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是故國家已非家。 明建文帝朱允炆依靠太祖朱元璋遺篋,從皇宮的西門(鬼門)出亡,出家避難法號為應文,跟隨明建文帝朱允炆一行舊臣20多人分兩撥駕船取道溧陽而去。 天光大亮,燕王朱棣揮得勝之兵,進了皇宮。進宮之后,第一件事就是尋找明建文帝的下落。左右推來宮中小太監,燕王朱棣問道: “你們的舊主子跑到哪里去了?” “回大王,小的不知。” 燕王朱棣聽了大怒,喝令把這名小太監拖出去打死。另外一個年事稍長的中年太監上前跪倒奏道:“請大王息怒,原諒他年幼無知,大王您問的奴才曉得。” “你曉得,那好,你說說看。” “就在那!”中年太監用手指了指一具已被火燒得面目全非、肢體殘斷的遺骸說。
燕王朱棣聞訊,立即搶步上前,端詳了半晌,忽然放聲大哭說:“小子無知,乃至如此!” 燕王朱棣這一哭,他手下的文武及歸降他的建文一朝大臣也都信以為真,以為明建文帝朱允炆已經葬身火海了。 其實,正如前面已經敘述過的那樣,明建文帝朱允炆并沒有死,死的是他的皇后馬氏。這一點,那個中年太監心里清楚,揮靖難之師南下的燕王朱棣心里似乎也明白。不然的話,他就不會在成為明祖之后“大索國內”,然后傾全國之力遣鄭和七下西洋了。 不管怎么說吧,明建文帝朱允炆已不在皇宮,明王朝江山無主這已是不言而喻的事實。順理成章地,燕王朱棣就取代朱允而代之,成為明王朝的第三任君主明成祖。 笑人世恩怨過眼煙云。 39年過去了。其間,大明江山先后有3個皇帝(明成祖、明仁宗、明宣宗)謝世。到了第六任皇帝明英宗朱祁鎮執政的正統5年時,大明王朝所屬的滇南思恩州慈恩寺內,突然來了一個老和尚。他自稱是“天一大師”,言談舉止頗為不俗。話里話外地露出一些口風,說他就是失蹤了30多年的明建文帝朱允炆。寺院方丈一聽,覺得其事非同小可,不由得吃了一驚。忙把此事報告給了思恩州的知州,州官也作不了主,于是又轉呈藩司。這樣一層一層轉呈,最后連呈文帶那位“天一大師”都被送到了京師。 當朝皇帝明英宗朱祁鎮,論起輩份來,已經和朱允炆隔了好幾輩,不用說,他是沒有見過朱允的。因而,他也就不知道這個自號“天一大師”的人是否真正是明建文帝朱允炆。 想來想去,他手下的人給他出了個主意:找一個明建文帝時見過朱允炆的太監去當場辨認,若是,則迎進宮中,如不是,則秘密處置。 明英宗朱祁鎮一聽,覺得這個辦法不錯,可具體執行起來就不那么容易了。因為成祖朱棣進南京時,曾大殺過那些不肯馬上歸降他的建文帝的宮人、太監,加上年長日久,還健大的且又見過朱允的宮里人恐怕已經沒有幾個了。 找來找去,找到一個名叫吳亮的。 那個自號“天一大師”的老和尚見了這個當年的小太監,開口就叫出了他的名字:“汝非吳亮耶?” 吳亮一時不敢確認這個面目蒼老的老和尚是否就是當年溫文爾雅的少年天子。因此,他否認道:“你認錯人了,我不是吳亮。” “你不是吳亮?這就怪了!記得那一年在宮中,我吃子鵝,吃不完,把剩下的給你,你當時手里拿著酒壺,謄不出手來。我和你鬧著玩兒,就把鵝肉扔在地上,你當時年紀還小,見了肉顧頭不顧腚,竟像小狗似地爬在地上把肉叼起來吞下,你說,有沒有這件事?” 吳亮一聽,絲毫不差,的確是當年宮內發生的事。于是,回宮復命說老和尚確系明建文帝朱允炆。 聽了吳亮的奏報后,明英宗皇帝朱祁鎮派人前來悄悄探問天一大師:“此來欲何為?”言下之意,大有緊張之感。 但見那個老和尚淡然一笑,用一種飽經滄桑的語調緩緩說道: “40年家國,3百萬河山,劫波歷經關山外,幸未馬革裹尺還。古稀之人,但求見大明江山永固,此外又有何求?請轉告今上,老僧此行目的已達到,就要告辭了!” 使者回去轉述了老和尚的這番話,明英宗朱祁鎮聽了不禁為之動容。在他的堅請之下,年已64歲的朱允炆又回到宮中。撫今思昔,感物傷懷,真有“離宮見月傷心色,夜雨聞鈴斷腸聲”之感。 3年后,明建文帝朱允炆靜悄悄地死于紫禁城中的永安宮內。據說死后被葬于北京市郊金山口外八里處的龍潭。墓名“天一大師之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