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堂教學怎樣實現預習高效 有效預習相當關鍵,能引起上課、作業、復習與考試一系列環節的高效率,保證有效預習需要做好“學——練——評——輔——定”五個環節。具體分述如下: 學。 在預習課之初,教師要引導學生自主閱讀文本,并根據學科特點,及時做好批注,力求做到熟悉文本內容,了解基本概念,明確公式、定理,理解基礎知識。 練。 在“學”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嘗試獨立完成學案上教師精心設計的習題。此階段,要求學生獨立作業,不交流,不討論,并注意將自己不會的問題做出標記。這樣,不僅可以使學生自學的內容得到檢驗和鞏固,更重要的是可以暴露出學生自主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同時還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與紀律觀念,也有利于學生的長期發展。 評。 可以分為兩步:首先,各小組長所做的學案,教師一定要親自認真評改,而且要對其出現的問題給予指正,為下一步的小組輔導做好準備。第二,開展小組內評改。由小組長負責,可以先結對批改,若遇到結對者無法評判的問題時,由小組長介入批改。 輔。 針對出現的問題,組長及時組織相應層面的學習小組展開幫輔活動,力爭使每一位小組成員理解、掌握50%-70%的學案內容。在此階段,組長也可就組內出現的共性、基礎性問題組織組員開展鞏固性訓練。 定。 由組長負責,統計明確本組內同學出現的共性及疑難問題,并及時上報給相關課任教師,課任教師做好相關的歸納和分析,為上課時的小組合作及課堂展示做好方向性準備。 就時間的分配上,前兩個環節至少用一個自習課時間,后三個環節可用一個自習課時間,教師亦可根據學生學習情況,適當作出必要的調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