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一村莊奇風異俗:所有男性活著姓萬死后姓劉 2012年04月08日06:30
來源:荊楚網-楚天都市報
![]() 楚天都市報訊 開欄語
在我們身邊有許多的奇聞趣事,也許您聞所未聞;有許多奇人絕技,也許您不曾見識,還有一些奇特的風土人情,也許您并不了解……那么,從今日起,您將有機會來逐一領略本版特推出“荊楚搜奇”欄目,獵奇荊楚大地鮮為人知的奇風異俗,探索您身邊千奇百怪的奇聞異事,品論各地獨特的人文風情。 本報記者王進良 沒有準確的史書記載,也沒有可考的證據文物,靠的只是一代一代的口口相傳,而村民卻對“活著姓萬去世姓劉”的祖訓深信不疑,已經流傳至今若干代。 萬家祠堂供著劉家祖宗 3日上午,55歲的萬發清走過一壟壟麥田,來到村子南邊父親的墓碑前,擺上祭品,點燃紙錢。令記者不解的是,萬父墓碑上寫的卻是,“劉公春錦老大人之墓”(如圖)。 萬發清解釋,父親原名萬春錦,去世后才改姓劉活著姓萬去世姓劉,是萬家廟村人自古以來傳下來的傳統。當然,嫁出去的姑娘則不受此約束。 萬家廟隸屬云夢縣胡金店鎮,村子不大,不到千人。村里無一雜姓全部姓萬,而周圍方圓數里,卻鮮有姓萬的。對此,萬家廟人自己也解釋不清楚。 村里一些上年紀的老人還記得,原來村里有個大祠堂,里面供著祖宗的牌位,然而牌位里供奉的都是姓“劉”的。據稱,祠堂已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被毀壞殆盡,一些水塘也被填埋,無跡可尋。 正說著,旁邊一個年輕小伙子插話:“三爹,將來我死了非不姓劉?!?6歲的村民萬維信頓時臉色一沉,一臉嚴肅:“你小子敢,除非你到時不入祖墳,不安葬在萬家廟。否則,萬家廟的父老鄉親絕不答應?!?/P> “生降死不降”的忠貞傳說 種種遺跡現在都不可考,但萬家廟的每個人都在傳承和遵循著。村民們傳承的依據,主要源自兩個忠貞的傳說。 一說是漢高祖劉邦后代,在東漢末年曹丕篡漢后,劉姓家族開始在曹氏帳下聽命。為以絕后患,曹氏找出借口準備對在朝當官的一律斬首,沒當官的“移民三族”。為了保全性命,劉氏族人在一夜之間,全部改姓了萬,相當一部分人躲過了一劫。 另外一個說法是,雖然仍是劉邦后裔,但改姓發生在明朝末年。那時一個劉姓人在朝中當了一品官,后來大明皇帝以謀逆篡位為名,將其家族誅殺。一些族人為了活命,也是改姓了萬。 兩則傳說雖然敘述不同,但大意相仿,都是說劉家的先人在以前混得不錯,后來是不得已才被迫姓萬。但又為了保持氣節,“生降死不降”,一旦咽氣歸西,祭文、墓碑及牌位上寫的還是劉姓。 據稱,當時村里祠堂的上方寫有“大漢后裔”字樣,里面則有“一品當朝”的牌匾。村里還有前花園、后花園,48口水塘,3口水井。不過,3日,記者沿著萬家廟走了幾圈,除了所有墓碑上逝者的名字確為“劉”姓外,村民所說的這些“古跡”,已經杳無蹤影,一點痕跡也沒有留下了。 死后改姓原由仍成謎 83歲的萬巨卿是萬家廟走出去的“能人”,見識多,學識廣,也是如今萬家廟年齡最大的老人,他曾經教過書,在縣宣傳部門供職多年,并編纂過地方志等,可以說是研究本村淵源方面的學者。 他介紹,傳說當年劉家人是被迫改姓萬,既然連活命都有危險,那么有族譜或者其他文字記錄的可能性就較小,那樣會更加危險。再者,歷史上的事浩如煙海,無法具體知曉到一個村落的歷史,考證起來非常困難。之前,萬家廟的村人也曾外出尋根,想找一找他們的萬姓,到底屬于哪個分支,但一直無果。 不過,雖然對這個習俗的解釋沒有找到確切答案,這并不妨礙萬家廟人的生活?,F在,有些萬家廟的老人上街趕集,遇到相熟的老伙伴,雙方還會調侃一句:“你怎么還沒姓劉啊?”聽者不急不惱祖宗留下來的東西,又不是什么丑事,有什么好急眼的? |
|
來自: 太陽初照 > 《文化史 典故 八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