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瓜的種植時間跟天氣有關,一般只要連續5天的平均溫度為10度到22度就可以種植了。常見的大多在清明節后種植,當然也有在芒種時期種植絲瓜的,其實這都無所謂,因為絲瓜種的早晚和結果期的快慢并無什么太大的關系。 夏季溫度高,出苗快,一般直播就可以,播種前浸種3-4個小時或浸種后催芽24小時再播。單行雙株,穴距30-40公分,每穴放-4粒種子,蓋土1.5公分,蓋上紗網,淋水。出苗后,每穴留苗2株。 絲瓜一般在7月份開花,而且是晚上7點左右開的,仔細觀察你會發現,在每張葉的基部都很觀律的生著一枚雌花蕊和一簇雄花蕊。但雄花也是在每天只開放一朵,早上六點以后開始開花。雄花的花瓣小,中央聚著花粉。雌花的花瓣大,在花的基部生有絲瓜的雛形,受精以后它便發育成絲瓜,如果沒有機會受精就萎縮。 絲瓜的自然成熟季節為秋季,常見的夏季絲瓜都是大棚養殖或經過特殊處理種植出來的。一般絲瓜從開花到成熟為10到12天左右,而從發芽到成熟需要4個月左右。因為土壤和肥力的原因家里種植的絲瓜都會很慢,而大棚種植的絲瓜則需要2到3個月就可以成熟。? 1、光照:絲瓜為短日照作物,喜較強陽光,而且較耐弱光。在幼苗期,以短日照大溫差處理之,利于雌花芽分化,可提早結果和豐產。整個生育期當中較短的日照、較高的溫度、有利于莖葉生長發育,能維持營養生長健壯,有利于開花座果、幼瓜發育和產量的提高。 2、溫度:絲瓜屬喜溫、耐熱性作物,絲瓜生長發育的適宜溫度為20~30℃,絲瓜種子發芽的適宜溫度為28~30℃,30~35℃時發芽迅速。 3、水分:絲瓜喜濕、怕干旱,土壤濕度較高、含水量在70%以上時生長良好,低于50%時生長緩慢,空氣濕度不宜小于60%。75%~85%時,生長速度快、結瓜多,短時間內空氣濕度達到飽和時,仍可正常地生長發育。 4、土壤:絲瓜是適應性較強、對土壤要求不嚴格的蔬菜作物,在各類土壤中,都能栽培。但是為獲取高額產量,應選擇土層厚、有機質含量高、透氣性良好、保水保肥能力強的壤土、砂壤土為好。 ![]() 5、田間管理: 田間管理 夏絲瓜苗期水分不能太多,太多了不利于根系生長。絲瓜早期別上太多肥,見花之后再追肥,抽蔓開花期需水較多,晴天要早晚淋水,采收期除淋水外,溝內要保留10-20公分的水層,雨天要及時排水。 插竹引蔓。當蔓長30公分時可插竹,插入字架,插架后,不要馬上引蔓,要適當窩藤、壓蔓,有雌花出現時再向上引蔓,并使蔓均勻分布。 蔓葉整理:一般在蔓長35厘米左右進行第一次壓蔓,在蔓長70厘米左右進行第二次壓蔓,壓蔓的方向可引同一方向或相對方向,壓蔓方法隨天氣情況而定,晴天開小溝,把瓜蔓壓入溝中,再蓋上小土塊;雨天則在畦面壓蔓,不開小溝,以免莖蔓腐爛;遇連續下雨,畦面積水時,只需用泥塊壓葉片,不壓莖蔓,同樣也能固定蔓生根,防止壓莖蔓腐爛。 引蔓上籬時,為了適應夏絲瓜蔓多蔓長的特點,一般待雄花出現時才引蔓上籬,上籬之后,采用之字形均勻引蔓。在生長中后期,適當摘除基部的枯老葉或病葉,在蔓葉生長過旺情況下,可以在上、中、下不同部位間隔摘除部分葉片,或在蔓葉生長過密的位置摘葉,有利于通風透光或減少病蟲害。 絲瓜長出的卷須起著攀附和圈定枝蔓的作用,但卷須從長出到枯萎死亡間隔時間較長,期間消耗部分養分,不利于多結瓜、結好瓜。摘除卷須,采用人工綁縛代替其攀附功能,有利于植株光合作用的進行、養分的制造和積累、病蟲害的防治等作用。具體方法是:在絲瓜植株生長初期,采取邊除須邊綁縛的辦法,引蔓上棚架;枝蔓在棚架上分布均勻和固定后,隨著整蔓隨時將卷須摘除即可。 