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濟仁國醫大師的藥茶-養生茶配方: 黃芪10-15克(12克/天) 黃精10克(10克/天) 枸杞6-10克(8克/天) 西洋參3-5克(4克/天) 用開水浸泡5-10分鐘即可服用,喝完再續,直至無味食之。 注:手腳冰涼、感冒者、腹瀉忌用。 李濟仁國醫大師的藥茶-養生茶配方調和氣血,延年益壽。枸杞子:具有滋肝補腎的作用;西洋參:具有溫和胃脾的功能,黃芪:有補氣活絡之功效;黃精:則是補血補氣的良方。這四味中藥混合在一起浸泡出來的藥茶,能夠達到“調和氣血,活筋通絡”的目的。長期堅持喝這種藥茶,可以使自己的精、氣、神到達一個最好的境界。所以,氣血和,百病消,養肝腎,美容顏。但同時,李教授也提醒大家,凡是手腳四肢冰涼、腹瀉患者及身體屬寒泠型者,不宜泡喝上述四味中藥浸泡的藥茶。 四味中藥的功效與作用 黃精的功效: 黃精以根莖入藥。具有補氣養陰,健脾,潤肺,益腎功能。用于治療脾胃虛弱,體倦乏力,口干食少,肺虛燥咳,精血不足,內熱消渴等癥。對于糖尿病很有療效。 中藥治脾胃虛弱,體倦乏力,食欲不振,心悸,氣短,肺虛燥咳,津傷口渴,消渴病,腎虛精虧,腰膝酸軟;外用治腳癬。 蒙藥冶身體虛弱,胃寒,消化不良,食積,食瀉,腎寒,滑精,陽痿,頭暈目眩,寒性“希日烏素”病,腰腿痛,“巴達干”病。 黃精的藥理作用: 1、抗病原微生物作用 黃精在試管內對抗酸桿菌有抑制作用,對實驗性結核病的豚鼠,用煎劑分別在感染結核菌同時給藥與感染后淋巴腫大再給藥,均有顯著的抑菌效果,健康狀況有明顯改善,其療效與異煙肼接近。對傷寒桿菌僅有微弱的抑制作用(抗菌最低濃度為:500—1000毫克%)。黃精醇提水溶液2%以上濃度對多種常見致病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l:l0濃度對腺,病毒有廷緩作用,對皰疹病毒有抑制作用。 2、對血糖的影響: 兔灌胃黃精浸膏,其血糖含量漸次增高,然后降低。黃精浸膏對腎上腺素引起的血糖過高呈顯著抑制作用。 黃芪的功效: 補氣固表,利尿托毒,排膿,斂瘡生肌。 用于氣虛乏力,食少便溏,中氣下陷,久瀉脫肛,便血崩漏,表虛自汗,氣虛水腫黃芪圓片,癰疽難潰,久潰不斂,血虛痿黃,內熱消渴;慢性腎炎蛋白尿,糖尿病。 黃芪的作用: 1 增強免疫功能 2 對干擾素的作用 3 增強機體耐缺氧及應激能力 4 促進機體代謝 5 改善心功能 6 降壓作用 7 保肝作用 8 調節血糖 9 抗茵及抑制病毒作用 10 激素樣作用 黃芪簡介: 夫黃芪乃補氣之圣藥,如何補血獨效。蓋氣無形,血則有形。有形不能速生,必得無形之氣以生之。黃芪用之于當歸之中,自能助之以生血也。夫當歸原能生血,何藉黃芪,不知血藥生血其功緩,氣藥生血其功速,況氣分血分之藥,合而相同,則血得氣而速生,又何疑哉。 黃芪食療價值: [性能]味甘,性微溫。能補脾益氣,補肺固表,利尿消腫。含皂甙、蔗糖、多糖、多種氨基酸、葉酸及硒、鋅、銅等多種微量元素。 有增強機體免疫功能、保肝、利尿、抗衰老、抗應激、降壓和較廣泛的抗菌作用。能消除實驗性腎炎蛋白尿,增強心肌收縮力,調節血糖含量。 [用途]用于脾胃氣虛;脾氣虛,中氣下陷,臟器下垂(脫肛、子宮脫垂、胃下垂等);肺氣虛弱,咳喘短氣;氣虛自汗,易于感冒;氣虛水腫,小便不利;氣血不足,貧血萎黃,或肢體麻木,或瘡瘍、創作不易愈合;消渴(糖尿病)。 營養價值: 枸杞,又稱枸杞子、紅耳墜,是茄科小灌木枸杞的成熟子實,既可作為堅果食用,又是一味功效卓著的傳統中藥材,自上而下就是滋補養人的上品,有延衰抗老的功效,得以又名“卻老子”。春天枸杞的嫩莖梢及嫩葉稱為枸杞頭,既是一種蔬菜,也是一種營養豐富的保健品。枸杞子中含有14種氨基酸,并含有甜菜堿、玉蜀黃素、酸漿果紅素等特殊營養成分,使其具有不同凡響的保健功效。 功效: 枸杞子含有豐富的胡蘿卜素、維生素A1、B1、B2、C、鈣、鐵等健康眼睛的必需營養,故擅長明目,所以俗稱“明眼子”。歷代醫家治療肝血不足、腎陰虧虛引起的視物昏花和夜盲癥,常常使用枸杞子。著名方劑杞菊地黃丸,就以枸杞子為主要藥物。民間也習用枸杞子治療慢性眼病,枸杞蒸蛋就是簡便有效的食療方。 枸杞有提高機體免疫力的作用,可以補氣強精,滋補肝腎、抗衰老、止消渴、暖身體、抗腫瘤的功效。 