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的錢幣界對于中國銅元中享有盛名的大珍品,曾有“十大金剛”的說法,它們分別為:
“安徽方孔十文”、“江南甲辰二十文”、“吉林辛丑二十個(幣中的“個”字為繁體)”、“奉天中花十文”、“四川光緒當三十”、“廣西光緒十文”、“江西辛亥大漢”、“安徽十八星十文”、“袁像大面型十文”、“哈爾濱兵艦壹分”。
中國銅元的明星陣容(第一輯)
1,四川當三十立龍。
2,四川當三十飛龍。
3,廣東光緒元寶半分。
4,安徽飛龍米字星。
5,安徽飛龍梅花星。
6,安徽寶皖五文。
7,安徽方孔立龍。
8,湖南黃銅元樣幣鍍金。
9,湖南黃銅元樣幣大英文。
10,湖南黃銅元樣幣小英文。
11,湖南黃銅元樣幣扁龍梅花。
12,湖南黃銅元樣幣扁龍五點花。
13,湖南黃銅元樣幣背廣西飛龍。
14,湖南黃銅元樣幣白銅。
15,湖南大湘掃把龍9云。
16,湖南大湘掃把龍18云。
17,湖南小湘掃把龍9云。
18,湖南小湘掃把龍18云。
19,湖南小湘掃把龍17云。
20,四川山字龍20文樣幣。
21,四川官局5文滿文寶福。
22,四川官局20文滿文寶福(新發現,僅見)。
23,四川省造五文坐龍。
24,四川省造五文飛龍倒五。
25,四川省造五文飛龍正五。
26,四川省造五文飛龍正五大字面。
27,江蘇飛龍2文。
28,安徽瘦身大云龍(新發現,僅見)。
29,民國25年廣東人像一仙。
30,安徽十文小英文水龍。
31,安徽光緒20文。
32,安徽皖字20文。
33,安徽銅幣9星10文。
34,湖北光緒元寶背圓珠龍紅銅。
35,湖北光緒元寶背圓珠龍黃銅。
36,湖北光緒元寶背圓珠龍白銅。
37,東三省大寫“壹分”大字。
38, 東三省大寫“壹分”小字。
39,湖南省憲11年1月。
40,江南甲辰20文。
41,淮字大清銅幣20文。
中國銅元的明星陣容(第二輯)
42,寧字二文。
43,寧字五文部版龍。
44,寧字五文仿部版龍。
45,寧字五文地方龍。
46,陰寧大清五文。
47,寧字大清銅幣20文。
48,江蘇飛龍5文黃銅。
49,陰淮字大清銅幣十文。
50,江西珠圈座龍十文。
51,江西辛亥大漢十文。
52,直字大清銅幣2文。
53,奉天中花十文水龍。
54,奉天中花十文坐龍。
55,哈爾濱軍艦一分。
56,東三省一分黃銅。
57,川字大清銅幣二文。
58,川字大清銅幣五文。
59,川字大清銅幣一文。
60,鄂字大清銅幣一文紅銅。
61,四川銅幣漢字五文。
62,民國十五年無川銘嘉禾五十文。
63,民國十五年無川銘嘉禾一百文。
64,梅花黨徽一分。
65,梅花黨徽二分。
66,民國十五年四川邊鑄百文。
67,浙江省造喜敦廠鏡面黃銅樣幣。
68,小吉字己酉大清銅幣十文。
69,四川水龍十文。
70,吉林花籃二十個。
71,吉林花籃五十個。
72,吉林花籃一百個。
73,山東飛龍米字星小邊花上山東。
74,山東飛龍米字星大邊花上山東。
75,山東飛龍米字星大邊花上山東龍胸無線。
76,山東飛龍米字星大邊花上山東內卷云。
77,橫山東飛龍米字星龍胸無線。
78,橫山東飛龍米字星內卷云。
79,山東撇上光坐龍。
80,上山東粗滿文飛龍五角星。
81,山東光緒一文。
82,民國山東20文。
83,河南陰太極水龍黃銅。
84,河南大清銅幣己酉“汴”字一文。
85,河南大清銅幣己酉“汴”字二文
中國銅元的明星陣容(第三輯)
86,河南大清銅幣己酉“汴”字五文。
87,河南大清銅幣己酉“汴”字二十文。
88,河南大清銅幣己酉“汴”字二十文寬邊。
89,河南五百文。
90,河南黨徽無紀年五十文。
91,廣西飛龍十文。
92,黨徽“桂”字一分大字。
93,黨徽“桂”字一分小字。
