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 輯 介 紹 ![中國一代笛子宗師陸春齡領銜“中國國樂團”演奏《江南絲竹八大名曲》[原] - 慧劍 - 慧劍的博客](http://image52.360doc.com/DownloadImg/2012/05/2417/24333153_1.gif)
江南絲竹是中國傳統器樂絲竹樂的一種,流行于江蘇南部和浙江一帶。辛亥革命以后,在上海地區得到較大的發展,相繼成立了“鈞天集”、“清平集”、“雅歌集”、“國樂研究社”等組織。經常演奏的曲目有《歡樂歌》、《云慶》、《行街》、《四合如意》、《三六》、《慢三六》、《中花六板》、《慢六板》八首,號稱“八大名曲”。此外,《老六板》、《快六板》、《霓裳曲》、《柳青娘》、《鴿飛》、《高山》、《流水》、《迭層樓》等樂曲也較流行。江南絲竹的樂隊編制一般為7~8人,少則3~5人。常用樂器有二胡、小三弦、琵琶、揚琴、笛子、簫、笙、鼓、板、木魚、鈴等。演奏《四合如意》時,間或采用“雙橋”形式,即使用加倍的樂器編制。另外,也有由兩人演奏的形式,如用二胡和簫。 陸春齡,堪稱中國一代笛子宗師,南方笛派的杰出代表,享有“魔笛”的贊譽。由他的領銜中國國樂團演奏的八大名曲,曲曲優美,盡顯江南之秀色,細細聆聽,恍若身處江南水鄉,清然超脫。
江南絲竹八大名曲簡介 01. 行街 ![中國一代笛子宗師陸春齡領銜“中國國樂團”演奏《江南絲竹八大名曲》[原] - 慧劍 - 慧劍的博客](http://image52.360doc.com/DownloadImg/2012/05/2417/24333153_1.gif) 行街:江南絲竹八大名曲之一。
所謂行街,就是在街上行走,是一種邊走邊演奏的形式。 這首樂曲又叫《行街四合》,因為經常用于婚嫁迎娶和節日廟會巡演而得名。有兩個版本并存。一是由《小拜門》、《玉娥郎》、《行街》及其變化重復部分組成。二是由《行街》、《快六板》、《柳青娘》、《快六板》、《行街》尾聲組成。二者不論其組合的曲牌有所同異和多少不一,但它們的共同點都是以《行街》及其變奏為主體,所以它們都屬變奏性的聯綴體。 全曲分為慢板和快板兩部分,慢板輕盈優美;快板則熱烈歡快,且層層加快,把喜慶推上高潮,具有濃厚的生活氣息。 此曲運用支聲復調織體寫法,各個樂器聲部既充分發揮個人演奏特長和樂器性能,具有鮮明的個性,合之則相互協調融合,從而構成了多樣與統一的合奏整體。這也是江南絲竹支聲性復調織體的特點。
02. 中花六板 ![中國一代笛子宗師陸春齡領銜“中國國樂團”演奏《江南絲竹八大名曲》[原] - 慧劍 - 慧劍的博客](http://image52.360doc.com/DownloadImg/2012/05/2417/24333153_1.gif)
中花六板:民間藝人以《老六板》為母曲發展出《快花六板》、《花六板》、《中花六板》、《慢六板》,并將其組合成套,稱《五代同堂》。“五代同堂”這一名稱是取其吉利之意,子孫五代同堂,福高壽長。另外也示意五曲同出一宗。 《中花六板》是《老六板》的放慢加花,即將節拍逐層成倍擴充,而速度逐層放慢,旋律一次又一次地加花,清新流暢,細膩柔美,富有濃郁的江南韻味。是江南絲竹文曲的代表。 亦可用簫、二胡、琵琶、揚琴等少量樂器演奏,擬“舜彈五弦,以歌《南風》” 之古意,取名《熏風曲》,亦名《虞舜熏風曲》,格調則更為雅致。 03. 慢六板 ![中國一代笛子宗師陸春齡領銜“中國國樂團”演奏《江南絲竹八大名曲》[原] - 慧劍 - 慧劍的博客](http://image52.360doc.com/DownloadImg/2012/05/2417/24333153_1.gif)
慢六板:江南絲竹八大曲之一,源出于《老六板》,較《中花六板》節奏速度技法更加趨于和緩,秀雅流暢,富有情韻。 04. 歡樂歌 ![中國一代笛子宗師陸春齡領銜“中國國樂團”演奏《江南絲竹八大名曲》[原] - 慧劍 - 慧劍的博客](http://image52.360doc.com/DownloadImg/2012/05/2417/24333153_1.gif)
