碗扣式腳手架 安 全 專 項 施 工 方 案 編制人: 職務/職稱: 審核人: 職務/職稱: 審批人: 職務/職稱: 施工單位 公司 2012年 月 日 目 錄 第一節 編制依據………………………………………………2 第二節 工程概況………………………………………………2 第三節 總體籌劃及施工部署…………………………………3 第四節 搭設流程及施工工藝…………………………………3 第五節 材料選擇及構造要求…………………………………9 第六節 勞動力安排……………………………………………1 第七節 腳手架檢查與驗收……………………………………11 第八節 腳手架搭設安全技術措施……………………………12 第九節 腳手架拆除安全技術措施……………………………14 第十節 碗扣式腳手架計算書…………………………………15 碗扣式腳手架工程施工專項方案 第一節 編制依據 1、依據本工程施工設計圖紙; 2、依據《本工程施工組織設計》; 3、各類參考規范、圖書: 《建筑施工計算手冊》江正榮著 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建筑施工手冊》第四版 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鋼結構設計規范》GB50017-2003 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建筑施工腳手架實用手冊(含垂直運輸設施)》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50009-2001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2002); 《建筑施工碗扣式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66-2008); 《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30-2001 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50007-2002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JGJ59-99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第二節 工程概況 工程;工程建設地點: 市某某路;屬于結構;地上0層;地下0層;建筑高度: 本工程由某某房開公司投資建設,某某設計院設計,某某勘察單位地質勘察,某某監理公司監理,某某施工單位組織施工;由章某某擔任項目經理,李某某擔任技術負責人。 第三節 總體籌劃及施工部署 (一)、總體籌劃 本工程考慮到施工工期、質量、安全和合同要求,故在選擇方案時,應充分考慮以下幾點: 1、架體的結構設計,力求做到結構要安全可靠,造價經濟合理。 2、在規定的條件下和規定的使用期限內,能夠充分滿足預期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3、選用材料時,力求做到常見通用、可周轉利用,便于保養維修。 4、結構選型時,力求做到受力明確,構造措施到位,升降搭拆方便,便于檢查驗收; 5、綜合以上幾點,腳手架的搭設,還必須符合JGJ59-99等檢查標準要求,要符合相關文明標化工地的有關標準。 6、結合以上腳手架設計原則,同時結合本工程的實際情況,綜合考慮了以往的施工經驗,決定采用以下腳手架方案: 碗扣式鋼管落地腳手架 (二)、安全領導小組 搭設過程中,因處在施工高峰期,各施工班組在交叉作業中,故應加強安全監控力度,現場設定若干名安全監控員。水平和垂直材料運輸必須設置臨時警戒區域,用紅白三角小旗圍欄。謹防非施工人員進入。同時成立以項目經理為組長的安全領導小組以加強現場安全防護工作,本小組機構組成、人員編制及責任分工如下: 章某某(項目經理)——組長,負責協調指揮工作; 張某某(施工員)——組員,負責現場施工指揮,技術交底; 李某某(安全員)——組員,負責現場安全檢查工作; 劉某某(架子工班長)——組員,負責現場具體施工; 第四節 搭設流程及施工工藝 碗扣式鋼管落地腳手架 碗扣式鋼管落地腳手架搭設的工藝流程為:場地平整、夯實→基礎承載力實驗、材料配備→定位設置通長墊板、底座→豎立桿、安裝橫桿組成方框→安裝掃地橫桿→縱向裝橫桿加立桿至需要長度→安裝斜撐→連墻件→鋪腳手板→扎防護欄桿→扎安全網。 