用,在擊敵時擊敵于洪水決堤,勢不可擋之感。敵如用拳擊我,我一束身,接著長身而起,腳踩中門,雙拳從下向上打一把展身而起之勁,雙拳擊敵胸,敵必倒。
      敵如腳擊我中部,我束身化敵之擊,接著長身而起,渾身用上右腳踩敵中門,用右手從下向上撩擊敵襠,或崩拳擊胸或用沖天炮擊敵下頜。腳踩敵中門,有起根拔節的功用。敵必后仰,我借對方后仰之勁,擊敵必倒。
      敵如用右拳擊我中部,同時左腳刮地風擊我左脛骨,我向右一束身,化敵之擊,接著向左上步長身而起,渾身齊到,用雙拳斬敵前胸或襠,腳踩中門擊之。
      三、按把(同前)
      四、虎撲(同前)
      五、雷聲(同前)
      
      第三身、定身
      
      一、十字手起勢(同前)
      二、定身
       1、盤法
      承上勢十字手,十字手側身而立,右膝屈,左膝內裹,左腳內扣,雙手在胸十字交叉。移動重心向前,以身帶步,上右腳半步成彎套彎步,同時束身隨長身而起,上右腳向前過左腳踩出,步成牮住步或彎套彎,右手從下向前上方,崩出或挑出,目前視、三尖照、六合合(圖11)。
      承上勢,移動重心向前,以身帶步,上右腳半步成彎套彎步,同時束身隨長身而起,上右腳向前過左腳踩出,步成牮住步或彎套彎,右手從下向前上方,崩出或挑出,目前視、三尖照、六合合(圖12)。
      以上盤法可走直角、三角、S形、四面、八方或圓形,隨心所欲的變化成不定法的盤法。
      2、呼吸之法
      移動重心時吸氣,蹲身時呼氣。
      3、勁意
      步隨身,以身帶步,步的陰陽虛實的移動重心,重在身、步、手、上、中、下三節合的隨順之勁意。古人云:“頭圓象天,足方象地。靜如山岳,有磐石之穩;動如舟楫無傾倒之憂,如地之鎮靜,而難搖也?!逼溆梅ㄓ刑搶?有兩腳一虛一實者,有兩腳前虛而后實,后虛而前實者,有左虛右實者,有右虛而左實者,有一腳虛而實者??傊粚崉t不穩,全實則動移不利而有傾倒之患,不虛則不靈,全虛則輕浮不穩,而有搖愰之憂虛實相濟方得自然之妙。從上看出定身法之勁意在于身、步、手的上、中、下合一隨順,在盤拳練藝時的重要性,如有一處不隨不順就會引起全身的不穩而引左歪右斜之病。正如《水氏家傳譜》曰:“打拳身病,彎腰躬脊不為能,低頭渙眼都是病。”
      4、功用
      常盤可盤出渾身整體一動無不動,一靜無不靜的動中穩,而靜中如磐石的移動重心,使對方看不出重心無法擊之,我在不停的移動重心、陰陽虛實變化身法中擊敵重心,一擊必中。正如古人云:“能屈能就,能柔能剛,能進能退,能弱能強,不動如山岳,難知如陰陽,無窮如天地,充實如太倉,浩渺如四海,炫耀如三光。察為勢之機會,揣敵人之短長,靜以待動直有上法,動以處靜有借法,借法容易上法難,還是上法最為先?!?
      敵如用拳擊我中部,我左肩變右肩,在動中化敵之擊。敵擊不中,我右手與右腳齊上,向前上方擊敵下頜或胸,腳踩敵中門,敵必后仰,隨之借對方之力擊敵于無還手之力,可見借法的妙用,重在動中發力。
      三、按把(同前)
      四、虎撲(同前)
      五、雷聲(同前
      
      第四身:擰身
      
      一、十字手起勢(同前)
      二、擰身
      1、盤法
      承上勢十字手,側身而立,重心在右,右膝屈,左膝內裹,左腳尖內扣,雙手十字在胸交叉,目前視。移動重心向前,雙手隨向下摩翻擰到襠前。接著以身帶步向前擰身,在一束身同時身向內擰,如火燒身右胯與右肩一般向前擰出,以身催肩,肩催肘,肘催手向前止方擰出,手心向后擰成手心向外前上方,目前視,三尖照,六合合(圖13)。
      承上勢,隨追蹬右腳半步成牮柱步或彎套彎,右腳上時,手擰翻成向前下方,以身的擰回帶動手的擰回,出時以身擰出催肩、肘、手而出,回時以身帶肩肘手而回擰,此為身的起橫落順,而手心隨之,三尖照,六合合(圖14
    以上盤法可走三角、直線、S線、四面、八方,總之隨心所欲成不定法的盤法為妙。
      2、呼吸之法
      擰出時吸氣,擰回時呼氣。
      3、勁意
      如同扎大槍,用渾身之勁把大槍擰出,從身到肩、肘、手至槍桿到槍尖無處不是螺旋的擰勁而出。擰回時是以身帶肩,肩帶肘,肘帶手,手帶槍的翻擰而回。有起橫落順,起鉆落翻之勁意。正如拳經云:“出手如銼,回手如鉤,手如錐,起要橫,落要順,打要連,氣要催,躦身平進中間,手起似虎撲,腳起不落空,起橫不見橫,落順不見順,起不起何同再起,落不落何用再落,低中望高,高中望低,起落二字重與心齊?!毙囊饬鲜且詷尫ɑ?故每一出手必含扎大槍的底蘊。拳經云:“將槍法化拳法,會其理于一本,通其形于萬殊,名其拳曰六合?!?
      4、功用
      常盤可盤出,出手如銼、回手如鉤,手如錐的妙用,但它不是外形的出手如銼而是內勁的擰旋,在實戰中出手螺旋劃圓,化敵之擊,同時動中發力擊中對方,一般的拳法是一手擋再手打,心意六合拳每一出手是螺旋劃圓,圓中求直,三角發力,化打合一,擰身的妙用。
      敵如用左腳擊我上盤,我右手,右腳從下向前上方擰身而起,螺旋劃圓化敵之擊,重在用肘的擰化而手擊對方下頜,動中一次性發力。
      敵如擊我中盤,我用擰身,從內向外化敵之擊,同時手用崩拳擊敵前胸。
      三、按把(同前)
      四、虎撲(同前)
      五、雷聲(同前)
      
      第五身:硪身
      
      一、十字手起勢(同前)
      二、硪身
      1、盤法
      承上勢十字手,側身而立,重心在右,右膝屈,左膝內裹,左腳尖內扣,雙手十字在胸。移動重心向前,利于上右腳向前上步,右腳過左腳向前踩出,隨追蹬右腳半步,步成彎套彎。雙手在胸十字摩身向下,從腹向前上擰出,右手從右向前,以身催肩,肩催肘,肘催手向下斬出,左手隨右手向后,兩手有二爭之力,同時向下斬砸,目前視,三尖照,六合合,身蹲束為一體(圖15)。
      承上勢,移動重心向前,利于上右腳向前上步,右腳過左腳向前踩出,隨追蹬右腳半步,步成彎套彎。雙手在胸十字摩身向下,從腹向前上擰出,以身催肩,肩催肘,肘催左手向下斬出,右手隨向后,兩手有二爭之力,同時向下斬砸,目前視,三尖照,六合合,身蹲束為一體(圖16)。
      2、呼吸之法
      移動重心時吸氣,向下斬砸時呼氣。
      3、勁意
      渾身上、中、下貫為一氣,從后向前下方整體砸斬,有恨天無把之勁意。一落一起、一束一展、一開一合的身體三彎相套,以身彎帶動臂腿的上、中、下三節,在彎的基礎上。如龍之三折身的蓄勁,而后長身而起,以身帶步,以身催手,方可發出心意六合拳的整體內勁。拳經云:“夫所謂一者,從首項至足底,內而有臟腑筋骨,外有肌肉皮膚,五官四肢百骸,相聯為一貫之者,破之而不開,撞之而不散。上欲動而下自隨之,下欲動而上自領之,上下動而中部應之,中部動而上下和之,內外相連前后相需,所謂一以貫之者,夫而后官骸,肢節自有通貫,上下表里,不難聯絡,庶乎散者統之,分者合之,四體百骸終歸于一氣而已矣。”
      4、功用
      常盤可盤出我渾身上、中、下貫為一氣,以身帶步,以身催手的心意六合拳整體內勁之妙用。在實戰中可隨心所欲,以身的彎帶動上下肢的彎而蓄勁同時化敵之擊,展身而起擊敵如虎之撲羊,勇猛無比。
      敵如用拳擊我中部,一束身化敵之擊,接著展身而起,從上向前下方斬敵前胸,腳踩中門,手身同時向下斬,敵必倒。
      敵如用拳擊我上部,同時下用刮地風擊腳左脛骨,我左腳上抬向側門踩出,化敵之下擊,左手向上翻化敵之上擊隨進身,腳踩中門,右拳從后向前下方斬敵胸或襠,落步有起根拔節的功用,渾身下斬,擊敵于無力阻擋之中。
      三、按把(同前)
      四、虎撲(同前)
      五、雷聲(同前)
      
      第六身:回身
      
      一、十字手起勢(同前)
      二、回身
      1、盤法
      承上勢十字手,側身而立,右膝屈,重心在右,左膝內裹,左腳尖內扣,雙手十字在胸,移動重心向前,以身帶右腳向前踩出,隨上右腳成牮柱步或彎套彎。重心在前,雙手十字在胸摩腹到襠,雙手同時從腹向斜前方推出,雙手拇指相扣,左手扣右手,或雙手平推出,目視前方,三尖照、六合合(圖17)。
      承上勢,重心在左,右胯向前轉,以胯的動帶動,右腳向后以回到左腳中間,腳尖點地,腳跟豎起,同時右手從上向下后劃圓到后胯外側,左手隨身向后轉從上向后轉劃半圓到后腮,五指向上掌心向內,此把重在以身為中軸以胯的轉帶動身的回身,向背后,目視前方,三尖照,六合合(圖18)。
      2、呼吸之法
      上前時吸氣,回身時呼氣。
      3、勁意
      在于以身胯帶動步與肩的回轉身之勁意。以身胯轉動回身,疾快靈活而不滯,胯身一動而肩肘手必隨之,形成回身之法。如火燒胯,右腳必轉回而上前胯,以左胯帶動身,身帶動肩,肩帶動肘形成三尖照、六合合的上、中、下貫為一氣整體而動的勁意??苫厣硗瑫r顧我后及左右的勁意,因身在轉旋擰之中,對方一擊我圓可隨心化擊。正如拳經云:“至于反身顧后,后即前也,側顧左右,使左右無敢當我,若反身顧后,顧其后而不覺其為后,側顧左右而左右亦不覺,其為左右矣??傊畽C關在眼,變化在心,而握其者要者,剛本諸身,身而前則四體不命令而能行矣,身而卻百骸莫不冥然而處矣,身法顧可置而不論乎?”
      4、功用
      常盤,可顧我左右及前、后的功用,我在動中變,變中打,打中顧的顧打合一之妙用。如前有敵擊我,我側身,右手化敵,在化中打,同時后有敵擊我,我右手化敵,而左手成右手,右手隨以胯帶身,轉回顧后,右手化敵之擊,左手隨左腳向前踩出同時崩擊敵左腳。
      如敵前擊我中部,左手化敵之擊,同時后有敵擊我,我右手變左手化敵,同時上右手擊襠。
      三、按把(同前)
      四、虎撲(同前)
      五、雷聲(同前)
      
      第七身:躥剪身
      
      一、十字手起勢(同前)
      二、躥剪身
      1、盤法
      承上勢十字手,側身而立,重心在右腿,右膝屈,左膝裹,左腳尖內扣,雙手十字在胸。移動重心向前,以身帶右腳向前上步,步成彎套彎或牮柱步。雙手在上步同時,在胸摩內五行向下翻轉,隨向前上方擰躥剪而出,躥剪出時以身帶步,以身催肩,肩催肘,肘催手,渾身上、中、下貫為一氣,向前躥剪出,如同我前手托槍,后手從下向前上方扎出一般,一扎一收,三尖照,六合合,目前視,步成套彎時重心在后(圖19)。
      承上勢,側身而立,重心在左腿,左膝屈,右膝裹,右腳尖內扣,雙手十字在胸。移動重心向前,以身帶左腳向前上步,步成彎套彎或牮柱步。雙手在上步同時,在胸摩內五行向下翻轉,隨向前上方擰躥剪而出,躥剪出時以身帶步,以身催肩,肩催肘,肘催手,渾身上、中、下貫為一氣,向前躥剪出,如同我前手托槍,后手從下向前上方扎出一般,一扎一收,三尖照,六合合,目前視,步成套彎時重心在后(圖20)。
      2、呼吸之法
      移動重心時吸氣,向前展出時呼氣。
      3、勁意
      以身帶步,以身催肩至肘手的向前上方整體躥剪而出,有恨地無環之意。先有束身的蓄勁,而后渾身向斜前方躥剪而出,隨渾身向下方齊落。追蹬后腳時以身帶回前沖之勁,形成一束一起,一落一回的心門起落如水之翻浪勁。正如拳經云:“起落之法,起是去也,落是打也,如水之翻,落為水之浪。心要動,內要提,外要隨起要橫,落要順,打要進,氣要催,躦身平進中間,手起似虎撲,腳起不落空?!贝耸街卦诖蛞话哑鹇涞臏喩睚R躥剪向前催毀對方的斗智,擊敵于無還手之力之勁。正如拳經云:“打人如走路,看人如蒿草,靜如山岳,動則崩翻,起無形,落無蹤,去意好似卷地風,五行一發響雷聲,拳動雷動風響山林?!?
      4、功用
      常盤可盤出渾身齊起、齊落而擊敵之妙。敵如擊我我一束身蓄勁,隨展身而起向斜前方,渾身齊到,如虎之撲羊,一擊必中。
      敵用拳擊我中部,我左手化敵之擊,隨上右腳向前躥剪而出,用橫拳,從下向斜上方擊敵前胸,腳踩中門,有起根拔節的功用。我在動中發力,借對方后仰之勁,從下向斜上方擊敵。敵如退步化之,我隨追上右腳刮地風,落步踩敵腳面,右手用崩拳擊敵胸,敵必生傷。
      三、按把(同前)
      四、虎撲(同前)
      五、雷聲(同前)
      
      第八身:跳躍身
      
      一、十字手起勢(同前)
      二、跳躍身
      1、盤法
      承上勢,移動重心向前,利于上右腳向前上步,右腳過左腳向前踩出,隨追蹬右腳半步,步成彎套彎。雙手在胸十字摩身向下,從腹向前上擰出,以身催肩,肩催肘,肘催左手向下斬出,右手隨向后,兩手有二爭之力,同時向下斬砸,目前視,三尖照,六合合,身蹲束為一體(圖21)。
      承上勢,右腿隨轉擰身,右或左,以胯帶身向右移動重心,利于左腳變化,左腳隨跳起,向左或右轉身,但腳不可離地太高,向前進步時要低,向后退步時稍高一點,兩手上下如撕牛皮筋一般,同目視前方,三尖照,六合合(圖22)。
      2、呼吸之法
      過右腳時吸氣,上左腳時呼氣。
      3、勁意
      以身帶步,移動重心,兩腳來回靈活多變。重心在后移向前利于右腳向前上步,右腳以胯帶步,步向前上而身催肩,肩催肘,而手必隨之,形成肩與胯合,膝與肘合,肘足與手合的外三合之勁意。外三合一合即形成三尖照,六合合,上下、前后、左右、六面整體內勁一合無不合的勁意。
      此勢的前進、后退,皆以胯身中節勁而帶動下肢及上肢的變化,渾身在不停的螺旋運動,對方一擊可隨意化擊。
      4、功用
      常盤可盤出我以胯身的動,帶動手足的動及催動上肢的動,有打顧合一的妙用。
      敵如在前擊我中部,我重心前移,利于右腳向前踩出,左手化敵上右腳踩敵中門,隨跳左腳變右腳向前擊敵左脛骨。
      常盤可盤出我身法的前后、左右、進退靈活多變,在螺旋運動中敵無法擊中于我,可在螺旋運動中顧中打,打中顧,顧打合一,動中發力,猛勇無比,擊敵于防不勝防中,必倒也。
      三、按把(同前)
      四、虎撲(同前)
      五、雷聲(同前)


    心意六合拳的十二勢,為心意六合拳重要十二把不同勁力的變化盤法,而非指外形的單把盤法。十二大勢必須在六藝、八身、的基礎上,上、中、下貫為一氣,以渾身整體內勁來找勁。內勁需要在十二種非固定的,不同變化的外形中找出,盤練內涵乃是十二把不同勁力的變化。正如拳經云:“會其理于一本,通其形于萬殊。一本者何?心之靈也,萬殊者何?形之變也。最重要者前后各六勢,前六勢勁硬,后六勢勁軟,由淺而入深,由顯入微之意也。一勢變為十二大勢,十二大勢仍為一勢,且有剛柔之分,剛者在先,固征其翼,柔者在后,尤寄其妙。”《水氏家傳武術譜》曰:“十二大勢體貼打,日深年久妙自出,有錢難買精靈戰。研變拳勢,拳勢雖有十二大名色,細體貼只打五個勁法。硬開者如前六勢之剛勁,柔開者如后六勢之柔勁。”從上可以看出十二大勢在心意六合拳中的重要性。現根據恩師所授及本人練功淺見,整理出十二大勢的定法盤法,望習者在定法的外形,重在從外形中悟出不同變化的內涵,方不失心意六合拳十二大勢之真諦。
      
      第一大勢:單起手
      
      一、十字手
      1、盤法:
      口誦:臺斯迷(注:伊斯蘭教的阿文,意思是奉普慈太慈安拉之命起,奉真主的命令行使。)每盤一把藝前必須先口誦臺斯迷方可開始盤練,以后不再重復。
      雙足分開,與肩同寬,雙腳尖向前平行站立,身體左右重心應于兩腳之間,前后重心則至于腳掌與腳跟之間,雙膝微屈,小腹松園,尾閭中正,頭頂頸豎(熊有豎頂之能),臀部似夾非夾,背部似靠非靠,面部表情似笑非笑,神態自然,平心靜氣,胸空腹實,沉肩垂肘,舌頂上腭,下頜內收,唇齒輕合,谷道上提,含胸拔背,塌腰松胯,呼吸順其自然。兩腳心要懸,雙目似閉非閉,如垂簾狀,雙耳似聽非聽,做到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即所謂不動,視自身與草木萬物齊同,對外界干擾漠然處之,又如古樹生根,雖有風吹雨打,我自靜默而立,外形雖然不動,內部卻生機益然,生生不已,如是則神光內斂,意不外馳。雜念不生,雙目亦可平視,平視前方,但不可執于具體目標,應漠然之,尤不可野視,野視則神疲,且易生雜念,當由雜念不生而心能入靜,靜到極處,心與虛空大氣合為一體,超然物外,物我不分,萬物齊同,從而進入天人合一之境,口誦臺斯迷,有以一念代萬念,認主獨主一之意。
      承上勢,雙手從身體兩側向上捧到胸前,掌心向上,十指平心,肘心向上,沉肩,此為伊斯蘭教的“接嘟哇”意為真心誠意接受真主的思賞之意。
      正如《四典要會》曰:“捧手乃祈主之準佑,以示其呈貢禮而接受恩賞之象也。又以十指對心,以示其用十德,上可以對真主,下可以對我心?!泵勘P一把藝前必須先“接嘟哇”,口誦臺斯迷方可開始盤練,以后不再重復。(圖1)
      承上勢,全身放松,側身而立,心意六合拳盤藝必須側身而立,受敵面小,左肩領前,左腳在前,前腳虛點地,內扣,前膝裹勁。右腳在后,兩腳間相距一腳,重心在后腳右膝屈裹胯,兩臂從容下垂,兩肘下墜,有護肋之意,雙手小臂十字交叉在胸前,目側視前方。掌心內含,一手向內,一手向外,有陰陽合之意,或雙手,手心同時向內或向外,皆可隨心所欲,兩膀扣勁,胸微含,腰下塌,谷道上提,心寧氣沉,渾身泰然。目先從下向上觀,為熊從下向上觀天之意,頭向后領勁,有熊勁起眉心落玉枕之說。接著以意引氣從玉枕起隨目從上向下視,有鷹從上向下視地勁意,有鷹勁起玉枕落眉心之說。隨目平視前方,勁出眉心有虎視之妙用。此為心意六合拳的熊、鷹、虎三視之不傳之內勁之秘。拳經云:“熊觀天非觀天,鷹視地非視地?!比庹?六合合,含胸拔背,勢如背鍋,身如寒冷,呼吸順其自然。(圖2)
      2、呼吸之法
      呼吸順其自然。
      3、勁意
      此勢為水氏心意六合拳起勢又稱熊出洞、六合勢。要求六藝與內外三合相合,為心意六合拳之母勢。心意六合拳的千變萬化皆從此勢開始變化而來,此勢有熊的豎頸之本能,含胸拔背,沉肩墜肘,力達于肩、肘、手,有手不離腮,肘不離肋之勁意。
      此為防守之勁意,有蓄而后發,在將動未動之際,不露真意。拳經云:“靜為本體,動為作用,若言其靜,未露其機,若言其動,未見其跡,動靜是將發未發時謂之動靜?!彪p手在胸有護內外五行之勁意,拳經云:“五行本是五道關,無人把守自遮攔,兩手束拳迎面擊,五關之門關得嚴,左腮手過,右腮手去,右腮手過,左腮手來,手從心內發,捶向鼻前落。”
      4、功用
      常盤可盤出靈活多變而不露形之功用。我不動中視對方的變化,隨心所欲的變化,可擊敵于防不勝防之中。
      敵如在前起前腳擊我前膝,我前腳為虛靈上提,隨上后腳用卷地風擊敵前脛骨。后手同時從胸向前下方砸擊敵胸襠,或向上擊下頜,或用肘下斬敵胸?;蛴帽廊瓝魯城靶?此勢為我十字手在胸,可上下防的同時擊敵。
      此為十字手,雙手在胸,上下、前后、左右顧擊之神用也?!盾问衔浼紩吩?“外門入手相交,多失著者,以其有十失,故不能取勝,未交手不能聚氣於未然,空腔無物,氣發不疾不猛,其一失也。不知兩手挌胸下,以顧上、下沖擊,二失也?!?
      
