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會管理自己更重要 有的人把時間看成主宰,分秒必爭地經營著時間;有的人從容不迫,優哉樂哉地管理著時間……縱觀萬象,每個人對時間管理的行為方式都不同。我們不禁要問:人們時間管理行為的幕后指揮是誰? 要管理的其實不是時間,而是我們自己,是對自己價值觀、自身狀態及行為習慣的管理。 時間管理是個人價值觀的體現。價值觀是人們對事情是非、善惡和重要性的判斷,它影響著人們對事物的期望、態度和行為,是人們世界觀、人生觀的最高體現。世界觀反映了人們對外部世界的認識,人生觀則體現了人們對人生的意義、人生的價值和人生目標的思考。人的價值觀有多種,比如仁愛、成功、公平、尊重等,價值觀的核心是我們的人生理想和追求,或者稱之為人生目標。 價值觀決定著人們的時間觀念、時間管理行為,也決定著人們的生命質量。因為它讓人們分辨出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不重要;什么地方有權使用自己一生的時間,在什么地方則無權這樣做。遺憾的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明白自己的價值觀是什么。研究發現,約有93%的人不清楚自己的價值觀是什么。而每個成功人士都非常明確地知道自己的價值觀。價值觀決定著人們如何作出選擇和行動,影響著人們的決策。如果人們不知道自己的價值觀,就會像一只鉆進柵欄里吃飽了東西卻出不來的狐貍,忙來忙去,到頭來還是一場空,這是對時間最大的浪費。 價值觀沒有對錯之分,但是有積極和消極的方面。價值觀的積極方面體現在有一個崇高、明確的生活目標,有踏實的行動及好習慣的形成。從這個角度說,時間管理是對價值觀的明確,是對人生目標的管理,是工作和生活習慣的養成,是思維方式的改變。我們要管理的其實不是時間,而是我們自己,是對自己價值觀的管理、對自己狀態的管理及對自己行為習慣的管理。時間屬于有明確的、積極的價值觀的人,有明確的人生追求的人。 不知道自己的生活目標,是導致時間不能有效利用的主要因素。 明確生活目標是時間管理的基石。肯耐基曾對世界上10000個不同種族、年齡與性別的人進行了一次關于人生目標的調查。他發現,只有3%的人有明確的目標,并知道怎樣把目標落實;而另外97%的人要么根本沒有目標,要么目標不明確,要么不知道怎樣去實現目標。 10年之后,他對上述現象再一次進行了調查,結果令他吃驚:屬于原來97%范圍的人,除了年齡增長10歲以外,在生活、工作、個人成就上幾乎沒有太大的起色,還是那樣普通;而原來與眾不同的3%,卻在各自的領域里都取得了相當的成功,他們10年前提出的目標,都得以不同程度的實現,并正在按照原定的人生目標走下去。由此,肯耐基得出結論:杰出人物與平庸之輩最根本的差別,并不在于天賦,也不在于機遇,而在于有無人生目標。 一個優秀的時間管理者就是一個有良好工作和生活習慣的人 時間管理是生活方式和行為習慣養成。有的校長會說,我們明白時間管理的重要性,可是做起來很難。許多時間管理的理論和方法本身很簡單,有的甚至就是舉手之勞,難的是怎樣使其成為一種生活和工作習慣。一個優秀的時間管理者就是一個有良好工作和生活習慣的人。 要養成良好的時間管理習慣,首先,要建立一種新的思維方式,即改變已有的對時間的態度、看法。比如:要知道我們管理時間不是要整日工作,拼命工作,追求成功,而是有效地利用時間,謀求更加豐富多彩的生活;要知道我們受時間控制,但又是時間的主人,清醒地運用時間管理的方法;要明白時間管理的前提是明確價值觀或者生活目標。 其次,行動起來,改變行為,養成習慣。這需要我們有熱情,愿意改變自己不好的時間管理習慣。還要有毅力,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一個好習慣的養成,需要有堅持力和抗誘惑力,持之以恒,修成正果。 再其次,要從現在做起,從細節做起,形成管理時間的好習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