定距定位。根據構造要求在建筑物四角用尺量出內、外立桿離墻距離,并做好標記;用鋼卷尺拉直,分出立桿位置,并用小竹片點出立桿標記;墊板宜采用長度不少于立桿二跨、厚度不小于50mm的木板;底座應準確地放在定位線上,底座的軸心線應與地面垂直,墊板必須鋪放平整,不得懸空。 在搭設首層腳手架過程中,沿四周每框架格內設一道斜支撐,拐角除雙向增設,待該部位腳手架與主體結構的連墻件可靠拉接后方可拆除。當腳手架操作層高出連墻件兩步時,宜先立外排,后立內排。其余按以下構造要求搭設。 搭設參數表:
1、地基基礎 本工程腳手架地基基礎部位應在回填土完后夯實,采用強度等級不低于C15的混凝土進行硬化,混凝土硬化厚度不小于10cm。地基承載能力能夠滿足外腳手架的搭設要求(具體計算數據參閱腳手架計算書)。 2、立桿設置 立桿的連接是靠焊于立桿頂端的連接管承插而成,立桿插好后,使上部立桿底端連接孔同下部立桿頂端連接孔對齊,插入立桿連接銷并鎖定。立桿與縱向橫桿、橫向橫桿采用碗扣連接。底層立桿采用3.0m和1.8m交錯布置,上面各層采用3.0m長的立桿接長,頂部在用1.8m長的立桿找齊。以避免相鄰兩個立桿接頭避免出現在同一水平面上, 架設在堅實平整的地基基礎上的腳手架,其立桿底座可直接用立桿墊座;地勢不平或高層及重載腳手架底部應用立桿可調座;當相鄰立桿地基高差小于0.6m,可直接用立桿可調座調整立桿高度,使立桿碗扣接頭處于同一水平面內;當相鄰立桿地基高差大于0.6m 時,則先調整立桿節間,使其同一層碗扣接頭高差小于0.6m,再用立桿可調座調整高度,使其處于同一水平面內。 雙排腳手架高度小于或等于30m時,立桿的垂直偏差應控制在不大于架高的1/500,當高度大于30m時,立桿的垂直偏差應控制在不大于架高的1/1000。 立桿及縱橫向水平桿構造要求見下圖: 3、橫桿、間橫桿設置 底層水平框架的縱向直線度偏差應小于1/200架體長度;橫桿間水平度偏差應小于1/400架體長度。 間橫桿主要是為滿足普通腳手板和木腳手板的需要而設的構件,由Φ48×3.5mm的鋼管兩端焊接“Π”型鋼板制成??梢源钤O在主架橫桿之間的任意部位,用以減少支撐間距和撐挑頭腳手板。 4、雙排腳手架專用外斜桿設置 1)斜桿應設置在有縱、橫向橫桿的碗扣節點上; 2)在封圈的腳手架拐角處及一字形腳手架端部應設置豎向通高斜桿; 3)當腳手架高度小于等于 4)當斜桿臨時拆除時,拆除前應在相鄰立桿間設置相同數量的斜桿。 當采用鋼管扣件作斜桿時應符合下列規定; a、斜桿應每步與立桿扣接,扣接點的距離不應大于 b、縱向斜桿應在全高方向設置成八字形且內外對稱,斜桿間距不應大于2跨。 腳手架的破壞一般是橫向框架失穩所致,因此,在橫向框架內設置斜桿即廊道斜桿,對于提高腳手架的穩定強度尤為重要,對于一字形及開口腳手架,應在兩端橫向框架內沿全高連續設置節點斜桿;對于30m以下的腳手架,中間可不設廊道斜桿;對于30m以上的腳手架,中間應每隔5~6跨設置一道沿全高設置連續設置的廊道斜桿;對于高層和重載腳手架,除按上述構造要求設置廊道斜桿外,當橫向平面框架所承受的總荷載達到或超過25kN時,該層框架應增設廊道斜桿。用碗扣式斜桿設置廊道斜桿時,除腳手架兩端框架可以設成節點斜桿外,中間框架只能設成非節點斜桿。 當設置高層卸荷載拉結桿時,須在拉結點以上第一層加設廊道水平斜桿,以防止卸荷時水平框架變形。斜桿既可用碗扣腳手架系列斜桿,也可用鋼管和扣件代替,這樣可使斜桿的設置更加靈活,而不受接頭內所裝桿件數量限制。特別是用鋼管和扣件設置大剪刀撐,既可減少碗扣式斜桿數量,又能使腳手架的受力性能得到改善。 5、腳手板、腳手片的鋪設要求 (1)鋪層腳手片必須垂直墻面橫向鋪設,滿鋪到位,不留空位,不能滿鋪處必須采取有效的防護措施。 (2)腳手片須用12-14#鉛絲雙股并聯綁扎,不少于4點,要求綁扎牢固,交接處平整,鋪設時要選用完好無損的腳手片,發現有破損的要及時更換。 (3)當采用配套設計的鋼腳手板時,必須將其兩端的掛鉤牢固的掛在橫桿上,不得翹曲或浮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