枸杞具有降低血壓、血脂和血糖的作用,能防止動脈粥樣硬化,保護肝臟,抵制脂肪肝、促進肝細胞再生。 適用人群: 適合所有人食用。用眼過度、老人更加適合。 適用量: 每天100克左右。 特別提示: 有酒味的枸杞已經變質,不可食用。枸杞子一年四季皆可服用,冬季宜煮粥,夏季宜泡茶。 健康紅綠燈: 枸杞性質比較溫和,食用稍多無礙,但若毫無節制,進食過多反而會令人上火。許多人有用枸杞泡酒的習慣,但實際上枸杞一般不要和過多藥性溫熱的補品如桂圓、紅參、大棗等共同食用,也不宜使用藥酒(如杞圓酒)這一形式。 西洋參的功效: 1、增強中樞神經系統功能 西洋參中的皂甙可以有效增強中樞神經,達到靜心凝神、消除疲勞、增強記憶力等作用,可適用于失眠、煩躁、記憶力衰退及老年癡呆等癥狀。 2、保護心血管系統 常服西洋參可以抗心律失常、抗心肌缺血、抗心肌氧化、強化心肌收縮能力,冠心病患者癥狀表現為氣陰兩虛、心慌氣短可長期服用西洋參,療效顯著。西洋參的功效還在于可以調節血壓,可有效降低暫時性和持久性血壓,有助于高血壓、心律失常、冠心病、急性心肌梗塞、腦血栓等疾病的恢復。 3、提高免疫力 西洋參作為補氣保健首選藥材,可以促進血清蛋白合成、骨髓蛋白合成、器官蛋白合成等,提高機體免疫力,抑制癌細胞生長,有效抵抗癌癥。 4、促進血液活力 長服西洋參可以降低血液凝固性、抑制血小板凝聚、抗動脈粥樣硬化并促進紅血球生長, 增加血色素。 5、治療糖尿病 西洋參可以降低血糖、調節胰島素分泌、促進糖代謝和脂肪代謝,對治療糖尿病有一定輔助作用。 西洋參的作用: 西洋參具有滋陰補氣,寧神益智及清熱生津, 降火消暑的雙重功效。古語云:“西洋參性涼而補,凡欲用人參而不受人參之溫者皆可用之”。故補而不燥是西洋參的特別之處。 1、強化心肌及增強心臟之活動能力; 2、強壯中樞神經,安定身心并恢復疲勞,有鎮靜及解酒作用,增強記憶能力,對老人癡呆癥有顯著功效; 3、對血壓有調整作用,使暫時性或持久性血壓下降。抑制動脈硬化并促進紅血球生長,增加血色素的份量; 4、能調節胰島之分泌,因此對糖尿病有功效; 5、對肝臟有調節副腎上腺素之分泌,促進新陳代謝作用; 6、能增強體力并對運動員具極大助益; 7、抑制癌細胞生長, 增加免疫功能; 8、助長消化, 對慢性胃病和腸胃衰弱有助效。 副作用 西洋參服用過量不好,會給人帶來心情興奮、煩躁憂慮、失眠,出現人格喪失或精神錯亂等類似皮質類固醇中樞神經興奮和刺激癥狀。據專家介紹說,西洋參雖然具有很好的滋補作用,但并非人人適宜服用,也并非一吃下去,免疫力立即就會提高。從服用到在身體內產生作用,需要一個過程。 中醫認為,西洋參屬于涼藥,宜補氣養陰。如果身體有熱癥,比如口干煩躁、手心發熱、臉色發紅、身體經常疲乏無力,使用西洋參類補品可以達到調養的目的。 反之,若咳嗽有痰、口水多或有水腫等狀態時,就應避免服用西洋參,否則就會加重病情。 另外,“非虛勿補”。如果身體并無不適,不宜經常服用西洋參含片。 另外,西洋參不利于濕癥,服用時還要考慮季節性。春天和夏天氣候偏干,比較適合服用西洋參,不宜服用人參或紅參;而秋、冬季節更適宜服用人參。 西洋參的服法 西洋參的服法與療效息息相關,不容忽視。現擷取其中部分介紹如下: 1、煮服法 將西洋參切片,取3克放入砂鍋內,加水適量,用文火煮10分鐘左右,趁早飯前空腹,將參片與參湯一起服下。 2、燉服法 將西洋參切片,每日取2-5克放入瓷碗中,加適量水浸泡3-5小時,碗口加蓋,再將基置于鍋內,隔水蒸燉20-30分鐘,早飯前半小時服用。 3、蒸服法 將西洋參用小火烘干,研成細末,每次取5克,用1個雞蛋拌入,蒸熟后服用。 4、含化法 將西洋參放在砂鍋內用水蒸一下,使其軟化,再切成薄片,放在干凈的小玻璃瓶內或小磁瓶內,每日早飯前和晚飯后各含服2-4片,細細咀嚼咽下。 5、沖服法 將西洋參用小火拱干,研成細粉,每次取5克置杯中,加入少量蜂蜜,用開水沖入,加蓋后5分鐘,可分數次服用,以空腹飲用為佳。 6、配棗法 取新鮮的西洋參20克,大棗5枚,加水適量,隔水燉成參棗湯,每天早晨空腹和晚上臨睡前服用。 將老母雞去內臟洗凈,取西洋參50克放入雞肚內,再用線縫合雞肚,加水淹沒雞體,不加鹽,先用大火燒開,再用小火燉,燉至雞肉熟爛,湯液剩下三分之二即可,每天吃一小碗雞肉和湯。 附件列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