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普洱茶沖泡手法中不可忽視的幾個問題:1水溫;2 沸水的注入方式;3浸泡時間。 在茶湯相似濃度的情況下,以高溫泡出的茶湯較強勁,以低溫浸泡出的茶湯較溫和。 沖泡普洱茶水溫:基本要求在95度以上。 一年內的新生茶,特別是臺地茶成品,因其鮮爽度高,刺激性略強,所以可稍微降低水溫,以保證其鮮香甘爽,并可降低苦澀等刺激感。 老生茶,熟茶等盡量保持最大的沸騰狀態沖泡,才能將其物質透過茶湯表現出來。 泡茶的水溫越高,可溶物釋出的速度就愈快,所以浸泡時間就要縮短;水溫不足,那就要延長時間達到應有的濃度。在這里要記著一點的說是,如果水溫不足,延長時間浸泡只能出現近似的濃度,而達不到應有的風味和風韻。 注水方式 一切的前提條件準備充分后,就可進入了實質的沖泡階段,也就是注入合適條件的水。 泡出一杯好茶,除了準備工夫充分之外,最終體現在注水方式和浸泡時間,這一切,都可稱為“術”。 其它茶類的沖泡方法講究“高沖低斟”,,但普洱茶不一樣。普洱茶屬于“動態”茶,會因內部時間的作用下進行不斷地陳化,其鮮香漸隱,甘香已沉,茶香隨著沖泡過程中在喉間綿綿滋滲,與外香型對比,它是屬于內香型的茶,也叫沉香型;再加上普洱茶獨特的茶性,如普洱茶新生茶因具有較強的刺激性已不適用高沖,熟茶、老生茶因茶性沉悶而要設法“喚醒”等等,所以在沖泡過程中,普洱茶要據茶性而沖泡。所以,注水成為了單獨的一個內容,也是重要的內容。 基本要求:方向統一,不斷流,緩和注入,低位注水,定點注水。 方式分為以下四種:緩泡式(標準),高沖式(力度),急沖式(快入快出),慢沖式(降溫法并緩釋濃度,增潤減劣,適合悶浸法) 緩泡式:是沖泡普洱茶最常用的方法。注重手法輕緩,低位逆時針注入,順時針注水時,手位是向外撥,對于茶之禮來說,有著不尊重客人之感,所以通常要求采取逆時針式注水。緩泡式,掌握好較穩定的、緩和的、不間斷的水流并盡量使水流的力度向下而不是往前急旋入,保持低位注水,而且在過程中不急不燥。通過這方式并在合適的浸泡時間內一般都可得到柔、厚,綿順且刺激性略低的茶湯。 高沖式:特殊情況下采用的注水方法。方法就是提壺高位注水,并保持高溫、高速,粗水流,目的是加強勁道以達到目的。高沖會讓茶湯變得渙散不稠綿,刺激性會因勁道的作用而明顯增加,香氣揚,滋味薄銳;雖然如此,但高沖法在某一情況下,卻是必要的,如剛打開包裝未能進行醒茶的熟茶、老生茶,一些倉儲不良的受潮茶,“濕倉”茶等,這同類茶,如果按正常泡法,茶湯可能會出現悶、濁、粘度過大,湯過于稠厚,茶滋在前段沖泡都不清晰等,如使用高沖法進行前幾泡沖泡時,可更好地起到激活茶性,揚棄劣味的作用。熟茶、老生茶等能因為高溫高壓而使湯質激蕩,湯滋活潑起來,掌握到位里,往往在前幾泡就可達到了“爽”的品感。 急沖式:急沖式與高沖式看似有些略同,但急沖式是低位注水,不一定需要高溫、高速和粗水流,急沖式有個特別就是快。快入快出。常用于刺激性較強的生茶,或者一些臺地茶(茶園茶)等,刺激性較大的茶,往往鮮爽度初溶釋能力較高,快入快出,不失為一種取優減劣的一種方法。 慢沖式:顧名思義就是把速度降慢,常用于悶浸法,又或者在沖泡過程中因高溫作用下使茶溶物質過快時,把水流注入速度降低,水柱的控制為弱細,與茶葉輕柔接觸,茶滋緩和釋放,通過這類泡法,可增加茶湯潤滑,減弱刺激性。這類泡法,茶量可控制偏少些,也就是常說的少量多悶湯自潤。此法適合一些優質的當年的茶性剛強的大樹茶沖泡。 以上幾種方法,除了第一種緩沖式,可作為日常的一種習慣使用之外,其實幾種都會因泡法不同而產生不同的結果,也就是說會改變風格或減弱風味,所以,高沖式、急沖式、慢沖式這三類都是根據茶性而為,當了解一款茶的茶性后,在整個沖泡過程中,四種方式都可以根據主觀要求進行據每個時段的需要進行選用或交叉使用。因為普洱茶之香永無定性,變幻莫測,即使是同一種茶,不同的心境,不同的人沖泡出來的味道也是不同的。 熟茶沖泡技巧 第一步:燙壺溫杯。這一步的水溫不要求很高。將隨手泡中的水倒入紫砂壺中,要沒出紫砂壺,然后將水倒入公道杯,再由公道杯倒入品茗杯中,接下來拿杯夾洗杯。 第二步:投茶。投茶量鋪滿壺底2/3即可。 第三步:洗茶。熟茶通常洗兩遍(生茶一遍),因為普洱茶在后期陳化過程中難免沾染灰塵,所以通過洗茶可使湯色更為純凈。洗茶的目的是將灰塵洗去,而盡量不要泡出茶味,所以出湯一定要快。熟茶建議用兩個茶漏疊在一起過濾。 第一遍洗茶時95度左右水高沖低斟手法,注2/3壺水,拿茶漏放于公道杯上迅速倒出洗茶水,這時的湯色是橘黃色的; 第二遍洗茶用沸水,寬水注入,讓水溢出紫砂壺,用壺蓋刮去浮起的沫子,同樣要快速倒出,這時的湯色比第一遍時深些。 第四步:醒茶,大概30秒至一分鐘,看到壺底略干時就可以了。這一步主要是喚醒茶葉,使其略微舒展,同時也可以散發出一些新味。 第五步:泡茶。一定要注水輕柔,沿壺壁使水緩慢流入紫砂壺中,目的是不讓茶葉翻滾起來(這點和綠茶剛好相反),因為一旦翻滾,茶葉中的雜質就更容易被沖泡出來,湯色也就混濁了。 第六步:出湯。頭3-5泡出湯都要快,不要悶它,隨著泡數的增多可適當悶茶。而且要注意每次出湯完把壺放下時就要馬上把壺蓋打開,否則也會悶出新味。(年頭短的茶沖泡時主要是考慮怎樣把新味控制到最小,把茶香發揮到最大)。而且出湯時也要輕柔,出幾泡就要時不時清洗下茶漏。還有一種去新味的方法就是出湯時把壺拉高,使茶湯在與空氣的接觸中散失一些新味,不過這樣的代價是茶香也損失了一些。頭幾泡要注意把壺底瀝干,否則會影響下一泡的湯色和滋味,之后就可以略微留些壺底再沖泡了。 最后就是品茶了。同樣是三口,第一口用舌尖細細體味普洱茶特有的醇、活、化,第二口可用牙齒輕輕咀嚼,感受其順、滑、綿、厚,以及微微粘牙粘稠的感覺,最后一口可用喉根用心體會普洱茶生津、柔順和滋潤的感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