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懂體檢報告 揪出健康問題
■新快報記者 林恒華 通訊員
許詠怡
體檢報告怎么看?這個問題確實難倒很多人。 體檢科專家表示,最簡單的單位體檢已經囊括了心臟、肝臟、腎臟、肺部、血液、代謝等最基本的器官和系統的健康檢查,而這些重要的身體功能部件是否正常運轉,則可以通過一些關鍵數據看出端倪。 血液 關鍵項目:白細胞數(WBC.)、紅細胞數(RBC.)、血紅蛋白(HGB.)、血小板總數(PLT.)解讀指南:如果關鍵的4項都沒問題,那么其他小項目的影響也不會很大;如果這4大項任何一項出現問題,就要結合其他小項目確診是否疾病表現。 白細胞數——結合小項判斷是否病 白細胞是血液中的一類細胞,主要功能是殺滅有害病原體(如細菌、病毒等)、清除毒物及壞死細胞。白細胞數異常并不一定就是得了像白血病這樣可怕的血液疾病,也有可能是生理性的原因。 建議:白細胞數增高可能有4個原因: 1.生理性原因。如發生于新生兒、孕婦,或劇烈運動后及酷熱、嚴寒下等,并非疾病因素。 2.可能是感冒、發燒、疼痛等不適癥狀。單純的白細胞稍增高且無臨床癥狀,可暫不處理。 3.細菌病毒感染(最常見)、過敏、中毒、組織損傷或壞死等病理性原因造成。 4.可能是血液病的早期表現,如再生障礙性貧血等(還要結合病史、小項目的檢查進一步分析)。 紅細胞數——貧血指標 紅細胞數是貧血的一個指標。紅細胞數偏低的情況比較常見,代表著以下3種可能: 1.血液濃縮。天氣熱、出汗多、喝水少引起的,并非疾病因素。 2.失血過多。外傷、消化道出血、痔瘡出血或月經過多等造成。 3.可能是血液病的表現。 建議:貧血常由缺鐵性貧血、巨幼細胞性貧血、再生障礙性貧血、溶血性貧血、白血病等造成,應進一步確診。 血紅蛋白——也是貧血指標 血紅蛋白也是貧血的一個重要指標,貧血原因與血紅細胞數降低相同。 1.90g/L≤成人男性血紅蛋白<120g/L,或90g/L≤成人女性血紅蛋白<110g/L,為輕度貧血;2.60g/L≤成人血紅蛋白<90g/L,為中度貧血3.30g/L≤成人血紅蛋白<60g/L為重度貧血。建議:貧血通常伴隨有頭暈、無力、心慌等癥狀。如果指標異常同時又有典型癥狀,最好及時就診,明確病因。 血小板總數——可正常可由疾病引起 血小板的主要功能是凝血和止血,修補破損的血管。血小板總數升高或降低都屬異常,以降低的問題居多。其原因主要有以下4個: 1.生理性原因。短期內運動量大、女性經期等,并非疾病因素。 2.藥物引起的血小板數降低,如接受抗病毒治療、化療等。 3.其他疾病引起的,如肝硬化、慢性肝病、腫瘤等。 4.血液系統疾病。 “三高” 關鍵數據:血糖、血壓、甘油三酯(TG)、總膽固醇(CHOL)、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H)、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H)解讀指南:“三高”是慢性疾病的重要指標,也是現代人生活方式的呈現。 血脂——看4項指標血脂是否異常關鍵看4項血脂指標:甘油三酯、總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其中,高密度膽固醇降低且另外三項中有一項升高,為血脂異常。血脂異常容易引起血壓升高、中風、心肌梗塞等一系列心腦血管疾病。 建議:甘油三酯與脂肪肝相關性高,與運動、喝酒等生活方式相關,若升高提示改善生活方式;而低密度膽固醇、總膽固醇升高可能與攝入過量帶魚、雞蛋等高膽固醇食物有關,與心血管、動脈粥樣硬化關系密切,若升高要注意飲食調控。 血糖——以7.0mmol/L為界血糖數值與糖尿病息息相關。 