      二、單起手
      1、盤法
      承上勢十字手,重心在右,側身而立,右膝屈,左腳尖內扣,左膝內裹勁雙手十字在胸。移動重心向前,利于右腳靈虛之變化,隨上右腳過左腳向前踩出,追蹬右腳半步成牮柱步,或彎套彎步。同時雙手十字在胸向內翻擰摩身到襠前。接著長身而起,右手從下向上擰翻而起,以身催肩,肩催肘,肘催手,螺旋擰出,起手掌心向下隨擰出時成掌心或拳心向上,左手向下或斜方相反擰,兩手形成二爭之擰勁,目前視、三尖照、六合合。(圖3)
      承上勢,移動重心向前,利于左腳靈虛之變化,隨上左腳過右腳向前踩出,追蹬左腳半步成牮柱步,或彎套彎步。同時雙手十字在胸向內翻擰摩身到襠前束身。接著長身而起,左手從下向上擰翻而起,以身催肩,肩催肘,肘催手,螺旋擰出,起手掌心向下隨擰出時成掌心或拳心向上,右手向下或斜方相反擰,兩手形成二爭之擰勁,目前視、三尖照、六合合。(圖4)
      2、呼吸之法
      束身時吸氣,起手時呼氣。
      3、勁意
      渾身束為一團,接著長身而起,以身的擰轉催動肩,肩催肘,肘催手向前上方或斜上方而起,有恨地無環之勁意。重在打一把提勁。正如《水氏家傳武術譜》曰:“有起有落,曲而非曲,直而非直,謂之起手,起前手如鷂子攢林,須要束翅,束身而起,催右手如燕子取水,往上翻,長身而起為單手之法也?!?
      單起手的渾身上、中、下貫為一氣,可把全身上、中、下的筋骨旋拔長,拉開,從而增加渾身的伸筋拔骨之勁意,步的變化是左腳變右腳,右腳變左腳,兩腳一虛一實,一陰一陽的不停地移動重心,使敵無法看出我的重心而無法擊。
      4、功用
      常盤單起手不但有把渾身三關九節的關節縫撥開拉長,而且可對身體關節的陳年舊疾有很好的治療效果。
      敵如在前用左拳擊我,我左手化敵之擊,同時右手從后向前崩擊敵胸或下頜,下用刮地風,落步踩敵中門。
      敵如用右手擊我,我左手內裹化敵,同時右手用單起手擊敵胸或下頜,上右腳踩敵中門。敵為了保持平衡后仰,我借對方后仰之勢打一把橫拳擊敵襠或胸。
      敵如用右腳擊我,我移動重心向側門,左肩變右肩,右肩變左肩,隨上右腳向橫即敵襠踩,敵必起根拔節,我用起手向橫側擊敵,我為橫敵為直,以橫擊直,為勁的變化也。
      
      三、按把
      1、盤法
      承上勢雞腿,重心在右,右膝屈,左腳虛靈,左膝裹勁,左手平胸,五指揸開,掌心內含,除拇指外其余四指端微內扣,虎口撐圓,此掌可使全手貫氣,形成氣貫四梢。重心前移,以身帶步,利于右腳向前上步。左腳向前半步,隨上右腳向前過左腳,摩脛踩出,內扣,左膝弓,右膝蹬直。右手從后向前起時鉆擰為橫起疊到左手上時,雙手同時下按、捋、帶、拽肘心必須向上,起手半圓,落手半圓,在上右腳時吸氣,目從下向上視,雙手向下按時目從上向下視,步成前膝弓,腳趾抓地,兩腿在一條直線上,左膝內裹,腳內扣,右腳在后為支撐向前蹬,足跟落地,足掌全部來貼地面,從左到右腳跟為一筆挺直的傾斜直線,左腳有腳打踩意不落空,右腳有消息全在后腳蹬。此為心意六合拳的強有力進攻性步法。有如墻壁快倒時用一長木頭斜著支撐墻壁,心意六合拳稱牮柱步。
    雙手從上向下按、拽、捋、帶到襠前,步可成牮式,上右腳半步,彎套彎也可,雙手下按到襠前,目前視,在雙手下按時,頭領身,而形成含胸拔背,沉肩墜肘,以胯催身,肩催肘,肘催手而按下,按下時雙手可相疊成一前、一后,手不過膝,三尖照,六合合,目視前方。(圖5)
      2、呼吸之法:
      手向上時吸氣,雙手向下按時呼氣。
      3、勁意
      起右手時以意引氣從下丹田到中丹田至上丹田,這樣動身時意到、氣到、力到、內氣在身鼓蕩,內氣可從身而達肩,以意引氣從肩井穴到肘曲池穴達手勞宮穴,這樣意到、氣到、力到、內勁在上肢鼓蕩方可發出整體內勁,從身中節達手的梢節,此為心意六合拳的中節達梢節,加上下節的上、下貫為一氣,此為中上節的六竅開啟不傳之秘。這樣可打開肩、肘、手關節縫,也可拔拉長筋膜肌腱的伸筋拔骨,使氣血順達至梢節,掌指有力,運用兩膀臂時靈敏快速有力,應敵時屈伸靈活自如。盤練時必須肩松,肘墜裹,含胸拔背,意氣合一,三尖照,六合合,雙手有按、撕、捉、拿之勁。
      雙肘在肋有按摩內五臟六腑之勁意,雙手在向下按時有恨天無把之勁意?!端霞覀魑湫g譜》曰:“起於鷹爪,落于虎爪,鷹捉起抽按絕,批山影背守山,上打撅扌絕 伏身,下打起蹦鉆地,高來低迎,低來攢勁裹胯?!?
      4、功用
      常盤可盤出中、上節勁的貫為一氣,及出手如銼,回手如鉤的心意六合拳技擊精髓,出手如銼,回手如鉤重在內勁的變化而不在外形。
      敵如擊我中盤,我左手可從下向上起橫鉆化敵之擊,同時向上用手起鉆勁擊敵下頷,在動中發力,擊敵于無防備之中。
      此手如對方擊我上盤,我可左手向后下按、捋、帶、拽敵之擊,同時身向后坐,為蓄勁,為束,接著長身而起,如箭之發,在一束、一展之中把敵放出,有“束展二字一命亡”之神用。
      敵如雙手同時擊我,我雙手下按敵之擊,同時束身,隨起身,渾身齊到,用雙推把從下向上把敵放出,正如拳經云:“打法定要先上身,手腳齊到方為真?!?
      對方如用腳擊我上、中盤,我一束身,雙手或單手按、捋、敵腳,束身,接著起身用沖天炮,擊敵下頷,同時上右腳踩敵中門,落腳,雙手下斬敵襠。
      
      四、虎撲
      1、盤法
      承上勢按把,重心在左,牮柱步,右腳退半步,隨左腳后退半步,重心后移,吸氣、束身,目前視。接著右腳蹬,頭領身而身催肩,肩催肘而含胸拔背,沉肩墜肘,雙手從下向斜上方一抖而出,重在以身催手,千萬不可成手帶身,虎撲是從下向前上斜方撲出而非從上向下的撲出,望習者千萬要明白這一點,否則就失去心意六合拳虎撲之真諦。撲出時勁出眉心向前視,同時口發“噫”聲,三尖照、六合合。(圖6)
      2、呼吸之法
      后退束身時吸氣,向前撲出時呼氣。
      3、勁意
      先束身蓄勁,而后展身而起向前上方撲出,有如洪水決堤,勢不可擋,拳經云:“把把不離鷹捉,勢勢不離虎撲?!敝挥惺暮?方能發出虎撲勇猛。雙腿屈有利于下肢的蓄勁,身屈利于中節的蓄勁,上肢肘屈利于上肢的蓄勁,此為心意六合拳的彎套彎之上、中、下三節之套彎的屈,在屈中求直,三角發力方可發出虎撲之整體內勁。如認為單一的雙手撲出就差遠了,那只是外形的虎撲,習者千萬要區分開,心意六合拳是以找勁為宗旨,萬不可在形中求而失去勁之妙。
      4、功用
      常盤可使渾身齊到之整勁,敵如用拳擊我上盤,我可雙手下按、捋對方之手,重心后移,接著展身而起,渾身齊到,雙手從下向上撲擊敵胸下頷,腳踩中門,有起根拔節的功用擊敵于防不勝防之中。
      敵如用拳擊我中盤,我雙手一帶,捋化敵之擊,同時束身蓄勁接著展身而起,雙手從下向斜上方擊敵,下用刮地風擊敵脛骨,敵一驚先失去平衡,我踩中門雙手,下斬敵襠,敵無還手之力,一擊必中。
      敵如用腳擊我中部,我雙手從上向下按敵之擊,同時束身蓄勁,接著展身而起用橫拳擊敵胸,或用手擊敵大腿根部,使敵擊出的腳無力而我制其根節,因為起腳發力點在腳而根在大腿根。
      
      五、雷聲
      1、盤法
      承上勢虎撲,同時左腳前踩,有腳打踩意不落空,右腳隨追蹬半步,成牮柱步或彎套彎,三尖照,六合合,雙手從上向上按,以丹田的一起一落催動肢體打出虎撲,同時口發“噫”聲,此與按把、虎撲、雷聲為心意六合拳的三盤落地,一般收勢時皆用上此勢。
      盤習時必須按把、虎撲、雷聲合一進行,中間不可間斷,要一氣呵成,整理時為了讓讀者明白手、足、身的配合故分段注釋。每一勢可以一勢一勢的單獨盤練,也可以組合起來盤練,如單起手有十字手、單起手、按把、虎撲、雷聲、收勢。而且任何一勢可組成單把、套路來盤練,如單起手可配合其他各勢,結束時用按把、虎撲、雷聲收勢。另外,其他十一勢可以此類同不再重復,而且可任何一勢可走四面八方圓、三角、S形等,重在習者在定法中體悟出心意的不定法內涵。可隨心所欲,得心就手,三翻九轉成一體,以一勢化十二勢,十二勢合為一勢。
      2、呼吸之法
      身向前時吸氣,向下時呼氣。
      3、勁意
      此為習拳收勢,同時發“噫”聲,重在丹田的滾動方可發出雷聲,而不是故意所發,故意所發的聲為散氣,而丹田氣足所發的為氣聚所發,短粗宏亮,此雷聲源于丹田,鼓蕩于肺,震之于喉,出之于口,攝敵之心。拳譜云:“震萬物者莫過于速雷。奇人千古仗先聲,聲里威風退萬兵,就是癡情神不怕,速雷震蕩亦應驚?!?
      4、功用
      常盤可打開人體十二經脈及奇經八脈,養五臟六腑之氣,產生丹田之氣,從而祛病延年。日久功深在實戰中我可先聲奪人,“噫”聲到而手腳齊到擊敵于無防之中。而且可把練拳時胸中橫逆之氣息全部吐出,不致氣郁結胸腔而有氣血失調,造成內傷,有損身體,故一般練心意六合拳者收勢皆發雷聲收勢。
      
      第二大勢、截手
      
      一、十字手起勢(同前)
      二、截手
      1、盤法
      承上勢十字手,側身而立,重心在右,右膝屈,左腳尖內扣,左膝內裹,雙手十字在胸,移動重心向前,利于右腳虛靈向前,過左腳向前踩出,隨追蹬右腳半步,成彎套彎或牮柱步,雙手同時從上向下摩身擰翻成掌心向下。接著右手從下向上翻搓領起,手心向下翻擰成手心向上,左手在前肘下為暗手,或在襠前,目前視,三尖照,六合合。(圖7)
      承上勢,移動重心向前,利于左腳虛靈向前,過右腳向前踩出,隨追蹬左腳半步,成彎套彎或牮柱步,雙手同時從上向下摩身擰翻成掌心向下。接著右手從下向上翻搓領起,左手心向下翻擰成手心向上,右手在前肘下為暗手,或在襠前,目前視,三尖照,六合合。(圖8)
      2、呼吸之法
      移動重心時吸氣,向前截出時呼氣。
      3、勁意
      截手為渾身的截勁,而非外形單一的手截之法,關鍵在于從外形“勢”中領悟出內在截勁的不同變化。在明截勁內涵的基礎上隨敵方變化,截中含領、搓、鉆、挑、撲、裹、拔、攔、捋、橫、沉等復合勁,此方為心意六合拳渾身截勁之真實內涵。《水氏家傳武術譜》曰:“順起順落,參宜領搓者謂之截手。截法者:截手、截身、截言、截面、截心也,截手者,彼先動而截之也;截身者,彼未動而截之也;截言者,彼言露其意而截之也;截面者,彼面露其色而截之也;截心者,彼眉喜眼笑言甘貌恭,有防其心而迎機以截之也;此隨機應變而動,非若他人之鉤連蓬架也。”從上可看出截勁,截手而言,我渾身無處不截,截勁在心意六合拳中每一出手必須渾身螺旋劃圓,以找勁為宗旨,千萬不可單從截字面上去理解成攔截、堵截,否則心意六合拳的截勁內涵全失。習者必須在外形定法中,悟出不定法渾身之截勁來。
      4、功用
      常盤在實戰中,對方只要一出手,或一動心,或一動身,我即可截對方,使對方無法攻擊,我在動中發力一擊必中
    敵如用右腳擊我,他左肩必動,我即可擊對方右肩,截擊其發力之根節,梢節手的力是無法發出的,腳踩中門,一擊必中。
      三、按把(同前)
      四、虎撲(同前)
      五、雷聲(同前)
      
      第三大勢、帶起手雙起手
      
      一、十字手起勢(同前)
      二、帶起手雙起手
      1、盤法
      承上勢十字手,側身而立,重心在右,右膝屈,左膝內裹,左腳尖內扣,雙手小臂十字在胸。移動重心向前,利于右腳向前上步,以身帶步,上右腳過左腳,向前踩出,隨上右腳向前追蹬半步,步成牮柱或彎套彎,兩手同時從上向下摩胸到腹,在上步同時以身帶手向后捋帶,目前視,三尖照,六合合。(圖9)
      承上勢,上右腳過左腳,摩脛向前踩出,隨追蹬右腳半步,成彎套彎或交叉步,同時以身帶手,雙手并起,舉向頭頂,向前撲出,目前視,三尖照,六合合。(圖10)
      以上盤法可走三角、直線、圓形、四面、八方或進退,雙手一帶,隨向上領起。接著再雙手向后捋帶隨上步,不停地盤練成不定法為妙。重在用心體會,雙手帶與雙手并起的內勁變化,萬不可拘于定法。
      2、呼吸之法
      雙手帶時吸氣,雙起手是呼氣。
      3、勁意
      雙手由前向后拉,有拉錨斷繩之勁意。有如我雙手從前向后用力拉船之錨時,突然錨繩從中斷開,身失去重心,速向后跌出,這是一把前后的勁,兩力相爭,錨繩中斷時我身向后坐而背有彈簧把手、身又反彈向前之勁。有如雙手舉鼎向頭頂舉起一般的渾身齊起齊落之勁意。正如《水氏家傳武術譜》曰:“兩手交互,并起并落,起如舉鼎,落如分磚,此雙手之法也。起如蟄龍升天,落如霹靂擊地。”雙手向后捋帶及向前上擰翻,有伸筋拔骨的勁意。從而把渾身上、中、下及三關九節貫穿為一氣,利于發出整體內勁。
      4、功用
      常盤可練出全身上、中、下貫為一氣,從而對三關九節的陳疾有療效。
      敵如用右腳擊我中部,我雙手從前向后帶捋化敵之擊,同時上右腳踩敵中門,雙手一抖向前把敵抖出。
      敵如用右手擊我中部,我移動重心向前,利于上右腳過左腳踩敵中門,雙手向后帶化敵之擊。接著,雙手向上擊敵下頜或向下斬襠,敵如退步,隨上左腳半步,追蹬右腳半步,用渾身整體內勁向前上方擊胸或下頜,此為心意六合拳的進左腳隨追右腳的穩、疾、快、猛、勇的移動重心,變勁不變招的妙用也。
      三、按把(同前)
      四、虎撲(同前)
      五、雷聲(同前)
      
      第四大勢、截捶帶雙撲
      
      一、十字手起勢(同前)
      二、截捶帶雙撲
      1、盤法
      承上勢十字手,側身而立,重心在右,右膝屈,左腳尖內扣,左膝內裹勁。移動重心向前,以身帶步隨上右腳過左腳,向前摩脛踩出,隨追蹬右腳半步成彎套彎或牮柱步,雙手在上步同時擰翻向內到腹,從腹向前上方,領截,目前視,三尖照,六合合。(圖11)
      承上勢,接著上左腳過右腳,雙手同時向后方,以身拉手帶、捋、拽回,雙手心向斜后方,目前視,三尖照,六合合,沉肩墜肘,含胸拔背,頭頂豎頸。(圖12)
      承上勢,左手向內劃圓,右手向上后劃圓到胸前時,以頭領身,以身催肩,肩催肘,肘催手,雙手拇指相扣向前上方撲出,步成彎套彎或牮柱步,重在一束一展的雙手以身催肩而撲出,目前視,三尖照,六合合。(圖13)
      以上盤法可再上右腳向前過步,移動重心向前,雙手向后帶捋,接著向前上斜方撲出。隨心所欲可走直線、圓形、方形、S形、八方萬不可拘于定法。
      2、呼吸之法
      雙帶時吸氣,撲出時呼氣。
      3、勁意
      如對方擊我,我十字手起手截對方之擊,隨雙手右帶化對方之力,同時束身,下蹲為雙撲蓄勁而后發,如彈簧之壓回,弓之拉滿,方可發渾身齊到之勁。束身蓄勁隨長身而起,雙手從下斜方向前上方撲出,如洪水決堤。
      4、功用
      常盤可盤出我渾身齊到的先截化對方之擊,隨束身而后長身。敵如用左手擊我,我左手截對方之肘,隨上右腳過左腳,雙手后帶捋對方之手臂,接著長身而起,雙手撲敵胸,腳踩敵中間。
      敵如用腳擊我,我雙手右帶化敵之擊,隨上右腳過左腳踩敵中門,有起根拔節之妙用。敵必后仰,保持平衡,我借對方后仰之勢,雙手從下向前上方撲出,如虎之撲羊,一擊必中。
      三、按把(同前)
      四、虎撲(同前)
      五、雷聲(同前)
      
      第五大勢、十字起手錘帶反背
      
      一、十字手起勢(同前)
      二、十字起手錘帶反背
      1、盤法
      承上勢十字手,側身而立,重心在右,右膝屈,左腳尖內扣,左膝內裹,雙的臂十字在胸。移動重心向前,以身帶步,上右腳過左腳向前出,隨追蹬右腳半步,成彎套彎或牮柱步,雙手同時向內翻擰到襠前。同時左手向上方領起,向下砸斬而出,,目視前方,三尖照,六合合,沉肩墜肘,含胸拔背。(圖14)
      承上勢,移動重心向后,以胯帶身向后轉螺擰回身向后反背,以身帶肩,肩帶肘,肘帶手向后方反背。左手向后劃大圓,右手隨劃小圓,手劃的圓一大一小,向反身劃到面前砸斬而下,同時上右腳,左腳變右腳,右腳變左腳的移動重心。追蹬右腳半步,成彎套彎或牮柱步,雙手一前一后的反身砸斬下,左手在前膝上方,右手在后胯,目前視,三尖照,六合合。(圖15)
      以上盤法可進退,或走三角、S形、四面、八方盤成不定法為其正方。
      2、呼吸之法
      移動重心時吸氣,向前斬下時呼氣。
      3、勁意
      雙手十字起手向前下方砸斬,有如鐵錘從上向下砸物一般,有恨天無把之勁意。帶反背的勁意在于以胯帶身,向后把背轉身時,以身的脊柱為中柱,向后轉動而帶動渾身的齊勁,就是以胯帶膝,膝帶腳的移動重心,以身帶肩,肩帶肘帶手的上、中、下貫為一氣,從前向后反轉之移動重心的勁意。以此移動重心疾快而不滯,渾身一動無不動,一合無不合的整體運動,在動中化敵擊而前后左右變化之靈活。
      正如拳經云:“至于反身顧后,后即前也,側顧左右,使左右不敢當我。若反身顧后,顧其后而不覺其為后,側顧左右亦不覺其為左右矣。兩邊括防左右,反背如虎搜山,斬捶勇猛不可擋。斬梢迎面取中堂,槍上槍下勢如勢,好似鷹鷂下雞場。斜行挪步向右進,加上反背虎蹬山,抽身反左進十字上,挽打七星勢方全?!?
      4、功用
      在實戰中如前后、左右擊我,我一動無不動,一合無不合擊敵。敵如在前擊我,我用十字手化敵之擊;此時如后有敵,我以胯帶身,反背斬手斬擊敵胸或襠。
      敵如在前擊我,我左腳前移,手化敵之擊,此時如有敵用腳擊我中部,我隨以胯帶身向回反背右手,從后上方斬化敵擊,隨上右腳或左腳,右手成左拳砸斬敵襠。
      三、按把(同前)
      四、虎撲(同前)
      五、雷聲(同前)
      