94,民國21年云南一仙。
95,戶部丙午五文。
96,宣統年造大清銅幣團龍一厘。
97,宣統年造大清銅幣團龍五厘。
98,宣統年造大清銅幣團龍一分。
99,宣統年造大清銅幣團龍二分。
100,宣統年造大清銅幣團龍二分黃銅。
101,宣統年造大清銅幣團龍二分白銅。
102,宣統三年大清銅幣團龍五文。
103,宣統三年大清銅幣團龍十文黃銅。
104,宣統三年大清銅幣團龍十文白銅。
105,宣統三年大清銅幣團龍二十文。
106,宣統三年大清銅幣團龍二十文黃銅。
107,宣統三年大清銅幣團龍二十文白銅。
108,大清銅幣雙花二文。
109,光緒通寶背橫書一文。
110,銅幣一文背大清龍滿穿。
111,總字戊申一文大清龍紫銅試樣。
112,開國紀念幣五文。
113,開國紀念幣二十文。
114,開國紀念幣五十文。
115,橫山西一枚。
116,民國五年嘉禾五厘滿穿。
117,民國五年嘉禾滿穿五厘簽字。
118,民國五年嘉禾一分滿穿。
119,民國五年嘉禾一分簽字。
120,民國五年嘉禾圓穿二分。
121,共和十文簽字。
122,中華銅幣十三年十文。
123,袁世凱像共和十文大面。
124,袁世凱像共和十文小面。
125,袁世凱像共和十文小面近葉。
126,“平津”雙字黨徽布圖一分。
127,“平”字黨徽布圖一分徽下。
128,“平”字黨徽布圖一分徽上。
129,“平”字黨徽布圖半分。
中國銅元的明星陣容(第四輯)
130,“平”字黨徽布圖一分布下。
131,“津”字黨徽布圖一分徽上。
132,“津”字黨徽布圖一分徽下。
133,“津”字黨徽布圖一分布下。
134,民國25年“平”字嘉禾一枚。
135,民國25年“平”字嘉禾二枚。
136,民國25年“平”字嘉禾十枚。
137,民國25年“津”字嘉禾一枚。
138,民國25年“津”字嘉禾二枚。
139,民國25年“津”字嘉禾十枚。
140,民國25年嘉禾、麥穗一枚。
141,民國25年嘉禾、麥穗二枚。
142,民國25年嘉禾、麥穗五枚。
143,民國25年嘉禾、麥穗十枚。
144,民國25年嘉禾、麥穗五十枚。
145,民國25年嘉禾、麥穗一分。
146,民國25年嘉禾、麥穗一分白銅。
147,民國25年嘉禾、麥穗廿文。
148,民國25年嘉禾、麥穗廿文白銅。
149,甘肅中華十文。
150,甘肅五文機制。
151,甘肅造幣廠五十文。
152,湖南大云駝背龍。
153,河南民國百文黃銅樣幣(新發現,僅見)。
154,河南民國百文左讀面值(新發現,僅見)。
155,皖西北蘇維埃二十文。
156,皖西北蘇維埃五十文。
157,皖西北蘇維埃五十文大寫。
158,皖西北蘇維埃道區五十文。
159,湘鄂西蘇維埃一分。
160,廣東五羊一仙。
161,安徽特小滿文十文(新發現,僅見)。
162,新疆市銀二分五厘蟠龍。
163,新疆民國辛酉年造十文。
164,新疆戊辰民國銅元宋書“日”。
165,新疆民國銅元背“銅元”。
166,新疆己巳大寫貳拾文。
167,新疆省城庚午十文小旗。
168,新疆省城庚午十文大旗。
169,新疆省城庚午二十文單飄旗。
170,新疆省城庚午二十文雙飄旗。
171,新疆省城庚午二十文對讀。
172,新疆中華民國十年當紅錢二十文。
173,西藏火寶花銅幣卡崗。
174,西藏火寶花銅幣噶阿。
175,西藏火寶花銅幣啟介。
176,西藏宣統寶藏半分。
177,嘉禾十文背民國八年徐世昌像
178,1/8宣統卡切。
179,普通啟介1556年順旋。
180,江西大字飛龍。
181,江西小字飛龍。
182,香港一仙1941。
183,1864年香港一文。
184,華興銀行壹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