建議:1.6.1mmol/L≤空腹血糖<7.0mmol/L為空腹血糖受損,或稱為糖耐量異常,但未達到糖尿病的診斷標準,是糖尿病前期的表現,需要預防控制糖尿病發生。 2.空腹血糖≥7.0mmol/L為糖尿病的診斷標準,需要進行進一步治療。 血壓——收縮壓+舒張壓血壓過高與痛風等心腦血管有直接關系。 建議:1.理想的血壓應當控制在收縮壓<120mmHg和舒張壓<80mmHg范圍之內;2.收縮壓≥140mmHg和(或)舒張壓≥90mmHg,則可以診斷為高血壓。 肝 關鍵數據:谷氨酰轉肽酶(GGT)、谷丙轉氨酶(ALT)、谷草轉氨酶(AST)及肝臟B超解讀指南:肝功能檢查的一個主要作用是檢查是否有脂肪肝。 1.如果肝臟B超看出有脂肪肝,那么脂肪肝的可能性很高。這時要排除病毒性肝炎,并且戒煙限酒、多運動、降血脂,脂肪肝不及時處理可能發展成肝硬化、肝癌。 2.如果肝臟B超有問題,同時“三谷”(谷氨酰轉肽酶、谷丙轉氨酶、谷草轉氨酶)數據也出現問題(一般超出2倍就意味著肝損傷,2倍以下未必,需要進一步檢查),肝損傷的可能性很大。其中有2種可能: 1.疲勞、進食、服藥、感染等原因造成ALT、AST升高; 2.可能是酒精性肝損傷、慢性乙肝、病毒性肝炎,也可能是膽結石、膽囊炎等膽管系統疾病造成的,一定要及時治療。 腎 關鍵數據:肌酐(CREA)、尿蛋白、尿酸(UA) 解讀指南:肌酐是腎功能的重要指標之一。它是肌酸的代謝產物,由腎臟排出,腎功能受損時,排泄受阻導致血中的肌酐升高。尿蛋白、尿酸升高則可能是一些腎臟損傷的疾病導致的。 肌酐——腎病或勞累只有當60%-70%的腎單位受到損傷時,肌酐才會升高。因此,發現肌酐升高時,往往腎臟疾病已經發展到一定程度(有些腎功能問題早期肌酐正常)。其原因有2個: 1.各種腎臟疾病。 2.發熱多汗、飲水量少導致體內缺水,劇烈的肌肉運動、過勞、休息不足也在一定程度可能引發肌酐升高。 建議:肌酐升高時要復查肌酐,仍有問題的話需要到腎內科進行進一步治療。 尿蛋白——腎病或感染尿蛋白正常時數據是陰性無數值的,當出現陽性時可能為疾病(數值越高越嚴重):1.很可能是自體免疫性腎炎、高血壓腎病、糖尿病腎病等原因。 2.病毒感染引起。 3.也有可能是劇烈運動、神經緊張、疲勞、過冷過熱及青少年快速生長期等非病理的原因造成。尿酸——偏高須注意當尿酸濃度持續升高引起關節和腎臟損傷時為痛風,主要癥狀為突發性關節紅腫熱痛,活動受限。 建議:1.高尿酸與痛風、高嘌呤飲食、尿酸石相關,也可能是腎結石、腎損傷引起的。 2.尿酸過高要限制高嘌呤飲食,盡量減少動物內臟、濃肉湯、老火湯、火鍋湯底等的攝入,尤其要禁食海鮮配啤酒,多飲水、多排尿。 肺 關鍵數據:胸透解讀指南:胸透是查看內臟是否異常的一個重要手段,也是判斷肺部健康的重要方式。馮婥表示,每年一次體檢的輻射量不會影響身體健康。 心臟 關鍵數據:心電圖解讀指南:常見的心電圖問題有竇性心律不齊、心肌缺血、心動過速、不完全性傳導阻滯等。通常出現竇性心動過速、右側的傳導阻滯等,原因可能是緊張、情緒等,多數不代表健康問題。也有部分是疾病或心臟本身的問題。一旦心電圖有問題,最好咨詢專科醫生或做進一步檢查。 生殖系統 關鍵數據:女性婦科B超、男性生殖系統B超 解讀指南:B超既可發現生殖系統發育異常,也可看女性是否有子宮肌瘤、慢性宮頸炎、宮頸癌、卵巢囊腫,或看男性是否有前列腺炎。 乳腺 關鍵數據:乳腺觸診、乳腺B超解讀指南:許多女性有乳腺增生的問題,可以通過乳腺觸診和B超檢查出來。有經驗的醫生也能摸出乳腺腫塊,除了可能是乳腺增生外,也有可能是乳腺癌。進一步確診可拍核磁共振或進行乳腺鉬鈀檢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