      第六大勢、過步起手截錘帶領手
      
      一、十字手起勢(同前)
      二、過步起手截錘帶領手
      1、盤法
      承上勢十字手,側身而立,重心在右,右膝屈,左腳內扣,左膝內裹,雙手十字在胸。移動重心向前,以身帶步,上右腳過左腳摩脛向前踩出,隨追蹬右腳半步成彎套彎或牮柱步。雙手同時從胸向下到腹從胸向前上方領起,目前視,三尖照,六合合。(圖16)
      承上勢,重心前移,上右腳過左腳向前踩出,隨追蹬右腳半步,成彎套彎或牮柱步,雙手同時以身帶肩,肩帶肘,起為橫,落為順向下截斬到平胸,目前視,三尖照,六合合。(圖17)
      承上勢重心前移,上右腳過左腳向前踩出,隨追蹬右腳半步,成彎套彎或牮柱步,雙手同時以身帶肩,肩帶肘向后捋、帶、拽目前視,三尖照,六合合(圖18)。
      承上勢,接著上右腳過左腳,左手領右手,右手隨左手前斜上方領出。再上右腳過左腳,雙手后帶捋,隨右手向前領出過左手。接著上右腳以身帶步向前上步,右手向前成左手,右手領左手,左手成右手,步成彎套彎或牮柱步,目前視,三尖照,六合合。(圖19)
    以上盤法可走三角、直線、圓、四方、八方,連環不斷的盤練成不定法的盤法,不可拘于定法。
      2、呼吸之法
      帶手時吸氣,領出時呼氣。
      3、勁意
      以身催肩,肩催肘,肘催手向前領手,向下落時可斬勁,有恨天無把之勁意。領手時有起左手,領右手的連環不斷的以身帶步,以身催手的左領右,右領左的不停移動重心的領勁變化之勁意?!端霞覀魑湫g譜》曰:“起而未落者謂領手?!鳖I手時只起不落,起為領而落為斬、崩、截、攔,領有引領的勁意。但對方看我是領手而不防手,我可隨變勁成斬、截、崩之勁擊敵,成落勁。敵認為是實,落勁而我領勁,領右手崩敵。以領手可連環不斷的過步,領手中擊敵于防無防,進無法進之勁意。
      4、功用
      常盤可盤出過步之疾,起手之快,截錘之猛,領手之活的多變連環不斷的功用。
      在實戰中敵如在前擊我,我可左手起手化敵之擊,同時過步踩敵中門奪其位,有起根拔節之用,在動中發力截、斬敵或崩敵于無處可逃。敵如退步,我可起左手領右手,過步用斬手或崩拳擊敵。敵如進擊我,我可左手領化,隨右腳移動向左右變化,看準機會一擊必中。
      三、按把(同前)
      四、虎撲(同前)
      五、雷聲(同前)
      
      第七大勢、領手帶攢拳
      
      一、十字手起勢(同前)
      二、領手帶攢拳
      1、盤法
      承上勢十字手,重心在右,雙手在胸。移動重心向前,利于上右腳過左腳,向前踩出,隨追蹬右腳半步成彎套彎或牮柱步,雙手在胸向上翻擰到腹,從胸向前上方,以右手領左手,右手在前肘下,目前視,三尖照,六合合。(圖20)
      承上勢,移動重心向前,雙手同時翻擰成掌心向斜后下方,以身帶雙手向后捋帶拽,目前視,目視前方,三尖照,六合合。(圖21)
      承上勢,隨過右腳向前摩脛踩出,步成彎套彎或牮柱步,右手從后向前上方擰鉆而出平眉,拳心向上,目視前方,三尖照,六合合。(圖22)
      2、呼吸之法
      雙手帶時吸氣,攢出時呼氣。
      3、勁意
      左手領右手,右手領左手,隨雙手后帶,接著雙手從下向上有恨地無環之意。但必須在雙手帶捋的蓄勁為基礎,方可發出勢不可擋的渾身上、中、下貫為一氣的鉆勁來,否則渾身散而不合,打出的只能是手的攢勁,而失去攢的真實內涵。
      4、功用
      常盤可盤出我左手領右手,右手領左手,隨雙手后帶蓄勁,接著渾身上攢擊敵。
      敵如在前,用左手擊我,我左手領化敵之擊,同時上右手帶捋敵肘,接著雙手從下向上攢擊敵下頜。敵如退步,我隨過右腳踩敵中門,雙手或單手襠擊之。
      敵如用右腳擊我中部,我左手領右手帶蓄勁,接著長身而起,渾身向前上方攢出,擊敵胸或下頜,腳踩敵中門,敵必失去重心倒地重傷,我變勁斬敵襠。
      三、按把(同前)
      四、虎撲(同前)
      五、雷聲(同前)
      
      第八大勢、鷹捉虎撲
      
      一、十字手起勢(同前)
      二、鷹捉虎撲
      1、盤法
      承上勢十字手,重心在后,移動重心向前,上右腳過左腳向前踩出,右手隨左手起橫掌心向下翻擰成掌心向斜上前方。接著上右腳過左腳,右手向上擰翻,從左手肘下向上摩到左手背上,隨上右腳步成牮柱步或彎套彎,雙手以身帶肩,肩帶肘,肘帶手向后下方捋、帶、拽而下,目前視,三尖照,六合合。(圖23)
      承上勢,重心后移,雙手按捋到襠前,以身催肩,肩催肘,肘催手向前斜上方撲出整體內勁,雙手在左膝內不過膝,步成牮柱步或彎套彎或雙手向前撲平胸,目前視,三尖照,六合合。(圖24)
      2、呼吸之法
      雙手向下捉時吸氣,向前撲時呼氣。
      3、勁意
      鷹捉、虎撲二把勁意為心意六合拳之母,拳經云:“把把不離鷹捉,勢勢不離虎撲?!柄椬綍r有恨天無把之意,虎撲有從下向上的恨地無環之意勁。鷹捉虎撲為一上一下的二把勁意,二把合一成為一個立圓。此二把是大槍的“圈槍為母” 的體現,劃圓與槍拳一理之勁意相同。
      4、功用
      常盤可盤出我渾身上、中、下貫為一氣的把把不離鷹捉,勢勢不離虎撲,出手如銼回手如鉤的心意六合拳打人如劃圈之功用。日久功深在實戰中敵一出手,我可在動中化,化打合為一擊之。
      敵如用左手擊我上部,我左手向上翻化敵之擊,隨過右腳踩敵中門,用塌把擊敵。敵如退步,我隨過右腳踩敵中門,用單把擊敵。
      三、按把(同前)
      四、虎撲(同前)
      五、雷聲(同前)
      
      第九大勢、領手帶起手
      
      一、十字手起勢(同前)
      二、領手帶起手
      1、盤法
      承上勢十字手,重心在右,移動重心向前,以身帶步,右腳過左腳向前踩出,同時右手從下向前上方領左手,右手成左手,左手成右手,右手在左手肘內側,步成彎套彎或牮柱步。隨上左右腳半步,上右腳過左腳,右手領左手步成彎套彎或牮柱步,目前視,三尖照,六合合。(圖25)
      承上勢,重心前移,以左手領右手,隨上右腳過左腳向前踩出,雙手同時向后帶,目前視,三尖照,六合合。(圖26)
      承上勢,接著上右腳過左腳,步成牮柱步或彎套彎,目前視,雙手從下向前上方領起,或左手向斜止方領起,右手在左手肘下為暗手,目前視,三尖照,六合合。(圖27)
      2、呼吸之法
      雙手帶時吸氣,起手時呼氣。
      3、勁意
      勁意在于左手領右手,右手領引左手,兩手不停的一前一后連環不斷虛實,實虛靈活多變的一攻一守,攻守合一的勁意。雙手帶捋有防敵擊時,雙手右帶捋化敵之擊,而且有蓄勁待發的勁意。雙手帶蓄勁為起手的束而后長身而起。正如拳經云:“縱則放其勢,一往而不返,橫則裹其開拓而莫阻,高則扣其身而身有增長之意,低則抑其身,而身有攢捉之形,當時則進,殫其身而勇往超前,當退則退領其氣而回轉當伏勢?!?
      4、功用
      常盤可盤出渾身上、中、下貫為一氣,在實戰中雙手一前、一后連環為斷的虛實陰陽靈活多變,在變動中擊敵。
      敵如攻進,我雙手帶捋而化敵之擊,為起手擊敵蓄而后發,接著長身而起渾身齊到擊敵。
      敵如用拳擊我中部,雙手帶化敵之擊,隨上步單手起,或雙手起擊敵下頜或胸,腳踩敵中門,一擊必中。
      三、按把(同前)
      四、虎撲(同前)
      五、雷聲(同前)
      
      第十大勢、虎撲搓打
      
      一、十字手起勢(同前)
      二、虎撲搓打
      1、盤法
      承上勢十字手,側身而立,重心在右,雙手十字在胸。移動重心向前,以身帶步,上右腳向前過左,腳踩出一大步,右腳成左腳,隨追蹬右腳半步,成牮柱步或彎套彎步。右手隨右腳前踩,同時從后向前用拳或掌,單雙均可,以身催肩,肩催肘,肘催手向前斜上方撲出,目前視、三尖照、六合合。(圖28)
      承上勢,移動重心向前,以身帶右腳,向前過左腳向前踩出,隨追蹬右腳半步成牮柱步或彎套彎步,同時右手從后向前,搓左手肘內側斜搓到左手背,左手向后搓拽帶,兩手有二爭之力,一前一后,兩手成拳,拳心向內兩手有陰陽合之意,左手到左膝上方,右手到后胯,目前視,三尖照,六合合。(圖29)
      2、呼吸之法
      起手時吸氣,搓打時呼氣。
      3、勁意
      勁意在于先有虎撲從下向前斜上方的撲勁。隨以身帶步,以身催手向前搓打,起勢有恨地開環之勁意,落勢搓打有恨天無把之勁意。此兩把勁意一去一回劃立圓為心意六合拳重要的兩把勁意盤法。正如《水氏家傳武術譜》曰:“起虎撲,落鷹捉,此勁法也。出勢虎撲,把把鷹捉,拳勢精微表當世,直起直落人不明,執住一氣行正道,不須鉤摟枉費力,若是六合理,四梢齊備用無失,十二勢體貼打,年深日久妙自出,有錢難買驚靈戰?!?
      4、功用
      常盤可盤出,出勢如虎之撲羊之猛,落手如鷹之捉物,在實戰中達到出手中銼,回手如鉤,勢如虎撲之妙用。
    水氏家傳心意六合拳蝴蝶手,是以兵法的陰陽、五行、動靜、虛實、開合、進退、剛柔、奇正變化之規律構成。以身帶步,以身催手,發出整體內勁的上挑、下斬、內裹、外橫、左捋、右帶、上斜領、下斜劈、中平鉆進、旋回的九種不同方向發勁變化,暗合八卦、九宮的四正四隅中宮,陣中變化盤法。師在授藝時先傳陣中定法,與不定法的變化竅道。以心意指揮行動,行動貫穿心意,心意支配六合,六合寓有心意,每一出手必含六藝、十形、扎大槍的底蘊,發出丹田整體內勁,為其真諦。
      蝴蝶手以找勁為宗旨,不在“招”與“形”,全在“心意”二字不定法的陣中獨特盤法。日久功深,可達到渾身上、中、下貫為一氣,步在陣中行,身在陣中游,手在陣中旋,渾身如陀螺一般在不停的旋轉。瞻之在前,忽焉在后,見之在左,突然在右,使敵無法判斷擊中于我,而我利用運動戰與游擊戰術,渾身七星(手、肘、肩、頭、胯、膝、足)皆可發力,在顧我上、中、下前后左右中的同時,隨心所欲,動中發力,如閃電不及合眸,雷發不及掩耳之勢,擊敵于防不勝防。正如《水氏家傳武術譜》曰:“遇人之身進身門路譜,捶打三條路,兩條人不知。捶打二門進,一扭四門清,四四分明,八路上法,二八十六形,伏地起揭十八。七十二身法:七臁八腿、五行膀、二膝、三肘、三頭、內五行一定身,鷹捉、起抽、按扌絕,批山、影背、守山,一把破六把,六六三十六,七十二身法?!焙址敲鲙熣鎮麟y明其陣中玄妙,難入其道。
      現據師傳及自己練功淺見整理出蝴蝶九手的定法盤法,九手可分開,一手一手盤練,九手熟后可九手合而為一在九宮陣中盤練,日久純熟,可從中悟出隨心所欲的不定法盤法,正如《四典要會》曰:“一本萬殊貴在分,萬殊一本貴在合?!?
      
      第一手
      
      一、十字手
      1、盤法:
      口誦:臺斯迷(注:伊斯蘭教的阿文,意思是奉普慈太慈安拉之命起,奉真主的命令行使。)每盤一把藝前必須先口誦臺斯迷方可開始盤練,以后不再重復。
      雙足分開,與肩同寬,雙腳尖向前平行站立,身體左右重心應于兩腳之間,前后重心則至于腳掌與腳跟之間,雙膝微屈,小腹松園,尾閭中正,頭頂頸豎(熊有豎頂之能),臀部似夾非夾,背部似靠非靠,面部表情似笑非笑,神態自然,平心靜氣,胸空腹實,沉肩垂肘,舌頂上腭,下頜內收,唇齒輕合,谷道上提,含胸拔背,塌腰松胯,呼吸順其自然。兩腳心要懸,雙目似閉非閉,如垂簾狀,雙耳似聽非聽,做到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即所謂不動,視自身與草木萬物齊同,對外界干擾漠然處之,又如古樹生根,雖有風吹雨打,我自靜默而立,外形雖然不動,內部卻生機益然,生生不已,如是則神光內斂,意不外馳。雜念不生,雙目亦可平視,平視前方,但不可執于具體目標,應漠然之,尤不可野視,野視則神疲,且易生雜念,當由雜念不生而心能入靜,靜到極處,心與虛空大氣合為一體,超然物外,物我不分,萬物齊同,從而進入天人合一之境,口誦臺斯迷,有以一念代萬念,認主獨主一之意。
      承上勢,雙手從身體兩側向上捧到胸前,掌心向上,十指平心,肘心向上,沉肩,此為伊斯蘭教的“接嘟哇”,意為真心誠意接受真主的恩賞之意。
      正如《四典要會》曰: “捧手乃祈主之準佑,以示其呈貢禮而接受恩賞之象也。又以十指對心,以示其用十德,上可以對真主,下可以對我心?!?圖1)每盤一把藝前必須先“接嘟哇”,口誦臺斯迷,方可開始盤練,以后不再重復。
      承上勢,全身放松,側身而立,心意六合拳盤藝必須側身而立,受敵面小,左肩領前,左腳在前,前腳虛點地,內扣,前膝裹勁。右腳在后,兩腳間相距一腳,重心在后腳右膝屈裹胯,兩臂從容下垂,兩肘下墜,有護肋之意,雙手小臂十字交叉在胸前,目側視前方。掌心內含,一手向內,一手向外,有陰陽合之意,或雙手,手心同時向內或向外,皆可隨心所欲,兩膀扣勁,胸微含,腰下塌,谷道上提,心寧氣沉,渾身泰然。目先從下向上觀,為熊從下向上觀天之意,頭向后領勁,有熊勁起眉心落玉枕之說。接著以意引氣從玉枕起隨目從上向下視,有鷹從上向下視地勁意,有鷹勁起玉枕落眉心之說。隨目平視前方,勁出眉心有虎視之妙用。此為心意六合拳的熊、鷹、虎三視之不傳之內勁之秘。拳經云:“熊觀天非觀天,鷹視地非視地?!比庹?六合合,含胸拔背,勢如背鍋,身如寒冷,呼吸順其自然。(圖2)
      2、呼吸之法
      呼吸順其自然。
      3、勁意
      此勢為水氏心意六合拳起勢又稱熊出洞、六合勢。要求六藝與內外三合相合,為心意六合拳之母勢。心意六合拳的千變萬化皆從此勢開始變化而來,此勢有熊的豎頸之本能,含胸拔背,沉肩墜肘,力達于肩、肘、手,有手不離腮,肘不離肋之勁意。
      此為防守之勁意,有蓄而后發,在將動未動之際,不露真意。拳經云:“靜為本體,動為作用,若言其靜,未露其機,若言其動,未見其跡,動靜是將發未發時謂之動靜?!彪p手在胸有護內外五行之勁意,拳經云:“五行本是五道關,無人把守自遮攔,兩手束拳迎面擊,五關之門關得嚴,左腮手過,右腮手去,右腮手過,左腮手來,手從心內發,捶向鼻前落。”
      4、功用
      常盤可盤出靈活多變而不露形之功用。我不動中視對方的變化,隨心所欲的變化,可擊敵于防不勝防之中。
      敵如在前起前腳擊我前膝,我前腳為虛靈上提,隨上后腳用卷地風擊敵前脛骨。后手同時從胸向前下方砸擊敵胸襠,或向上擊下頜,或用肘下斬敵胸。或用崩拳擊敵前胸,此勢為我十字手在胸,可上下防的同時擊敵。
      此為十字手,雙手在胸,上下、前后、左右顧擊之神用也?!盾问衔浼紩吩?“外門入手相交,多失著者,以其有十失,故不能取勝,未交手不能聚氣於未然,空腔無物,氣發不疾不猛,其一失也。不知兩手挌胸下,以顧上、下沖擊,二失也。”
      
      二、第一手
      1、盤法
      雙腳平行站立,如同我站在圓的中間,為中宮,從中宮為第一手起,起四正四隅,九手歸回九宮,有九九歸一之說。拳經云:“三翻九轉成一體?!彪S側向隨意一個正方,但身必須側站。
      承前式十字手,重心在右,右膝屈,前腳尖向內扣,目視前方,雙手十字在胸。移動重心向前,以身帶右腳過左腳向前踩出,隨上右腳半步,成彎套彎或牮柱步。雙手十字在胸摩內五行向下到腹。右手從腹向前上方領起,隨向下斬出,右手在前手肘下,目前視,三尖照,六合合。(圖3)
      承上勢,上左腳過右腳,隨追蹬右腳半步成彎套彎或牮柱步。同時左手從下向左上領起,隨向下斬出,右手后捋成后手,在左手肘下為暗手,目前視,三尖照,六合合。(圖4)
      以盤法可連環一步一斬的盤練,收勢可用按把、虎撲、雷聲或與以下九手相連盤練,總之隨心所欲而定。
      2、呼吸之法
      后手領出時吸氣,向下斬出時呼氣。
      3、勁意
      從中宮起向正前方,用渾身上、中、下貫為一氣向前下方斬出,有恨天地無把的勁意。
      4、功用
      常盤可盤出我渾身上、中、下貫為一氣,從上向前下方斬出,有如斬物一般。
      在實戰中敵如用拳擊我,我左手領化敵擊,附上右腳踩知中門,有起根拔節的功用,后手從下向左上隨向下斬敵襠,一擊必中。
      
      三、按把
      1、盤法
      承上勢雞腿,重心在右,右膝屈,左腳虛靈,左膝裹勁,左手平胸,五指揸開,掌心內含,除拇指外其余四指端微內扣,虎口撐圓,此掌可使全手貫氣,形成氣貫四梢。重心前移,以身帶步,利于右腳向前上步。左腳向前半步,隨上右腳向前過左腳,摩脛踩出,內扣,左膝弓,右膝蹬直。右手從后向前起時鉆擰為橫起疊到左手上時,雙手同時下按、捋、帶、拽肘心必須向上,起手半圓,落手半圓,在上右腳時吸氣,目從下向上視,雙手向下按時目從上向下視,步成前膝弓,腳趾抓地,兩腿在一條直線上,左膝內裹,腳內扣,右腳在后為支撐向前蹬,足跟落地,足掌全部來貼地面,從左到右腳跟為一筆挺直的傾斜直線,左腳有腳打踩意不落空,右腳有消息全在后腳蹬。此為心意六合拳的強有力進攻性步法。有墻壁快倒時用一斜著支撐墻壁的長木頭,心意六合拳稱牮柱步。
     雙手從上向下按、拽、捋、帶到襠前,步可成牮式,上右腳半步,彎套彎也可,雙手下按到襠前,目前視,在雙手下按時,頭領身,而形成含胸拔背,沉肩墜肘,以胯催身,肩催肘,肘催手而按下,按下時雙手可相疊成一前、一后,手不過膝,三尖照,六合合,目視前方。(圖5)
      2、呼吸之法:
      手向上時吸氣,雙手向下按時呼氣。
      3、勁意
      起右手時以意引氣從下丹田到中丹田至上丹田,這樣動身時意到、氣到、力到、內氣在身鼓蕩,內氣可從身而達肩,以意引氣從肩井穴到肘曲池穴達手勞宮穴,這樣意到、氣到、力到、內勁在上肢鼓蕩方可發出整體內勁,從身中節達手的梢節,此為心意六合拳的中節達梢節,加上下節的上、下貫為一氣,此為中上節的六竅開啟不傳之秘。這樣可打開肩、肘、手關節縫,也可拔拉長筋膜肌腱的伸筋拔骨,使氣血順達至梢節,掌指有力,運用兩膀臂時靈敏快速有力,應敵時屈伸靈活自如。盤練時必須肩松,肘墜裹,含胸拔背,意氣合一,三尖照,六合合,雙手有按、撕、捉、拿之勁。
      雙肘在肋有按摩內五臟六腑之勁意,雙手在向下按時有恨天無把之勁意。《水氏家傳武術譜》曰:“起於鷹爪,落于虎爪,鷹捉起抽按扌絕 ,批山影背守山,上打按扌絕 ,下打起蹦,高來低迎,低來攢勁裹胯?!?
      4、功用
      常盤可盤出中、上節勁的貫為一氣,及出手如銼,回手如鉤的心意六合拳技擊精髓,出手如銼,回手如鉤重在內勁的變化而不在外形。
      敵如擊我中盤,我左手可從下向上起橫鉆化敵之擊,同時向上用手起鉆勁擊敵下頷,在動中發力,擊敵于無防備之中。
      此手如對方擊我上盤,我可左手向后下按、捋、帶、拽敵之擊,同時身向后坐,為蓄勁,為束,接著長身而起,如箭之發,在一束、一展之中把敵放出,有“束展二字一命亡”之神用。
      敵如雙手同時擊我,我雙手下按敵之擊,同時束身,隨起身,渾身齊到,用雙推把從下向上把敵放出,正如拳經云:“打法定要先上身,手腳齊到方為真?!?
      對方如用腳擊我上、中盤,我一束身,雙手或單手按、捋、敵腳,束身,接著起身用沖天炮,擊敵下頷,同時上右腳踩敵中門,落腳,雙手下斬敵襠。
      
