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鐵觀音分;清香、濃香、陳年老茶。
(一)清香分;正味.消青.消正.拖酸.濃香。
正味茶:(也叫傳統茶)一般是清晨這段時間做出來的茶葉叫正味茶。
消青茶: 一般是下午這段時間做出來的茶葉叫消青茶。
消正茶: 一般是中午這段時間做出來的茶葉叫消青茶。
拖酸茶: 一般拖到什么時間能做出來好酸茶,就那個時間做.所以叫拖酸茶.(也叫青酸茶) 顏色和顆粒問題是和發酵的時間長短.揉捻團揉.殺菁.的關系 。
(1.) 正味茶分;鮮香、熟香、正酸、花香、皇口香、雜香。
鮮香:香氣中凝聚新鮮的香氣,味細而集中,口感醇厚飽滿,觀音韻味足,輕回甘,水軟,湯色淡黃( 大概 )。
熟香:香氣足,味大而集中,口感重而醇,回甘,湯色黃(大概)。
正酸:茶中極品,香氣中凝聚酸香,味細而集中,口感細酸醇厚飽滿,水滑,湯色白(大概)(極品茶葉)。正酸鐵觀音為香中帶酸,其香顯、溢,其酸氣微具泔水味但其味怡人,入口酸感顯,后韻足,有生津感。其特有的酸感系由茶葉中富含多種有機酸及氨基酸所致,而現時茶區罕有正酸鐵觀音。究其所以,原因有三:
1.現鐵觀音多有在低海撥、氣溫相對較高的地區大面積栽種且大量施肥,茶葉生長期大大縮短,茶青產量高,但茶葉中有效成分含量降低。
2.長期栽種導致土壤退化,地質土壤中的某些成分發生改變或退化。
3.采用非傳統工藝法制茶,發酵程度大大降低。拖酸型鐵觀音則香氣較淡,酸感顯而后韻不足。稍有滯感。制作工藝不到位者,甚或略帶餿味,回韻微有刺激感。
花香:茶中特色,香氣中凝聚花的香氣。蘭香、桂花香......味細而集中,口感醇厚飽滿,水軟,湯色淡黃(大概)。
皇口:滿蓋香,香氣非常好,味大而集中,口感醇厚飽滿,馥郁持久,湯色黃(大概)。.
雜香:很雜的香氣,味大而散,口感重而不醇,泡久了澀味,苦,湯色很黃(大概)。
一般正味茶的顏色比較烏綠油黑沒有消青茶那嗎翠綠(著是因為發酵時.水分.和脫水問題.正味茶水分比較充足).
(2.)消青茶分;粉香.青鮮香.雜香.
粉香:如花香的粉味香氣.味大而集中.口感重而醇.濃艷清澈.湯色綠(大概)。
青鮮香:香氣鮮明.鮮艷清沏.呈鮮潤的翠綠.味細而集中.口感醇而潤滑.湯色翠綠(大概)。
雜香:俗稱臭香.味大而散.口感重而雜.泡久了澀味.苦.湯色綠。(大概)
(3.)消正茶;消正茶是正味茶和消青中間這段時間做的叫消正茶.具有正味的甘醇.又有消青的鮮明(大概)(您自己去體會哦)。
( 4.)拖酸茶;拖酸,青酸,大酸,臭酸。
拖酸:聞蓋既有酸香.清淡鮮爽.口感重而醇厚.湯色綠.(大概)
青酸:聞蓋既有細酸香.清淡鮮爽.口感輕而細酸.葉鮮而嫩.酸感明顯.湯色碧綠(做的好是極品)
大酸:聞蓋既有很香的酸味.清淡鮮爽.口感濃.酸味大.酸感非常明顯.湯色碧綠(大概)
臭酸:又香又酸又雜.味大而散.口感重而雜.泡久了澀味.苦.湯色綠
(二)濃香分;一般濃香.大火濃香。
大火濃香;是清香茶在經過溫火烤(經多次溫火烤一次正常2-4小時)(大概)。
1. 濃香型的鐵觀音口感比較醇厚,略帶微甜,回甘較好,有獨特的胡香味,湯色深紅(大概)。
2. 濃香茶的好壞是要看清香鐵觀音的本質好壞,及溫火燒烤時間的控制。
3. 濃香型鐵觀音也可以說是紅茶。
一般濃香:也可以說是消青茶加大了茶量,自然濃度較高,口感醇厚,香氣重而醇, 后韻足,湯色碧綠或者黃。俗稱濃香(大概)。
