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語錄 1、“我來告訴你怎樣發財,把門關上,以免別人聽到:如果別人充滿貪念,自己就要小心謹慎;假如別人心存恐懼,自己就應貪得無厭。” (巴菲特21歲時對哥倫比亞大學學生發表的演講) 2、“現在的投資者沒有從過去的經濟增長中受益。” (《金融和商業年鑒》,1951年12月6日) 3、“我們所有的投資項目對我來說,都存在價值被低估的現象,否則我們就不會投資。” (巴菲特合伙人公司信函,1966年7月) 4、“我不對股票市場總體情況和商業周期進行預測,如果你認為我能勝任這項工作,或者宏觀經濟預測對于投資非常關鍵,那么,你就沒有必要參與合伙公司。” ( 巴菲特合伙人公司信函,1966年7月) 5、“我對待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大部分未公開)的態度,如同我看待冰山(大部分在水面以下)。” (巴菲特合伙人公司信函,1966年7月22) 6、“這些情況不會誘導我作出超出我理解范圍的投資決策(我不會遵循‘如果不能征服他們,就加入他們’的哲學。我的觀點是‘如果我不想加入他們,就征服他們’)。” ( 巴菲特合伙人公司信函,1967年1月25日) 7、“本·格雷厄姆說過:‘長期來看,市場是個衡量基準的機器。而短期看來,它是一個投票機。我一直認為,由基本原理決定的重量很好測出。但是,由心理因素決定的投票很難評價。’” (巴菲特合伙人公司信函,1969年) 8、“也許法國某個8英畝大的葡萄園出產的葡萄,是全世界最好的,但是我總懷疑,這有99%的可能是宣傳的效果,只有1%是基于其優良的品質。” (《沃倫·巴菲特如是說》第36頁,詹尼特·盧) 9、“市場表現愈是愚蠢,善于捕捉商機的投資者機會就愈大。如果你能遵守本·格雷厄姆的話去做,你就能夠從別人的愚蠢行為中受益,否則你自己也會干蠢事。” (《理智的投資人》第四版前言, 1973年) 10、“我每天早上固定從一邊開始刮臉,固定先穿某一只鞋,人是一種具有習慣的動物。” (《信使報和晚間新聞證實》,1977年11月4日) 11、“我們通常不會為了獲取短期的收益而購買股票,實際上如果商業運作效果良好的話,股票價格走低倒是收購企業的大好時機。” (1977年年報) 12、“企業經營出色,財務狀況良好,但是股票價格卻低于內在價值,股票回購是回報股東最穩妥的方式。” (廣為引用) 13、“關于未來的走勢眾說紛紜,形勢明朗以后再采取行動不是更好嗎?你可能聽說過這樣的陳詞爛調:‘克制購買欲望,直到不確定因素消除再說。’在尋找幫助之前,要注意兩個不讓人樂觀的事實。未來是不明確的;你花大價錢在股票市場買到的是輿論,不確定性實際上是長期價值購買者的朋友。”(《福布斯》,1979年8月6日) 14、“如果事情根本不值得做,也就沒有必要做好。” (1981年年報) 15、“幾何級數的增長最終要停下來。” (1982年年報) 16、“市場有時像上帝,垂青那些自立自強的人,但是,有時又不像上帝,它也懲罰那些無頭蒼蠅似隨意跟風的人。” (1982年年報) 17、引用約翰·梅納德·凱恩斯的話:“難點不在于沒有新思維,而在于無法擺脫陳舊思想的束縛。” (1983年年報) 18、“在我從事工作的35年里,沒有發現向價值投資靠攏的跡象,似乎人性中有一些消極因素,把簡單的問題復雜化。” (巴菲特在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的演講,1985年) 19、“我希望每年有一個好的想法,兩年有一個也行。” (《財經回顧》 1985年12月9日) 20、“如果有人給我一份投資建議,我只用5分鐘或者更短的時間就可以看完,5分鐘之內我可以過濾99%的想法。” (《財經回顧》 1985年12月9日) 21、“如果一個口碑極好的管理團隊,挽救了一個業績比較差的企業,企業的名聲依舊保持不變。” (1985年年報) 22:“今年我們的凈利潤是6.136億美元,增幅達48.2%,這種高增長出現的可能,與哈雷慧星出現的幾率相似,我的余生可能既看不到哈雷慧星劃過天際,同樣也不可能再創造這種增長速度。” (1985年年報) 23、“人們心中充滿貪念,恐懼和無知,這個事實是可以預計到的,但是結果卻難以預料。” (《渠道》雜志,巴菲特與帕詩西亞·鮑爾對話,1986年) 24、商學院“重視復雜的過程而忽視簡單的過程,但是簡單的過程卻更有效。” (《渠道》雜志,巴菲特與帕詩西亞·鮑爾對話,1986年) 25、“生活的關鍵就是要準確地給自己定位。” (《廣播》, 1986年6月9日) 26、關于耐心:“你不會每年都要更換房子,孩子和老婆,為什么要賣出公司?