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安白石百香果香溢農家 百香果學名叫西番蓮,有“果汁之王”的美譽 |
(來源:桂林晚報) 2009-12-13 |
【桂林晚報訊】(記者 文燁 通訊員 文歡)興安縣白石鄉采取“公司+科技+基地(農戶)”的運作模式,引進推廣百香果及其種植技術,目前已發展150多畝,年平均畝產量1300多公斤,畝產值2000多元,為當地農民尋找到一條致富新路子。 今年年初,該鄉三友村委祖山嶺村民劉軒華,從北海引進百香果種植獲得成功。在鄉黨委、政府的引導下,劉軒華隨后帶動全鄉農民規模種植這種新型水果,很快發展到150多畝。 近日,記者來到祖山嶺百香果種植基地。放眼望去,小小的山丘上,一壟壟百香果藤蔓沖破濃密的綠蔭覆蓋,在棚架上隨風搖曳。藤蔓上掛滿了一個個雞蛋般大小的果子,在冬日的陽光下飄散著陣陣清香,令人垂涎三尺。 劉軒華領著記者一路參觀,一路介紹。百香果是一種加工型水果,主要用來制造高檔果汁飲料。百香果學名西番蓮,含有石榴、菠蘿、香蕉等10多種水果的濃郁香味,酸甜可口,營養豐富,有“果汁之王”的美譽。他們成立了百香果專業種植協會,采取“公司+科技+基地(農戶)”的運作模式;科技人員深入田間地頭加強指導,上課培訓;公司與農戶簽訂購銷合同,以每公斤2元保價收購,確保了百香果的銷路,解決了種植戶的后顧之憂。產品主要供出口,日榨鮮果量遠遠不能滿足企業生產需要,所以前景比較樂觀。 在他的帶動下,附近村民利用坡地、山地、果園,已種植百香果150多畝近萬株,第一年就掛滿了果。預計每畝可收獲果子1300多公斤,按現在的保守價,收入有2000多元。按百香果的生長規律,第二年產量可以增長2至3倍,收入將更為可觀。百香果粗生易長,病蟲害少,省人力,省肥料,結果時間長。 |
責任編輯:sff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