(三)鐵觀音老茶 ;將當季品質上好之鐵觀音茶貯存于陶土制或紫砂容器中置陰涼于燥處存放,每隔一段時間(一年左右)即行烘焙一次(收潮防霉,兼有增香增韻之效),如此置放七、八年至十數年乃至二、三十年(自然陳化)即為鐵觀音老茶。附注:觀音老茶的湯色紅亮與普洱茶相似,味感也有相近處,但實不可相提并論:
(1) 觀音老茶仍為半發酵茶,普洱茶為二次發酵茶。
(2)茶葉雖具抗菌性,但其如普洱茶經長期陳放、不論存放如何得當,多少還是會有霉變現象,而觀音老茶每年,均行烘焙,自不致霉。
(3)鐵觀音茶原料一般為新葉(開葉或半開葉),而普洱茶原料一般較粗老;是故,觀音老茶香氣清揚、焦香帶蘭韻,湯色紅亮,入口清、輕帶酸,韻厚、回甘顯。普洱茶香一般較不顯,有滯、濁感,湯色較暗紅,入口厚、重,多有苦澀感,回甘顯。
(4)鐵觀音老茶具去油除膩、止痢抑酸、提神醒酒之效,清涼退火,功效尤佳。茶區茶農多用之為藥。
(四)我就以正味茶喝法做個示范。因南北差異(北方大多是喝花茶、綠茶,所以比較喜歡喝口感較重的茶葉)及各人口感差異,您可以適當調整茶量,以標準7克喝法,加之7.5克——8克——9克茶水自然比較重。
(在此也解答幾位網友提出的問題;為什么我在茶店喝的茶葉怎么好喝.買回去切不好喝呢?答;那是因為您泡茶時間沒控制好。店主會問您喜歡喝重口感點的還是輕點的,喜歡重他就泡久點.喜歡輕就時間段點)。
1. 色澤;一般上等的正味.翠綠、烏潤、砂綠明。 外形;條索:肥壯、圓結、重實
2. 湯色:金黃明亮很簡單的說吧越沒色越好.以標準7克泡蓋碗.泡1-2分鐘倒出顏色很淡越好.當然你如果,給他泡到明天它的茶色一定很重。只能以標準1左右分鐘而且要7克泡.湯色只是鑒定茶的好壞第二步(不一定說好茶才顏色的。壞的也會沒色的)。
3. 滋味:清醇甘鮮、音韻明顯.首先喝一小口含在嘴里(陶瓷杯3/1).然后往嘴里吸氣連續吸幾次(不是鼻子吸氣)不用太用力。然后喝下去,如果覺得嘴里有不好的感覺,那也不是什么好茶。好茶在嘴里會有滿口的茶香,也不會感覺牙齒不舒服。不要覺得有苦、澀,簡單的說很自然的回香。含在嘴里的茶,越軟越好。和稀飯湯一樣軟的,那絕對是級品(著只是做個比較)。喝下去要讓喉嚨覺得滑而不膩很潤喉.越好的茶它的回甘程度會很純一直留在你口里.
4. 聞蓋:越好的茶它的香氣會越集中不會有雜香在里面(很醇香)鼻子聞的時候只有一股很集中的香氣沒有別的雜香在里面(注意有種叫粉香的茶也叫花香.著種茶只要型.色.味.聚齊也是極品,聞蓋會滿蓋的。你鼻子要過好用哦)。
5. 茶底:等涼了,再去聞茶底,這是鑒定好不好的最基本也是最簡單的方式。聞的時候注意去聞有很清香的茶味.不要有不好聞的味道。很難解釋茶底的味道,不要有難聞的味道很清香。
6. 葉底:泡兩三泡后,看下泡在碗里的葉子有沒整齊,有沒有光滑,有沒有油臘,葉子頭尾有沒有翹翹不均勻。兩三泡后葉有沒有變黃色,越黃越好??偟氖钦f,好茶基本都很到位,味道要純,水要好入口很滑,口有很淡的清香,清清的回甘,味要細。
7. 涼茶:把茶水倒到杯子里,放涼。(前提是泡1-2分鐘)再來喝的時候不好入口.不苦.不色.很滑有輕微回甘。這也就是說這茶就不錯了。
【清香型】
特級----
〖外形〗條索:肥壯、圓結、重實
色澤:翠綠潤、砂綠明顯
整碎:勻整
凈度:潔凈
〖內質〗香氣:高香、持久
滋味:鮮醇高爽、音韻明顯
