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諧號CRH5型電力動車組

(2011-07-28 18:10:53)
CRH5型電力動車組采用動力分布式設計,有別于TGV的動力集中式設計,是以法國阿爾斯通的Pendolino寬體擺式列車為基礎,但取消裝設擺式功能,而車體以芬蘭鐵路的SM3動車組為原型。
2004年8月,鐵道部展開為用于中國鐵路第六次大提速、時速200公里級別的第一輪高速動車組技術引進招標,阿爾斯通是中標廠商之一,獲得了60組高速列車的訂單。2004年10月10日,鐵道部和阿爾斯通正式簽訂總值6.2億歐元的合同。根據合同,阿爾斯通將7項高速列車的關鍵技術轉移給中國,并有3組列車會在阿爾斯通位于意大利的工廠組裝,并完整付運予中國;另有6組以散件形式付運,由中方負責組裝;其余51組透過法國的技術轉移,由長春軌道客車在國內生產。

CRH5A
這批高速列車隨后正式定型為CRH5A,是目前CRH5系列中的唯一車型。動車組采用動力分布式,每列8節編組,共5節動車和3節拖車(5M3T),設計營運速度為250
km/h。列車可透過兩組聯掛方式增至16節。列車設有一等座車(ZY)、二等座車(ZE)和帶酒吧的二等座車/餐車(ZEC)。其中一等座采用2+2方式布置,二等座為2+3布置。有38列CRH5A(編號為CRH5-013A—CRH5-042A、CRH5-054A—CRH5—060A)的一等、二等座椅均可以回轉。
首組CRH5A(CRH5—001A)列車于2006年12月11日從意大利Savigliano登船運往中國,至2007年1月28日抵達大連港口。第一組由中國生產的CRH5A(CRH5—010A)已于2007年4月出廠。隨著中國鐵路第六次大提速的實施,CRH5A動車組于2007年4月18日起,正式運行于京哈線上。由于CRH5型動車組下線時間較晚(2007年3月),整體試運行時間不足,導致一些潛在問題沒有能夠在試驗中解決,而且CRH5是CRH動車組系列中唯一一款對原型車的進行了大幅度的改動,調試的難度較高,所以CRH5A型動車組在2007年4月起正式運營初期的故障率相對比CRH1及CRH2較高,例如制動系統、空調系統以及列車自動門的故障。而在耐寒性方面,CRH5則比CRH1及CRH2優勝,其承受溫度范圍可達±40℃,因此大多數被安排于中國東北地區運用。
2007年4月2日,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與長春軌道客車簽訂了以CRH5型為基礎的高速綜合檢測列車研制合同,開始高速綜合檢測列車的研制生產。2008年6月6日,第一列基于CRH5型的檢測車出廠,名為“0號高速綜合檢測列車”,編號CIT001,車身為黃色,與新干線使用的“Doctor
Yellow”類似,造價為3億元人民幣。同年7月1日開始在京津城際鐵路試運行。“0號高速綜合檢測列車”的檢測范圍包括了軌道、輪軌力、接觸網、通信和信號系統等。
2009年7月,長春軌道客車再獲得鐵道部30列8輛編組的CRH5A型動車組新訂單(CRH5-061A~CRH5-090A)。2010年10月13日,長春軌道客車股份有限公司與北京鐵路局簽訂價值27億元、共20列的CRH5型動車組銷售合同(CRH5-091A~CRH5-110A)。
2011年4月,長春軌道客車再獲得北京鐵路局的CRH5A型動車組新訂單(CRH5-111A~CRH5-130A),總值38.7億元人民幣,另外武漢鐵路局又訂購了10列CRH5A型動車組(CRH5-131A~CRH5-140A,意味著中國北車集團生產的CRH5A型動車組準備打入中國南部地區的市場,據說是因為CRH1及CRH2動車組的生產商-中國南車集團將集中資源生產CRH380系列動車組而考慮停產200-250km/h級別的準高速動車組,而中國北車CRH5型動車組便成為未來這級別的電動車組的主力車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