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語有云“每天吃豆三錢,何需服藥連年”,豆子的養生功效自古便發掘出來了,如今不少健康輔助食品的主要營養成分也是從豆類中提取,其中含有蛋白質、必要的脂肪和一些生物活性化合物,是上佳的抗氧化劑,不僅能幫助身體回復年輕狀態,促進身體健康、維持健康體重,還能有效預防糖尿病和部分癌癥,最妙的是,幾乎所有豆類都是味甘性平,不失為秋季最好的滋補食物。與其服用昂貴的健康輔助食品,不如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多吃適合的豆類,養生效果往往比吃保健食品更好。 吃什么豆最養生? 黃豆預防心血管疾病 黃豆味甘平、性溫和,幾乎適合任何人群食用。中國是黃豆的故鄉,種植歷史約有4000多年,看似平常的食材,它的養生功效多得出人意料,就像它古老的歷史,三言兩語很難道清楚,我們最關心的膽固醇、血脂、衰老、老年癡呆等問題,它都有一定的積極作用。雖然黃豆性味甘平,入脾、胃經,清熱利小便、解毒,直接食用幾乎適合于任何人,但它制成豆漿后性寒,能清利大小便、解熱潤肺、寬中下氣,體寒的人不宜過多飲用。 紅豆利水除濕消腫解毒 在眾多豆類中,廣東人最喜愛的莫過于紅豆了,甜品、老火湯、燴菜中,都有紅豆的蹤影。麥佩玉表示,紅豆有利水除濕、排血膿以及消腫解毒之功效,紅豆性平、味甘,適合任何體質的人食用,尤其適宜各類型水腫人士食用,包括腎臟性水腫、心臟性水腫、肝硬化腹水、營養不良性水腫等。紅豆富含維生素B,能夠促進身體的新陳代謝,也適宜肥胖人士食用。 黑豆病后體虛的最佳補給品 黑豆為腎之谷,入腎有健脾利水、消腫下氣的作用,可滋腎陰、潤肺燥、制風熱、活血解毒,還有止盜汗、烏發以及延年益壽的功效。從現代營養學來看,黑豆除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卵磷脂、脂肪及維生素外,尚含黑色素及煙酸,正因為如此,黑豆一直被人們視為藥食兩用的佳品。將黑豆和黃豆一起打豆漿,可以中和純黃豆豆漿的涼性,適合任何體質的人飲用。對病后體虛、脫發、白發以及正在發育的兒童有特別好的功效。 蕓豆忌鹽人群的最好食物 蕓豆含有豐富的鉀和蛋白質,但它同時含有一種毒蛋白,必須在高溫下才能被破壞,在食用蕓豆時必須煮熟煮透。蕓豆還是一種難得的高鉀、高鎂、低鈉的天然食品,尤其適合心臟病、動脈硬化、高血脂、低血鉀癥和忌鹽患者食用。 食用貼士 黃豆很少有與之相克的食材和藥材,在日常生活中煲湯時,不妨抓一把黃豆一起煲,長期堅持下去對身體健康大有好處。 將紅豆與烏魚、鯉魚或黃母雞同時煲湯或燴熟,消腫力較單食紅豆更為明顯。 對于大病初愈的人,可用黑豆100克水浸30分鐘,加水適量,煮沸后小火煮40分鐘,用少許鹽或糖調味,分兩次食用,早晚各一次,堅持一周或以上,對身體的恢復有很大的幫助。 眼下雖立秋,但天氣依然十分炎熱,可將蕓豆用水煮爛,或浸泡后蒸熟,攤涼后淋上蜂蜜,清涼可口,甘甜滋潤。 |
|
來自: 桃源和風 > 《食(療)//膳//醫同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