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人體大掃除的食物 福建衛生報 2008-03-13二版 抗污染食物:有不少日常食物具有抗污染的作用,可作為體內的“清潔劑”。胡蘿卜含有大量果膠,可與重金屬汞結合,生成新物質排出體外;大蒜中的特殊成分可使體內鉛濃度下降;青綠色蔬菜富含堿性成分,可使沉積于細胞中的毒素重新溶解,隨尿液排出,生吃或榨汁飲用效果更佳;綠豆有解百毒之功,煮湯飲用效果更佳;蘑菇排泄毒物的能力強,乃是凈化血液的“高手”,尤其是蘑菇中難以水解的纖維則可把人體有害的致癌物和放射性物質排出體外;海帶富含海帶膠,可促使侵入血液內的放射性物質從尿中排出;豬血含有血漿蛋白,經消化酶分解后會產生一種解毒和滑腸作用的物質,可以與侵入的粉塵、有害金屬微粒發生反應,生成一種難以溶解的新物質,沉淀下來排出體外;黑木耳、木瓜、蘋果、綠茶中亦有凈化血液之成分,經常食用有助于血液純凈。 堿性食物:人的血液中既有堿性成分,又有酸性成分,正常情況下兩類成分處于相對平衡而略偏堿性的狀態。在這種狀態下,人的各項生理活動正常運行,身心健康。如果進餐不當,食物結構不合理,吃入過多的酸性食物,將使血液中酸性成分增多,形成酸性體質,從而成為多種疾病的溫床。 所謂酸性食物,是指食物在體內的最終代謝產物為帶陰離子的酸根,特點是含硫、磷、氮等非金屬離子多,例如各種肉食、蛋類、大米、面粉等;而蔬菜、水果、牛奶等則相反,它們在體內的代謝產物為帶陽離子的堿根,其特點是含鉀、鈣、鎂等金屬元素多,可抵消血中過多的酸性成分。由此可見,為保持血液略偏堿性的狀態,必須適當控制葷食的攝入,增加蔬菜、水果的進入量。值得一提的是海帶,所含堿度最高,居所有堿性蔬菜之首。 “還原食物”:自由基是人體氧化過程中的副產物,它們在人體內損害脫氧核糖核酸、膠原蛋白、破壞細胞組織,導致皺紋、老年斑等衰老信號出現,因此,及時清除這些“垃圾”是強體防病的有效途徑之一。醫學專家研究指出,“還原物質”能增強體內抗氧化系統的實力,或使已經發生氧化反應“還原”,進而抑制自由基的生存,并及時清除已形成的自由基,保持身體內環境的清潔,清除影響健康隱患。 與抗氧化功能有關的營養素有胡蘿卜素,維生素C、E及硒等,它們之間還有互相協同作用。例如維生素E可以保持β胡蘿卜素的雙鍵免受氧化,還可減輕缺硒動物的癥狀;硒又可減少動物對維生素E的需要量等。菠菜、韭菜、南瓜、蔥、豌豆角、番茄、胡蘿卜、大白菜等蔬菜,均有“還原食物”作用。 飲水沖洗:腸道特別是大腸為糞便形成并積存的場所,為了清除毒素,還應多飲水,特別是每天清晨空腹喝一杯溫開水,刺激腸蠕動,保持糞便軟化,促進糞便排出,也就是說做到“腸中常清”。多飲水又有利讓腸道中的毒素盡快隨尿液排出體外,以減少有害物質從腸道侵入血液。 (林相鑫) |
|
來自: 活到老學到老8... > 《食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