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學內容:
l 學習基本的筆畫寫法及漢字的書寫結構規律
二、教學目的:
l 在書法學習中,使他們養成良好規范的書寫姿勢和執筆姿勢
l 指導學生寫出一筆漂亮的字,對其學習以及將來的工作、社會交際起到深遠的影響。
l 通過書法練習,培養學生認真負責、專心致志、持之以恒的精神。
l 讓學生直接接觸書法,接觸中國文化藝術之美,傳承祖國傳統文化。
三、教學重點與難點:
l 書寫的姿勢。
l 楷書的基本筆畫
l 楷書的結構比例關系
l 筆畫之間的連貫
l 漢字的偏旁部首的寫法
四、教學方法:
l 講授法、演示法、實踐操作法。
四、教學準備:
l 優美的書法作品若干張。
l PowerPoint課件
l 優秀的鋼筆字貼
五、教學過程:
引入新課:
1、硬筆,是相對于毛筆而言的。指筆尖是硬性的筆。寫的好的硬筆字,不僅具有實用價值,也同樣具有藝術欣賞價值。所以現在亦有“ 硬筆書法”之稱。中國書法歷史悠久,博大精深,不但有著鮮明的藝術性和廣泛的實用性,而且自身還蘊藏? 歐岣壞牡掠蛩亍T誚萄е腥綣⒅贗誥蛘廡┮蛩兀⑶〉鋇亟淙諍稀⑸岡誚萄У敝校耘嘌己玫牡賴慮椴伲岣咚親隕淼牡賴濾匱橢端交崠笥旭砸妗?
2.堅持以國家教育部《教育部關于在中學加強寫字教學的若干意見》為指導,以市教育局《關于轉發9教育部關于在中學加強寫字教學的若干意見:的通知》為依據,加強學生的寫字教學任務和工作。
3、提高寫字教學質量,完善學生的藝術個性。隨著新課程標準改革實驗的不斷深入,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不斷普及,人們對寫字教學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寫字教學有利于引導絕大多數學生對寫字、書法的興趣;有利于形成正確的寫字姿勢和具有基本規范的寫字技能;有利于促進其他學科質量的提高。對低年級學生來說教師要特別關注認真書寫態度和良好寫字習慣的培養,注意學生對基本筆畫、漢字基本結構的把握,重視書寫的正確、端正、整潔;對高年級的書寫評價,既要關注其書寫規范和流利程度,也要尊重他們的個性化審美情趣。
六、教學要求:
1、加強課堂四十分鐘硬筆教學,認真上課備課,課后硬筆相結合教學法,加強作業檢查批改力度。課堂中多滲入中國傳統思想教育,確定“做字先做人”這一教學原則。
2、自第一周開始,低年級練字練姿。中年級書寫工整美觀。高年級書寫有風格。
3、努力提高學生學習書法的興趣,進一步強化學生雙姿、書寫衛生習慣。
4、繼續研究學生書法校本教材。
5、各年級的作業均要重視學生習字的質量,任課教師有義務也有責任抓好學生的習字質量。
6、有計劃開展好師生習字活動,全面提高師生整體的書法水平:
7、開辟一塊展示臺,每月更換一次學生書法作品。積極組織參加各級書法比賽,積累參賽成果。
8、加強 書法教學的評價研究,制定評估細則,認真評定師生的習字質量:
(1)、開展教師的“三字(鋼筆字、毛筆字、粉筆字)”基本功評比活動。
