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以才立,政以才治,業以才興。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人才問題是關系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關鍵問題,人才工作在黨和國家工作全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堅持黨管人才原則,把各方面優秀人才聚集到黨和國家事業中來。”因此,我們謀“提質升位、科學發展,建設渝西川東區域中心城市”的大略,必須依托充分的人才保障與智力支持。謀略必先謀才,謀才方能謀略。進一步培育重才、育才、容才、用才的良好環境,形成人才輩出、人盡其才的生動局面,是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我縣人才工作關鍵而緊迫的任務。 謀才必樹重才之識。孫中山先生說:“治國經邦,人才為急。”經濟發展、社會發展,歸根結底是為了人的全面發展;硬實力、軟實力,歸根結底要靠人才的實力。自然資源和物質資源終歸是有限的,惟有人力資源是永不枯竭的戰略資源,惟有人才優勢是最需培育、最有潛力、最可依靠的優勢。我們必須以戰略眼光,高度重視人才價值,深刻認識人才在創新、創業、創優中的引領作用、骨干作用、帶動作用;高度重視人才工作,扎實做好人才發展規劃,在人才投入上舍得花錢;高度重視人才政策,為各類人才成長和施展才干創造良好環境;高度重視人才影響,最大限度地把各類人才團結凝聚到黨和國家的事業中來。 謀才必善育才之法。十年樹木,百年樹人,覓才不易,育才更難。全社會要形成尊重人才、善待人才、關愛人才的良好風氣,構建重知識、重教育、重能力的學習氛圍。要克服“重使用、輕培養”的短視行為,健全人才培養機制,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增強人才教育培訓的針對性、實效性。特別是要抓緊培養榮昌本土青年人才,激發他們的創造活力和創業熱情,引導鼓勵他們爭做建設家鄉的時代先鋒。 謀才必具容才之量。人才興業,人才難得。的確,大到一個國家,小到一個單位,沒有人才,事業很難發展。從某種程度上說,領導者除了具有愛才之心,還必須有容才之量。常言道:“宰相肚里能撐船。”作為選人用人的各級領導干部應具備宰相的氣度,具備容才的肚量。一是客觀對待人才。“人無完人,金無足赤。”每個人才都有自己鮮明的個性,看問題、干事業都有自己的觀點和方法,想法和意見有時難免不一致,甚至產生明顯的分歧。我們要善于聽取不同意見,只要對工作有利、對發展有益,都應大力支持、正確對待,切勿挫傷人才的工作積極性。二是寬容對待人才。我們應該明白“長江后浪推前浪”的道理,要有容才胸懷,要善待人才的缺點,不藏私心,大力推薦人才,使他們能成大業、立大功。三是誠心激勵人才。要鼓勵人才出成就,對人才取得的成績,誠心誠意地表揚獎勵、大力宣傳,不能將他人的成就占為己有,甚至擔心超越自己,搶了自己的位子,壓制人才發展。對人才造成的失誤,要正確處理,敢于承擔責任,幫助其分析存在的問題,研究改進的措施,激勵人才的斗志,切勿攬功推過,以“一時一事成敗論人才”。 謀才必悉用才之要。“長才靡入用,大廈失巨楹。”科學使用人才與其說是一門技術,不如說是一門藝術。一是用其所長。要善于揚長避短,不以表象而舍才,不以小疵而掩才,不以妒謗而毀才,不以好惡而棄才,不以卑微而輕才,做到“智者用其謀,愚者用其力,勇者用其威,怯者用其慎”。最大限度發揮人才作用,調動一切積極因素促進事業發展。二是用當其時。每個人才都有一個“保值期”,要防止“積壓”人才,“浪費”人才。既要對優秀的年輕干部唯才是舉,也要避免對大器晚成者造成埋沒。三是各得其所。要把人才安排到最能發揮他才能的崗位上去,做到專才專用、偏才偏用、人盡其才、才盡其用。 “人既盡其才,則百事俱舉;百事舉矣,則富強不足謀也。”執政為民,在于抓才;為政之道,在于得才;興才之道,在于成才。我們一定要按照十八大要求,做到“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進一步開發人才資源,調整人才結構,保證人才投入,創新人才制度,構筑人才優勢,讓榮昌成為渝西川東地區人才向往之地、人才薈萃之地、人才用武之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