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四、桂枝人參湯 本方為溫中解表的代表方,主治脾胃寒濕兼表邪不解的挾熱下利證。見下利不止,心下痞硬,兼發熱惡寒。方用理中湯溫中健脾燥濕,桂枝解太陽之表邪。現代多用于治療感冒、胃潰瘍、急慢性胃腸炎等屬中陽不足見表證者。 案92、太陰虛寒兼表(胃腸型感冒) 袁某,女,49歲,本村人,2012年8月27日診。 患者平素體弱多病,5天前患胃腸型感冒,腹瀉,嘔吐,腸鳴腹痛,經靜點磷霉素+頭孢唑啉鈉3天,病情緩解。今日突感腹滿便溏,身倦乏力,惡心欲嘔,惡寒身痛微汗,喉微痛,鼻塞,咳嗽咯痰,口中澀而無味,查其舌質淡苔薄白,脈浮緩無力。乃脾胃虛寒復加風寒犯表,表衛不固,營衛不和所致。此太陽、太陰并病,治宜健脾溫中,調和營衛,解表溫里,表里同治。方選桂枝人參湯。 黨參18g,白術15g,干姜15g,炙甘草10g,桂枝20g,生姜15g,大棗8枚,前胡15g,半夏12g。水煎服,3劑。 上藥服完,諸癥皆愈。 按:本患素體脾胃虛寒,復感風寒之邪。故內有腹滿便溏之脾胃虛寒之證;外有惡寒身痛微汗,咳嗽咯痰等風寒犯表,營衛不調,肺氣失宣之象。此太陰虛寒兼表之證,治用桂枝人參湯以解表溫里。方用理中湯溫中散寒,燥濕健脾,桂枝、姜、棗解太陽表邪,半夏、前胡化痰止咳。由于藥證相應,故三劑而痊。 |
|
來自: 學中醫書館 > 《余澤運的傷寒論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