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失眠,首先要有良好的睡眠習慣,不熬夜,睡前不做劇烈運動,不看情節激烈的書籍和電視;晚飯不宜食過多過晚,否則影響夜間休息。其次,多參加戶外運動,開敞心胸,調節心情,忌憂慮生氣。另外,睡前進行穴位按摩,也可起到放松心情,安神定志,促進睡眠的作用。 另外,適當的對穴位進行按摩,也能起到促進睡眠的作用哦。今天小編就告訴你幾個神奇的穴位,只要睡前多多按摩,就能起到放松心情、促進睡眠的作用呢。 準備工作 在進行穴位按摩前,先溫水泡腳15~30分鐘,以全身微微出汗為度。泡腳過程中可以聽一些輕松的音樂,閱讀優美的詩歌或者散文。出汗后注意適度補充水分。泡腳之后,在床上取坐位,依序進行以下穴位按摩。 一、涌泉穴 這個穴位于人體足底,前部凹陷處第2、3趾趾縫紋頭端與足跟連線的前三分之一處,為全身腧穴的最下部,是腎經的首穴。 方法:雙腳自然向上分開,或取盤腿坐位。然后用雙拇指從足跟向足尖方向涌泉穴處,做前后反復的推搓;或用雙手掌自然輕緩地拍打涌泉穴,最好以足底部有熱感為適宜。按摩此穴位,有良好的補腎作用,可補腎安神。經常按摩也有固本培元、延年益壽的功效。 二、太溪穴 腎虛或陰虛火旺者,按摩太溪穴。此穴位于足內側,內踝后方與腳跟骨筋腱之間的凹陷處,是腎經的原穴。 方法:按揉即可。經常按摩具有滋腎陰、補腎氣、壯腎陽、理胞宮的功效。 三、神門穴 心氣虛或心血虛者選神門。此穴位于手腕部位,手腕關節之掌側,尺側腕屈肌腱的橈側凹陷處,是心經的原穴。 方法:按摩神門穴可掐、揉、刺激,以有輕微酸脹感為宜??裳a益心氣,安定心神,有安神助眠之效。 四、太沖穴 肝火旺盛或肝氣郁滯者選太沖。此穴位于足背側,當第1跖骨間隙的后方凹陷處,是肝經的原穴。 方法:點揉太沖穴,從太沖揉到行間。有清瀉肝火,疏肝解郁之效。 五、足三里穴 脾胃不適者可按摩足三里。此穴位于外膝眼下四橫指、脛骨邊緣,是胃經的合穴。 方法:拇指指面著力于足三里穴位之上,垂直用力,向下按壓,按而揉之。有調理脾胃、補中益氣、祛邪扶正之功。然后仰臥揉腹,將雙手搓熱,環形按揉腹部,順時針和逆時針各30次,可健脾和胃。胃痛得厲害的就加上手三里,此穴在前臂背面橈側,當陽溪與曲池連線上,肘橫紋下2寸。按摩之可調理腸胃,和胃止痛。 六、印堂 心虛膽怯者加按印堂。此穴位于人體的面部,兩眉頭連線中點即是,為經外奇穴。 方法:用屈曲的拇指和食指輕輕地壓印堂穴,并作輕柔和緩的揉動,以局部感覺發麻、發脹為宜。一般輕揉2分鐘。有安神定志之功。 七、百會穴 百會穴位于人體的頭部,頭頂正中心。頭為諸陽之會,百脈之宗,而百會穴則為各經脈氣會聚之處。穴性屬陽,又于陽中寓陰,故能通達陰陽脈絡,連貫周身經穴,以調節機體的陰陽平衡。 方法:用右空心掌輕輕叩擊百會穴,每次10下,可安神定志,緩解由失眠引起之頭痛。 八、安眠穴 最后要按摩安眠穴,此穴位于翳風穴與風池穴連線的中點,為經外奇穴。 方法:用雙手拇指指面按揉安眠穴,其余四指輕扶頭部作支撐,力度輕柔適中。按揉安眠穴有良好的安眠作用,無論分型,均有奇效。 注意事項 在整個按摩過程中應關燈閉眼,放松心情,緩慢呼吸,一呼一吸間配合穴位按摩,可聽輕松緩慢的音樂幫助放松,忌思維繁雜,心情跌宕。如果按摩到了安眠穴,還是沒有睡意,就從涌泉穴起繼續按揉,一定保持心情愉快,千萬不能因為無法入睡而著急生氣。 今日邏輯測試 趕緊點擊 閱讀原文 查看答案吧 ↓↓↓↓↓↓ ↓↓↓ |
|