( 2)、開展書法之家評比活動,提高整班的雙姿及書寫合格率和優秀率。
9、開設書法園地,充分利用校廣播站進行 書法教學宣傳。
10、多方面提高自身教學能力,業務水平。
七、具體教學計劃
1.硬筆是筆尖硬性的書寫工具,按其筆尖制作使用的材料和制作工藝分為:鋼筆.圓珠筆.鉛筆.水彩筆.竹筆等。
2.在 硬筆書法創作中,如果用鋼筆,則配以性能穩定.顏色烏黑的碳素墨水較好。如果以竹筆或鉛筆進行創作,則以書畫墨汁為宜。
3.紙的種類繁多,有常用的書寫紙,脆性白報紙,復印紙,熟宣紙等。
二.執筆方法與寫字姿勢
1.執筆方法
具體要求是:右手執筆,大拇指.食指.中指分別從三個方向捏住離筆尖3厘米左右的筆桿下端。食指稍前,大拇指稍后,中指在內側抵住筆桿,無名指和小指依次自然的放在中指的下方并向手心彎曲。筆桿上端斜靠在食指的最高骨處,筆桿和紙成45度左右。
硬筆執筆要做到“指實掌虛”指實,才能有效的控制用筆的提按和上下運動,,下筆的用力大小.行筆的緩疾變化都是靠“指實”來實現的。掌虛,是要求手掌心要虛而空,筆尖才可以在紙上前后左右運動靈活自如。
2.書寫姿勢
正確的姿勢就是要做到“三正”既頭正.身正.手正。書寫時。紙張平鋪于桌面,兩肘平曲于桌面的彎曲是45度左右,兩腳自然張開,胸部距桌面約為15厘米。無論是橫寫還是豎寫,均應使筆尖著紙部位同視線基本保持垂直。
三.運筆方法
運筆是指通過筆尖的運行來書寫出完美的筆畫。
運筆要注意運指和運腕的配合。所謂運腕,就是手腕隨著筆畫的需要,做左右.上下擺動,其幅度隨所寫字的大小而定。只有運指和運腕相配合,才能寫出生動活潑的硬筆字來。
運筆寫字要講究提按.頓挫和轉折,講究速度的快慢,每一點畫都有虛實變化,才能有藝術性。所謂“提筆”,就是將筆從紙面上逐漸提起,筆跡就會從粗到細,從細到無。按比2,就是筆在紙面逐漸按下,從而使筆跡由細變粗。頓筆,就是在按筆的基礎上再停頓一下,使點畫的某一處圓渾而有力量。挫筆,是
指轉換用筆方向的一種急促而有力的運動方式。運筆在某一筆畫中一般有三個步驟:即“起.行.收”(被稱為運筆“三步曲”)
四.筆順規則
1.筆順口訣:
筆順規則有八條,書寫順序不能差,先橫后豎撇后捺,從左到右上到下,從外到內內到外,中間寫好再其他,寫字框時應注意,等人進去把門插。筆順寫好寫字快,不能胡寫與亂畫,筆道呼應字形妙,請君牢記筆順法,法對可以早成才,硬筆書苑綻新花。
明 目 的
習書不怕難,攻書不怕艱.前途有險阻,光明在眼前.退筆如山傳佳話,決心磨的鐵硯穿,三更燈火五更寒,筆走龍蛇追雷電,硬書美觀又實用,中華傳統萬古傳.
姿 勢 正
身正眼平兩臂齊,雙腳穩穩著平地.兩腿微分與肩寬,寫字做到三個一.眼離紙面一尺遠,胸距書桌一橫拳.筆斜角度四十五,筆尖距指一寸間.書寫紙面不可斜,指實掌虛要自然
悟 筆 法
點如墜石重千鈞,畫如錐沙屋漏痕.戈似壯士彎弓弩,鐵畫銀鉤鑄書魂.縱橫馳騁飛天馬,婉轉迂回布行云.使轉自如筆雄健,恰似鳳舞與虎蹲.硬筆挺拔又剛勁,玲瓏妙筆起新軍.
重 結 體
結字有法度,主次要分明.主筆應突出,點畫相呼應.橫平豎且直,其字必平穩.偏旁相容讓,向背要分明.比例要適當,左右需均勻.疏密應相間,變化隨其形.習書重結構,馳筆任縱橫.
