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感悟不惑。江湖越老,膽子越小。此話不假。 這里只說中年人。人到中年后,隨著閱歷的豐富、社會經驗的增加,做起事來反倒越來越瞻前顧后畏首畏尾了。具體表現在他們對待生命的態度上,除去被動,主動赴死無非兩種:一是自殺,二是正義或犯罪,無論遇到哪種,多數中年人都會猶豫再三,他們要考慮一旦自己死后,家人如何生存,如何面對隨之而來的種種影響(正義獻身還可,以身試法死后會給家人帶來不盡的負面影響),從某個角度說,他們的生命已不再屬于自己了,而屬于他們的家人、親戚、朋友等一切社會關系;再從他們對待生活和情感上說說,中年人懂得用心生活,他們知道人生沒有重來,所以更加懂得珍惜和付出,即使面對婚外真情,也多數是采取節制的態度,沒勇氣去接受去嘗試,不敢讓自己陷于墮落和放縱中,因為他們需要面對的不僅僅是來自生活本身的壓力,還有許許多多不能承受的重擔!垂垂老矣時,他們沒有時間像年輕人那樣去幻想“奢侈消費”了;最后說說他們在工作上的表現,那就更加是慎重和冷靜了,他們追求著一種沉著應對的心態和能夠把握人生航標的信心,力求在穩中發展,經不起大起大落的折騰,他們需要一步一個腳印去完成未競的人生之旅。 中年這個年齡段,正是上有老、下有小的階段,來不得半點的松懈;中年還是個容易產生危機感的階段,他們在家是支柱,在單位是中堅,壓力和信心都將面臨著嚴峻考驗;中年是成熟穩健的階段,也是最脆弱的階段,幾乎每人都有一份不愿公開的滄桑與辛酸,遭遇挫折、承受壓力、獲得成功,體驗到了人生的酸甜苦辣;中年更是只有哀愁,沒有憤怒的階段。 人生的四十不惑正是這個年齡段,古人對惑的解釋就是看或字下面的心是大還是小了,心大了所有的大事就成小事了,心小了所有的小事就成大事了。 為了自己和家人能夠在社會上尊嚴、體面地生存,中年人必須穩撐人生之帆駛入人生之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