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段錦功法常見問題——轉自中國健身氣功協會2005-02-24 01:48:02楊柏龍
一、怎樣才能掌握好健身氣功?八段錦練習的運動量? 說得通俗一點,健身氣功?八段錦練習的運動量,就是指一次練習多長時間,做幾遍,及所采取的姿勢高低與用力的大小的總和。一般情況下,一周應不少于5次練習,每次練習在40分鐘,做1至2遍,每遍之間休息2分鐘,加上開始的準備活動和結束的整理運動,一次練習在50分鐘左右為宜。如時間或身體健康情況不允許,可在一天中合適時間安排1~2次練習,每次練習15~30分鐘,數量1至2遍,也可將整套拆開選擇適合自己的動作來練習,同樣可以取得良好的鍛煉效果。 由于受到性別、年齡、身體條件等因素的影響,練習者個體差異很大,不應攀比,心態要平衡,需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靈活掌握。運動量安排得是否合理,是練習的最關鍵環節,任何一種模式的選擇都有其局限性。對運動量的掌握應以本體感覺為準,其最簡便有效的檢測方法是運動后精神愉快、脈搏穩定、血壓正常,食欲及睡眠良好,表明運動量是適宜的。如果運動后身體明顯疲勞,脈搏長時間得不到恢復,食欲不振、睡眠不佳,則表明運動量過大,應及時進行調整。 二、健身氣功?八段錦的形體活動應重點注意什么? 形體活動包括兩方面,一是姿勢,二是運動過程。對于初學者,在練習中首先要抓好基本身型。如基本身型有毛病就會給人感覺到動作處處別扭,因為身型貫穿于形體活動的始終。正如古語所說,“形不正則氣不順,氣不順則意不寧,意不寧則氣散亂”,可見基本身型的重要。當學會功法后,應進一步在動作的規格要領上下功夫,力求做到動作準確,要領得法,姿勢優美,動作大方。因為會做并不等于做得對,更不等于做得好,需要有一個反復練習提高的過程。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動作開始由緊變松,由松變沉,由沉變穩,功夫逐漸上身。此時,應該把形體活動的重點放在如何突出功法的風格特點上,做到柔和緩慢,圓活連貫,松緊結合,動靜相兼,神與形合,氣寓其中。 以上只是從練習的不同階段,談了健身氣功?八段錦形體活動應重點注意的問題。在實際練功中這些應注意的問題都是交織在一起的,只不過是有所側重而已。還有三調之間的關系處理也至關重要,在這里就不展開談了。 另外,在形體活動中同樣要注意因人而異。對姿勢的高低,幅度的大小都應靈活掌握,對一時難以完成的動作不可強求,應降低難度以自己練習的舒適為好。 三、健身氣功?八段錦在練習中是如何進行呼吸吐納的? 呼吸吐納是指吐出肺中濁氣,吸進清新的空氣。健身氣功?八段錦的呼吸方法是,采用逆腹式呼吸,同時配合提肛呼吸。具體操作是,吸氣時提肛、收腹、隔肌上升,呼氣時隔肌下降、松腹、松肛。與動作結合時是起吸落呼,開吸合呼,蓄吸發呼,在每一段主體動作中的松緊與動靜變化的交替處,采用閉氣。因每個人的肺活量、呼吸頻率存有差異,功法的動作幅度也有大小、長短之別,對呼吸的方法要靈活運用,不可生搬硬套,如氣息不暢應隨時進行調節。 練習中對呼吸吐納的總體把握是,在初學階段以自然呼吸為好,待動作熟練后可根據呼吸方法結合動作逐漸練習,呼吸應柔和均勻,不可追求深長,其間自然呼吸在練習中是不可缺少的,它起著重要的調節作用。這樣,經較長一段時間的鍛煉,呼吸與動作才能配合自如,逐步進入不調而自調狀態。 四、練習健身氣功?八段錦會不會出偏? “出偏”是指人的機體在生理和心理上出現較為嚴重的功能紊亂。造成的原因主要是出在呼吸與意念上,也就是人們常說的“走火”與“入魔”。 健身氣功?八段錦是以肢體運動為主的導引術,其方法簡單易行,練習中大腦始終處于覺醒狀態,對呼吸和意念的要求不像靜功和有些動功要求那么高。只要按健身氣功?八段錦書中習練要領去做,不可能會出偏。但在練習中,個別初學者有出現過頭暈、惡心、手足麻木、心慌氣短等現象。這多與體質虛弱、沒有休息好和身體不舒服還堅持練習,或過于認真而出現緊張有關。只要暫時停止練習,稍加休息癥狀即可消除。也有練習后感到身體不適的,這主要與運動量過大有直接關系,應循序漸進,量力而行。 五、健身氣功?八段錦在練習中怎樣進行心理調節? 心理調節,指練功者對思維活動的調控,也稱調心,說得直接一點就是如何運用意念。 健身氣功?八段錦在練習時的意念活動不是守一,而是意想動作過程。它包括動作的規格、要點、重點部位及呼吸。可能有人會問,這么多內容如何意守,會不會顧此失彼。其實操作起來非常容易,它同調身調息一樣,有一個漸進的過程。在練功初期,也就是學習動作階段,主要是意念動作規格和要點,在熟練提高階段重點是意念動作技術環節,注重風格特點,使意念與呼吸相協調。隨著功法的熟練、技術水平的提高,動作趨于自動化,呼吸也近于自調,這時的意念也隨之越來越恬淡,最后達到動作、呼吸、意念協調一致。 下面將健身氣功?八段錦意守的重點部位介紹如下: 預備式——意守丹田,寧靜心神,調整呼吸,端正身型。 雙手托天理三焦——意想三焦通暢,兩掌上托氣從關元提至天突,兩掌下落氣從天突降至關元。
左右開弓似射雕——開弓勁達脊背,意至食指商陽。
調理脾胃須單舉——意想丹田,伸拉兩脅,吸入清氣,呼出濁氣。
五勞七傷往后瞧——旋臂刺激手腕原穴,后瞧轉動頸部大椎,展肩勁達脊背,蹲身氣沉丹田。
搖頭擺尾去心火——搖頭放松大椎,擺尾轉動尾閭,呼吸取其自然,意念守在涌泉。
雙手攀足固腎腰——摩運膀胱經,暢通任督二脈,意念守在命門,氣息沉至丹田。
攢拳怒目增氣力——左右擰轉脊柱,氣力發于丹田,旋腕用力抓握,兩眼怒目睜圓。
背后七顛百病消——腳趾用力抓地,百會向上虛領,放松肢體下顛,吸氣呼氣想丹田。
收式——氣息歸元守丹田,靜養一會再還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