學 章 法
分行布白構圖新,計白當黑道理深.寫到疏處可走馬,書到密處不容針.楷隸縱橫皆有列,行草布局最紛紜.題款鈐印章法美,意在筆先自通神.
款,又稱落款,就是在書寫本文外所寫作者姓名、年月、軒號等。唐以前作家多不題款,所以古代作品考究起來非常麻煩,也成了許多假作品,就以書圣王右軍之許多作品都使人懷疑。 款,除了字體、字形之變化外,可分〔單款〕與〔雙款〕兩類,茲分述如下: 落款的分類 一、單 款 亦稱〔下款〕,是作者自題款。一幅作品完成之後必須題款,一示禮貌,一示對作品負責。 短 款即簡單簽上姓名或年月,最多不過十字。 一字款 書法落款中有用一個字者稱一字款。 二字款 只簽作者名字,若一字名則書姓名。 叁字款大多書己之姓名,若一字名者多加一〔書〕字。 四字款多為姓名叁字再加〔書〕字或用二字姓名上加年,年則多用干支。 五字款五字多叁字姓名上加年或二字姓名上加年,下加〔書〕。 六字款六字中多以叁字姓名上加某年或兩字姓名上加某年某月;月之用法甚多。 七字款七字中以年月四字加上姓名叁字,或姓名二字下加一〔書〕字。 長 款即在落款中除年月姓名外另加入許多文字,一求變化,二求作品均衡,叁可補空位,四可寫出作者感情。 加作者齋軒號者 加作者地名者 地名有用今名,如清,吳昌碩,浙江安吉人氏,落款中常用〔安吉吳倉石〕。 加作者字或別號者 加字者如:清,吳昌碩,原名俊卿,原字倉石,常用〔倉石吳俊卿〕。別號眾多。 加作者官名者 古人在題款時亦會加上官銜,以唐人寫碑最為常見,如: 歐陽詢書九成宮醴泉銘之署名〔兼太子率更令勃海男臣 歐陽詢奉敕書〕。 二、雙 款 亦就是單款之外再加上這幅作品之受者名號稱謂,官銜,敬詞等文字。 受者名號對別人以稱字,號較為尊敬,如無字號者可稱名,但最好不要連名帶姓受者官銜古人常用〔大人〕,如〔觀察大人〕、〔閣老〕等,今人對教師稱〔老師〕、〔校長〕、〔教授〕等。受者稱謂如受者與書者有親戚關系;長輩多用〔姻伯〕、〔姻丈〕。 敬詞 如雅屬、雅賞、雅正、雅評、雅鑒、雅教等。
第 課 基本筆畫
教學目的:
使學生認識八種基本筆畫運筆注。意學生的書寫姿勢。
教學重點和難點:八種基本筆畫寫法。
教學時數:1課時
橫的寫法
橫:橫在一字中起橫梁作用,古人叫“勒”,也叫“玉案”,都是取“平”的意思。一般有(長、短、斜)橫。橫的形態:起筆和收筆皆向右下斜;起筆和收筆處較粗,行筆部分較細;左端稍低右端稍高,不是平的。(不能與橫中線平行)。書寫時要注意輕起、稍駐、輕快右行,頓筆左收。
口訣:橫分長短斜,左低右高行,起首重而緩,行筆輕和快。
橫的寫法:
起筆:向右下方按筆(主要是運指:拇指和食指向右下方用力,其余三指后縮與之配合)
行筆:用筆較輕,向右稍偏上方行筆,邊行邊提,過橫畫的中間以后,邊行邊按(筆向右上方的運動主要靠運腕。行筆中的提按變化主要是指的運動。
收筆:向右下方稍頓后向左回收,筆鋒回到橫內。
由于鉛筆字較小,運指和運腕的幅度也很小,指和腕的運動是相互配合、相互聯系的。運指中含腕的運動,運腕中含指的運動,只能說以誰為主,不能截然分開。
例字:一、二、三、上、下、七、十、工、正
字形分析:
