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蔓與產量及果實品質息息相關,雖較為繁瑣,卻相當重要,栽培者在種植前宜事先了解並擬定整蔓模式,在生產過程中確實地整蔓與留果處理,如此才可提升瓜的產量與品質。 瓜果類蔬菜種類,其生育型態多為蔓性生長,且初期營養生長後、到栽培中後期呈現枝蔓生長與開花、結果並行的狀態,適當的田間整蔓管理,有助於養分集中、促進著果與果實肥大,而增進產量與品質,此外還具有增加通風與採光的功能,使作物葉片維持良好的光合作用效能,並可降低病害發生率。因此整蔓可說是栽培瓜果類蔬菜的重要基本工作,與產量及收益息息相關,以下分別就常見的栽培瓜類,介紹其栽培管理時整蔓及留果的方法與共通注意事項,供大家操作時之參考。 瓜類蔬菜整蔓共通注意事項 掌握生長特性:事先瞭解栽培的瓜果蔬菜種類與品種開花特性,尤其是雌花與果實的主要生長位置,以決定相關作業,包括:行株距、整蔓形式、引蔓時間點、留果位置及留果數量等,到真正種植栽培時才能及時作業。 適當留果位置 : 通常母蔓上的第1朵雌花最早發生,但因此時植株葉片數較少,又同時在生長枝葉、開花,都需要消耗養分,所以第1朵雌花結成的果實常發育較差,也容易造成植株生長受到抑制,務必要摘除之,後續在適當的結果蔓上進行留果,留果數不可貪多,否則易導致果實發育不良,產量及品質欠佳。 疏除下位枝葉 良好的整枝修剪及適度疏除下位老葉及側蔓,有利於通風,可減少病害發生機會,且光線通透性較高,葉片可維持較佳的光合作用能力,製造養分供果實發育。 清潔操作器具 進行整枝修剪時需注意刀剪清潔,以避免成為傳播病原的管道,田間連續操作以70%的酒精消毒最為方便。先修剪正常健康的植株,再處理病枝及病株的部分,剪除病枝或病株後,應立即消毒刀剪後再進行其他修剪工作。 結 語 瓜果類蔬菜的結果特性各有不同,栽培者在種植前宜事先了解並擬定整蔓模式,將有助於生產作業規劃。又瓜類整蔓工作雖較為繁瑣,卻是相當重要的環節與基礎,因此確實地整蔓與留果處理,不但可提升瓜果產量與品質外,又可維持良好通風與採光,落實作物健康管理,一舉兩得好處多。 南瓜:生性強健,如任其發育生長,側蔓太多而莖葉過於茂盛,易影響果實產量,透過適當的田間整蔓管理,有助於養分集中、促進著果與果實肥大,而增進產量與品質,此外還具有增加通風與採光的功能,使葉片維持良好的光合作用效能,並可降低病蟲害發生率。 長蔓品種通常單株留2-3條蔓??稍谥髀?片真葉時打頂,主蔓多會開雄花,選留2-3條健壯和大小均勻的子蔓,在7片真葉時再打頂,再長出孫蔓就開始結果,結果時就要開始摘葉,每相隔的1片葉都要摘去,再加土壓蔓,或留主蔓,再選留1-2條健壯的子蔓。其余側蔓均須摘除。矮生西葫蘆一般不進行摘頂整枝。生長過程及時摘掉老葉和葉。 ![]() 中國南瓜的植株生長較為旺盛,建議設施內棚架栽培的種植株距1~1.2公尺。母蔓可不摘心或在母蔓生長至5~7節位時摘心,再留基部較強壯的的子蔓2條,引蔓到棚架上以作為結果蔓,自結果節位發生的側枝留1片葉後摘心;西洋南瓜可採用單蔓或雙蔓整枝,單蔓栽培的株距為40~50公分,雙蔓栽培為60~80公分。 如採單蔓整枝管理,引蔓時結果節位上的側蔓留1葉摘心,並需持續將不留果的子蔓摘除;採行雙蔓整枝法,於母蔓生長至5~7節位時摘心,以促進子蔓發育。 所有的瓜最好在5尺處摘心,黃瓜要在17片葉才摘心為最好。 黃瓜:以主蔓結果為主。是否整枝依品種而定,主蔓結果的一般不用整枝;主側蔓結果或側蔓結果的,要摘頂整枝,一般10節以下側蔓全部剪除,11節以上側枝留3節后摘頂,主蔓約30節摘頂。 絲瓜: 當蔓長30公分時可插入支架,插架后,不要馬上引蔓,要適當壓蔓,有雌花出現時再向上引蔓,并使蔓均勻分布。一般在蔓長35厘米左右進行第一次壓蔓,在蔓長70厘米左右進行第二次壓蔓,壓蔓的方向可引同一方向或相對方向,壓蔓方法隨天氣情況而定,晴天開小溝,把瓜蔓壓入溝中,再蓋上小土塊,雨天則在畦面壓蔓,不開小溝,以免莖蔓腐爛,遇連續下雨,畦面積水時,只需用泥塊壓葉片,不壓莖蔓,同樣也能固定莖蔓生根,防止壓莖蔓腐爛。引蔓上棚架時,為了適應夏絲瓜蔓多蔓長的特點,一般待雄花出現時才引蔓上棚架,上棚架之后,采用之字形均勻引蔓。 摘心是絲瓜管理中的一項重要工作,與絲瓜產量的高低有著直接的關系。有的菜農改變絲瓜摘心方法,提前摘心,先摘心后留瓜,取得了高產。