      四、虎撲
      1、盤法
      承上勢按把,重心在左,牮柱步,右腳退半步,隨左腳后退半步,重心后移,吸氣、束身,目前視。接著右腳蹬,頭領身而身催肩,肩催肘而含胸拔背,沉肩墜肘,雙手從下向斜上方一抖而出,重在以身催手,千萬不可成手帶身,虎撲是從下向前上斜方撲出而非從上向下的撲出,望習者千萬要明白這一點,否則就失去心意六合拳虎撲之真諦。撲出時勁出眉心向前視,同時口發“噫”聲,三尖照、六合合。(圖6)
      2、呼吸之法
      后退束身時吸氣,向前撲出時呼氣。
      3、勁意
      先束身蓄勁,而后展身而起向前上方撲出,有如洪水決堤,勢不可擋,拳經云:“把把不離鷹捉,勢勢不離虎撲?!敝挥惺暮?方能發出虎撲勇猛。雙腿屈有利于下肢的蓄勁,身屈利于中節的蓄勁,上肢肘屈利于上肢的蓄勁,此為心意六合拳的彎套彎之上、中、下三節之套彎的屈,在屈中求直,三角發力方可發出虎撲之整體內勁。如認為單一的雙手撲出就差遠了,那只是外形的虎撲,習者千萬要區分開,心意六合拳是以找勁為宗旨,萬不可在形中求而失去勁之妙。
      4、功用
      常盤可使渾身齊到之整勁,敵如用拳擊我上盤,我可雙手下按、捋對方之手,重心后移,接著展身而起,渾身齊到,雙手從下向上撲擊敵胸下頷,腳踩中門,有起根拔節的功用擊敵于防不勝防之中。
      敵如用拳擊我中盤,我雙手一帶,捋化敵之擊,同時束身蓄勁接著展身而起,雙手從下向斜上方擊敵,下用刮地風擊敵脛骨,敵一驚先失去平衡,我踩中門雙手,下斬敵襠,敵無還手之力,一擊必中。
      敵如用腳擊我中部,我雙手從上向下按敵之擊,同時束身蓄勁,接著展身而起用橫拳擊敵胸,或用手擊敵大腿根部,使敵擊出的腳無力而我制其根節,因為起腳發力點在腳而根在大腿根。
      
      五、雷聲
      1、盤法
      承上勢虎撲,同時左腳前踩,有腳打踩意不落空,右腳隨追蹬半步,成牮柱步或彎套彎,三尖照,六合合,雙手從上向上按,以丹田的一起一落催動肢體打出虎撲,同時口發“噫”聲,此與按把、虎撲、雷聲為心意六合拳的三盤落地,一般收勢時皆用上此勢。
      盤習時必須按把、虎撲、雷聲合一進行,中間不可間斷,要一氣呵成,整理時為了讓讀者明白手、足、身的配合故分段注釋。九手可一手一手的盤練,也可合起來盤練,如第一手有:十字手、第一手、按把、虎撲、雷聲、收勢。而且任何一手可組成單把、套路來盤練。另外,任何一手都可走四面八方圓、三角、S形等,重在習者在定法中體悟出心意的不定法內涵。可隨心所欲,得心就手,三翻九轉成一體,達到每一動必含六藝、十形內勁之內涵。
      2、呼吸之法
      身向前時吸氣,向下時呼氣。
      3、勁意
      此為習拳收勢,同時發“噫”聲,重在丹田的滾動方可發出雷聲,而不是故意所發,故意所發的聲為散氣,而丹田氣足所發的為氣聚所發,短粗宏亮,此雷聲源于丹田,鼓蕩于肺,震之于喉,出之于口,攝敵之心。古人云:“震萬物者莫過于速雷。奇人千古仗先聲,聲里威風退萬兵,就是癡情神不怕,速雷震蕩亦應驚?!?
      4、功用
      常盤可打開人體十二經脈及奇經八脈,養五臟六腑之氣,產生丹田之氣,從而祛病延年。日久功深在實戰中我可先聲奪人,“噫”聲到而手腳齊到擊敵于無防之中。而且可把練拳時胸中橫逆之氣息全部吐出,不致氣郁結胸腔而有氣血失調,造成內傷,有損身體。故一般練心意六合拳者收勢皆發雷聲收勢。
      
      第二手
      
      1、盤法
      承上勢,重心在右,移動重心向前,以身帶步(如果第一手向正東,第二手向正南)向前踩出,隨追蹬右腳半步,成彎套彎或牮柱步,左手向后下捋帶,右手向前上挑出,目前視,三尖照,六合合。(圖7)
      承上勢,上左腳過右腳,隨追蹬右腳半步成彎套彎或牮柱步。左手向后下捋帶,右手向前上挑出,目前視,三尖照,六合合。(圖8)
      收勢用按把、虎撲、雷聲或與第一手合第二手、第三手連環盤練不收勢,總之盤成不定法盤練為妙。
      2、呼吸之法
      移動重心時吸氣,挑出時呼氣。
      3、勁意
      從正東方向正南方轉身移動重心,以身帶步,以身催手從下向前上方挑出,有恨地無環的勁意,右手前挑變左手,左手后捋變右手,兩手如撕物一般。
      4、功用
      常盤可盤出我從下向上的挑勁,在實戰中敵如擊我,我左手化敵之擊,隨上右腳右手挑擊敵肋或襠。
      敵如用右腳擊我上部,我左肩變右肩,左手化敵之擊,隨上右腳踩敵中門,右手從下向前上方挑擊敵襠,一擊必中。
      敵如用左腳刮地風擊我左脛骨,我左腳向敵側面踩出,隨上右腳過左腳,用右手挑擊敵肋。敵如退化,我隨上右腳,右手崩拳擊敵前胸。
      敵如用左手擊我,我可用左手上挑擊敵肘,化敵之擊。隨上右腳踩敵中門,右手從下向上挑擊敵襠或挑擊敵肋。
      三、按把(同前)
      四、虎撲(同前)
      五、雷聲(同前)
      
      第三手
      
      1、盤法
      承上勢,重心在右,移動重心向前,以身帶步,上右腳過左腳向前踩出一大步,隨追蹬右腳半步,同時左手向下,右手從下向前外上方橫出,三尖照,六合合,目前視。(圖9)
      承上勢,移動重心向前,右腳向前上一步成左腳,追右腳半步成彎套彎步,同時左手向后,右手向前上外方橫出,目前視,三尖照,六合合。(圖10)
      2、呼吸之法
      束身時吸氣,向外橫出時呼氣。
      3、勁意
      從第二手的挑隨束身向外橫出,以身帶步,以身催手,雙手如同拿槍向外橫攔一勢,雙手如同左右撕物。
      4、功用
      常盤可盤出渾身的整體內勁充足,在實戰中敵一擊我隨手可把對方橫勁擊出。
      敵如左手擊我,我左手化敵之擊,右手從上向外方橫擊敵肋,一擊必中。
      敵如用右腳擊我中部,我左手化敵之擊,隨上右腳過左腳踩敵中門,同時右手從后向斜外上方橫出擊敵肋,敵必傷。
      三、按把(同前)
      四、虎撲(同前)
      五、雷聲(同前)
      
      第四手
      
      1、盤法
      承上勢,重心向右,移動重心向前,左手向后內裹,右手向前內裹,兩手隨上步,一步一裹,三尖照,六合合。重在移動重心與手腳的配合,不可有一合之象,向北方裹勁。(圖11)
      承上勢,重心向左,移動重心向前,右手向后內裹,左手向前內裹,兩手隨上步,一步一裹,三尖照,六合合。重在移動重心與手腳的配合,不可有一合之象。(圖12)
      2、呼吸之法
      束身時吸氣,向內裹時呼氣。
      3、勁意
      從第三手的橫勁,到第四手的內裹勁,如裹物而不露形的勁意。此手有以身催手,以身帶步,裹顧我渾身上、中、下、前后、左右的同時,顧中有打,打中有顧,顧打合一的勁意。
      4、功用
      常盤可盤出渾身顧打合一,在實戰中,敵如用左手擊我上部,我左手內裹化敵之擊,隨上右腳踩敵中門,右手崩拳擊敵前胸或從下向上撩擊敵襠。
      敵如用右手擊我,我左手肘化敵之擊,手內裹擊敵脖頸,一擊必中。敵如退化,我隨上右腳踩敵中門,右手從后向前內裹擊敵前頸,敵必重傷。
      敵如用右腳擊我中部,我左手裹化敵擊,同時上右腳踩敵中門,右手擊敵襠或變勁擊敵前胸。此為心意六合拳打三節不見形的變勁之妙用。
      三、按把(同前)
      四、虎撲(同前)
      五、雷聲(同前)
      
      第五手
      
      1、盤法
      承上勢,從北方的內裹,重心在右,以身帶步,移動重心向西南上左腳半步,隨上右腳過左腳向前踩出一大步,追蹬右腳半步成彎套彎或牮柱步,雙手同時從外向后斜方捋拽勁,雙手掌心向斜下方,目前視,三尖照,六合合。(圖13)
      承上勢,移動重心上右腳半步,隨上左腳過右腳向前踩出一大步,追蹬右腳半步成彎套彎或牮柱步,雙手同時從外向后斜方捋拽勁,雙手掌心向斜下方,目前視,三尖照,六合合。以上盤法可與前四手連環盤練,或單練時用按把、虎撲、雷聲收勢。(圖14)
      2、呼吸之法
      移動重心時吸氣,雙手捋時吸氣。
      3、勁意
      在第四手的基礎上從北向西南捋拽,雙手或單手捋可化敵之擊,而且在捋中可抖擊敵的妙用。
      4、功用
      常盤可盤出我以身帶步,以身帶手的雙手從前向斜下方捋化敵之擊的顧中抖擊敵的功用。
      敵如用右腳擊我中部,我雙手后捋化敵之擊,隨上右腳踩敵中門,雙拳抖擊敵胸。敵如退化我擊,我上右腳,右手崩擊敵胸,或從下向上撩擊敵襠,腳踩敵中門,有起根拔節的功用。隨一崩,敵必倒地。
      三、按把(同前)
      四、虎撲(同前)
      五、雷聲(同前)
      
      第六手
      
      1、盤法
      承上勢,從西南向西北,移動重心,以身帶右腳,以左手向前領出,右手隨右腳前踩領出,右腳追蹬半步成彎套彎或牮柱步,雙手一前一后兩手互領。(圖15)
      承上勢,移動重心,以身帶左腳,以右手向前領出,左手隨左腳前踩領出。追蹬半步成彎套彎或牮柱步,雙手一前一后兩手互領。(圖16)
      2、呼吸之法
      左手領出時吸氣,右手領出時呼氣。
      3、勁意
      在于從第五手的西南向西北以前手領后手,而后手領前手,兩手互領出的陰陽、動靜、虛實變化的勁意。敵認為我前手虛而我為實擊敵于瞬間,敵認為我前手實,而我左手虛,隨上右腳左手領出右手,擊敵于防不勝防中。
      4、功用
      常盤可盤出我左手領右手,右手領左手,兩手互領使敵無法看出我的陰陽、虛實、變化而我在動中隨心所欲的發力擊敵于無法防守也無法進攻的妙用。
      敵如左手擊我,我左手為領手化敵之擊,隨上右腳踩敵中門,右手同時隨右腳向前崩擊敵前胸,一擊必中。
      三、按把(同前)
      四、虎撲(同前)
      五、雷聲(同前)
      
      第七手
      
      1、盤法
      承上勢,重心在右,移動重心向前,隨上右腳過左腳向前踩出,雙手同時從前向后斜方帶回,掌心斜向后,追蹬右腳半步成彎套彎或牮柱步,目前視,三尖照,六合合。(圖17)
      承上勢,移動重心向前,隨上左腳過右腳向前踩出,雙手同時從前向后斜方帶回,掌心斜向后,追蹬左腳半步成彎套彎或牮柱步,目前視,三尖照,六合合。(圖18)
      如單盤成單把。
      2、呼吸之法
      上左腳時吸氣,手帶回時以意引氣呼氣。
      3、勁意
      從西北向東南,以身帶步,以身帶雙手向后斜方帶,回化敵之擊的勁意。此把有如雙手從前向后拉帶繩一樣,突然繩從中間而斷,身體失去控制的一抖而出的渾身如火燒身的勁意。
      4、功用
      常盤可盤出以身帶雙手回拉,同時向前一抖的火燒身之整體爆發內勁來,日久功深在實戰中擊敵于瞬間。
      敵如用右腳擊我中部,我雙手右帶化敵之擊,以身帶右腳向前踩敵中門,雙手向前一抖擊敵胸,一擊必中。
      敵如用左拳擊我胸,我雙手右帶化敵,上右腳踩敵中門,有起根拔節的妙用,敵必后仰,我保持平衡,動中發力,雙手一抖前擊敵胸。
      三、按把(同前)
      四、虎撲(同前)
      五、雷聲(同前)
      
      第八手
      
      1、盤法
      承上勢,重心在右,移動重心從東南向東北,左手前領,右手從后向前下方斜劈,同時過右腳向前踩出,步成彎套彎或牮柱步,三尖照,六合合,目前視。(圖19)
      承上勢,重心在右,移動重心從東南向東北,右手前領,左手從后向前下方斜劈,同時過左腳向前踩出,步成彎套彎或牮柱步,三尖照,六合合,目前視。(圖20)
      2、呼吸之法
      左手領出吸氣,右手劈下進呼氣。
      3、勁意
      從東南向東北,起左手領右手向前斜方劈出,有恨天無把之勁意。左手領,有領化敵擊的勁意。左手領右手而劈擊敵頸或肋或胸的勁意。
      4、功用
      常盤可盤出我渾身上、中、下貫為一氣,以左手領右手斜劈擊敵于瞬間。
      敵如用左手擊我中部,我左手化敵之擊,隨上右腳踩敵中門,右手劈擊敵胸或前崩擊敵胸,一擊必中。
      敵如用右腳擊我中部,我左手化敵之擊,隨上右腳踩敵中門,右手劈擊敵胸或變勁崩敵胸。
      三、按把(同前)
      四、虎撲(同前)
      五、雷聲(同前)
      
      第九手
      
      1、盤法
      承上勢,重心在右,移動重心從東北向中宮,起左腳半步,隨上右腳過左腳向前踩出一步,追蹬右腳,步成牮柱步或彎套彎,右手從后向前上方擰鉆而出。目前視,三尖照,六合合。(圖21)
      承上勢,移動重心從東北向中宮,起右腳半步,隨上左腳過右腳向前踩出一步,追蹬右腳,步成牮柱步或彎套彎,左手從后向前上方擰鉆而出。目前視,三尖照,六合合。(圖22)
      以上盤法成單把時用按把、虎撲、雷聲收勢。與以上八手連環盤練時從東北向中宮擰進翻回盤練,有九九歸一之說。
      2、呼吸之法
      左手攢出吸氣,攢出時呼氣。
      3、勁意
      從東北向中宮移動重心以身帶步,雙手一前、一后、一進、一退,有出如銼,回如鉤的勁意。雙手后進前回,兩手攢進翻擰回來回盤練,如同手中拿一槍一扎一回的“圈槍為母”的拳槍一理的勁意。
      4、功用
      常盤可盤出,出手如銼,回手如鉤的心門打人如劃圈的妙用。
      敵如在前用前拳擊我,我前手鉆中化敵,進中擊敵,一擊必中,動中發力。
      敵如退化我之擊,我前手后鉤使敵逃不走而進無門的無法進與防的同時,我上后腳踩敵中門,起根拔節,雙手前崩擊敵前胸,一擊必中。
      三、按把(同前)
      四、虎撲(同前)
      五、雷聲(同前)
     四把錘是心意六合拳的經典套路,歷來為心意六合拳家們所珍視。四把錘含有心意六合拳的固有四把:橫拳、挑領、鷹捉、斬手,有四象之說,名為水、風、火、土又名四源?!度舳唇K》曰:“火、風、水、土,水性寒濕,其用滋潤;土性乾冷,其用生發;火性烈燥,其用熱焚;風性溫和,其用助生。以至於火、風、水、土之性,止就如一個圓丸,只在圈見兩邊轉的一般,然后兩邊開頭轉成一個那性的兩個奧妙,在一切命性妙界周圍旋轉,然后在四行性的品位兩頭相關。你們且細觀他們的動靜,然后他們細看人祖的身體,仍從火、風、水、土四行上造化。他們見土的動靜是定的,風的動靜是動的,水的動靜是降的,火的動靜是升的,其中有一件相反,一件觀見。土性剛,風性柔,水性寒,火性熱,總不相合?!庇帧端牡湟獣吩?“明拜功所指點之儀,純陽為火,純陰為水,陰中之陽為氣,陽中之陰為土,四儀乃示其人由先天而來,於后天以四行為本,欲復之先天不免過此四行之象也。”暗含四梢勁(牙、甲、發、骨)與十大真形、渾身七星打法。四把錘看為四把實為一圈也,橫拳、挑領是從下向斜上發力,鷹捉斬手是從上向下發力,一上一下劃各半圓合為一圈,此為心意六合拳打人如劃圈的拳槍一理之意。此為心意六合拳以槍化拳之內涵,如失去此意則心意六合拳四把錘真諦全失。
      四把錘歌訣
      起手橫拳實難招,展開中平前后梢。
      望眉斬加反背,如虎搜山斬手炮。
      車形風響斬手炮,鷹捉四平足下存。
      又曰:
      起手橫拳實難招,展開四平前后梢。
      望眉斬加反背,如虎搜山斬手炮。
      雞打架虎撲羊,剪子股十字擒拿。
      再曰:
      起手橫拳實難招,展開中平前后梢。
      望眉斬加反背,如虎搜山裹邊炮。
      車形似風斬手炮,領手斬拳其勢勇。
      
      第一把、領手
      
      一、十字手
      1、盤法:
      口誦:臺斯迷(注:伊斯蘭教的阿文,意思是奉普慈太慈安拉之命起。奉真主的命令行使。)每盤一把藝前必須先口誦臺斯迷方可開始盤練,以后不再重復。
      雙足分開,與肩同寬,雙腳尖向前平行站立,身體左右重心應于兩腳之間,前后重心則至于腳掌與腳跟之間,雙膝微屈,小腹松園,尾閭中正,頭頂頸豎(熊有豎頂之能),臀部似夾非夾,背部似靠非靠,面部表情似笑非笑,神態自然,平心靜氣,胸空腹實,沉肩垂肘,舌頂上腭,下頜內收,唇齒輕合,谷道上提,含胸拔背,塌腰松胯,呼吸順其自然。兩腳心要懸,雙目似閉非閉,如垂簾狀,雙耳似聽非聽,做到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即所謂不動 ,視自身與草木萬物齊同,對外界干擾漠然處之,又如古樹生根,雖有風吹雨打,我自靜默而立,外形雖然不動,內部卻生機益然,生生不已,如是則神光內斂,意不外馳。雜念不生,雙目亦可平視,平視前方,但不可執于具體目標,應漠然之,尤不可野視,野視則神疲,且易生雜念,當由雜念不生而心能入靜,靜到極處,心與虛空大氣合為一體,超然物外,物我不分,萬物齊同,從而進入天人合一之境,口誦臺斯迷,有以一念代萬念,認主獨主一之意。
      承上勢,雙手從身體兩側向上捧到胸前,掌心向上,十指平心,肘心向上,沉肩,此為伊斯蘭教的“接嘟哇”,意為真心誠意接受真主的恩賞之意。
      正如《四典要會》曰: “捧手乃祈主之準佑,以示其呈貢禮而接受恩賞之象也。又以十指對心,以示其用十德,上可以對真主,下可以對我心?!泵勘P一把藝前必須先“接嘟哇”,口誦臺斯迷,方可開始盤練,以后不再重復。(圖1)
      承上勢,全身放松,側身而立,心意六合拳盤藝必須側身而立,受敵面小,左肩領前,左腳在前,前腳虛點地,內扣,前膝裹勁。右腳在后,兩腳間相距一腳,重心在后腳右膝屈裹胯,兩臂從容下垂,兩肘下墜,有護肋之意,雙手小臂十字交叉在胸前,目側視前方。掌心內含,一手向內,一手向外,有陰陽合之意,或雙手,手心同時向內或向外,皆可隨心所欲,兩膀扣勁,胸微含,腰下塌,谷道上提,心寧氣沉,渾身泰然。目先從下向上觀,為熊從下向上觀天之意,頭向后領勁,有熊勁起眉心落玉枕之說。接著以意引氣從玉枕起隨目從上向下視,有鷹從上向下視地勁意,有鷹勁起玉枕落眉心之說。隨目平視前方,勁出眉心有虎視之妙用。此為心意六合拳的熊、鷹、虎三視之不傳之內勁之秘。拳經云:“熊觀天非觀天,鷹視地非視地。”三尖照,六合合,含胸拔背,勢如背鍋,身如寒冷,呼吸順其自然。(圖2)
      2、呼吸之法
      呼吸順其自然。
      3、勁意
      此勢為水氏心意六合拳起勢又稱熊出洞、六合勢。要求六藝與內外三合相合,為心意六合拳之母勢。心意六合拳的千變萬化皆從此勢開始變化而來,此勢有熊的豎頸之本能,含胸拔背,沉肩墜肘,力達于肩、肘、手,有手不離腮,肘不離肋之勁意。
      此為防守之勁意,有蓄而后發,在將動未動之際,不露真意。拳經云:“靜為本體,動為作用,若言其靜,未露其機,若言其動,未見其跡,動靜是將發未發時謂之動靜?!彪p手在胸有護內外五行之勁意,拳經云:“五行本是五道關,無人把守自遮攔,兩手束拳迎面擊,五關之門關得嚴,左腮手過,右腮手去,右腮手過,左腮手來,手從心內發,捶向鼻前落。”
      4、功用
      常盤可盤出靈活多變而不露形之功用。我不動中視對方的變化,隨心所欲的變化,可擊敵于防不勝防之中。
      敵如在前起前腳擊我前膝,我前腳為虛靈上提,隨上后腳用卷地風擊敵前脛骨。后手同時從胸向前下方砸擊敵胸襠,或向上擊下頜,或用肘下斬敵胸?;蛴帽廊瓝魯城靶?此勢為我十字手在胸,可上下防的同時擊敵。
      此為十字手,雙手在胸,上下、前后、左右顧擊之神用也?!盾问衔浼紩吩?“外門入手相交,多失著者,以其有十失,故不能取勝,未交手不能聚氣於未然,空腔無物,氣發不疾不猛,其一失也。不知兩手挌胸下,以顧上、下沖擊,二失也?!?
      
