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是制作茶器的名貴原材料,自古以來素有“世間茶具之首”的美譽。紫砂的主要產自江蘇宜興的丁山、黃龍山、洑東鄉一帶,泥色有多種,除去主要的朱泥、紫砂泥外,尚有白泥、烏泥、黃泥、松花泥等各種色澤。 ![]() 紫砂壺 據不完全統計,依據實物可考,從明正德(公元1506年)開始,至清宣統(公元1911年)止,以各種形式參與紫砂陶瓷設計、創作的著名學者、詩人、藝術家不下九十余人。這種情況,各代相延,因此,紫砂陶從形、質、色、神、氣方面都顯示出一種儒雅風韻。中國人對紫砂壺的推崇之情由來以久,紫砂壺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時代的范蠡——“陶朱公”,但真正制成壺是在明武崇正德年間以后。 相傳古時候宜興街頭,一日一僧人突沿街叫賣:“賣富貴土了!誰買富貴土,買了就大富大貴了?!逼鋵嵣酥傅木褪亲仙皦氐脑稀W仙皦氐哪嘣嫌勺夏唷⒕G泥和紅泥三種,俗稱“富貴土”構成,因其產自江蘇宜興,以紫泥為主,故稱宜興紫砂。 紫砂泥料是從礦層中開采出的紫泥,俗稱生泥。紫砂壺除由紫泥、綠泥或紅泥單燒造制外,也會以不同成分配比,不同溫度燒制,呈現紫而不姹,紅而不嫣,黑而不墨,綠而不嫩,如鐵如石,被正文于一器,集白美于三停,遠而望之,黑若鐘鼎陳明庭,追而察之,燦若琬琰浮精英,燒成后的紫砂壺保溫性和透濕性均十分理想。 ![]() 精美的紫砂器具 紫砂壺何以受到愛茶者的一再追捧呢? 首先,紫砂壺經久使用,壺壁積聚“茶銹”,沸水注入空壺,也會茶香氤氳,這與紫砂壺胎質的氣孔率有關,是紫砂壺獨具的品質。 第二,它的保味功能好,泡茶不失原味,更無茶具本身所帶的異味,聚香含淑,色、香、味俱佳,且香不渙散,得茶之真香真味?!堕L物志》說它“既不奪香,又無熟湯氣”。 第三,陳茶不餿,暑天越宿不起膩苔,有利于洗滌及保持茶壺自身的衛生。這是由于紫砂壺的陶質壺蓋有孔,能吸收水蒸汽,加速茶水的發酵。 第四,冷熱急變性好,寒冬臘月,壺內注入沸水,絕對不會因溫度突變而脹裂。同時砂質傳熱緩慢,握持壺不會炙手。而且還可用文火烹燒加溫,不會因受火而開裂。 紫砂因主要產自宜興一帶,故而也名“宜興紫砂”。宜興紫砂器(壺)在拍賣市場行情看漲,是具有收藏的“古董”,名家大師的作品往往一壺難求,正所謂“人間珠寶何足取,宜興紫砂最要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