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改變我的人生(獨家專訪)
美國前總統克林頓63歲時,發表了自己去世前要完成的“遺愿清單”,其中有這樣兩項:攀登非洲最高峰乞力馬扎羅,跑一次馬拉松。而這兩項挑戰,國內著名客戶關系管理專家、長跑“傳教士”田同生已經在60歲前全部完成。 笑容爽朗、活力四射、6塊胸大肌……很難想象眼前這位“型男”竟有60歲。52歲,他第一次爬雪山,迄今為止已成功登頂包括澳、非、歐、南美四大洲最高峰在內的十余座雪山;55歲,他開始跑步,目前已成為去國外跑全程馬拉松最多的中國人,還影響著更多的人一起跑起來。他說,人生再晚,都別忘了挑戰自己。 “爬雪山讓我走出自卑” 毫不夸張地說,萬科董事長王石改變了田同生的人生。2002年,田同生采訪王石時,剛攀登完北美麥金利山的王石向他介紹了登山運動。沒想到,這深深地打動了他。王石眼中這個“有沖動、風風火火、勇于挑戰”的男人,采訪回去就開始進行體能訓練,每天背23公斤的背包爬29層樓梯。 事實上,2002年前后的田同生正處于人生的低谷。他在北京一家雜志社當記者,每月工資3000元。此前,當過公務員,做生意時投資被騙,婚姻也遭遇破裂。那年10月,參加同學聚會時,同學們見他如此苦悶,紛紛勸說:“都這把年紀了,你也就這樣了”、“人活著,差不多就得了,別瞎折騰”……這些話刺激著他。聚會一結束,他就刪除了所有同學的電話。“人生就得折騰!”田同生說。 每天天剛亮就出門,七點一刻準時到辦公室;新聞發布會,早早趕去搶占第一排……50多歲的田同生必須用加倍的勤奮、認真去拼。僅一年時間,他搖身一變,成了某公司副總裁,年薪30萬。但好景不長,公司開始走下坡路。他不得不重新起航,和朋友合伙創辦了現在的公司。 2005年夏天,田同生登頂四川第二高峰四姑娘山。在他看來,人生如同爬雪山,注定是孤獨而充滿苦難的。在攀登雪山的過程中,暴風雪、缺氧、饑餓、寒冷、雪崩,這些危險狀況隨時可能出現,每個登山者都必須坦然面對并解決,這是鍛煉意志力最好的方式。“我并不是一個自信的人,小時候媽媽讓我去鄰居家借東西,我都不敢去。”但他不曾想到,爬雪山治愈了內心的自卑,收獲了讓他受益一生的財富——自信。 體育補考生跑全程馬拉松 2008年,田同生參加了王石發起的攀登西藏海拔8012米雪山希夏邦馬峰的活動。當他爬到7450米時,感覺體力不支,只能放棄登頂,成了9名隊員中唯一未能成功登頂的“失敗者”。他發現,耐力成了自己登頂雪山的短板,而跑步是鍛煉耐力最好最便捷的方式。于是,他在離家很近的健身房辦了一張健身卡,開啟了另一項運動:長跑。 剛開始跑步,他吃了不少苦頭。由于速度過快,跑了不到20分鐘就得扶著墻,又喘又累;跑了不到2公里,小腿外側就酸痛難忍。后來請教跑友才知道,要根據自己的呼吸節奏跑。 2個月后,他便能跑到10公里。 很多人想不到,田同生從小體育就不好,大學時還補考過。這個信奉“普通人把普通事做到極致就不普通”的男人,把爬雪山的野心,再次用到跑步上。先是北京半程馬拉松,再是2010年廈門全程馬拉松,接著是2010年雅典馬拉松……到現在為止,他已經跑了27個全程馬拉松,其中10個在國外。 “從我的經歷來看,跑步是不需要天分的,它最需要的是耐力。我是一個普通人,別人能跑,我也能跑。”田同生說,跑步給他帶來了前所未有的變化。身高175厘米的他,體重從2008年的78公斤下降到71公斤,腰圍也變成了2.3尺。以前每次小便都痛苦萬分的問題,現在也沒了。去年體檢時,醫生吃驚地招呼其他同事說:“快來看,這個肝長得好漂亮,上面一點脂肪都沒有。”田同生笑言,自己是60歲的年齡,35歲的身材,25歲的心態。 如今,他每天早上五六點鐘起床,在小區跑10公里,然后送4歲的女兒上學。力量訓練也是在洗完女兒的衣服、做完家務活后才去做。在他看來,事業和家庭是第一位的,他沒有因跑步而減少與家人的溝通。每次出國跑馬拉松,都是帶著老婆孩子全家出動,跑到終點后再把獎牌掛在女兒脖子上,拍張美好的照片。“長跑給了我看世界的另一個角度。清晨的巴黎街頭,當很多中國人在LV專賣店門口排長隊時,我正用自己的雙腳丈量這個城市。”田同生說。 人生下半場的精彩 如果說田同生人生的上半場充滿了戲劇性,他被動地承受著生命中的大起大落,那他的下半場反而進入了平穩的上升期。在下半場里,他用自己的堅持、勤奮、影響力,收獲了自信、名聲、幸福和尊重。 2009年,48歲的央視主持人羅京、46歲的時尚雜志總編輯吳泓先后離世,這對田同生觸動很大。從跑步中嘗到甜頭的他,眼看著職場人士頻繁猝死,身體處于亞健康,便覺得自己應該把跑步帶來的益處推而廣之,讓不跑步的人跑步,讓不健康的人獲得健康。 有人用“狂熱”來形容田同生推廣跑步,并稱他為跑步“傳教士”。60歲的他活脫一張宣傳畫:看上去永遠活力四射,身上沒有一點贅肉,衣服緊緊地貼在結實的肌肉上,臉上幾乎沒什么皺紋…… 這位“傳教士”做得很成功。他按照親人、熟人、陌生人的范圍逐漸擴大自己的影響圈。在他的影響下,已經有10個親人開始長跑,其中5個能跑馬拉松,還有不少朋友、工作伙伴也開始長跑。他的目標是:推動100個人從零開始跑馬拉松。更值得一提的是,田同生利用自己向企業做客戶關系管理咨詢的契機,不遺余力地推動企業為員工創造跑起來的條件。“健康不僅僅是員工個人的事,也是企業的責任。”如今,他已經推動萬科集團、聯想集團等企業成立長跑隊。 2013年10月,田同生將和80多名跑者一起參加芝加哥馬拉松。對于未來的期待,田同生說,希望自己80歲時,還可以跑馬拉松。▲ |
|
來自: lxq1953 > 《短文、報報刊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