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按摩就是運用自己的雙手,在體表部位或穴位進行按摩,以期強壯身體,自我保健。
1、頭部 洗臉面。用雙手摩擦生熱,順鼻兩旁、眼圈、前額及耳旁做洗臉狀,輕輕按摩25--36次;揉頭皮。以兩手指插到頭發表皮上,輕輕來回交叉揉動25--36次;撫頸項。雙手交叉抱頭頸,頭稍后仰,雙手來回輕輕摩擦18--26次。功效:可使頭腦清醒。 2、眼部 按太陽穴。手掌擦熱按摩太陽穴,順逆轉各9次;揉眼眶。大拇指基部擦熱,繞眼眶周圍運轉,順逆轉各9次;捏鼻梁。食指按兩眉中間玄關處。中指與拇指捏著眼內角,捏揉15--20次。功效:防治頭暈目眩。 3、耳部 鳴天鼓。兩手掌稍用力按住左右耳孔,兩手指放在后腦枕骨上,食指向下彈叩風池穴25--30次;撥耳。以手掌按耳孔,緊壓急放,閉、開各6次;擦耳旁。用兩手食指、中指分置兩耳前后,上下輕輕按摩15--20次。功效:防治耳鳴、耳聾、頭暈。 4、口腔 叩齒。先輕輕叩齒18下,再叩前齒18下;攪海。用舌頭在口腔里牙齒外面運轉,左右上下進行12--18次;漱津液。右手掌抱前額,左手按下頜,左右交叉按摩20次,鼓漱10次,然后用意引津液,分三次咽下。功效:治療腹脹。增強消化功能。 5、軀體 按胸肋。右手貼于左胸前,左手按在左腰處,自上而下反復按摩,另一側亦然,左右各按摩10次。可解除胸悶、腰酸;通氣海。右手掌貼在腹部臍孔上,循肚臍中心點,沿消化管道路線,輕輕推趕按摩,由右面上左面下,來回旋轉80--100周。可促進腸道蠕動;按命門。大拇指叉在腰前,四肢尖貼在后背,呈反叉腰狀;上下微力按摩背部兩腎中間25--36次。功效:強腎、治療腰背痛。 6、四肢 捏合谷。兩手交叉,大拇指和食指捏住虎口,做緊、松、捏、揉等動作100次。可舒筋散血,刺激神經,治療頭面痛;叩內關。內關在手掌后兩筋間。兩手相對,三只指尖和在腕骨三個穴眼上,來回叩動100次。可消除胸脹、胸悶;扭膝。兩腳平行靠攏著地,屈膝微蹲。兩手掌置膝上,膝部前后左右呈圓圈轉動,左右各9次。可治下肢乏力,關節酸痛;按足三里。足三里在膝蓋骨外側三指寬處,經常按摩此穴,可治消化不良;擦涌泉。涌泉穴就是足底心。將右腳擱于左腿上,右手掌貼在右膝蓋骨處,手指按四周,左手掌擦右腳心,兩手同時摩擦25--36次,在換左腳。功效:防治失眠、頭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