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9傷寒服湯藥,下利不止,心下痞硬。服瀉 赤石脂禹余糧湯方 赤石余糧各一斤 下焦下利此湯欣 以上二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三服。 這一條論述下焦不約的下利滑脫證治并兼論治利四法。 第一次的瀉下是用的湯藥,是.傷寒服湯藥,下利不止.,由于下利不止傷了脾胃之氣,所以.心下痞硬.。這樣誤下之后,心下痞硬,.服瀉心湯已.,要給他吃瀉心湯,根據具體情況,或者甘草瀉心湯,或者生姜瀉心湯,或者半夏瀉心湯,.已.就是這個病好了。 .復以他藥下之.,醫生看見心下痞硬,不了解這是一個脾胃之氣不和的問題,誤認為里有東西,是一個實性的病變,.復以他藥下之.,就是第二次瀉下,.他藥.就不是湯藥了。前面是湯藥,第二個瀉下加個.他藥.,其他的藥,可能是當時的丸藥,譬如巴豆制劑、甘遂制劑這樣一些峻猛瀉下的丸藥、成藥。.醫以丸藥下之.,就是這樣的一個意思。這是第二次瀉下。 第二次瀉下比第一次瀉下又重了。為什么又重了?因為他用的藥不是湯藥,它是一種成藥。漢朝的時候成藥下就兩個,一個是巴豆制劑,一個用甘遂制劑。這兩個瀉下藥都很厲害,結果是.利不止.,這一瀉下,腹瀉就止不住了。所以請大家注意這個問題,.心下痞硬.這個癥,后漢時期的醫生往往犯錯誤,把它當作胃里的凝結、胃家實證,用了瀉法來治。這個問題提出來,我們要注意了,我們在臨床也不要犯這個錯誤。 用赤石脂和禹余糧這樣的藥來固澀大腸,使下焦的滑脫之利得到收斂,能把它固住了,這是很不簡單的。以后我們講少陰篇,還有個桃花湯,對這個問題還得要多說一些,所以治下利有一種固腸止利澀大便的方法。大腸滑脫了,下利不止了,順著屁股流了,就得用澀藥、固澀之藥,使大腸能夠緊固,使下利能夠得到止住。.復利不止者.,吃了赤石脂禹余糧湯以后,.復利不止.,下利還是止不住。如果這時候.小便不利者.,要是小便還不利的,是水濕滲 從上邊來看,仲景告訴我們治下利有四個方面:痞利,用甘草瀉心湯;寒利,用理中;下焦滑脫下利,用赤石脂禹余糧;小便不利,水走大腸,.當利其小便.,應當用五苓散。這是治利的四個法則。這都是一些腸胃的病。痞是胃病,胃氣不和;下利也是個脾胃病,所以有.痞氣利.。不是說張仲景這個人沒有本事,第一個方子給你 ... |
|
來自: johnney908 > 《讀醫札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