      二、領手
      1、盤法
      承上勢十字手,側身而立,重心在右,左膝內裹,左腳尖內扣虛點地,右膝屈,重心在后。移動重心向左,左腳向前上半步,雙手十字在胸向下摩內五行到腹,以身帶步上右腳過左腳向前踩出,隨追蹬右腳半步,或彎套彎或牮柱步。右手在腹從下向前上領出,左手向下按、拽、到襠,右手平肩不可高,左手在襠或左手肘下皆可。,目前視,三尖照,六合合。(圖3)
      2、呼吸之法
      上左腳進吸氣,向前領出時呼氣。
      3、勁意
      十字手移動重心向前,左腳為起,帶右腳過左腳為隨,追蹬右腳半步,為步的起、隨、追的勁意。在步的起、隨、追同時以身帶步,以身催手,上、中、下貫為一氣,后手從下向前上方領而出,有恨地無環之勁意。拳經云:“打挑領,放丹田,一去地朝前,一落天朝前。”領手的勁意重在渾身從下向前上方齊到領出后手,拳經云:“打法要先上身,手足齊到方為真。”
      4、功用
      常盤可盤出渾身齊到從下向前領擊敵的妙用。
      敵如用拳擊我,我左手領化敵擊,右手從下向前上方以整體勁把敵擊出。
      敵如用右腳擊我中部,我左手化敵之擊隨上右腳過左腳踩敵中門,有起根拔節的功用,同時右手從后向前領出擊敵襠。如敵退化,我隨上右腳半步催左腳,領手變前崩拳擊敵胸,敵必重傷。
      第二把、按把
      
      三、按把
      1、盤法
      承上勢領手,重心在右移動,重心向后,以胯帶身,左腳向后到右腳中間,腳尖點地,左手向后以身帶手向下劃斜圓到后腮,五指向上,掌心向內。右手從下掌心向下翻轉成掌心向上,五指尖向上在前手肘內側,目前視,三尖照,六合合。(圖4)
      承上勢,左腳向前上一步,前手向外劃斜圓成掌心向下,隨上右腳過左腳,同時右手從前肘向前下方翻擰成掌心向下按到左手背上。隨蹬右腳半步成彎套彎或牮柱步。雙手下按到襠前,雙手分開一前、一后,或雙手相疊在襠前皆可,目前視,三尖照,六合合。(圖5)
    2、呼吸之法
      左腳收回吸氣,雙手下按時呼氣。
      3、勁意
      以身帶步,以身催手,頭領身為虎抱頭,頭領形成自然的含胸拔背為熊膀,含胸拔背自然形成沉肩墜肘的鷹捉勁,由肘而手向下按,以頭領身上右腳形成雞腿,上步轉身擰腰形成龍身,氣沉丹田發雷聲,此為心意六合拳六藝作身法的勁意。而且以身帶胯,胯上肩必上,肩到膝必到,膝到手必隨手隨腳必追,心意六合拳肩與胯合,肘與膝合,手與足合外三合之合的勁意。按把的勁意重在以身帶步,以身催手的以六藝作身法內外三合相合,方可打出渾身上、中、下貫為一氣的從上向下有恨天無把的勁意。
      4、功用
      常盤可盤出渾身上、中、下貫為一氣,以整體內勁擊敵的妙用?!端霞覀魑湫g譜》曰:“上打撅扌絕 伏身,上打按扌絕 下打起蹦,高來低應,低來攢勁裹胯?!?
      敵如用拳從上擊來,我左手領化,右手從后向前用雙手變按把擊敵胸。
      敵如用腳擊我,我雙手下按化敵之擊,同時上右腳踩敵中門,雙手用虎撲或崩拳擊敵前胸,一擊必中,敵必重傷。
      
      第三把、六合勢
      
      四、六合勢
      1、盤法
      承上勢按把,重心在前,移動重心向右,以身帶步,左腳向后收回到右腳中間,腳尖向下虛點地,同時以身帶后向內劃半圓,右手從下向上翻轉成掌心向內,五指向上,在左手肘下,左手五指向上,掌心貼后腮,目前視,三尖照,六合合。(圖6)
      承上勢,前腳向前上一步,同時左手向外擰翻成掌心向下方,隨上右腳過左腳踩出,同時右手在左肘下向前下方擰斬而下到左手上方,追蹬右腳半步成彎套彎或牮柱步。左手掌心向上,右手拳背向下,兩手在前膝上方或內側相命,目前視,三尖照,六合合。此勢必須是左手不可過膝,右手在左膝上或內,右手斬在左手上,或左手斬下右手在左手肘內,同時斬的合勁,故名六合勢。(圖7)
      2、呼吸之法
      收左手進吸氣,向前下方斬出時呼氣。
      3、勁意
      內外三合相合,三尖照,六合合為一身的上、中、下貫為一氣,渾身上、下、前后、左右六面整體勁,從后向前下方斬出的合勁,有恨天無把之勁意。
      此把以心意指揮行動,心到意到,意到氣到,氣到力到,胯上肩必上,肩上催肘,肘上膝必隨,膝上腳手追的內外三合相合。以頭領身,身帶后腳過前腳踩出為雞腿的前后勁,以身帶胯,轉身擰腰為龍身的左右勁,頭的領為虎抱頭,領身形成含胸拔背的熊膀左右勁,含胸拔背以肩催肘,肘催手的沉肩墜肘的鷹捉勁,氣沉丹田發聲為雷聲,追蹬后腳胯下坐與頭上領形成上下勁。此為心意六合拳內外三合相合,渾身上下、左右、前后高面整體,體與六藝為一體的上、中、下貫為一氣的一合無不合之勁意。正如拳經云:“夫所謂一者,從首項至足底內而有臟腑,外而有肌肉皮膚,五官四肢百骸相聯為一貫之者,破之而不開,撞之而不散,上欲動而下自隨,下欲動而上自領之,上下動而中部應之,中部動而上下和之。內外相連,前后相需,所謂一以貫之者,其斯之謂歟否??傊粍訜o不動,一合無不合,五臟百骸悉在其中矣?!?
      4、功用
      常盤可盤出內外六合相合,六藝合為一身,上下、左右、前后、六面勁合于一氣的上、中、下渾身貫為一氣。
      敵如用左拳擊我,我左手外劃圓化敵之擊,同時右手從身向前斬敵襠,上右腳過左腳踩敵中門,如敵退步化我之擊,我隨敵退步同時右手變左拳擊敵胸。
      敵如用右腳擊我中部,我左手化敵腳擊,隨上右腳踩敵中門。有起根拔節的妙用,同時右手斬敵胸或襠,一擊必中。
      敵如用右拳擊我上部,我左手化敵之擊,右手斬敵頸,敵如退化我擊,我隨上右腳踩敵中門,右手崩擊敵胸或斬襠。
      
      第四把、嬰兒撲食
      
      五、嬰兒撲食
      1、盤法
      承上勢六合勢,重心在右,移動重心向后,收左腳向后到右腳中間,腳尖點地,腳根豎起,雙手同時向內下劃圓到胸,雙手相抱,三尖照,六合合,目前視。(圖8)
      承上勢,接著長身而起,上左腳一步,隨上右腳過左腳一步,再追蹬左腳半步,成彎套彎或牮柱步。用渾身的整體勁向前下方撲出,如同嬰兒吃奶一般,渾身齊到,一手為拳一手為掌,目前視,三尖照,六合合。(圖9)
      2、呼吸之法
      收左腳束身時吸氣,撲出時呼氣。
      3、勁意
      渾身束為一團蓄勁,接著長身而起如嬰兒吃奶一般,渾身齊到的撲勁。拳經云:“打人如吃奶,打人如親嘴,要想打的很還得嘴對嘴,要想打的妙還得面貼面?!薄端霞覀魑湫g譜》曰:“束身而起,長身而落,腳手快如風,手起莫望空,腳起莫要落。武藝都言無真經,任意變化勢無窮,豈知悟得嬰兒玩,打法天然是生成,此藝不可強制也。欲動占中央,只在中央占其先,敵如不順用鉆口槍法定其咽喉,是起落不見形,見形不為能。打人非進身,腳手齊到方為真,進身,入身,身后存身,交一,粘一,進一,一陰,一陽。交人起手勢,電打天下明,雷響人心驚,起手先照日月扌絕 大氣,英雄豪杰遇事迷,遇悍大力勇者,即步加雙拳。”以上拳論皆進身之妙用,望習者細心悟之。
      4、功用
      常盤可盤出渾身齊進打人的猛勇之勢如洪水決堤,虎之撲羊。在實戰中可瞬間貼身擊敵于防不勝防。
      敵如用拳擊我上部,我束身化敵之擊,隨起身從下向前上方進身踩腳敵中門,雙手從下向前上方擊敵胸,一擊必中。
      
      六、反背
      1、盤法
      承上勢嬰兒撲食,重心在左,右胯向前轉,以胯的動帶動,右腳向后以回到左腳中間,腳尖點地,腳跟豎起,同時右手從上向下后劃圓到后胯外側,左手隨身向后轉從上向后轉劃半圓到后腮,五指向上掌心向內,此把重在以身為中軸以胯的轉帶動身的轉,向背后,目視前方,三尖照,六合合。以上可再打領手、按把、六合勢,來回盤練。(圖10)
      2、呼吸之法
      胯轉動時吸氣,轉身定身時呼氣。
      3、勁意
      以胯的轉動帶動手腳的轉動,從前隨轉向背后的,有顧我渾身上、中、下、左右的勁意。此把以胯的動帶動右腳后收,胯動帶動肩動,右肩帶肘手向后劃圓有化敵之擊的勁意。左手從上向后劃圓有顧我上之勁意。目從前隨身的轉動隨向后轉,有如猛虎搜山一般?!端霞覀魅V》曰:“反側者,反身顧后側顧左右也。望眉斬加把背,如虎搜山,斬手炮車形風響,遠進一丈步為急,兩頭是手迥轉急相迎。要知回轉這條路,近在眼前一寸中,遇封閉誰以進也,捷四梢即挑領,三起不見進,原來四梢不明,三明不能三落不見。反背如虎搜山裹邊炮車形似風,領手斬拳其勢勇。捶打三條路,兩條人不明,一扭四門清,四四分明,八路上法?!?
      4、功用
      以胯的動帶動手腳的動有顧我渾身上、中、下、前后、左右顧打合一。
      在實戰中敵如在左擊我,我左手化敵之擊,同時后有敵擊我中部我以胯帶身,反手化敵之擊。右手變左手,左手變右手,腳向前踩敵中門,左手崩擊敵胸,一擊必中。
      
      七、按把
      1、盤法
      承上勢雞腿,重心在右,右膝屈,左腳虛靈,左膝裹勁,左手平胸,五指揸開,掌心內含,除拇指外其余四指端微內扣,虎口撐圓,此掌可使全手貫氣,形成氣貫四梢。重心前移,以身帶步,利于右腳向前上步。左腳向前半步,隨上右腳向前過左腳,摩脛踩出,內扣,左膝弓,右膝蹬直。右手從后向前起時鉆擰為橫起疊到左手上時,雙手同時下按、捋、帶、拽肘心必須向上,起手半圓,落手半圓,在上右腳時吸氣,目從下向上視,雙手向下按時目從上向下視,步成前膝弓,腳趾抓地,兩腿在一條直線上,左膝內裹,腳內扣,右腳在后為支撐向前蹬,足跟落地,足掌全部來貼地面,從左到右腳跟為一筆挺直的傾斜直線,左腳有腳打踩意不落空,右腳有消息全在后腳蹬。此為心意六合拳的強有力進攻性步法。有如墻壁快倒時用一長木頭斜著支撐墻壁,心意六合拳稱牮柱步。
    雙手從上向下按、拽、捋、帶到襠前,步可成牮式,上右腳半步,彎套彎也可,雙手下按到襠前,目前視,在雙手下按時,頭領身,而形成含胸拔背,沉肩墜肘,以胯催身,肩催肘,肘催手而按下,按下時雙手可相疊成一前、一后,手不過膝,三尖照,六合合,目視前方。(圖11)
      2、呼吸之法:
      手向上時吸氣,雙手向下按時呼氣。
      3、勁意
      起右手時以意引氣從下丹田到中丹田至上丹田,這樣動身時意到、氣到、力到、內氣在身鼓蕩,內氣可從身而達肩,以意引氣從肩井穴到肘曲池穴達手勞宮穴,這樣意到、氣到、力到、內勁在上肢鼓蕩方可發出整體內勁,從身中節達手的梢節,此為心意六合拳的中節達梢節,加上下節的上、下貫為一氣,此為中上節的六竅開啟不傳之秘。這樣可打開肩、肘、手關節縫,也可拔拉長筋膜肌腱的伸筋拔骨,使氣血順達至梢節,掌指有力,運用兩膀臂時靈敏快速有力,應敵時屈伸靈活自如。盤練時必須肩松,肘墜裹,含胸拔背,意氣合一,三尖照,六合合,雙手有按、撕、捉、拿之勁。
      雙肘在肋有按摩內五臟六腑之勁意,雙手在向下按時有恨天無把之勁意。《水氏家傳武術譜》曰:“起於鷹爪,落于虎爪,鷹捉起抽按扌絕 ,批山影背守山,上打按扌絕 ,下打起蹦,高來低迎,低來攢勁裹胯?!?
      4、功用
      常盤可盤出中、上節勁的貫為一氣,及出手如銼,回手如鉤的心意六合拳技擊精髓,出手如銼,回手如鉤重在內勁的變化而不在外形。
      敵如擊我中盤,我左手可從下向上起橫鉆化敵之擊,同時向上用手起鉆勁擊敵下頷,在動中發力,擊敵于無防備之中。
      此手如對方擊我上盤,我可左手向后下按、捋、帶、拽敵之擊,同時身向后坐,為蓄勁,為束,接著長身而起,如箭之發,在一束、一展之中把敵放出,有“束展二字一命亡”之神用。
      敵如雙手同時擊我,我雙手下按敵之擊,同時束身,隨起身,渾身齊到,用雙推把從下向上把敵放出,正如拳經云:“打法定要先上身,手腳齊到方為真?!?
      對方如用腳擊我上、中盤,我一束身,雙手或單手按、捋、敵腳,束身,接著起身用沖天炮,擊敵下頷,同時上右腳踩敵中門,落腳,雙手下斬敵襠。
      
      八、虎撲
      1、盤法
      承上勢按把,重心在左,牮柱步,右腳退半步,隨左腳后退半步,重心后移,吸氣、束身,目前視。接著右腳蹬,頭領身而身催肩,肩催肘而含胸拔背,沉肩墜肘,雙手從下向斜上方一抖而出,重在以身催手,千萬不可成手帶身,虎撲是從下向前上斜方撲出而非從上向下的撲出,望習者千萬要明白這一點,否則就失去心意六合拳虎撲之真諦。撲出時勁出眉心向前視,同時口發“噫”聲,三尖照、六合合。(圖12)
      2、呼吸之法
      后退束身時吸氣,向前撲出時呼氣。
      3、勁意
      先束身蓄勁,而后展身而起向前上方撲出,有如洪水決堤,勢不可擋,拳經云:“把把不離鷹捉,勢勢不離虎撲?!敝挥惺暮?方能發出虎撲勇猛。雙腿屈有利于下肢的蓄勁,身屈利于中節的蓄勁,上肢肘屈利于上肢的蓄勁,此為心意六合拳的彎套彎之上、中、下三節之套彎的屈,在屈中求直,三角發力方可發出虎撲之整體內勁。如認為單一的雙手撲出就差遠了,那只是外形的虎撲,習者千萬要區分開,心意六合拳是以找勁為宗旨,萬不可在形中求而失去勁之妙。
      4、功用
      常盤可使渾身齊到之整勁,敵如用拳擊我上盤,我可雙手下按、捋對方之手,重心后移,接著展身而起,渾身齊到,雙手從下向上撲擊敵胸下頷,腳踩中門,有起根拔節的功用擊敵于防不勝防之中。
      敵如用拳擊我中盤,我雙手一帶,捋化敵之擊,同時束身蓄勁接著展身而起,雙手從下向斜上方擊敵,下用刮地風擊敵脛骨,敵一驚先失去平衡,我踩中門雙手,下斬敵襠,敵無還手之力,一擊必中。
      敵如用腳擊我中部,我雙手從上向下按敵之擊,同時束身蓄勁,接著展身而起用橫拳擊敵胸,或用手擊敵大腿根部,使敵擊出的腳無力而我制其根節,因為起腳發力點在腳而根在大腿根。
      
      九、雷聲
      1、盤法
      承上勢虎撲,同時左腳前踩,有腳打踩意不落空,右腳隨追蹬半步,成牮柱步或彎套彎,三尖照,六合合,雙手從上向上按,以丹田的一起一落催動肢體打出虎撲,同時口發“噫”聲,此與按把、虎撲、雷聲為心意六合拳的三盤落地,一般收勢時皆用上此勢。
      盤習時必須按把、虎撲、雷聲合一進行,中間不可間斷,要一氣呵成,整理時為了讓讀者明白手、足、身的配合故分段注釋。而且可任何一藝可走四面八方圓、三角、S形等,重在習者在定法中體悟出六藝的不定法內涵??呻S心所欲,得心就手,三翻九轉成一體,以一藝化六藝,六藝合為一藝,達到每一動必含六藝之內涵。
      2、呼吸之法
      身向前時吸氣,向下時呼氣。
      3、勁意
      此為習拳收勢,同時發“噫”聲,重在丹田的滾動方可發出雷聲,而不是故意所發,故意所發的聲為散氣,而丹田氣足所發的為氣聚所發,短粗宏亮,此雷聲源于丹田,鼓蕩于肺,震之于喉,出之于口,攝敵之心。古人云:“震萬物者莫過于速雷。奇人千古仗先聲,聲里威風退萬兵,就是癡情神不怕,速雷震蕩亦應驚?!?
      4、功用
      常盤可打開人體十二經脈及奇經八脈,養五臟六腑之氣,產生丹田之氣,從而祛病延年。日久功深在實戰中我可先聲奪人,“噫”聲到而手腳齊到擊敵于無防之中。而且可把練拳時胸中橫逆之氣息全部吐出,不致氣郁結胸腔而有氣血失調,造成內傷,有損身體,故一般練心意六合拳者收勢皆發雷聲收勢。
    水氏家傳心意六合拳器械,以河南八大槍手之一的唐大用大師傳的唐氏槍法為主。有大六合槍、中六合槍、小六合槍、纏絲六合槍、十大真形槍、二龍戲珠槍、群槍(又名獨行槍)、青龍出海槍、鱺泉槍、岳飛后造十槍,外有十大真形槍等槍法。另外還有六合刀、五郎棍等器械。
      《水氏家傳武術譜論》載:“槍法易學最難精,六合變幻巧自生,出神入鬼千萬像,手急身輕十二程,速如星火超眾技,緊若風雨冠群英。義勇無敵人稱羨,豪杰到處有芳名,聞得英雄槍法佳,曾經六合理無差。一技龍槍分內外,三尖矛戟判正斜,演出班班深藏銳,掀開處處巧映遮,后知美名原不負,擊節嘆賞能不耶。此槍本是一條龍,會得槍法稱英雄,君子扎令為訪友,小人舞弄莫相衡。扎槍須要急急時,人不知能急時用,學會此槍把敵欺,十分勁出不可定?!?
      據《水氏家傳武術譜論》,此槍有三扎三不扎,有三教三不教:
      此槍有三扎,信哉此言也。如逢賊盜可扎兇酒痞混可扎,忤逆之徒可扎。
      有三不扎,篤哉此言也。年老力微不可扎,仁儀忠孝不可扎,年少力弱不可扎。
      此槍有三教:忠心孝子可教,仁儀信實可教,不染秋毫是非可教。
      此槍有三不教:忤逆之子不可教,兇酒狂徒不可教,無有信行不可教。
      察其可否須當教之,誠哉斯言也。
      纏絲六合槍
      水氏家傳心意六合拳的纏絲槍為唐公大用大師所傳的槍法之一。此槍為唐公大用大師原傳的以騎馬步為主的槍法。馬步體現了古代作戰騎在馬上,雙手持械搏擊,運動作戰的姿勢,是古代馬戰演變為步戰的最初步型。馬步發力時雙腳支撐下肢穩定,力大堅固,雙手執械可隨心所欲變化槍法的發力。此槍法與唐公大用之子唐萬義所傳的槍法在槍勁、步型、步法等風格上有不同之處,其中變化非兩脈諦傳弟子難明其中之變化內涵竅道。
      此槍以渾身上、中、下貫為一氣,以身的纏絲勁催手,手的纏絲勁催槍桿,槍桿的纏絲勁催槍尖,從而使身的纏絲勁從槍尖發出。作用于人時,纏中進,進中變,變中靈,日久純熟可盤出渾身無處不纏絲,打人如劃圈,在實戰中攻守合一。
      此槍法可一槍一盤練或二人對扎又稱合桿,再一合一合盤練六合,盤熟后六合合而為一個套路連環盤練。六合純熟后可隨心所欲的成不定法盤法為其正方。萬不可拘于六合之內,重在變化。
      現據老師水普慈傳授及本人練功淺見,整理出纏絲槍的盤法,不到之處望心意形意同門及武林前輩指正。
      纏絲槍譜
      圈纏槍為母,分纏槍捉拿,圈攔緊護膝,反槍去迎扎,迎風接飛箭,五伏踩撲刷。里恍外鉆進,外恍里扎,跟進左平扎,外拉撲恍扎,里恍外槍進,疊撲恍里扎。圈槍緊固身,還槍恍里扎,里花外擺頭,里擺緊固他,又是外槍進,金刀外撲發。那里遮槍顧,外恍似箭發,圈槍關門固,二次圈槍發,分劈反背固,二次分背刷。圈攔盤膝固,二次圈攔發。搜龍左右恍,現爪把地抓,照樣還槍勢,圈槍將門把。迎面分心刺,攔合如交殺。
      