我想在公司里尋找樂趣,看著公司成長和發展,而且我還要享受生活。” (阿納格諾斯論文中引用巴菲特的話, 1986年) 27、確立公司收購的標準:“很像選擇妻子,你必須確定她具有你要求的品質,然后突然有一天你遇到中意的人,你就娶她為妻。” (1986年年會) 28、“對于一年的股票市場走勢、利率和商業動態,我們不做預測,我們過去沒有,將來也不會這么做。” (《福布斯》, 1987年10月13) 29、“我們喜歡購買企業,但是不愿意出售企業。” (1987年年會) 30、“任何不能持久的事物終將消失。” (1987年年會) 31、“指望經理人告訴你,在兩個月內,能否依靠指數期貨,期權或者股票賺錢,是完全沒有道理的。如果能做到,他們也不會告訴投資者,他們早就賺夠錢退休了。” (《金錢》雜志, 1987年秋季刊) 32、“從根本上講,我是一名分析師。我努力估算一些企業的價值,然后,除以它發行股票的數量。” (《奧馬哈世界先驅者報》, 1987年10月) 33、“我有自己的衡量尺度,也許有人不喜歡我的所作所為,但是只要我認為是值得的,我就很開心。假如我的所作所為能得到別人的贊揚,但是我對工作并不滿意,那我就不太開心。” (《美國西部雜志》 1987年秋季刊) 34、“市場的存在為我們提供參考,方便我們發現是否有人干了蠢事。投資股票,實際上就是對一個企業進行投資,你的行為方式必須合情合理,而不是一味追趕時髦。” (《財富》, 1988年4月11日) 35、“我希望自己在一個連傻子都能經營的企業工作。” (《財富》, 1988年4月11日) 36、“我們接手一家企業時,并不想對該企業進行大的調整,對公司進行調整就如同重新組合家庭。” (《財富》, 1988年4月11) 37、“如果我們乘坐由紐約開往芝加哥的干線鐵路,我們不會在阿爾多納半路下車,然后乘坐支線到芝加哥。” (《財富》, 1988年4月11日) 38、“我們寧愿花大價錢收購績優企業,而不貪便宜購買業績一般的企業。” (廣為引用) 39、“我不知道股市明天、下周或者明年是什么情況,但是在未來的10年或者20年里,你一定會經歷兩種情況:景氣和蕭條。關鍵是你必須利用市場,而不要讓市場左右你,不要讓市場誤導你采取錯誤的行動。” (廣為引用) 40、“投資人最重要的特質不是智力而是性格,你不需要有高的智商,你用不著同時下三盤國際象棋,或者同時打兩副橋牌,你需要一種性情,不管是群居還是獨處,你都能夠做到從容自若,榮辱不驚。你知道自己是正確的,因為別人的態度對你不會產生影響,你只是基于事實和自己的判斷做出決定。” (亞當·史密斯主持的《金錢世界》節目, 1988年6月20日) 41、“我們對通貨膨脹的觀點是一貫的,我們認為人們對通貨膨脹懷有偏見,不管是美國還是世界的其它地方都是這樣。在這個世界上,物價注定要走高,只不過是程度的問題。可能某一時點通貨膨脹空間高漲,印制鈔票太容易了,如果沒有人干預,我就想印鈔票。” (1988年年會) 42、“如果股票市場一二年內關閉,我們一點都不用擔心,即使它星期六或者星期天就關閉,我們的工作也將一如既往。” (1988年年會) 43、“如果原則會過時,那么它就不是原則。” (1988年年會) 44、“股票市場什么都有可能發生,你必須把事情料理好,一旦發生不測,第二天你必須能夠從容如舊。” (亞當·史密斯主持的《金錢世界》節目, 1988年6月20日) 45、“如果一個優秀的企業被一些特殊因素困擾,從而導致股價被低估,這就是最佳的投資機會。” (《財富》, 1988年12月19日) 46、“對一個優秀的企業來說,時間是朋友,但是對于一個平庸的企業,時間就是敵人。” (1989年年報) 47、“如果你無法左右局面,那么錯失一次機會也不是什么壞事。” (1989年年報) 48、“我經常認為,從失敗的個案例中,學到的東西,要比從成功的案例中學到的更多。商學院習慣于教授學生成功的商業案例,但是我的搭檔芒格說,他最想知道的,就是可能會在哪里遭遇失敗,這樣,他就避免到那兒去。” (巴菲特在艾瑪麗商學院的演講, 1989年11月) 49、“我不像鋼鐵企業的管理人員,只知道在鋼鐵行業內投資。我一生都在關注別的公司,從名字由A打頭的阿伯托實驗室,到Z打頭的澤尼斯國民保險公司,所以我的畫布(收購的公司)越來越大。” (《財富》,1990年1月29日) 50、“我認為,生活在奧馬哈是一個明智的選擇,我過去在紐約工作的時候,感到有很多外部刺激,如果你有足夠的腎上腺素,你會做出相應的反映,一段時間以后,可能會瘋狂之舉。