絲瓜分枝性強,主側蔓均能結瓜,如果整枝過度,將大大減少坐瓜率,產量不高。但如果不整枝任其自由生長,會因營養生長過盛,影響植株的生殖生長,坐瓜數明顯減少,產量也低。因此,整枝時需去除1米以下的側蔓,促進主蔓早結瓜。主蔓坐果后,可適當留些側枝,以增加產量。爬滿棚架后,去除部分瘦弱側枝。盛果期摘除過密的葉子、老葉、黃葉,以改善通風透光條件。 具體方法是,在主蔓有7-8片葉片時就開始吊蔓,當主蔓有11-12片葉片、營養生長比較旺盛時就開始摘心。此時摘心,側枝萌發速度變慢,主蔓因營養積累充分而粗壯,側枝萌發后就可留瓜,可每兩片葉留一個瓜,這樣絲瓜有了前期的養蔓,就不會出現空棵斷茬現象,絲瓜產量自然就高了。上棚前的側蔓均摘除,上棚后的側蔓一般不再摘除。 甜瓜:甜瓜莖蔓的分枝性很強,在母蔓上可以長出子蔓,子蔓上又可生出孫蔓。大部分品種的雌花都著生在子蔓和孫蔓上。厚皮甜瓜栽培常用單蔓整枝和雙蔓整枝,薄皮甜瓜栽培多用三蔓整枝。 雙蔓整枝:母蔓4~5片真葉時摘心,促發子蔓,從中選擇長勢好、部位適宜的兩條子蔓留下,讓其生長,抹去子蔓基部1~6節位上生出的孫蔓(側芽),選擇子蔓第7~11節位上的孫蔓坐瓜,有雌花的孫蔓留1~2片葉摘心,無雌花的孫蔓也在萌芽時抹去,每條子蔓生長到20片葉時打頂,最后每株留兩個瓜。 三蔓整枝:主蔓5~6葉摘心,選留適宜子蔓三條,子蔓6~8葉摘心,孫蔓于雌花前2~3葉摘心,如枝葉密集,可酌情疏除不結果的孫蔓,每株留50片葉左右。最后留2~3個瓜,此法多用于匍匐栽培的大棚薄皮甜瓜。 節瓜 主蔓長到30-35厘米時,進行一次壓蔓培土,以促進不定根發生。結果期以前,應及時摘除基部側蔓,以利主蔓結瓜及幼瓜發育;提高產量,要做好引蔓、壓蔓摘葉工作,使瓜蔓分布較均勻,合理的引蔓壓蔓,摘葉可以創造較大的吸收面積和通風透光環境。 植株調整。壓蔓后用吊繩吊架。注意不能讓秧蔓一次爬到棚頂,做到適時落蔓。結瓜初期前,應及時摘除全部側蔓,以便集中養分培育主蔓,以后可選留植株中部以上的側蔓,維持植株較大的同化面積,以增加后期結瓜量,節瓜以主蔓結瓜為主,側蔓結瓜為次。主蔓第1個瓜坐住前,摘除全部側蔓,第1個瓜坐住后,選留2-3個側蔓,以保證植株有較大的同化葉面積,增加后期結果數。一般單株可采收嫩瓜5個,主蔓3個,側蔓2個。主蔓第3個瓜坐住后,留5-6片葉摘心。同樣,每條側蔓坐住一個瓜后,留6-7片葉摘心。 結果中后期,應及時摘除下部老葉,保留中上部側蔓,促進側蔓結瓜,提高單位面積產量。節瓜的產量主要由主蔓的瓜量結定,采收后期側蔓也有一定的產量。因此,應培育壯健的主蔓,并適當選側蔓?!?/div> 冬瓜:當瓜蔓長至60厘米時,讓主蔓在自己鼓架周圍貼地盤繞,并結合壓蔓固定生長方向。瓜蔓長至18節時即可引蔓上架,并在座果前后均摘除全部側蔓,留瓜后主蔓保持10~12片葉打頂。冬瓜留瓜節位與果實大小有一定關系,留瓜節位應在23~25節之間,其中以25~30節位的瓜最大。 瓠子瓜: 主蔓每節均能發生子蔓,子蔓第一節位出現雌花;主蔓5至6片葉摘心,促側蔓早發,早結瓜。 苦瓜: 分枝力強,易發生側蔓,側蔓又發生孫蔓,形成枝葉繁茂的地上部。當主蔓長出第五片真葉時就可搭架牽引,并針對側蔓分枝能力強的特點,進行摘除,每株僅留兩條側蔓。由于苦瓜是雌雄同株異花,必須進行人工輔助授粉。授粉時要掌握;在雌雄花開花的當天進行。據觀察,氣溫達15—30℃時,每天早晨6:00—10:30為開花盛期,午后基本不開花。一般一朵雄花可以配4朵雌花,在苦瓜開花時,摘下雄花,將雄花的花粉粘貼到雌花柱頭上,授精后的雌花,子房慢慢膨大,20天左右就可采果。 西瓜 大果西瓜種植株距一般為1公尺,若採單蔓整枝時,株距可縮短為0.5公尺。當母蔓長度達30~50公分時,開始引蔓,大果西瓜整蔓方式可分為三種:留母蔓的三蔓整枝、只留子蔓的三蔓整枝與單蔓整枝。留母蔓的三蔓整枝是保留母蔓,再加上留兩條生長勢相近的子蔓,並摘除其餘側蔓。只留子蔓的三蔓整枝則是在母蔓長約50公分時摘心,等子蔓長出後,留三條生長勢相近的子蔓,此法可使結果期更為因西瓜果實的養分主要來自留果節位下的第4片葉及留果節位上的十幾片葉片,側蔓的子蔓作為結果蔓,需留意不要留到不開雌花的營養蔓,結果蔓第1朵雌花出現的時間愈早且位於較低的節位上,則產期較早,初期的產量也較高。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