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電視臺選送的陳家坡
廣東電視臺選送的潘旭在比賽現場
四川廣播電視臺選送的吳李紅
第15屆全國青年歌手電視大獎賽4月1日在央視綜藝頻道開賽。經歷了從今年1月開始的初賽、3月下旬的復賽,總決賽為了突出選手個性提出了全新賽制,減少人數和環節。但當晚的比賽從19點30分拉開帷幕,直至近22點結束,長達兩個半小時,卻只進行了六位選手的比賽,著實讓看電視的觀眾吃不消。
賽制“積分”變“晉級”主持人、點評嘉賓大換血
前晚播出的青歌賽首場比賽,觀眾首先看到的變化就是接連主持多屆比賽的董卿被李思思、尼格買提兩位80后主持人替換。而評委陣容也有變化,由青歌賽走出的譚晶首度坐上評委席。
往屆青歌賽中一直備受關注的“綜合素質考核”環節在第一賽期變身“快問快答”,規定選手在90秒內回答10道選擇題,還是延續了以往“綜合素質考核”的出題風格。往年的點評嘉賓余秋雨被從《百家講壇》走出的河南大學文學院教授王立群取代。
青歌賽在賽制上的改變也是明顯的,由以往的積分制改為淘汰賽,打造“晉級”概念。這一改變被網友評價為更像各大衛視流行的大眾選秀節目。決賽分為四個賽期,從4月1日起至4月26日,共進行20場比拼,來自全國的40支參賽隊的120組選手中,只有36組晉級下一個賽期。據悉,隨著“賽期”晉級,“快問快答”還將升級成“金牌主考”和“模唱節奏考核”。
節目“瘦身”每場6個選手演兩個半小時被疑“注水”
較于往屆每場有十余位選手參賽,本屆青歌賽可謂大幅“瘦身”。4月1日晚亮相的首場比賽中,美聲、民族、流行三個組別各有兩位選手亮相。6名選手參加3個環節比拼,包括介紹選手的短片展示、規定曲目演唱和“快問快答”。據央視方面介紹,新賽制減少每場人數和環節的目的是為了“突出選手個性”。首場比賽,四川廣播電視臺選送的吳李紅,河南電視臺選送的陳家坡,廣東電視臺選送的潘旭,分別從美聲、民族、流行組勝出晉級。
“瘦身”的節目從19:30拉開帷幕,直至近22點結束。記者從節目中看到,開唱后先介紹評委,比賽開始先以每段短片引出選手,選手和主持人對話后演唱規定曲目。評委打分期間選手接受主持人采訪,之后接受至少兩個評委分別五分鐘的點評。所有選手唱完規定曲目后是“快問快答”環節,問答后選手接受嘉賓王立群的點評。演唱分和問答分相加得出總成績。
喜愛青歌賽的觀眾在賽后對六個選手長達兩個半小時的比賽開始吐槽。網友“胖小貓”表示:“一場比賽看下來,青歌賽變成了‘說歌賽’,總覺得唱得少,點評比重占太多。”
陜西賽區選送9位選手兩人進入決賽第一賽期
記者了解到,青歌賽陜西賽區選送了9位選手,但記者在決賽名單中只發現了美聲組的李凌和流行組的周鵬。據陜西賽區相關宣傳負責人方先生說:“選送央視參加決賽的9位選手都是綜合評定成績最好的。”對于為什么只有2位陜西選手出現在總決賽名單上,方先生表示:“這應該是最終進入決賽的選手,一切以央視播出的結果為準。”
記者昨日撥打本屆青歌賽宣傳人員張妮的手機,詢問賽制改革問題,對方回答:“青歌賽目前的賽制是‘夾唱夾議’,這樣設置是為了節目好看,如果唱得多就像綜藝節目了。而選手也希望得到評委的更多指導。選手唱歌后集中進行問答,也是為了對比更直觀。節目直播還在磨合期,一定還有可以改進的地方,節目組會在后期注意。”實習記者徐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