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妙解紅樓之通靈寶玉 發現八組真假對應關系
眾所周知,“通靈寶玉”是賈寶玉脖子上戴的那塊比命根子都重要的玉,上面還鐫刻了這四個字。但誰能想到“通靈寶玉”也有真假之分,而且真假對應竟有八組之多呢?近日,學者汪宏華在與文化和影視界人士探討經典改編時,對此做了深入淺出的解析,幾乎將《紅樓夢》中隱藏的多維疊合結構完全挖掘出來。他認為一部名著就好比是一片海,除了波光閃爍的表象以外,更有莫測高深、絢麗多彩的海底世界。這就需要學術支持,好的學術成果是經典改編的攻玉之石。
第一組:曹雪芹真實生活與文學虛構的對應
小說開篇,“作者自云:因曾歷過一番夢幻之后,故將真事隱去,而借‘通靈’之說,撰此《石頭記》一書也。”此處“真事”的含義之一就是曹雪芹的親身經歷,“夢幻”是他的假想發揮,而“通靈之說”則是兩者的雜糅。這段話表明《石頭記》與其它小說沒有任何區別,也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反映生活的藝術創作。其虛構的特性也決定我們不能從《紅樓夢》去打探曹雪芹的確切信息,就像在《家》、《春》、《秋》中找不到巴金一樣。事實上也沒有哪位作家希望讀者用這種眼光看他的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