“一、二、三”三個字都是由橫組成的,每一橫的起筆和收筆與左右邊線的距離要相等。“二”和“三”兩字中橫畫中伏出現,長短要各不相同,間隔要勻。“二”和“三”兩字的高矮不同。“二”字把田字格分割為三部分,“三”字把田字格分割為四部分。要使空白均勻,“三”字的上下空白比“二”的要小,“三”字比“二”字高。
十先橫后豎。橫在橫中線的上方,豎在豎中線上。豎的上部下部長,呈上緊下松的形勢。“上緊下松”是一個結構規律。
七 橫要斜,穿過中心點。豎彎鉤的“豎”在豎中線上。
工是在“二”的中間加一豎。“工”字的豎,上下都不出頭,兩橫的位置分別向上、向下稍移,使其距離比“二”字稍遠。
上豎居中,用筆較重,寫在豎中線上。上橫短,在豎畫的一半處起筆,左低右高。下橫長,左低右高,略有弧度。
正上橫短,下橫長,中間短橫居中央。中豎在豎中線上,左豎不要離中豎過近。
在田字格中寫字,要把字寫在正中。橫的中點寫在豎中線上保證了字不偏左偏右,而其上下位置如何安排才能使字寫在正中呢?以“二”字為例,兩橫分別在田字格縱向的三分之一和三分之二處起筆,由于橫的上斜,使短橫距上邊線較近,長橫距下邊線較遠。兩橫距上下邊線雖遠近不同,但由于短橫的左右空白大,長橫左右的空白小,整個字的上下兩部分空白仍是勻的。由此可得出這樣的規律:一個字靠上、下邊線的橫并存時,短橫要距邊線稍近,長橫要距離邊線稍遠,才能保證“字在正中”。
八種基本筆畫運筆歌
點如石子落筆傾,轉鋒重按當即停。逆鋒寫橫慢向右,收筆頓提肩頭明。寫豎回鋒直下引,止筆懸膽與懸針。撇畫頭重漸輕細,犀角鉤鐮似刀鋒。一波三折來寫捺,中間重按兩頭輕。擲筆深沉快寫提,露鋒尖俏筆勢疾。頓筆鉤連使轉明,左右中鉤挑尖鋒。橫豎折處如關節,打駐轉筆再徐行。
形態特征及書寫歌訣
橫平豎直,撇捺相背。寫點近圓,方折弧潤。點畫獨立,筆順清晰。字型方正,結構完備。起收分明,提按適宜。筆勢變化,轉折彎曲。逆入平出,藏頭護尾。懸針垂露,撇捺回鋒。筆畫搭配,疏密均衡。計白當黑,重心安定。中宮收縮,四角支撐。偏旁部首,各得其所。筆筆中規,字字合度。墨藏血肉,字含筋骨。楷體書風,平正研生。端莊秀麗,廣泛應用。書藝之首,習字基礎。引申筆法,觸類旁通。楷書起步,行草奔騰。
一 筆畫
〈1〉 點畫:寫點畫,要記清。先輕后重再回鋒。點畫位置分左右,掌握規律抓典型。
〈2〉橫畫:寫橫畫,要記勞。左稍低,右稍高。起筆收筆應知道。輕重提按很重要。
〈3〉豎畫:寫豎畫,要記住。有懸針,有垂露。豎畫開始先頓筆,垂露收筆莫忘駐。
〈4〉撇畫:寫撇畫,并不難。確定角度是關鍵。撇畫大致分四種。平豎長短細分辨。右下輕頓左上行,力量送至撇尖端。
〈5〉捺畫:寫捺畫,看捺角。一波三折最重要。捺畫起筆輕入筆,平捺收筆不上翹
〈6〉鉤畫:有鉤不能獨,必與他畫附。鉤畫有多種,關鍵看角度。豎鉤寫法很容易,先豎后鉤不著急。豎畫到底蓄足氣。戈鉤心鉤豎彎鉤,彎鉤背鉤復合鉤,力貫鉤尖角度準,寫出遒美金筆鉤。
第 課 基本結構類型
教學目的:漢字在其演變過程中所形成的方塊形態
教學重點和難點:組字時的組合規律。
教學時數:1課時
硬筆楷書在結構上強調筆畫和部首的均衡分布,重心平穩,比例適當,點畫呼應等結構法則.