湯色:金黃明亮
葉底:肥厚軟亮,勻整、余香高長
一級----
〖外形〗條索:壯實、緊結
色澤:綠油潤、砂綠明
整碎:勻整
凈度:凈
〖內質〗香氣:清香、持久
滋味:清醇甘鮮、音韻明顯
湯色:金黃明亮
葉底:軟亮、尚勻整、有余香
二級----
〖外形〗條索:卷曲、結實
色澤:綠油潤、有砂綠
整碎:尚勻整
凈度:尚凈,稍有細嫩梗
〖內質〗香氣:清香、持久
滋味:清醇甘鮮、音韻明顯
湯色:金黃
葉底:尚軟亮、尚勻整、稍有余香
三級----
〖外形〗條索:卷曲、尚結實
色澤:烏綠、稍帶黃
整碎:尚勻整
凈度:尚凈,有細嫩梗
〖內質〗香氣:清純
滋味:醇和回甘、音韻稍清
湯色:金黃
葉底:尚軟亮、尚勻整、稍有余香
【濃香型】
特級----
〖外形〗條索:肥壯、圓結、重實
色澤:翠綠、烏潤、砂綠明
整碎:勻整
凈度:潔凈
〖內質〗香氣:濃郁、持久
滋味:醇厚鮮爽回甘、音韻明顯
湯色:金黃、清澈
葉底:肥厚、軟亮勻整、紅邊明、有余香
一級----
〖外形〗條索:較肥壯、結實
色澤:潤、砂綠較明
整碎:勻整
凈度:凈
〖內質〗香氣:濃郁、持久
滋味:醇厚鮮爽回甘、音韻明顯
湯色:深金黃、清澈
葉底:尚軟亮、勻整、有紅邊、稍有余香
二級----
〖外形〗條索:略肥壯、略結實
色澤:烏綠、有砂綠
整碎:尚勻整
凈度:潔凈、稍有細嫩梗
〖內質〗香氣:尚清高
滋味:醇和鮮爽、音韻稍明
湯色:橙黃、深黃
葉底:稍軟亮、略勻整
三級----
〖外形〗條索:卷曲、尚結實
色澤:烏綠、稍帶褐紅點
整碎:稍整齊
凈度:稍凈,有細嫩梗
〖內質〗香氣:清純平正
滋味:醇和、音韻輕微
湯色:深橙黃、清黃
葉底:稍勻整、帶褐紅色
四級----
〖外形〗條索:卷曲、略粗
色澤:暗綠、帶褐紅色
整碎:欠勻整
凈度:欠凈,有梗片
〖內質〗香氣:平淡、稍粗飄
滋味:稍粗味
湯色:橙紅、清紅
葉底:欠勻整、有粗葉和褐紅葉
鑒賞鐵觀音:望、聞、摸、沏
鐵觀音屬于烏龍茶的一種,屬于半發酵茶,介于紅茶(全發酵)和綠茶(不發酵)之間,風味獨具,但其種類繁多,質量等次也參差不齊。如何鑒賞上等的鐵觀音呢?
首先是望,即觀其外形。將干茶捧在手上對著光線檢視,看茶葉顏色是否鮮活,冬茶顏色應為翠綠,春茶則為墨綠,最好有砂綠白霜,如果茶干灰暗枯黃則為劣品。
其次是聞,即聞其味。手捧干茶,埋頭貼緊茶葉,吸三口氣,如果香氣持續甚至愈來愈強,便是好茶,較次者則香氣不足,而有青氣或雜味者則為劣品。
再次是摸,即看茶葉手感如何。球型茶葉手握柔軟則是干燥不足,好茶拿在手上抖動要覺得有分量,太輕者滋味淡薄,太重者易苦澀;條型茶葉,如葉尖有刺手感,則是茶青太嫩或退青不足造成"積水"的現象,喝起來易苦澀。
最后是沏,即開湯沖泡。這也是試茶最要緊的步驟。茶商們試茶通常抓一大把茶葉,將茶壺塞滿,其實試茶只要一只瓷杯,8克茶葉,沖150毫升的開水靜置10秒。然后取一支小湯匙,拔開茶葉看湯色如何。如果渾濁,就是炒青不足;如果淡薄,則是嫩采和發酵不足;如果葉片焦黃碎裂,則是炒得過火。好的茶湯,顏色明亮濃稠,依品種及制法不同,由淡黃、蜜黃到金黃。把湯匙拿起來聞,注意不要有草青味,草青味是烏龍茶制茶不夠嚴謹所造成的,有草青味的茶,一旦增大投茶量,再稍加久浸,必然滋味苦澀,湯色變深。另外,好茶即使茶湯冷卻,香氣依然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