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坦使用的誤區 全網發布:2011-12-08 14:36 發表者:孫偉 (訪問人次:896) 安坦(鹽酸苯海索)是精神科常用藥物,主要用于緩解抗精神病藥所致的椎體外系癥狀(EPS),而且效果非常明顯。因此,很多患者和家屬,甚至很多精神科醫生,認為使用抗精神病藥就要預防性使用安坦,而且一旦用上安坦就要長期使用。真的是這樣嗎?這其實是安坦使用的兩個誤區。 誤區一:預防性使用安坦。 老一代抗精神病藥(如氯丙嗪、奮乃靜、硫利達嗪、氟哌啶醇、五氟利多等)確實容易導致椎體外系癥狀。有研究報道,50%的患者服用老一代抗精神病藥后會出現不同程度的椎體外系癥狀。因此,我們很能理解患者、家屬及醫生預防性使用安坦的心情。但是,隨著新型抗精神病藥(如奧氮平、利培酮、喹硫平、阿立哌唑、齊拉西酮等)的問世,這種情況得到很大改善。大部分病人服用新型抗精神病藥后,并不會出現椎體外系癥狀。即使服用老一代抗精神病藥,也有一半的病人不會出現椎體外系癥狀。因此我們沒有必要預防性使用安坦。 中國人常說“是藥三分毒”。安坦雖然是用來對抗抗精神病藥物副作用的藥物,但安坦本身也有副作用。安坦最常見的副作用是抗膽堿作用,如:口干、便秘、視力模糊、尿儲留、心動過速、記憶力障礙等。除此以外,安坦還可以降低抗精神病藥的血藥濃度,影響抗精神病藥的治療效果。甚至有研究認為,安坦還會增加遲發性運動障礙(TD)的風險。既然安坦也有副作用,因此我們應慎重使用安坦,避免預防性使用,僅在必要時使用。 誤區二:長期使用安坦。 很多患者一旦使用安坦后,就會長期服用。患者和家屬擔心如果停用安坦,椎體外系癥狀又再次出現,因此不敢停止使用安坦。其實,很多研究發現,患者使用抗精神病藥后如果出現椎體外系癥狀,人體會自動進行調節,一般經過1—2周時間便能耐受這些副反應。也就是說,出現椎體外系癥狀,即使不服用安坦,患者的這些反應也能自行緩解。也有研究發現,患者服用安坦3個月后,將安坦改為安慰劑(外表與安坦一樣,但沒有藥理作用)治療,患者椎體外系癥狀并未再次出現。因此,我們沒有必要長期使用安坦。我們建議使用安坦3個月后,患者可以在醫生指導下逐漸減少安坦劑量,甚至停用。 您如果正在預防性使用或長期使用安坦,請和您的主治醫生一起重新評估使用安坦的必要性。 發表于:2011-12-07 22:23
|
|
來自: 昵稱13162242 > 《待分類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