歡樂歌:江南絲竹八大曲之一,曲調明快熱情,起伏多姿,富有歌唱性,旋律流暢,由慢漸快,表示歡樂情緒逐漸高漲,常用于喜慶廟會等熱鬧場合,表達了人們在喜慶節日中的歡樂情緒。 樂曲采用放慢加花的變奏技法,將母曲《歡樂歌》發展成慢板和中板段落,而以母曲為本段,構成了(A1A2A)的變奏體結構,也就是說據以發展的主題在后,因此有人稱它為“倒裝變奏式”。 “放慢”是將母曲的音調節奏,逐層成倍加以擴充,如將一拍放慢為兩拍或四拍,用以擴大結構。“加花”是在放慢的節奏上,圍繞母曲的骨干音,增添幾個相鄰的音,以裝飾和豐富旋律。這樣就發展成與母曲具有一定對比的新型曲調,若不仔細分析,很難辨認其淵源關系。這是傳統民族器樂創作中運用最為廣泛的一種旋律發展手法。民族器樂小合奏《江南好》就是據此改編的。 05. 三六 ![中國一代笛子宗師陸春齡領銜“中國國樂團”演奏《江南絲竹八大名曲》[原] - 慧劍 - 慧劍的博客](http://image52.360doc.com/DownloadImg/2012/05/2417/24333153_1.gif)
三六:又名《三落》,是江南絲竹八大曲之一。它的原始譜是流水板,在李芳園的《南北派十三套大曲琵琶新譜》里收錄有此曲,改名為《梅花三弄》,并在各段加有小標題,分段方式也與老譜有出入。在江南絲竹中,本曲在原始譜的基礎上,根據加花的程度,分為《老三六》(即《原板三六》)、《中板三六》、《花板三六》三首獨立的樂曲。 此曲膾炙人口,流傳甚廣,主體由多個曲調組成,各個曲調間采用一個相同樂段的“合頭”串連。不盡相同的曲調形成調式、速度上的對比,構成分散、聚合的效果,使旋律更加活潑流暢,歡快而具有彈性。 用“合頭”連接若干曲調,形成一個完整的樂曲,是我國民間音樂中流傳很久的一種曲體結構形式,它在江南鑼鼓曲牌中也普遍使用。 06. 四合如意 ![中國一代笛子宗師陸春齡領銜“中國國樂團”演奏《江南絲竹八大名曲》[原] - 慧劍 - 慧劍的博客](http://image52.360doc.com/DownloadImg/2012/05/2417/24333153_1.gif)
四合如意:江南絲竹八大曲之一,四合是曲牌名,包含由多首曲牌聯合成套之意。此曲又名《橋》,為絲竹素材匯聚而成的綜合大曲。 《四合如意》因流傳地區不同,有《蘇合》、《杭合》、《揚合》等不同版本,其中以上海地區流行最廣,是一首由八首曲牌聯綴而成的大型套曲。包括《小拜堂》、《玉娥郎》、《巧連環》、《云陽板》、《緊急風》、《頭賣》、《二賣》、《三賣》。 樂曲以散板開始,接下的慢板是《三六》的放慢加花,此曲最大的特色是在后半部分的“賣”,由多種絲竹樂器輪流獨立演奏,演奏者可即興發揮,爭相獻技,有相互傳接和競賽的意義,故又稱為“賽”,演奏者彼此間的過渡自然流暢,并與合奏穿插進行,相逐成趣,變化自如。最后絲竹齊鳴,渲染出一種熱鬧歡騰的氣氛。 07. 花三六 ![中國一代笛子宗師陸春齡領銜“中國國樂團”演奏《江南絲竹八大名曲》[原] - 慧劍 - 慧劍的博客](http://image52.360doc.com/DownloadImg/2012/05/2417/24333153_1.gif)
花三六:江南絲竹八大曲之一,系以《三六》的音樂素材為基礎,進行放慢加花變奏,獨立成曲。樂曲樂觀明朗,親切動人。 08. 云慶 ![中國一代笛子宗師陸春齡領銜“中國國樂團”演奏《江南絲竹八大名曲》[原] - 慧劍 - 慧劍的博客](http://image52.360doc.com/DownloadImg/2012/05/2417/24333153_1.gif)
云慶:江南絲竹八大曲之一,系從《鑼鼓四合》套中的《云慶光》一節發展而來,又名《景星云慶》、《慶云板》。曲調輕松優美,常在節日和喜慶堂會中演出。 全曲共分三段,首段悠揚抒情;中段明朗活潑;尾段熱烈興奮,節奏頓挫有力。 樂曲主要采用齊奏,更好地表現了人們喜慶的情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