漢字在其演變過程中所形成的方塊形態,決定著其規律.這里主要敘述由筆畫及偏旁部首組字時的組合規律,既結構規律.
(一)平衡
平衡是寫好楷書的最基本要求.平衡分為兩種類型:一類是對稱平衡,近似如天平的平衡.另一類是非對稱平衡,近似杠桿的平衡,這是一種視覺上或理念上的平衡.
(二)梯式
楷書中無論橫向,縱向,還是斜向的平行,或近似平行的筆畫之間,距離大致相等,這種排疊與勻稱方式有點類似于樓梯,姑且形象的稱為梯式規律.
(三)體貼
體貼分兩種,一種是指筆畫的挪讓,伸縮.一種是指偏旁之間比例適當,須視具體字情定奪.
(四)呼應
即點畫是按照一定規則組成字的,他們聯系密切.楷書點畫不連,但要做到筆斷意連,點畫呼應.楷書須點畫暗通,空際飛渡,筆勢連貫.
(五)主次
在一個楷字中,總有少數筆畫分量重一些,稱為主筆,其他的則稱為次要筆畫.古人所謂天覆,地載,橫擔等即涉及主次.
(六)穿插
楷書要寫的緊湊團聚,就要把握好筆畫之間犬牙交錯的關系,即把握穿插規律.
(七)變化
當一個楷字中,有兩個或兩個以上同樣點畫,或者兩個以上同樣單體就要避免雷同,要在大小,長短,姿態等方面做變化處理.
(八)虛實
虛實規律又可稱為松緊規律,就一般楷書而言,可分為內緊外松,左緊右松,上緊下松三種情況.
(九)因字立形
楷書字的外輪廓沒有統一的形狀,而是要因字立形,形象自然.
(十)生姿求態
楷書要避免字如算子,姿態平庸
一 獨體字
獨體漢字結構簡,字形規律記心間。對稱結構文字多,瘦長扁方對稱安。最是偏斜難度大,逐個擊破益終身。瘦長結構宜瘦長,扁方字形必扁方。對稱文字寫伸展,對稱類型留空白。斜正字形雖然少,要想寫好卻最難。切記文字想平穩,找出重心落腳點。字形斜正,重心求穩,中宮緊收,八面勢全。
二 合體字
〈1〉上下結構:天覆地載重心穩,上受下放左右均。大小恰當才美觀。掌握規律練習勤。
〈2〉上中下結構:上中下,字偏長。中宮緊收細思量。排列緊密左右勻,不偏不倒寫漂亮。
〈3〉左右結構:左右結構字常見,兩邊關系是關鍵,大小高低和向背,寬窄粗細與讓占,仔細觀察記規律。字美俊秀指日見。
〈4〉左中右結構:左中右字易下粗,主次得當分密疏,三分天下寬相等。中間極正左右附。左右叫較大中稍小,左邊稍小中右同。
〈5〉包圍結構:包圍結構分兩類,全包半包皆精美,內外相稱框廓正,端莊流麗線條勻。上包下,左包右。共同特征框稍長,框內部分多居中,筆畫大小與框稱。下包上字字型扁,底端橫畫宜寫寬,右邊短豎收筆時,掌握規律仔細觀。收筆處在橫畫下,與橫起筆等高線。
〈6〉繁雜結構:繁雜文字構件多,穿插迎讓縱橫錯。筆畫清爽疏密勻,早日學成真可賀。
合體字要練好,掌握規律別亂套,區分疏密與大小,看清向背與寬高。功夫不負有心人,美觀耐看神采列。
合 體 字 結 構 要 訣
左右結構
左右相同小左邊,左右分停兩人立.左窄右寬左部縮,左少右多左上提.右窄左寬右部伸,右少左多右下移.
