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癥狀診斷】 古人認為咳是有聲無痰,嗽是有痰無聲。但咳并非完全因為無痰,多是因為痰不易咳出之故;嗽也并非無聲,是痰易隨嗽出,不甚作響之故。所以,仍總稱為咳嗽。 西醫(yī)認為,咳嗽的病因有:呼吸道炎癥,如急、慢性咽炎,喉炎,急、慢性支氣管炎,肺炎、肺結核、百日咳和支氣管擴張癥等;呼吸道誤吸入異物、食物、刺激性氣體、塵埃、濃煙等;呼吸道本身或鄰近腫瘤的壓迫,縱隔淋巴結腫大的壓迫或牽引;呼吸道粘膜接觸過敏源后,均可引起咳嗽。此外,干性胸膜炎、自發(fā)性氣胸等使胸膜受到刺激及某些腦膜、心、胃病等也可引起咳嗽。 痰的主要來源是氣管、支氣管腺體和杯狀細胞的分泌物。按痰的性質可分四種: 粘液性痰:淺白色或無色透明,有粘性。多見于急性支氣管炎、早期肺結核,病毒性肺炎、支氣管和肺霉菌感染等。痰量通常不多。 泡沫性痰:帶粘性淺白色泡沫狀。夾有少量粘液,量較多。常見于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肺氣腫等。另一種是漿液性泡沫狀痰,常帶粉紅色,見于左心衰竭引起的肺水腫,肺郁血。 膿性痰和混合性痰:為黃綠色膿性粘稠痰塊。少量膿痰可在急性支氣管炎的后期、肺炎和肺結核中見到;化膿性細菌引起的支氣管或肺部疾病如支氣管擴張癥和肺膿瘍等有大量膿痰,痰放置后可分為三層,上層是泡沫和粘液,中層是稀釋的漿液,底層是膿液和壞死組織小塊,有時在上層下面可以看到膿條掛在中層清液中。如伴有厭氣菌感染,痰液有明顯的腐臭的氣味。 肺結核空洞伴有嚴重感染或膿胸伴有支氣管胸膜痰,也有大量膿痰,經(jīng)口咳出,但一般不會分為三層。 血痰:血量可由痰中帶血到整口鮮血或大咯血。鮮血往往見于肺結核、支氣管擴張和肺癌。鐵銹色痰,粘而帶膿性,量不多,見于肺炎雙球菌肺炎。 桔紅色粘痰為肺吸蟲病的特征性痰。阿米巴肝膿腫穿破入支氣管,會咳出大量豬肝色膿痰,顯微鏡下偶可發(fā)現(xiàn)阿米巴原蟲。黑紅色血痰多見于肺梗塞。 中醫(yī)認為:外感風、寒、暑、濕、燥、火都可引起咳嗽,其中以風寒為主要。內傷而致五腑六肺功能異常也都可引起咳嗽,其中以肺、脾、腎三臟關系最密切,古人有"肺為貯痰之器,脾為生痰之源"的說法,而肺與腎更密切。所以治咳必須尋求根源。
外感咳嗽主要包括: 風寒:咳痰稀薄如泡沫,伴有怕風、鼻聲重,或兼有流清水鼻涕,舌苔簿白,脈浮。 風熱:咳痰不爽,痰稠粘而色黃,或有口渴咽痛,大便秘結,小便短赤,舌苔薄黃,脈滑數(shù)。 燥邪:咳嗆無痰,鼻咽干燥,舌邊尖常紅,脈浮數(shù)。 內傷咳嗽主要有: 濕痰:痰多而易咯出,痰出而咳即止,此病在脾胃,故常見胃納呆滯,胸悶腹脹,大便搪薄,舌苔根部常膩,脈濡滑。 陰虛:干咳無痰,手足心灼熱,黃昏對面頰升火,喉癢或痛,口干而唇紅,或有盜汗,夢遺,舌紅苔少或剝落,脈細或數(shù)。
這么多種咳嗽,簡單的整骨治療,就一招,胸三復位。
請大家實踐,手法可以仰臥位、坐位。
原則是,拉開關節(jié),扭轉角度復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