      第一槍:圈纏槍為母
      1、盤法:
      兩腳平行站立,右手持槍中部,放于右腿側,左手自然垂直于左側,目前視,頭頂豎頸,含胸拔背,全身放松。接著身體向右側轉,右腿后撤一步,隨追左腳半步,左腳內扣,左膝內裹勁,重心在右腿,同時右手將槍提起向前刺,手心向下高與胸平,左臂平胸,右手持槍在右腑下,手心向上,目視槍尖。步成馬步,右手撤回握槍,根部使槍把貼腰,虎口向前,左手亦 為虎口向前。兩手距離約與兩肩寬度相等。頭頂肩松,左手要持穩,有“前手如管,”后手要握緊“后手如鎖”之稱,身不可前俯后仰,左右歪斜之病,兩胯松有內合之意,兩膝微屈。(圖1)
      承上勢,身體向右側轉,右腳上步隨上左腳過右腳向前踩出,前腳內扣,前膝內裹勁,重心在后腳,后膝屈,或成半馬步。同時前手如管持槍前部,后手如鎖握槍隨槍從后向前內纏進,同時進前腳半步,追蹬后腳半步,目前視,三尖照,六合合。(圖2)
      2、呼吸之法:
      上左腳時吸氣,上右腳時呼氣。
      3、勁意:
      以身帶步,以身催手,槍順隨對方,槍桿纏進擊對方的勁意。
      4、功用:
      常盤可盤出進中變,變中纏,纏中圈的功用。
      第二槍:分纏槍捉拿
      1、盤法:
      承上勢,上左腳半步,隨追蹬右腳過左腳一步,同時槍從后向前外分纏出,接著向內捉拿槍,目前視,三尖照,六合合。(圖3)
      呼吸之法:
      分纏槍時吸氣,捉拿槍時呼氣。
      2、勁意:
      上、中、下貫為一氣,分纏槍進擊對方的同時捉拿槍擊敵的勁意。
      4、功用:
      敵如扎我肩我可分纏化敵的同時進槍捉拿。
      第三槍:圈攔緊護膝
      1、盤法:
      承上勢,退右腳半步,隨追退左腳半步,左腳尖內扣,左膝內裹,同時槍向內圈纏向后下,目前視,三尖照,六合合。頭頂豎頸,含胸拔背,沉肩墜肘。(圖4)
      2、呼吸之法:退右腳時吸氣,退左腳時呼氣。
      3、勁意:退步高 ,退步時先退右腳追左腳,穩而靈活不滯,在退中可圈纏化敵之擊我膝的勁意。
      4、功用:敵如進扎我膝,我退中用纏槍,化敵之擊,隨時可進槍擊敵的功用。
      第四槍:反槍去迎扎
      1、盤法:
      承上勢,上左腳半步,隨上右腳過左腳,追蹬右腳半步,步成彎套彎或牮柱步,同時槍從后向前纏進扎出,目前視,三尖照,六合合。(圖5)
      2、呼吸之法:進左腳時吸氣,追蹬右腳時呼氣。
      3、勁意:退中化,化中纏,纏中反槍進扎于轉瞬之間的勁意。
      4、功用:敵如扎我一槍,我可在退中纏化敵擊,隨進中纏反槍扎敵的妙用。
      第五槍:迎風接飛箭
      1、盤法:
      上左腳一步,隨追右腳半步,步成彎套彎或牮柱步,同時槍從后向前纏進扎出,目前視,三尖照,六合合。頭頂豎頸,含胸拔背,沉肩墜肘。(圖6)
      2、呼吸之法:進左腳時吸氣,槍纏出時呼氣。
      3、勁意:敵如扎我一槍,我進中纏化和同時扎敵胸喉于彈指之間,使敵無防備。
      4、功用:常盤可盤出敵如進扎我,我在進中守,守中纏,接時方于瞬間反扎對方的功用。
      第六槍:五伏踩撲刷
      1、盤法:
      承上勢,進左腳前踩,同時槍向前下方伏出,隨退右腳追左腳,步成彎套彎或牮柱步,同時槍向后纏撲刷,目前視,一尖照,六合合。(圖7)
      2、呼吸之法
      伏槍時吸氣,撲刷槍時呼氣。
      3、勁意:進左腳帶右腳,同時槍向前下方伏出,隨退右腳追左腳,槍向后刷撲而出。
      4、功用:敵如扎我一槍,我用五伏槍化敵之擊,接著敵上,再扎我,我用撲刷槍化中有擊,擊中變、擊敵。
      第七槍:里恍外鉆進
      1、盤法:
      承上勢,上左腳半步,同時槍從外向里纏恍一槍,隨進右腳半步,同時槍向外纏鉆進一槍,步成牮柱步,或彎套彎,頭頂豎頸,含胸拔背,沉肩墜肘,三尖照,六合合,目前視。(圖8)
      2、呼吸之法
      纏恍槍吸氣,外纏鉆槍時呼氣。
      3、勁意:進左腳時纏中外恍化敵之擊,隨進外鉆纏扎敵。
      4、功用:敵如扎我上部,我里纏恍化敵,隨外纏鉆進扎敵一槍的功用。
      第八槍:外恍里扎
      1、盤法:
      承上勢,上左腳半步,同時槍外纏恍出,接著上右腳過左腳成牮柱步或彎套彎,同時槍里纏扎而出,三尖照,六合合,頭項豎頸。含胸拔背,目前視。(圖9)
      2、呼吸之法
      外恍槍時吸氣,里纏、、扎時呼氣。
      3、勁意:外恍時纏進,隨纏、、扎有追風趕月之勁意。
      4、功用:敵如扎我外側,我恍中纏,纏中進,
      中纏扎敵于隨心所欲所向披靡,使敵無法防守,與攻守的功用。
      第九槍:跟進左平扎
      1、盤法:
      承上勢,上左腳半步,隨跟右腳進半步向左平扎一槍,步成馬步或彎套彎,頭頂豎頸,含胸拔背,沉肩墜肘,日前視,三尖照,六合合。(圖10)
    2、呼吸之法
      進左腳吸氣,槍扎出呼氣。
      3、勁意:上、中、下貫為一氣,一動無不動,一合無不合,跟進跟扎的勁意。
      4、功用:敵如扎我中部,我可纏中化,纏中跟進,扎敵于如洪水猛獸疾雷不及掩耳之勢,一擊必中。
      第十槍:外拉撲恍扎
      1、盤法:
      承上勢,進左腳,同時槍外纏拉,接著纏撲進中隨前扎一槍,步成牮柱步或彎套彎或半馬步,頭頂豎頸,含胸拔背,沉肩墜肘,目前視,三尖照,六合合。(圖11)
      2、呼吸之法
      外拉時吸氣,撲恍槍時呼氣。
      3、勁意:先外纏拉隨前撲、恍、纏、進扎的勁意。
      4、功用:此槍外拉中纏,纏中扎,撲中纏扎,攻守合一,使敵無進攻與防守的妙用。
      第十一槍:里恍外槍進
      1、盤法:
      承上勢,上左腳同時槍里纏恍,隨上右腳過左腳,同時槍纏進扎一槍,步成牮柱步或彎套彎或馬步,頭頂豎頸,含胸拔背,沉肩墜肘,三尖照。(圖12)
      呼吸之法
      里恍槍時吸氣,外進扎時呼氣。
      2、勁意:里纏恍隨外進纏中扎敵。
      3、功用:敵如扎我中部一槍,我纏中里恍,隨外進中纏扎對方于一觸即發,箭不虛發之中。
      第十二槍:疊撲恍里扎
      1、盤法:
      承上勢,上左腳半步,同時槍向前下方撲出,隨上右腳半步,成彎套彎或半馬步,槍向里恍纏扎出,頭頂豎頸,含胸拔背,沉肩墜肘,三尖照,六合合,目前視。(圖13)
      2、呼吸之法
      疊撲時吸氣,恍里扎時呼氣。
      3、勁意:先疊撲槍,化中進,進中恍,恍里纏,纏中扎的勁意。
      4、功用:敵如用槍扎我,我可用疊撲槍化敵,同時進中纏,纏中恍,恍中進扎敵于勇往直前的妙用。
      第十三槍:圈槍緊固身
      1、盤法:
      承上勢,上左腳半步,隨進右腳半步,同時纏圈槍,目前視,頭頂豎頸,含胸拔背,沉肩墜肘,三尖照,六合合。(圖14)
      2、呼吸之法
      上左腳時吸氣,進右腳時呼氣。
      3、勁意:圈中纏,纏中變,變中靈顧我渾身的勁意。
      4、功用:常盤可盤出顧中的進,進中纏,纏中變,變中退化打合一的功用。
      第十四槍:還槍恍外扎
      1、盤法:
      承上勢,上左腳隨上右腳過左腳,同時槍向前扎出,接著槍恍向外纏扎出,步成牮柱步或彎套彎或半馬步。頭頂豎頸,含胸拔背,沉肩墜肘,三尖照,六合合,目前視。(圖15)
      2、呼吸之法
      還槍時吸氣,恍纏外扎時呼氣。
      3、勁意:我在還槍中化,化中纏,纏中恍,恍中進,進中變的靈活多變。
      4、功用:敵如擊我中部,我化中外扎敵的功用。
      第十五槍:里花外擺頭
      1、盤法:
      承上勢,上左腳半步,同時槍向里纏進,隨外纏擺出,目前視,三尖照,六合合,頭頂豎頸,含胸拔背,沉肩墜肘。(圖16)
      呼吸之法
      里花時吸氣,外擺時呼氣。
      2、勁意:里花化敵之擊隨纏中進擺槍進擊敵的勁意。
      3、功用:常盤可盤出里花為守也,也為攻,攻中纏,纏中化,化中擺擊敵的妙用。
      第十六槍:里擺緊固他
      1、盤法:
      承上勢,上左腳同時槍里纏擺,隨進右腳半步,頭頂豎頸,含胸拔背,步成彎套彎或牮柱步或馬步,三尖照,六合合。(圖17)
      2、呼吸之法
      上左腳時吸氣,進右腳時呼氣。
      3、勁意:里纏擺中可進可退,可攻或守。
      4、功用:敵如扎我,我用里擺中纏,纏中進扎敵。
      第十七槍:又是外槍進
      1、盤法:
      承上勢,上左腳一步,隨上右腳過左腳,步成牮柱步或彎套彎或馬步,同時槍向外纏扎出,頭面豎頸,含胸拔背,沉肩墜肘,三尖照,六合合,目前視。(圖18)
      呼吸之法
      進左腳時吸氣,追進右腳時呼氣。
      2、勁意:纏中進擊敵。
      3、功用:常盤可盤出我進中纏,退中纏,纏中化,化中進的攻守合一。
      第十八槍:金刀外撲發
      1、盤法:
      承上勢,上左腳半步,隨上右腳過左腳,同時槍向前扎出,隨向前外下方纏撲出,可成左手在后,右手在前,按槍中的半馬步成牮柱步,目前視,頭頂豎頸,含胸拔背,沉肩墜肘,三尖照,六合合。接著上右腳過左腳成左手如管,右手握槍根在腰的半馬步或彎步的持槍式,目前視。(圖19)
      2、呼吸之法
      撲槍時吸氣,進右腳時呼氣。
      3、勁意:上右腳,槍向前撲纏而出,隨再上右腳收槍在腰的靈活多變,疾如閃電。
      4、功用:敵如扎我,我在撲中纏,纏中進擊敵于瞬間的攻守合一的妙用。
      第十九槍:那里扯槍顧
      1、盤法:
      承上勢,隨退右腳,追左腳半步,成彎套彎或馬步,同時槍纏中扯,頭頂豎頸,含胸拔背,三尖照,六合合,目前視。(圖20)
      2、呼吸之法
      退左腳時吸氣,追退右腳時呼氣。
      3、勁意:退中纏,纏中扯,扯中可變,變中靈。
      4、功用:常盤可盤出纏中扯扯中進的攻守合一。
      第二十槍:外恍似箭發
      1、盤法:
      承上勢,上左腳追上右腳過左腳向前踩出,步成牮柱步或彎套彎,同時槍向前纏外恍扎出,目前視,三尖照,六合合。(圖21)
      2、呼吸之法
      外恍時吸氣,纏中扎時呼氣。
      3、勁意:恍中纏,纏中進,時中變的勁意。
      4、功用:敵如扎我外側,我外恍中纏,纏中進擊敵。
      第二十一槍:圈槍關門固
      1、盤法:
      承上勢,退右腳一步,隨追退左腳一步,步成彎套彎或馬步,同時槍在退中纏圈,頭頂豎頸,含胸拔背,沉肩墜肘,目前視,三尖照,六合合。(圖22)
      2、呼吸之法
      退后時吸氣,退左時腳時呼氣。
      3、勁意:退中纏,纏中圈,顧我渾身之勁意。
      4、功用:敵如進扎我,我可退中纏,纏中化,而且可隨心所欲進槍扎敵的妙用。
      第二十二槍:二次圈槍發
      1、盤法:
      承上勢,上左腳半步,隨上右腳過左腳,纏中進扎一槍,頭頂豎頸,含胸拔背,沉肩墜肘,三尖照,六合合,目前視。(圖23)
      2、呼吸之法
      上前腳時吸氣,扎出槍時呼氣。
      3、勁意:進中纏,纏中變,變中擊,使敵攻守中皆可被化掉而我可隨時出槍擊敵。
      4、功用:敵如扎我,我纏中可進扎敵敵如退化,我纏中進槍扎敵于無法逃走的妙用。
      第二十三槍:分劈反背固
      1、盤法:
      承上勢,上左腳半步,隨追進右腳半步,同時槍向外纏分劈而出,步成彎套彎或牮柱步,頭頂豎頸,沉肩墜肘,三步照,六合合,目前視。(圖24)
      2、呼吸之法
      進左腳時吸氣,追右腳時呼氣。
      3、勁意:防外擊我時,我外纏中進劈擊敵。
      4、功用:敵如扎我肩,我外分纏中劈敵于攻中有守,守中有攻的功用。
      第二十四槍:二次分背刷
      1、盤法:
      承上勢,上左腳半步了隨追上右腳半步,同時槍向外纏分背刷出,頭頂豎頸,含胸拔背,沉肩墜肘,三步照,六合合,目前視。(圖25)
      2、呼吸之法
      進左腳時吸氣,進追右腳時呼氣。
      3、勁意:進左腳帶右腳,同時槍向外分纏刷出的攻守合一。
      4、功用:常盤,可攻中有守,守中纏,纏中進,進中顧。
      第二十五槍:圈攔盤膝固
      1、盤法:
      承上勢,退右腳隨追左腳半步,同時槍向后纏圈攔而退,步成彎套彎或半馬步,頭頂豎頸,含胸拔背,沉肩墜肘,三尖照,六合合,目前視。(圖26)
      2、呼吸之法
      退右腳時吸氣,退左腳時呼氣。
      3、勁意:退步時先退右腳帶左腳,同時可隨時出槍扎敵的妙用。
      4、功用:敵擊我膝,我化中擊敵。
      第二十六槍:二次圈攔發
      1、盤法:
      承上勢,上左腳隨追上右腳過左腳,同時槍從后向前纏圈發出,步成牮柱步或彎套彎或馬步。頭頂豎頸,含胸拔背,沉肩墜肘,三尖照,六合合,目前視。(圖27)
      2、呼吸之法
      進左腳時吸氣,上右腳時呼氣。
      3、勁意:上步時起左腳帶右腳,過左腳,槍同時圈中纏,纏中攔化打合一的勁意。
      4、功用:敵如扎我一槍,我在纏中化敵之擊,隨出槍扎敵前胸或喉。
      第二十七槍:搜龍左右恍
      1、盤法:
      承上勢,上左腳半步,隨上右腳半步,步成馬步或彎套彎,同時槍向前上方左右纏中左右各恍一槍,目隨槍,三尖照,六合合。(圖28)
      2、呼吸之法
      左恍槍時吸氣,右恍槍呼氣。
      3、勁意:進中纏,纏中恍,恍中顧,顧中打的勁意。
      4、功用:敵如左右擊我,我左右纏中化,化中進,進中變的功用。
      第二十八槍:現爪把地抓
      1、盤法:
      承上勢,上左腳隨上右腳過左腳,同時槍纏向前下方擊出,目視前下方,三尖照,六合合。(圖29)
      2、呼吸之法
      進左腳時吸氣,槍向下扎出時呼氣。
      3、勁意:纏中扎敵膝或腳面的勁意。
      4、功用:常盤可盤出在纏中顧扎敵膝襠或腳。
      第二十九槍:照樣還槍勢
      1、盤法:
      承上勢,上左腳隨上右腳,再上右腳過左腳,步成牮柱步或馬步,同時槍從后向前纏進扎一槍,目前視,三尖照,六合合。(圖30)
      2、呼吸之法
      上右腳時吸氣,槍扎出時呼氣。
      3、勁意:進中纏,纏中化,化中扎。
      4、功用:敵如扎我中部,我纏中還敵一槍之功用。
      第三十槍:圈槍將門把
      1、盤法:
      承上勢,退右腳隨追退左腳,同時槍纏圈收回,左腳尖內扣,左膝內裹,三步照,六合合,目前視。(圖31)
      2、呼吸之法
      退右腳時吸氣,追退左腳時呼氣。
      3、勁意:退步時先退右腳隨追退左腳的同時,退中圈,纏有顧守把門的勁意。
      4、功用:常盤可盤出顧中纏,纏中守門蓄而待發。
      第三十一槍:迎面分心刺
      1、盤法:
      承上勢,進前左隨追進右腳過左腳,同時槍向前纏進扎出,頭頂豎頸,含胸拔背,提肛收腹,沉肩墜肘,三尖照,六合合。(圖32)
      2、呼吸之法
      上左腳時吸氣,槍扎出時呼氣。
      3、勁意:纏中進刺敵心的勁意。
      4、功用:常盤出進中纏,纏中刺敵心的功用。
      第三十二槍:攔合如交殺
      1、盤法:
      上左腳半步,同時槍向外纏攔而出,隨上右腳半步,同時槍向內纏合,頭頂豎頸,含胸拔背,沉肩墜肘,三尖照,六合合,目前視,步成馬步。(圖33)
      2、呼吸之法
      攔槍時吸氣,內合槍時呼氣。
      3、勁意:進中纏,纏中攔,攔中纏,纏中合的勁意。
      4、功用:常盤可盤出圈槍為母,及纏中變,變中進,進中纏,纏中合,合中攔的攻守合一。
      收勢同起勢。(圖34)
    獨具風格的五郎棍是水氏家傳心意六合拳秘傳棍法之一。內含六藝、十大真形及槍扎一條線的攔、拿、扎,棍打一大片的掃、劈、撩、掛等技法組合而成。此棍閃、展、騰、挪,輕靈活潑,縱橫開闔,出棍走勢分上、中、下三節,節節變中化,化中擊,磙中進,擰中退,以身帶步,以身催手,以手催棍。雙手時開時合,似粘似脫,以活把頭尾相兼,忽長忽短,靈活多變,勢勢注重攻防技巧,奇妙無窮。其神形獨特絕妙,身勢中無不體現出招法巧與絕怪并稀有的獨家棍法的技擊奧妙,貫穿其中,從而達到器械是手臂的延伸的妙用。
      常盤五郎棍可盤出手、眼、身、法、步的靈活性,可增強腰臂的勁力,通經活絡,從而對三關九節病皆獨到的療效。而且在實戰中有異想不到的神用。
      五郎棍可一棍一棍的盤練,純熟后合為一個套路盤練?,F據老師水普慈傳授及本人練功淺見整理出五郎棍的盤法,不到之處望心意六合拳同門前輩及武林同仁指正。
      五郎棍
      棍本是擎天玉柱,上打者架海金梁,前打金爐一柱香,背后打金股鐵梆。
      前打者出山猛虎,背后打五虎群羊,上三路插花蓋頂,中三路玉女穿梭。
      下三路翻江倒海,行者梆打遍天下,夜叉三棍人難防,黑旋風又把人傷。
      二郎擔山逢人趕,內有張飛急三槍。要知此棍名何姓,五臺山上楊五郎。
      
      第一棍:棍本是檠天玉柱
      
      1、盤法:
      兩腳平行站立,兩腿微屈并攏,腳尖朝前,兩臂垂于身體兩側,左手五指自然靠貼于左腿外側,掌心向內,掌指向下,右手持棍中部,用虎口將棍鉗握貼靠于右腿外側,拇指靠身,棍根觸地豎直,立正站好,目前視,頭頂豎頸,含胸拔背,沉肩墜肘,凝神聚氣,使精神貫注到使棍的意境之中。
      承上式,右腳向后退一步,隨退左腳步成彎套彎,或牮柱步,同時,右手捋著棍桿屈肘向上移于右肩前滿握棍桿,左手則握向棍前方,兩手使棍離地,舉起,兩手虎口均朝棍稍一端,接著上右腳過左腳,左膝內裹,左腳內扣,重心在右,右膝屈,右手向上,左手向下,棍豎立在胸前,目前視,三尖照,六合合。(圖1、2)
      2、呼吸之法
      上左腳時吸氣,棍立起時呼氣。
      3、勁意:以身帶步,以身催棍,棍身合一,從后向前上方站起,有如玉柱一般把人頂起,有蓄而待發之勁意。
      4、勁用:常盤可盤出我上、中、下貫為一氣,一動無一不動,一合無不合,以身催棍,棍身合一蓄而待發之妙用。
      