摘心是絲瓜管理中的一項重要工作,與絲瓜產量的高低有著直接的關系。 在絲瓜生產中,傳統的摘心方法是在主蔓有13-15片葉時留瓜摘心,先留瓜后摘心。采用這種摘心方法,一般在采收3-4個絲瓜后就會出現莖稈細弱、營養生長不良的現象。有的菜農采用“空棵養蔓”的方法來保證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的平衡;有的菜農采用每5片葉留一個 摘心是絲瓜管理中的一項重要工作,與絲瓜產量的高低有著直接的關系。 在絲瓜生產中,傳統的摘心方法是在主蔓有13-15片葉時留瓜摘心,先留瓜后摘心。采用這種摘心方法,一般在采收3-4個絲瓜后就會出現莖稈細弱、營養生長不良的現象。有的菜農采用“空棵養蔓”的方法來保證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的平衡;有的菜農采用每5片葉留一個瓜的方法來養蔓。但這兩種方法都不可取,因為都不能使絲瓜在結瓜期連續結瓜,導致絲瓜產量降低。 一菜農改變絲瓜摘心方法,提前摘心,先摘心后留瓜,取得了高產。他在主蔓有7-8片葉片時就開始吊蔓,當主蔓有11-12片葉片、營養生長比較旺盛時就開始摘心。此時摘心,側枝萌發速度變慢,主蔓因營養積累充分而粗壯,側枝萌發后就可留瓜,此時可每兩片葉留一個瓜,這樣絲瓜有了前期的養蔓,就不會出現空棵斷茬現象,絲瓜產量自然就高了。 及時理瓜:在開花結果期間,當發現小瓜擱在葉上、籬架上,瓜蔓間或被卷須纏繞,需要及時加以整理,使之垂直懸掛棚架內,同時應清除病瓜,以免傳染病害。 合理施肥:絲瓜根系強大,生長期長,產量高,需水需肥量大,因此,應施足基肥,勤施追肥,是獲得高產的重要措施之一。施肥總的原則是:勤施薄施,結瓜前控制水肥,結果后及側蔓盛發時施重肥,并重視磷、鉀肥的施用。 應施足有機肥,適施化肥。有機肥足,絲瓜長得直而長,否則易造成瓜條畸形。移栽緩苗后5-7天淋一次稀薄糞水提苗,用1:10淡糞尿水以促進新根生長,以后至開花結果之前施肥依苗情而定:幼苗長勢旺盛,濃綠,可以少施或不施肥;長勢弱,每隔15天左右淋施4-6公斤復合肥浸出液或1:10淡糞尿水。結果后,每隔5-7天追肥一次,每次施復合肥;盛收期間,施肥量應增加1-2倍,并加施草木灰1-2次。 當第一雌花授粉坐果后,距根部兩側各30厘米左右開穴,施尿素和餅肥,三元復合肥作果肥,促進瓜果膨大。第一批瓜采收后追施尿素作接力肥,也可在噴藥防病蟲的同時結合根外噴施磷酸二氫鉀,葉面寶等營養液。盛果期每采收1—2次,約7天追一次糞水,施人糞尿水中可加尿素。結果盛期追肥3次,每株穴施復合肥每隔半個月施1次 在第一雌花出現后進行第一次重施肥,施復合肥;開花結果后再重施肥1次,施復合肥;采收期后每采收2-3次追肥1次,每次施復合肥。 水分管理:絲瓜全生育期需水較多,生長前期應保持土壤濕潤,植株開花結果期間,需水最多,根系也較強,需加強灌溉。絲瓜既需水,但也忌積水,灌水時應即灌即排,不漫灌,尤其是在雨天,更應注意排水,以防畦面積水。 摘除老葉。夏絲瓜采收后期,下面的病葉、老葉影響通風,又易傳播病害,要及時摘除。 6、絲瓜定植后40余天出現雌花,開始結瓜,50余天能采收,一般6月份始收,7~8月份大量采收。每隔一天采收一次,盛收期每天可采。絲瓜雖可采收至霜降,但秋涼后生長緩慢,品質不好,一般在9月中旬拉藤。及時采收夏絲瓜從種到初收35--45天,采收期50--60天,自花開放到采收商品瓜約10~12天,采收要及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