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孩子好習慣家長要做到溫和地堅持!孩子和媽媽逛街,我去接她們,她遠遠地見了我,高興地跑過來,順手給了我一個塑料酸奶杯:給,替我拿著! 我順手放到前面的車筐里,我認為她還有用,也許可以放一支采摘的小野花,也許可以放點小垃圾,也許可以放點小雜物、、、、但一天過去了,兩天過去了,她沒有要,當我再看到這個酸奶杯的時候,我突然意識到,她其實給我的是一個垃圾,本來她想扔掉但沒有找到垃圾桶,所以給了我。
我能想象得到,她當時和媽媽逛街,喝完酸奶以后,她一直拿著這個杯子,連同喝酸奶用的小塑料勺子,她都很用心地放在了里面。她就這樣拿著,和媽媽邊走邊聊。盡管拿著酸奶杯給她談話和行動帶來很大不便,但她一直拿著,直到快到家的時候,碰到我,才如釋重負。
幾天以后,我才明白,她良好的不隨手亂丟垃圾的習慣已經形成了。很驚喜很欣慰于她的這一變化。
她的這一良好習慣的形成,經過了我們嚴格的刻意的糾正!說實話,對于像妞妞這么大,天性活潑好動,有強烈的好奇心,并且不拘小節的孩子來說,想在不傷害她天性讓她不感到拘束而又一字一板地做一件事情,確實有一定的難度。比如說,她亂扔垃圾,僅僅是隨性而為。但這種行為必須糾正。
一天,騎著電瓶車帶著妞妞去玩,天氣很熱,我給她買了一支雪糕,她打開雪糕,順手就把包裝袋放到了地上,我當時就讓她撿起來放到小攤旁邊的垃圾桶里。她順從了。她站在車子前面,邊吃邊和我聊天,雪糕吃完了,她順手使勁將冰糕棒讓向了前面,從她的動作當中我甚至能感覺到一種拋扔東西的竊喜。我說:“不行,你不能亂扔垃圾,這樣很不好。”“但是爸爸,我確實沒有看到垃圾桶,所以我才扔的。”她辯解道。我停下車子,這時已經距離她扔雪糕棒的地方有二三十米了。我牽著她的手,一邊躲著來往的車輛,一邊仔細地尋找,終于在馬路的一邊找到了那個雪糕棒。讓她撿起來,然后繼續往前走,大約走了一個路口吧,終于在路邊看到一個垃圾桶。停下來,讓妞妞將雪糕棒扔進去。如果說,前面扔包裝袋時僅僅是一種提醒,對她印象還不夠深,那么這一次我想會讓給她一個很深刻的印象,那就是垃圾絕對是不可以隨便亂扔的。
其實孩子的一個好習慣的養成可不是一撮而就的。還需要不斷的提醒和堅持。又有一次,我去幼兒園接她,看到她滿頭大汗,我拿出紙巾讓她擦了擦汗,她環顧四周,沒有找到垃圾桶,于是順手又扔到地上。我看了看,讓她撿起來。她說:“這沒有垃圾桶呀!”“那幼兒園里有的。”我說。她拿著紙巾又跑回了幼兒園。
我最近其實很刻意地觀察她的行為,看看她到底還亂丟不丟垃圾,每當我給她買雪糕或的時候,我都是給她打開包裝袋,然后遞給她,然后看她到底怎樣處理包裝袋。開始有時候忘了隨手扔掉,但每一次都會遭遇到我關注的眼神,慢慢地她不再亂丟垃圾,不管附近有沒有垃圾桶,每次都會自己將垃圾先拿著,找到垃圾桶以后放進去。
前幾天,我又帶著她去玩,她吃完雪糕,看到路邊有一個垃圾桶,讓我停下,她走下去,使勁推開垃圾桶的蓋,將雪糕棒放了進去。可能在她心中,還記得那次我和她沿街去尋找她丟棄的雪糕棒的情景吧。
培養孩子一個良好的行為習慣,其實也不需要對孩子進行大聲地指責,只要父母很溫柔地堅持,溫和地提醒加上有錯必糾的決心。孩子會在你不知不覺中給你驚喜,正如妞妞,她送給我的廢棄的塑料杯,過后幾天我才明白,看不到垃圾桶,即使自己拿累了,接著讓爸爸拿著,也不能亂丟一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