      第二棍:上打者架海金梁
      
      1、盤法:
      承上勢,上左腳半步,隨上右腳過左腳,同時棍隨身擊,棍在身前劃定圓。接著上左腳,左腳虛內扣,左膝內裹成半馬步,同時棍在面前劃斜圓,上架頭頂,左手握棍捎,右手握棍尾,目前視,頭頂豎頸,含胸撥背,沉肩墜肘,提肛收腹。(圖3)
      2、呼吸之法
      棍在劃圓時吸氣,棍上架時呼氣。
      3、勁意:以意引氣,以氣催身,以身催棍,棍在胸前劃定圓,隨在面前劃平圓,后架在頭上方有顧中打,打中顧的勁意。
      4、功用:常盤可盤出身帶棍,棍隨身,身棍合一。實戰中人棍皆動,在轉螺中化中打,打中變,變中進,擊敵于防不勝防的妙用。
      
      第三棍:前打金爐一柱香
      
      1、盤法:
      承上勢,移動重心向前,隨上右腳,過左腳同時棍從后向前下方劈出,步成牮柱步或彎套彎或半馬步。左手在后,右手在前,目前視,三尖照,六合合。頭頂豎勁含胸撥背,提肛收腹,舌抵上腭,下頜內收。接著上右腳提起,棍根放在膝上,目前視,三尖照,六合合。(圖4)
      2、呼吸之法
      棍前劈時氣,棍豎起時呼氣。
      3、勁意:上左腳隨上右腳過左腳,同時棍從后向前下方劈出,隨上豎起,有顧敵橫擊我之勁意。
      4、功用:常盤可盤出我在擊中有防,防中有進,時中變的攻守合一的妙用。
      
      第四棍:背后打金股鐵梆
      
      1、盤法:
      承上勢,左腳落地,同時棍從前向后一掃,接著上右腳過左腳,棍背在脊背上前,目前視,步可成牮拉式彎套彎步。目前視,三尖照,六合合。提肛收腹,舌抵上腭,下頜內收。(圖5)
      2、呼吸之法
      棍向后時吸氣,棍背在背上時呼氣。
      3、勁意:以身帶步,以身帶棍,棍身合一向后打時身動,棍隨擊敵于防中擊,擊中變的勁意。
      4、功用:常盤可盤出我打前顧后,擊前防左,擊右守右的顧中打,打中顧的顧我前后、左右、上、中、下的妙用。
      
      第五棍:前打者出山猛虎
      
      1、盤法:
      承上勢,上左腳半步,隨上右腳過左腳步成彎套彎式牮柱步。同時以身帶棍,棍從背向前下方猛劈,三尖照,六合合,提肛收腹,下頜內收,頭頂豎頸,含胸撥背,目前視。(圖6)
      2、呼吸之法
      上左腳時吸氣,棍向下劈時呼氣。
      3、勁意:以身帶棍從后向前下方劈出,如同猛虎下山一般,勢不可擋之勁意。
      4、功用:常盤可盤出棍隨身行,身到棍到擊敵于瞬間,使敵防不勝防的功用。
      
      第六棍:背后打五虎群羊
      
      1、盤法:
      承上勢,移動重心向前,利于右腳上步,右腳向后退半步,隨右腳成左腳,左腳成右腳,右腳從后向前踩出,步成彎套彎或牮拉步。同時棍隨身轉,從前向后劃定圓到右方進,劃斜圓橫掃而出,目前視,三尖照,六合合。(圖7)
      2、呼吸之法
      轉身時吸氣,棍橫掃出時呼氣。
      3、勁意:有打前顧后的勁意,看我在前瞬間在后,看我在左視之在右,我以身帶步,以身帶棍變化萬端擊敵于防不勝防的勁意。
      4、功用:常盤可盤出我打前顧后,擊右防左的顧我前后左右的顧打合的妙用。
      
      第七棍:上三路插花蓋頂
      
      1、盤法:
      承上勢,上左腳,隨上右腳,同時右手握棍在頭頂平圓或在平圓中有斜圓,步成連環一進一退或進四面八方皆可。(圖8)
      2、呼吸之法
      起棍時吸氣,棍向后掃出時呼氣。
      3、勁意:顧我上盤的同時可隨心所欲的出棍擊敵的勁意。
      4、功用:常盤可盤出我顧中有打,打中變,變中擊,擊中退,退中化擊敵于隨心所欲的妙用。
      
      第八棍:中三路玉女穿梭
      
      1、盤法:
      承上勢,上左腳半步隨上右腳過左腳,追蹬右腳半步,步成彎套彎或牮柱步,棍從后向前外方穿出,一步一穿或二步一穿。目前視,三尖照,六合合,提肛收腹,下頜內收,舌抵上腭,沉肩墜肘,含胸拔背。(圖9)
      2、呼吸之法
      回槍時吸氣,出時呼氣。
      3、勁意:此棍化槍有中平槍之護我胸中線,而顧中可隨心所欲進擊敵的勁意。
      4、功用:常盤可盤出我顧我中線的同時顧中打,打中變,擊敵于無法進攻于我,而在動中發力,擊敵于瞬間的妙用。
      
      第九棍:下三路翻江攪海
      
      1、盤法:
      承上勢,重心前移,上左腳半步,隨追右腳上前一步過左腳,同時,右手握棍尾 ,向前下方貼地掃出,掃到左腳時,左腳抬起,接著上右腳向前一步,棍再掃一周,棍掃到左腳時抬左腳,掃到右腳時抬右腳,這樣連環掃進二步或三步。(圖10)
      2、呼吸之法
      掃棍時吸氣,棍上提進呼氣。
      3、勁意:以身帶步,以身帶棍,棍身合一,顧我下三路的同時擊敵下盤的勁意。
      4、功用:常盤可盤出我上、中、下貫為一氣,一動無不動,一靜無不靜,顧我下盤同時可隨心所欲的擊敵于“起手如閃電,閃電不及合眸,打人如迅雷,雷發不及掩耳之勢”使擊敵防不勝防的妙用。
      
      第十棍:行者梆打人遍天下
      
      1、盤法:
      承上勢,上左腳一步,隨上右腳過左腳一步成彎套彎。同時,棍在身兩邊劃定圓一左一右,目前視,三尖照,六合合?;蛲瞬綍r要高退,棍同樣隨身在身兩側劃定圓,或進左腳隨右腳不過步,或不退過步兩腳也一進一退,連環不斷變化步法的同時棍隨身在兩邊劃定圓。(圖11)
    2、呼吸之法
      棍在左劃圓時吸氣,棍向前右后方劃定圓時呼氣。
      3、勁意:以身帶步,以身催棍,棍身人一,不停的劃定圓有顧我渾身上、中、下、前后、左右的同時隨時可出棍挑、劈、崩、架、扎擊敵于防不勝防的勁意 。
      4、功用:在于以身帶棍,棍人合一,顧我渾身的同時出棍擊敵于“身似弓弦,手似箭,弦響鳥落見神奇,進人要進身,手腳齊到是為真,發中有絕從何用,解明其意妙如神”的功用。
      
      第十一棍:夜叉三棍人難防
      
      1、盤法:
      承上勢,上左腳,隨上右腳抬起,棍從后向前下方探出點地,隨右腳落地,棍從前向上挑起,向右下斜劈下,步成彎套彎或半馬步或牮柱步皆可,目前視,三尖照,六合合。三棍連環不斷一棍比一棍猛為其正方。(圖12)
      2、呼吸之法
      起棍前探上挑時吸氣,棍向斜下劈時呼氣。
      3、勁意:三棍連環不斷,一氣呵成,探棍可擊中防敵之擊,挑棍中帶化,劈棍中帶防,三棍連環如追風趕月,一棍比一棍迅,一棍比一棍猛,一棍比一棍狠,擊敵于防不勝防的勁意。
      4、功用:常盤可盤出錯一勢三棍擊敵于瞬間,使敵逃而不掉,我在動中發力,動中變,變中攻,攻中退,退中擊,擊中化,化中千變萬端的神用。
      
      第十二棍:黑旋風又把人傷
      
      1、盤法:
      承上勢,上左腳半步,同時右手握棍尾,以身前劃一斜圓,隨上右腳向前斜方上步,同時,棍從后向前斜劈出,目前視,三尖照,六合合,提肛收腹,下頜內收,舌抵上腭,頭頂豎頸,沉肩墜肘。(圖13)
      2、呼吸之法
      棍向后轉旋時吸氣,棍向前下方劈出時呼氣。
      3、勁意:以身帶棍,身動棍行,棍隨身旋轉,旋中可隨時劈擊敵方的勁意。
      4、功用:常盤可盤出我上、中、下貫為一氣,擊敵時棍隨身旋,可隨心所欲的顧中打,打中顧,顧打合一的妙用。正如拳經云:“心意者,意自心生拳隨意發,總要知人知已,隨機應變,上、中、下總氣把定,身足手規矩繩束,既不望空起,亦不望空落,精明靈巧全在于活。”
      
      第十三棍:二郎擔山逢人趕
      
      1、盤法:
      承上勢,上左腳半步,隨上右腳過左腳向前踩出,步成牮柱步或彎套彎或半馬步皆可,同時,右手握棍向右捋到后肩,左手前推出,棍梢在前肩,目前視,三尖照,六合合,接著上右腳過左腳,步成彎套彎或牮柱步或半馬步,同時,提從頭上劃一平棍擔在肩上右腳前,右手在前,握棍尾,左手在后,棍梢在左肩,目前視,三尖照,六合合,頭頂豎頸,含胸拔背,沉肩墜肘。(圖14)
      2、呼吸之法
      右手在后肘時吸氣,右手在前時呼氣。
      3、勁意:以身帶步,以身帶棍,棍身合一,可在運動中防可化敵之擊,攻可進中擊,擊中變,趕敵時我一步追一步,一棍接一棍,棍棍傷人,擊敵于無法逃走的勁意。
      4、功用:常盤可盤出我在動中變,變中擊,擊中化,化中進,進中擊,擊敵于無法逃走而一擊必中。
      
      第十四棍:張飛急三槍
      
      1、盤法:
      承上勢,上左腳半步,隨上右腳過左腳,同時棍從前向后掃出,過頭頂到胸前,左手如管一般,扶棍梢,后手握棍尾,目前視,三尖照,六合合。接著上左腳半步,隨上右腳一步,右手向前扎出,棍如扎槍一般,再上左腳半步隨上右腳過左腳,棍同時從后向前扎出,接著上左腳半步再追上右腳過左腳,三尖照,六合合。棍同時從后向前扎出。以上三槍要連環不斷的急扎,三槍中間不可間斷,一氣呵成,為其正方。接著收勢,兩腳并站立,同起勢(圖15、16)。(注:以上盤法可連環不斷的盤練成套路)
      2、呼吸之法
      上左腳時吸氣,棍扎出時呼氣。
      3、勁意:扎出如同槍的急扎三槍的跟進,跟扎、跟進、跟扎的連環扎敵。
      4、功用:常盤可盤出棍中有棍,棍槍互變,在槍中可化棍掃擊,棍中可變槍扎刺于敵的防擊合一,棍槍千變萬化的妙用。正如《水氏家傳武術譜》曰:“扎槍要欲急,急時人不知,能急即時中,學會此槍法,便打敵人欺。槍法易學最難精,六合變幻巧自生,神出入鬼千萬像,手急身輕十二程,速如星火超眾技,緊若風雨冠群英。”
    六合刀又名三十六刀,或稱三十六鸞刀或者三十六攔刀。水氏心意六合拳的六合刀共分六合,一合分為六刀,六六三十六刀。此刀法以身帶步,以身催手,以手催刀,刀隨身轉,勢若行云,刀如粘在身似的環繞周身,忽左忽右,神出鬼沒,寒光逼人。動如猛虎,勇猛驃悍,氣勢雄壯,銳不可擋,一動一靜,一招一勢,轉換不斷,移步換形,刀光中進退有法,進可攻,退可守。刀身運動無直來直往,砍、劈、扎、扌朋、攔、帶、撩、掛,纏頭裹腦繞背圍腰,皆在圈中變靈變活,以善變為妙。充分體現出刀隨身動,形如流水,環環相套,奧妙無窮,刀法、身法、步法,螺轉變化,皆在一圈中攻守。此刀法發力脆,剛柔相濟,動作樸實無華,實用性甚強。
      六合刀可一刀一刀盤練,熟后一合一合盤練,六合純熟后,合為一個套路盤練。
      現據老師水普慈傳授及個人練功淺見整理出六合刀的盤法,不到之處望心意六合拳前輩及武林同仁指正。
      
      六合刀譜
      
      第一合
      大鵬展翅亮四平,撩刀護膝變七星,扎刀撩背斧砍下,復遇回馬孫悟空。
      第二合
      左右攔門緊固勢,反身進步飛虎形,一馬三刀岳云將,片馬尉遲公,跟腿邪行燕青勢,抱刀回馬孫悟空。
      第三合
      撩眉護膝單插劍,跟腿撥草去尋蛇,反身退步虎擺尾,撩眉護膝緊如風。
      第四合
      收刀回身虎抱頭,半輪明月如閃電,背刀山后去藏兵。
      第五合
      撲刀進步斬龍勢,反身跟進披三關,復遇詐敗回馬勢,半輪明月轉寒山。
      第六合
      金獅跳跳忽忽勢,青龍出水現真形,跟腿邪步釣魚勢,猿猴閃電下高嵩,跨虎飛行登山勢,收刀束身定太平。
      
      第一合
      
      第一刀 大鵬展翅亮四平
      1、盤法:
      雙足分開與肩同寬,雙腳尖向前平行站立,身體左右重心應于兩腳之間,前后重心則置于腳掌與腳根之意,雙膝微屈,小腹松圓,左手拇指和虎口壓住刀盤,食指和中指夾住刀柄,中指無名指和小指托住刀盤,使刀背貼靠臂部,刀刃朝前,刀尖朝上,刀身垂于身體側,右手五指自然垂于身體右側,臂部似夾非夾,背部似靠非靠,面部似笑非笑,神態自然,平心靜氣,胸空腹實,沉肩墜肘,舌抵上腭,下頜內收,谷道上提,呼吸順其自然,含胸拔背,塌腰松胯,兩腳心要懸,五趾抓地,身心空,雙目平視,雙耳似聽非聽,做到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即所謂不動心也,視自身與萬物齊同,對外界干擾莫然處之,如古樹生根,雖有風吹雨打,自靜默而立,外形雖然不動,內部卻生機盎然,生生不已。如是則神光內斂,意不外馳,雜念不生,而心入靜,靜到極處,從而進入天人合一之境界。
      承上勢,移動重心向右腳,左腳在前,腳尖內扣,腳尖點地,左膝內裹,虛靈利于變化,右膝屈,重心在后隨上左腳半步。以身帶步,上右腳右手拍左腳,左腳落地,前踩成牮柱步,左手向后拉回,右手向前沖出右拳。目前視,三尖照,六合合。接著上左腳向前踩出,左手同時向前,右手按在左手的刀柄上,刀柄換手,右手握刀向后平掃,左手向左推出成半馬步的四平刀、頭平、刀平、腳平、肩平、四平、目前視。(圖1、2)
      2、呼吸之法
      上右腳時吸氣,掃出時呼氣。
      3、勁意:渾身上、中、下貫為一氣,先合而后開向外掃出四平刀,有如大鵬鳥展翅一般,故此刀稱此,而且此刀掃出時力四平勢之穩。
      4、勁用:常盤可盤出我一合無不合,一動無不動,一靜無不靜,擊敵時可橫掃敵之妙用。
      
      第二刀 撩刀護膝
      1、盤法:
      承上勢,移動重心向前,利于右腳向前上步隨右腳過左腳向前踩出,步成牮柱步或彎套彎,同時刀從后順腿向前上方撩出,左手向后,兩手有二爭之勁,目前視,頭頂豎頸,含胸拔背,沉肩墜肘,提肛收腹,舌抵上腭,下頜內收,三尖照,六合合。(圖3)
      2、呼吸之法
      上左腳時吸氣,刀撩出時呼氣。
      3、勁意:刀從后向前順腿而上及隱,而有護膝的顧中擊、擊中顧的勁意。
      4、功用:常盤可盤出我在顧中擊,擊中變,變中化,化中打的顧打合一,在實戰中擊敵于瞬間。
      
      第三刀 七星刀
      1、盤法:
      承上勢,上右腳過左腳,左腳尖內扣,左膝內裹,右膝屈,重心在右,同時右手向前,左手收刀,向后,刀尖向前,刀刃向下,目前視,三尖照,六合合,頭頂豎頸,含胸拔背,沉肩墜肘,提肛收腹,舌抵上腭,下頜內收。(圖4)
      2、呼吸之法
      上右腳時吸氣,刀收回時呼氣。
      3、勁意:右手前推,左手刀向后撤回有蓄而待發之勁意。
      4、功用:常盤可盤出我一動無不動,一合無不合,上、中、下貫為一氣,靜如山岳,動如雷發勢不可擋的妙用。
      
      第四刀 扎刀
      1、盤法:
      承上勢上左腳半步,隨上右腳過左腳踩出,步成彎套彎,左手向后,右手刀向前扎出,刀尖向前,刀刃向上,目前視,三尖照,六合合。頭頂豎頸,含胸拔背,沉肩墜肘,提肛收腹,舌抵上腭,下頜內收。(圖5)
      2、呼吸之法
      刀扎出時呼氣。
      3、勁意:以身帶步,以身催手,手催刀向前扎出,此刀可扎中變勁擊敵。
      4、功用:常盤可盤出上、中、下貫為一氣,向前扎中可變化擊敵于瞬間的妙用。
      第五刀撩背斧砍下
      1、盤法:
      承上勢,重心前移,上左腳半步,隨追上右腳半步,刀從前向內劃圓用刀背向前撩出,接著上右腳催左腳,同時從前變向前下方砍下,步成牮柱,或彎套彎。目前視,三尖照,六合合。頭頂豎頸,含胸拔背,沉肩墜肘,提肛收腹,舌抵上腭,下頜內收。(圖6)
      2、呼吸之法
      撩背時吸氣,刀砍下時呼氣。
      3、勁意:刀從前向內撩有化敵之擊,隨向前砍刀,有砍敵胸之勁意。
      4、功用:常盤可盤出我上、中、下貫為一氣,向內撩刀背有化敵之擊,接著前砍敵的妙用。
      第六刀 復遇回馬孫悟空
      1、盤法:
      承上勢,重心后移,以身帶步,以身帶刀,右腳退半步,隨左腳后退半步,右膝屈,左膝內裹,左腳半內扣,刀從前向后劃圓,刀背貼在人背上,刀尖向上,目前視,三尖照,六合合,頭頂豎頸,含胸拔背,沉肩墜肘,提肛收腹,舌抵上腭,下頜內收,左手前推出與右手背刀成二爭力。(圖7)
      2、呼吸之法
      退后腳時吸氣,刀成貼背時呼氣。
      3、勁意:退右腳帶左腳,隨刀向后背,左手前推,有蓄而待發之勁意。
      4、功用:常盤可盤出我在實戰中敵擊我時,我回束化敵蓄而后發隨出刀擊敵。
      
      第二合
      
      第一刀 左右攔門緊固勢
      1、盤法:
      承上勢,上左腳半步,隨上右腳過左腳,同時刀從后向前左攔橫一刀,目前視,三尖照,六合合,頭頂豎頸,含胸拔背,沉肩墜肘,提肛收腹,下頜內收,舌抵上腭。(圖8、9)
      2、呼吸之法
      左攔刀時吸氣,向右攔刀時呼氣。
      3、勁意:以身帶步,以身帶刀,刀隨身行,在身左右攔固有顧身左右之勁意。
      4、功用:常盤可盤出渾身上、中、下貫為一氣,左右橫攔顧我左右的同時隨時出刀擊敵于瞬間。
      
      第二刀 反身進步飛虎行
      1、盤法:
      承上勢,移動重心向前,隨轉身反身向前,刀隨身從前向后,從后向前方劈下,目前視,三尖照,六合合。此勢重在反身上步,步的劈刀之猛如虎。劈下時頭頂豎頸,含胸拔背,沉肩墜肘,提肛收腹,舌抵上腭,下頜內收。(圖10)
      2、呼吸之法
      反身時吸氣,刀劈下時呼氣。
      3、勁意:反身顧后的同時以身帶刀,刀隨身行,刀從前轉后又前劈下如猛 虎山之兇,勢不可擋。
      4、功用:常盤可盤出我反身顧前后的同時進步劈刀擊敵。
      
      第三刀 一馬三刀岳云將
      1、盤法:
      承上勢,上左腳半步,轉身前劈一刀,目前視,三尖照,六合合。接著轉身向前反身劈,再轉身劈一刀,以上三刀連環不停一氣呵成,不可間斷有追風趕月不放松的快猛迅之勢。(圖11)
    2、呼吸之法
      轉身時吸氣,刀劈下時呼氣。
      3、勁意:三刀連環不斷,一刀連一刀,一刀接一刀,刀刀不斷,其勢如猛虎撲羊,洪水決堤,勢不可擋擊敵于無法逃走。
      4、功用:常盤可盤出擊敵于無處可逃,走時化中有擊,擊中有化,化中變,變中靈,可隨時出刀擊敵于瞬間的迅雷不及掩耳之勢。
      
