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白云閣在千禧鐘的東面,坐落于蛇山高觀山山頂,離黃鶴樓約270米。海拔75.5
米,閣高41.7米。
-
1992年1月竣工的白云閣,外觀為塔樓式,呈“T”字型,坐北朝南,占地面積695平方米。
-
說白云閣是觀賞黃鶴樓、蛇山、長江的極佳景點。如今“湖北中國畫研究院”和“黃鶴樓美術館”入駐,沒到上班時間,不知是否對外開放?倘若不開放,“極佳景點”形同虛設。

-
白云閣的閣名源于唐代詩人崔顥“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的詩句,由周谷城題寫。

-
側面有程十發題寫的匾額:“視通萬里”,意為仿佛看到萬里之外的風光。

-
白云閣西南角約10米處還有一座有點特別的建筑,叫“涌月臺”。在明清時期曾與黃鶴樓并存。
-
涌月臺取唐杜甫詩“月涌大江流”之意,始建年代無詳細記載。后人只能根據傳世的詩文來推測,一說大致創建于16世紀前后的明朝;又傳為元至正年間所建;還有說為宋紹圣年間所建。再弄清其源已無實際意義,反正今臺重建于1992年。
四方框架形,方石柱,柱高約4米,柱間距3.4米。
“涌月臺”三字由當代書法家黃綺書。楹聯“月色無玷;江流有聲”,也像是黃綺的書法,但介紹上沒說。

-
沒進一步細究,這樣一座既不遮風又不擋雨,視野也不開闊,也沒說紀念何人何事的建筑,在當年有何實際用途?哪位博友知曉,請指點一二;要不大家來猜測一番,也是件趣事。

-
(待續。文字部分參考了網上和景區的介紹,特此說明。感謝原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