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武牧羊并不凄慘:在漠北娶妻生子其樂融融核心提示:蘇武當時的處境并沒有這么凄慘,因為他在漠北當地邂逅并娶了一個匈奴年輕女子為妻,還生了一個兒子蘇通國,與妻兒長相廝守,一家三口,其樂融融。 本文摘自:《老年生活報》2014年8月20日第6版,作者:李子遲,原題為:《蘇武牧羊背后的“幸福生活”》 “蘇武牧羊”在中國是一個家喻戶曉的典故。說的是西漢大臣蘇武被漢武帝派到匈奴當使者,卻被對方扣留,叫他投降卻堅決拒絕,遂威逼利誘,軟硬兼施,最后又流放到荒涼的北海(今俄羅斯境內的貝加爾湖)附近放牧羊群,長達19個春秋,但他仍矢志不移,堪稱民族英雄。直到須發花白的晚年,才被匈奴放回來,而他手里始終拿著的那根使節上所掛的旄牛尾裝飾物都掉光了。 其實,蘇武當時的處境并沒有這么凄慘,因為他在漠北當地邂逅并娶了一個匈奴年輕女子為妻,還生了一個兒子蘇通國,與妻兒長相廝守,一家三口,其樂融融。 《漢書·李廣蘇建傳》里有明確記載:蘇武晚年,漢宣帝憐憫他,就問身邊的人:“武在匈奴久,豈有子乎? ”蘇武通過平恩侯告訴宣帝:“前發匈奴時,胡婦適產一子通國,有聲問來,愿因使者致金帛贖之。 ”蘇武后來歸漢時,并未攜匈奴妻兒一同南行,但留詩一首,其中說:“生當復來歸,死當長相思。 ” 這就難怪蘇武在那邊陲蠻荒之地能堅持那么多年,晚年回歸大漢后還活到了80余歲。可見,支撐他的,除了民族氣節以外,還有這種家庭的溫暖。 [責任編輯:安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