奧瑪哈有利于你冷靜地思考。” (《紐約時報雜志》, 1990年4月2日) 51、“我喜愛我的工作,我從事一種有趣的智力游戲,要想獲勝并不是太難。我不會去試圖跨越7英尺高的欄桿,我和自己喜歡的人在一起,做我喜歡的工作,何樂而不為呢?如果我沒有享受生活,那么誰在享受生活呢?” (《紐約時報雜志》, 1990年4月2日) 52、“股票買賣很簡單,你只要從低于內在價值的價格買入一家績優公司的股票,長期持有就可以了。此外,公司的領導人必須誠實、能干。” (《福布斯》, 1990年8月6日) 53、“你沒有必要是研究火箭的專家,投資股票不是一場智商較量的游戲——智商為160的人擊敗智商為130的人,理性才是關鍵的要素。” (廣為引用) 54、關于價值投資:“由于價值投資很簡單,所以沒有人愿意教授它。假設你擁有博士學位,而且曾經多年學習如何利用數學方法進行復雜的運算,如果你再來學習價值投資,這就如同為了獲得牧師資格去求學,卻發現《摩西十戒》就是你需要的。” (《紐約時報雜志》作者戴維斯, 1990年4月) 55、“造成股價走低的主要原因,是人們的悲觀情緒——有時是全面的,有時只是針對某一家公司或者某一個行業,我們喜歡這種環境,并不是說我們喜歡悲觀的情緒,而是喜歡這種情緒帶來的低價格。樂觀主義是理性投資者最大的敵人,當然這不是說購買不受歡迎的企業或股票就是明智之舉,盲目從眾和持立獨行,兩種方式同樣愚不可言,關鍵是用大腦去思考,而不是投票表決。” (1990年年報) 56、“發現你身處洞中時,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停止挖掘。” (1990年年報) 57、“我們的舉動,反映了我們對股票市場的觀點,股市起到資金重新配置的作用,在這個市場上,資金總是從頻繁交易的人流向沉著冷靜的人。” (1991年年報) 58、“要想游得快,借助潮汐的力量要比用手劃水效果更好。” (91年年報) 59、“很多事情有利可圖,但是你必須堅持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我們想不出用什么辦法把麥克爾·泰森打倒。” (1991年年會) 60、“對我來講,重要的是公司能提供什么,我不喜歡概念,我只對價值感興趣。” (《商業周刊》 1991年8月19日) 61、“輕易獲得資金,容易導致草率的決策。” (《所羅門公司與客戶懇談會》 1991年9月13日) 62、關于從錯誤中學習:“我確實總傾向于低價購買普通,甚至連普通都算不上的公司。但是從降低風險或者不賠錢的角度看,這種策略很奏效,當然也不會造就了不起的大企業。我們的側重點也在隨時間改變而改變。我們不想用最低的價錢,購買市內最差的家具店,我們想以合適的價格購買最好的。” (廣為引用) 63、關于自己最大的優點:“我很理智,很多人有很高的智商,很多人比我工作的時間更長、更努力,但是我處理事情更理智,你必須能夠自我控制,不能讓情感左右你的理智。” (廣為引用) 64、“實際上,如果沒有十足的把握,我不會輕舉妄動。” (廣為引用) 65、“我認為如果把頻繁交易的機構稱為投資者,就如同把經常體驗一夜情的人稱作浪漫主義者一樣荒謬。” (1991年年報) 66、關于兩種信息:“你可以知道的事情和必須知道的事情,你知道的所有的事情中,具有重要性的事情只占很小一部分。” (廣為引用) 67、“我一直認為從事經濟預測工作的人,唯一的價值就是使得算命先生的存在更具合理性。” (1992年年報) 68、“短期投資等于就即將發生的事情進行賭博,如果你運用大量的資金進行短期投資,有可能血本無歸,如果一樣東西的售價是他真實價值的兩倍,什么可以阻止它上升十倍呢?你也有可能是正確的,但是也許到時候你也只能在救濟院里向別人解釋。” (巴菲特在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的演講, 1993年10月27日) 69、總結格雷厄姆的教誨:“合適的性格加上足夠的才智,才會有理性的行為。” (《福布斯》, 1993年10月19日) 70、“我是一個比較成功的投資者,原因是我是一名商人,我是一個比較成功的商人,原因是我是一個投資者。” (《福布斯》, 1993年10月19日) |
|
來自: 江蘇常熟老李 > 《投資理念 樂悠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