左中右結構
左中右字取橫式,三部等同端中央.左中窄時右部寬,左窄中右可寬行.中寬兩邊均須讓,中窄三部不擠撞.
上下結構
蓋上者上面須大,中展者蓋下邊.上占者上部需寬,下占者要闊下邊.上下均衡不呆板,重疊上下下邊寬.
上中下結構
上部窄時中下寬,下部寬時中上窄.中部小時上下大,中部大時上下斂.上中下高矮相等,三重四聯不一般.
字框結構
四面包圍內豐滿,下半圍字靠下面.左半圍字要均勻,上半包字靠上面.左半包圍字靠下,上半包字靠上面.
結構28法
1左右上齊:上面要齊,左小右大.
2左右下齊:左大右小,下面要齊.
3左右均勻:左右平分,各占其半.
4同類并立:左右相同,右須寬大.
5連撇要穩:三撇的字,下對上腹.
6相互呼應:左右相向,左顧右盼.
7背忌呆板:左右互背,脈絡相通.
8左收右伸:左豎右撇,豎縮撇放.
9左疏右密:左右結構,右占位多.
10左密右疏:左右結構,左占位多.
11左右有豎:左右結構,左短右長.
12左豎右橫:左右結構,左昂右縮.
13駐筆相應:三點水旁,首尾呼應.
14左高右低:左面折挑,左昂右低.
15天覆字頭:上下結構,上蓋盡下.
16地載字底:上下結構,下托住上.
17上寬下窄:上下結構,上展下縮.
18上窄下寬:上下結構,上縮下展.
19上繁下簡:上下結構,上占位多.
20上收下放:上下結構,同類組合.
21上下均等:上下結構,天地平分.
22上中讓下:三部組合,下部復雜.
23上下讓中:三部組合,中部畫多.
24上中下勻:三部組合,三分天下.
25中讓左右: 三部組合,兩邊復雜.
26左右讓中:三部組合,中間復雜.
27左中右勻:三部組合,位置三分.
28品形位正:上部居中,下面同類
六、總結:
通過這章節的學習,我們認識了漢字基本筆畫以及漢字的書寫結構規律。認識了不同形態的漢字書寫,以運筆方法,通過這章節的學習大家也對 硬筆書法的書寫有了初步的了解,便于我們以后的繼續學習。
七、布置作業:
1.把我們定的字帖描摹一遍。
2.每天堅持臨摹字帖一章節。
八、教學設計思路
1、設計思路
興趣導入——講授知識——實踐練習——交流評價——課堂小結——課后拓展
⑴興趣導入
興趣是通往學習的大門,是引導學生主動學習的有效手段。如何引起學生對 硬筆書法的興趣是學習書法的關鍵之所在,利用幻燈片播放名人書法的字幅來激發學生學習書法的欲望。
⑵講授知識
這一節課是書法入門的基礎課,通過基本筆畫的學習,漢字的書寫規律及運筆的方法。
⑶實踐實踐練習
書法離不開實踐,只有通過大量的實踐才掌握住漢字的書寫規律。在實踐中教師要鼓勵學生不怕困難,多互學、多討論,變師生單向交流為學生間的多向交流,讓學生在情感上相互感染,在練習中相互評價相互指導。
⑷交流評價
學生實踐操作后,采取及時反饋的方式,發揮學生的自我教育的作用
⑸小結拓展
在最后的課堂小結中,我充分地肯定了學生在編寫程序時肯動腦筋,并要求學生掌握漢字的基本筆畫和基本偏旁部首的書寫方法,鼓勵學生在以后的練習過程中努力鉆研,堅持長久不要三天打漁兩天曬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