      第四刀 單鞭片馬尉遲公
      1、盤法:
      承上勢,上左腳半步,隨上右腳過左腳成前腳,再追是左腳向內同時右手刀向前內合與腳成二合勁,刀面拍腳面,左腳落地追上右腳過左腳,刀向前刺出,左手后拉,目前視,刀與臂成一條直線,步成牮柱步或彎套彎,頭頂頸豎,含胸拔背,沉肩墜肘,舌抵上腭,下頜內收,提肛收腹,三尖照,六合合。(圖12)
      2、呼吸之法
      刀拍腳時吸氣,刀刺出時呼氣。
      3、勁意:以身帶步,以身催刀,腳起刀起,腳落刀落,刀腳同起同落,先內合而后前刺,擊敵于防中有攻,功中變,變中巧的攻守合一的勁意。
      4、功用:常盤可盤出渾身上、中、下貫為一氣,一動無不動,一合無不合,擊敵時一擊必中,防中變,攻擊于瞬間。
      
      第五刀 跟腿邪行燕青勢
      1、盤法:
      承上勢,移動重心向前,上左腳半步,隨上右腳過左腳向前斜方踩出,再跟進右腳半步,步成彎套彎或牮柱步。同時收刀向后砍出隨向前斜上方撩掛出,左手向左斜方,目視左斜方,頭頂豎頸,含胸拔背,沉肩墜肘,舌抵上腭,下頜內收,提肛收腹。(圖13)
      2、呼吸之法
      上左腳吸氣,右腳跟時呼氣。
      3、勁意:以身帶出上左腳跟右腳向斜方上方,同時,刀先后而前斜方掛擊敵的勁意。
      4、功用:常盤可盤出,我上、中、下貫為一氣,以身帶出,以身催刀,刀隨身轉,敵如擊我,我向后撩化敵之擊,化中向斜上方掛擊敵肋的妙用。
      
      第六刀 抱刀回馬孫悟空
      1、盤法:
      乘上勢,移動重心向右,低右腳一步,隨追退左腳半步,左膝內裹,左腳尖內扣,重心在右。同時刀與左手同時后收抱在胸前,刀尖向上或向斜前方。目前視,三尖照,六合合。接著退右腳,追退左腳,同時,左手前握,右手刀劃圓向后刀背貼在人背上,稱背貼背,即刀背貼在人脊背上之意。目前視,三尖照,六合合。頭頂豎頸含有撥背沉肩墜肘,提肛收腹。(圖14、15)
      2、呼吸之法:
      抱刀時吸氣,刀成背貼背時呼氣。
      3、勁意:以身帶步,退步時先退右腳帶左腳,同時刀收回抱在胸前,隨向合成背貼背有蓄而待發的勁意。
      4、功用:常盤可盤出,渾身上、中、下束為一氣,一動無不動,一合無不合,靜如山岳動則崩翻,靜如待動,蓄而后發,擊敵時如供水,決堤勢不可擋,擊敵于如猛虎撲羊之勢的功用。
      
      第三合
      
      第一刀 撩眉刀
      1、盤法:
      承上勢,上左腳半步,隨上右腳過左腳向前踩出,步成彎套彎或牮柱步,同時刀從后向前上方撩出平眉,目前視,三尖照,六合合。頭頂豎頸含胸拔背,提肛收腹,舌抵上腭,下頜內收,后手前撩,前手向后兩手有二爭力。(圖16)
      2、呼吸之法
      上前腳時吸氣,刀撩出時呼氣。
      3、以身帶步,以身帶刀,刀隨身向前撩出平眉,有恨地無環的勁意。
      4、功用:有護我從下向前上方到頭的功用。在實戰中敵如擊我,我顧中有擊,擊敵防不勝防的攻守合一的妙用。
      
      第二刀 單插劍
      1、盤法:
      承上勢,上左腳半步,隨上右腳過左腳再追右腳過左腳,步成彎套彎或牮柱步。同時刀從內向前下方刺出,目前視,三尖照,六合合,頭頂豎頸,含胸拔背,沉肩墜肘,提肛收腹,下頜內收,舌抵上腭。(圖17)
      2、呼吸之法
      上左腳時吸氣,刀向前刺出時呼氣。
      3、勁意:以意引氣,以氣催力,以身帶步,以身催手,手催劍向前方插刺而出之勁意。
      4、功用:常盤可盤出我上、中、下貫為一氣向前插刺而出,攻中有防,防中變,變中巧,巧中妙的攻守合一的功用。
      
      第三刀 跟腿撥草去尋蛇
      1、盤法:
      承上勢,移動重心向前,上左腳半步,隨追跟蹬右腳半步,成彎套彎或牮柱步。同時刀內劃圓隨向前外斜方撥出。目前視,后手向后,兩手有二爭之力,頭頂豎頸,含胸拔背,沉肩墜肘,提肛收腹,舌抵上腭,下頜內收,三尖照,六合合。(圖18)
      2、呼吸之法
      上左腳吸氣,跟右腳時呼氣。
      3、勁意:以身帶步,以身催手,從內向外斜方撥出,與拳法蛇撥草有異區同工之勁意。
      4、功用:常盤可盤出渾身貫為一氣,從內向外撥化敵擊的同時擊敵于瞬間的攻守合一的妙用。
      
      第四刀 反身刀
      1、盤法:
      承上勢,重心前移,隨上左腳半步,接著反身向后斜前方劈一刀,三尖照,六合合,提肛收腹,下頜內收,舌抵上腭,目前視,頭頂豎頸,含胸拔背。(圖19)
      2、呼吸之法
      反身時吸氣,劈刀時呼氣。
      3、勁意:反身顧后,必須反身時迅捷猛而不滯的擊敵于瞬間的勁意。
      4、功用:常盤可盤出我反身顧后時,刀隨身轉向前下方劈擊敵。
      
      第五刀 退步虎擺尾
      1、盤法:
      承上勢,移動重心向前,利于右腳退步,隨右腳向后插步,后退一步,右腳成左腳,追退右腳半步成彎套彎或牮柱步,同時以身帶步,以身帶刀,刀隨身動,刀從前隨身向后外擺出。目隨刀走,定勢時前視,頭頂豎頸,含胸拔背,沉肩墜肘,提肛收腹,舌抵上腭下頜內收。(圖20)
      2、呼吸之法
      退后腳時吸氣,刀后擺時呼氣。
      3、勁意:以上、中、下貫為一氣,以身帶步,以身催刀,刀身合一,退步同時后擺馬有顧后的同時擺擊敵的勁意,與拳中的虎擺尾有異區同工之妙。
      4、功用:常盤可盤出顧中打,打中顧,看顧是打,看打是擊的顧打合之妙用。
      
      第六刀 撩眉護膝緊如風
      1、盤法:
      承上勢,移動重心向前,上左腳一步,隨上右腳過左腳再提右腳成獨立步,同時刀隨腿從后向前上方撩出平眉,目前視,頭頂豎頸,含胸拔背,三尖照,六合合。右手刀撩起,左手向后方兩手有二爭之勁。(圖21)
      2、呼吸之法
      上前腳吸氣,刀撩出時呼氣。
      3、勁意:刀隨身向前撩出不但有護膝的勁意,而且可護中擊敵。
      4、功用:敵如擊我下我一可用此刀從下向上撩起化敵之擊的同時上撩擊敵或變前刺敵喉,一擊必中,擊敵于瞬間。
      
      第四合
      
      第一刀 收刀
      1、盤法:
      承上勢,左腳后落成右腳,左腳隨追半步,左膝內裹,左腳內扣,右膝屈,同時刀從前向后收,刀尖向前,刀刃向下,目前視,在尖照,六合合。(圖22)
      2、呼吸之法
      落左腳吸氣,刀收回時呼氣。
      3、勁意:左腳后落成右腳隨左腳后退半步。同時收刀有蓄而待發之勁意。
      4、功用:常盤可盤出上、中、下貫為一氣蓄而待發,不動如山岳,動如崩翻,擊敵時如猛虎下山勢不可擋。
      
      第二刀 回身刀
      1、盤法:
      承上勢,上左腳半步,隨上右腳從左腳后插上一步,同時以身帶刀,回身上方撩出一刀,步成彎套彎或牮柱步,目前視,三尖照,六合合。頭頂豎頸,含胸拔背,沉肩墜肘,提肛收腹。(圖23)
      2、呼吸之法
      插步時吸氣,回身撩刀時呼氣。
      3、勁意:插步回身撩刀,有顧中打,打中顧的顧打合之勁意。
      4、功用:常盤可盤出我回身顧后的同時擊敵于瞬間,可使敵無法防守而重傷。
      
      第三刀 虎抱頭
      1、盤法:
      上左腳半步,隨上右腳過左腳,追蹬右腳半步成牮柱步或彎套彎。同時刀從下向前上方撩出在右腮,左手向上前方撩出,目前視,三尖照,六合合。頭頂頸豎,含胸拔背,沉肩墜肘,舌抵上腭,下頜內收。(圖24)
      2、呼吸之法
      上左腳吸氣,刀向上撩起時呼氣。
      3、勁意:以身帶步,以身催手,刀從下向前上方撩出,與拳的虎抱頭有異區同工之意。
     4、功用:常盤可盤出打中顧,顧中打的顧打合,而且隨對方變化而變化,擊敵于無防備之中。
      
      第四刀 半輪明月如閃電
      1、盤法:
      承上勢,重心前移,上左腳半步隨上右腳過左腳,步成牮柱步或彎套彎。同時刀隨身轉成刀背貼人背時,以背帶刀向前下方砍出,目前視,三尖照,六合合,頭頂豎頸,含胸拔背,沉肩墜肘,提肛收腹,舌抵上腭,下頜內收。(圖25)
      2、呼吸之法
      背貼背時吸氣,刀砍出時呼氣。
      3、勁意:以身帶步,以向帶刀成背貼背,以背身帶刀從后向前斜方砍出的迅猛如閃電之勁意。
      4、功用:常盤可盤出以身帶刀,出刀之猛,迅使敵擊我時,我防中有守,守中有攻,攻中變擊敵。
      
      第五刀 背刀
      1、盤法:
      承上勢,上左腳半步,隨上右腳成左腳,步成牮柱步,同時以身帶刀,刀背貼在背上,刀尖向下,刀刃向外,目前視,頭頂豎頸,含胸拔背,沉肩墜肘,提肛收腹,三尖照,六合合。(圖26)
      呼吸之法
      上左腳吸氣,刀成背貼背時呼氣。
      2、勁意:以身背貼刀背,有以身帶刀,刀隨人轉,人隨刀行,使敵無法擊中于我,而我在動中發力擊敵于瞬間。
      3、功用:常盤可盤中化中擊的妙用。
      
      第六刀 山后去藏兵
      1、盤法:
      承上勢,上左腳隨右腳刀從背后向前斜下方砍出,再上右腳過左腳隨上右腳成重心在右,左膝內裹,左腳尖內扣,同時刀從背后向前斜方攔腰砍出,隨刀背藏于背后,刀尖向上,刀刃向外,目前視,右手前推,三尖照,六合合。(圖27)
      2、呼吸之法
      背貼背時吸氣,刀向后芷時呼氣。
      3、勁意:以身帶兵,以身帶刀,刀在背貼時轉身,刀從背向斜方攔腰砍出,后手前推,刀芷后背,刀尖向上,刀刃向外,芷刀蓄而待發的勁意。
      4、功用:常盤可盤出我渾身上、中、下貫為一氣,一動無不動,一合無不合,以身帶刀,靜以身芷刀蓄而待發,一發而不可心勢。
      
      第五合
      
      第一刀 撲刀
      1、盤法:
      承上勢,上左腳半步,隨上右腳過左腳,再上右腳過左腳,刀從后向前下方撲出,步成牮柱步,或彎套彎,三尖照,六合合。左腳在前,左手在上,右手撲刀向后,刀尖向前,刀刃向下,頭頂豎頸,含胸拔背,沉肩墜肘,提肛收腹,舌抵上腭,下頜內收。(圖28)
      2、呼吸之法
      上左腳過右腳時吸氣,刀向下撲出時呼氣。
      3、勁意:以身帶步,以身催手,手催刀從后向前再向后下方撲出,此刀與拳的鷹捉有異區同工之勁意。
      4、功用:有蓄而待發,敵一擊我動中出刀,向前下方撲出,擊敵如猛虎撲羊,勢不可擋。
      
      第二刀 進步斬龍勢
      1、盤法:
      承上勢,移動重心向前,上左腳半步,隨上右腳過左腳,刀從后向斜方斬出,目前視,三尖照,六合合。頭頂豎頸,含胸拔背,沉肩墜肘,右刀斜斬,左手向后,二手有二爭之勁。(圖29)
      2、呼吸之法
      上左腳時吸氣,刀向前方斬出時呼氣。
      3、勁意:以身帶步,以身催刀向前斜方斬出的勁意。
      4、功用:常盤可盤出渾身上、中、下貫為一氣,以身催刀,以身帶步,向前方斬出,可在化中斬,斬中變,變中守,守中攻的攻守合一的妙用。
      
      第三刀 反身跟進披三關
      1、盤法:
      承上勢,移動重心向前,上左腳隨過右腳再跟進右腳半步,同時刀隨身反轉劃立圓,接著上右腳過左腳跟進右腳,同時刀隨身劃立圓,反身前劈,再上左腳半步,隨上右腳過左腳追跟右腳半步,刀同時隨身反轉劃立圓劈下,以上三刀連環不停。(圖30)
      2、呼吸之法
      上左腳吸氣,反身劈刀時呼氣。
      3、勁意:以身帶步,以身催手,手催刀,刀身合一渾身上、中、下貫為一氣,連環反身跟進劈三刀的勁意。
      4、功用:常盤可盤出渾身的顧法中有進刀擊敵于連環不斷,如追風趕月一般,一擊敵時,使敵無法逃走,退步時,退中有顧使敵無法擊中于我。
      
      第四刀 復遇詐敗刀
      1、盤法:
      承上勢,移動重心向后成半馬步或撲步,馬向后拉回,左手向后推出貼左腿,目回頭望。(圖31)
      2、呼吸之法
      向后退步時吸氣,刀向后收時呼氣。
      3、勁意:回身蓄而待發,有仁敗的勁意。
      4、功用:常盤可盤出我敗中化敵,可隨對方變化而變化成隨心所欲的擊敵于瞬間。
      
      第五刀 回馬勢
      1、盤法:
      承上勢,上左腳半步,隨上右腳過左腳,刀從后向前回馬一刀前劈,刀尖向前,刀刃向下,目前視,三尖照,六合合,頭頂頸豎,含胸拔背,沉肩墜肘,提肛收腹,舌抵上腭,下頜內收。(圖32)
      2、呼吸之法
      上左腳時吸氣,刀向前下劈時呼氣。
      3、勁意:仁敗勢時可隨時起身回馬一刀劈敵于瞬間。
      4、功用:常盤可盤出守中攻,攻中變,變中化,擊敵于攻守合一的妙用。
      
      第六刀半輪明月轉寒山
      1、盤法:
      承上勢,上左腳隨上右腳過左腳追蹬右腳半步,步可成彎套彎或牮柱步懸腳,同時刀隨身轉先背貼背,隨刀從背向前方轉身斜砍。接著再上左腳隨上右腳過左腳追蹬右腳半步,成彎套彎步或懸腳,以身帶刀,同時刀貼身轉,一貼一斜轉橫砍的同時目隨刀走。(圖33)
      2、呼吸之法
      背貼背時吸氣,刀向斜砍出時呼氣。
      3、勁意:以身帶步,以身帶刀,刀身合一,如佗螺一般,身刀合一不斷的轉螺,使敵無法擊中于我。
      4、功用:常盤可盤出渾身上、中、下貫為一氣,顧中有攻,守中有變,變中進,進中巧,攻守合一的妙用。
      
      第六合
      
      第一刀 金獅跳跳忽忽勢
      1、盤法:
      承上勢,上左腳隨跳右腳,同時刀隨身起在身劃立圓,目前視。接著再上左腳跳右腳,二腳來回一步一跳,跳步同時刀隨身轉在身兩邊劃立圓,目前視,三尖照,六合合。(圖34)
      2、呼吸之法
      起左腳時吸氣,右腳跳起時呼氣。
      3、勁意:以身帶步,以身帶刀,刀身合一,步跳刀行,刀在身體兩側劃立圓,有顧渾身上、中、下、左右的同時,可隨心所欲的出刀擊敵。
      4、功用:常盤可盤出在動中化敵,動中擊敵,動中攻守合一的功用。
      
      第二刀 青龍出水現真形
      1、盤法:
      承上勢,落左腳上右腳,再追蹬右腳成牮柱步或彎套彎,同時刀從內向外前斜方刺出,目前視,頭頂豎頸,含胸拔背,沉肩墜肘,提肛收腹,舌抵上腭,下頜內收,三尖照,六合合。(圖35)
      2、呼吸之法
      上左腳時吸氣,刀向前刺出時呼氣。
      3、勁意:以身帶步,以身催手,手催刀,從內向外前方刺出,如同龍探爪一般,此刀與拳的青龍探爪有異區同工之勁意。
      4、功用:常盤可盤出身如游龍,擊首尾應,擊中首尾皆應及龍的三折之身。在實戰中動中發力,擊敵于瞬間的妙用。
      
      第三刀 跟腿邪步釣魚勢
      1、盤法:
      承上勢,上左腳半步隨跟進右腳一步,催左腳進步,同時刀從前向后隨向前上方撩起,目隨刀行,頭頂豎頸,含胸拔背,沉肩墜肘,提肛收腹,舌抵上腭,下頜內收,三尖照,六合合。(圖36)
      2、呼吸之法
      上左腳時吸氣,刀向前上方撩起時呼氣。
      3、勁意:上左腳隨上右腳過左腳斜踩出,刀同時向上撩起如釣魚一勢,在顧我前而擊后的攻守合的勁意。
      4、功用:常盤可盤出我渾身上、中、下貫為一氣,一動無不動,一合無不合,攻守合一,擊敵時前刺上撩后劈可一氣呵成擊敵一重傷之用。
      
      第四刀 猿猴閃電下高嵩
      1、盤法:
      承上勢,上左腳一步隨上右腳向前提起,右膝同時右手握刀從后向前上方撩出,隨左手向上架面前,刀尖向前,刀刃向上,目前視,三尖照,六合合,提肛收腹,下頜內收,舌抵上腭。(圖37)
      2、呼吸之法
      上左腳時吸氣,右腳提起時呼氣。
      3、勁意:上左腳帶右腳,右腳隨上提,刀同時一撩上架,有撩擊架護的勁意。
      4、功用:常盤可盤出渾身上、中、下貫為一氣,一動無不動,一合無不合,靈活不滯,動中發力擊敵于瞬間的靈速捷猛之妙用。
      
      第五刀 胯虎飛行登山勢
      1、盤法:
      承上勢,左腳落地,隨上右腳過左腳跨一大步踩出,同時轉身,以身帶刀成背貼背,隨刀架頭頂,刀尖向前,刀刃前上,左手上架刀,目前視,步成半馬步。(圖38)
      2、呼吸之法
      轉身時吸氣,刀向上架時呼氣。
      3、勁意:以身帶步,以身帶刀,刀隨身轉,胯步同時刀成背貼背,以人背發出刀向前斜攔腰橫砍,隨上撩架有護中擊,擊中變,變中進的勁意。
      4、功用:常盤可盤出上、中、下貫為一氣,隨身轉身帶刀行,以身帶步,胯步同時出刀撩掃砍架擊隨心所欲擊敵于無防備之中。
      
      第六刀 收刀束身守太平
      1、盤法:
      承上勢,上左腳半步,隨上右腳過左腳,同時右手向左,左手握刀柄,刀尖向上,刀刃向外,刀背貼身,目前視,隨退右腳再退左腳半步,同時左手握刀向內劃圓。右手從左向內再向外劃立圓,隨右手握刀在左,右手上架頭頂,步成左腳內扣,左膝內裹,右膝屈,重心在右,步彎套彎,三尖照,六合合。頭頂豎頸,含胸拔背,沉肩墜肘,提肛收腹,舌抵上腭,下頜內收,目前視。接著收勢,兩腳并站立,同起勢。(圖39)
      2、呼吸之法
      收刀時吸氣,束身時呼氣。
      3、勁意:收刀換把時也不失渾身上、中、下貫為一氣之意,一動無不動,一合無不合。隨束身下蹲,有蓄而待發。
      4、功用:常盤可盤出我以身帶步,以身催手,手催刀,刀身合一,收勢時也不失上、下貫為一氣的蓄而待發的妙用。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

      主站蜘蛛池模板: 色窝窝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一区二区不卡无码AV| 性动态图AV无码专区|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蜜桃| 亚洲国产午夜精品福利| 人妻丝袜中文无码AV影音先锋专区| 亚洲熟妇AV一区二区三区宅男| 国产睡熟迷奷系列网站| 久亚洲一线产区二线产区三线产区| av中文字幕在线二区| 超碰人人超碰人人| 亚洲精品日韩在线观看|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影院蜜芽| 国产午夜福利免费入口| 久久久亚洲AV波多野结衣| 亚洲AV成人片不卡无码| 色老头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无码网址| 精品国产中文字幕懂色| 久久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午夜|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天堂麻豆宅男| 最爽无遮挡行房视频| 免费国产VA在线观看视频| 各种少妇wbb撒尿| 九九久久精品国产| 另类 专区 欧美 制服| 色噜噜综合亚洲AV中文无码| 免费看女人与善牲交| 又爽又黄又无遮掩的免费视频| 精品国产精品国产偷麻豆| 一級特黃色毛片免費看| 成人午夜在线观看日韩|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影院优 | 漂亮人妻中文字幕丝袜| 亚欧乱色熟女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午夜福利在线观看| 香蕉EEWW99国产精选免费| 国产精品国三级国产av| 午夜久久久久久禁播电影| 香蕉久久久久久久AV网站| 草裙社区精品视频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